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曹植的故事,今天給大家?guī)砹讼嚓P(guān)內(nèi)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古代,皇帝就是至高無上的存在,不少人為了能夠成為皇帝,開始了爾虞我詐的斗爭,就連親情,也逐漸開始顯得冷漠。而魏國的開國天子曹丕,他為了繼承權(quán),也不顧一切的想要開始鏟除對手。
曹丕繼承曹操爵位,多少有些巧合的意味在里頭。曹操一共有25個子嗣,先后出現(xiàn)在曹操視野當中的儲嗣候選人有四位,其中包括長子曹昂、曹沖、曹丕、曹植。
原本曹昂的機會最大,然而在建安二年(197年)跟隨曹操出征張繡的時候,被突然反叛的張繡殺害,接著,曹操第二個想到的就是曹沖,大家都知道曹沖稱象的故事,史書記載曹沖五六歲的時候“有若成人”,而且天性善良,““賴以濟宥者,前后數(shù)十”。
然而曹沖也不幸的在十三歲夭折,曹丕是卞夫人的兒子,盡管卞氏也是曹操明媒正娶,比起生下曹昂的劉夫人以及生下曹沖的環(huán)夫人,地位還是高很多,然而曹丕卻時常有著要繼承儲位的野心。
曹操雖然不喜曹丕,但是考慮到年齡的關(guān)系,還是讓他繼承了儲位,曹操經(jīng)常對曹丕說:“曹沖之死是我的不幸,但卻是你的大幸?!边@也讓曹丕非常沒有安全感,因為他知道,曹操還有一名非常疼愛的兒子曹植,也被列為了候選人,因此想方設(shè)法想要除掉他。
不過因為曹植年幼,再加上恃才傲物等性格讓曹操不喜,還是曹丕最終繼承王位,并將漢獻帝趕下臺,成為了天子,對于這名和他競爭的同母所生的弟弟,曹丕和他之間已經(jīng)完全沒有了兄弟之情,因此多次想找個理由除掉他,多虧卞夫人一力庇護,這才沒有性命之危。
在黃初元年(220年),曹丕登得帝位之后,宣曹植上殿,命他在七步之內(nèi)作詩,成就了名垂千古的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寫出了曹植對于兄弟苦苦相逼的無奈感嘆,實際上另外一首,曹植的文采比《七步詩》還絕。
《太平廣記》記載,一次曹植和曹丕騎馬出游,兩人碰巧看見遠處兩頭?;ハ鄾Q斗,其中一頭被推到了井里面,摔死了,曹丕隨即又想了個主意,他命令曹植在馬行百步之內(nèi),用一首詩將這幅場景描述出來,但是不能有“?!?、“井”、“斗”、“死”四個字的出現(xiàn),不然即刻問斬。
“魏文帝嘗與陳思王植同輦出游,逢見兩牛在墻間斗,一牛不如,墜井而死。詔令賦死牛詩,不得道是牛,亦不得云是井,不得言其斗,不得言其死,走馬百步,令成四十言,步盡不成,加斬刑?!?/p>
這首詩的難度可以說是非常的高,面對如此危機的情況,曹植轉(zhuǎn)念一想,湊成了如下一首《死牛詩》:
兩肉齊通行,頭上帶橫骨;
行至兇土頭,峍起相唐突。
二敵不俱剛,一肉臥土窟;
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
賦成而步猶未竟。曹丕看了,啞口無言,全文滿足要求,而且將兩牛相爭的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曹植的文采也讓曹丕佩服,最終曹植總算逃離了曹丕的算計,被貶到外地,雖然并無實權(quán),但依然不失王侯之禮,安安心心的飲酒作賦去了。
當時曹植作的詩是:?兩肉齊通行,頭上帶橫骨,行至兇土頭,峍起相唐突,二敵不懼剛,一肉臥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這首詩比曹植作的《七步詩》還要優(yōu)秀,而且這個要求還是非常的高。
《三國演義》大家都是看過的,曹操也是一個英雄人物,曹操的一生有25個兒子,其中有幾個兒子大家都是比較熟悉的,曹丕、曹植、曹沖、曹彰,我還記得讀書的時候?qū)W過《曹沖稱象,還有就是曹植的《七步詩》,曹沖也是一個天資聰明的孩子,可惜了天妒英才,曹沖12歲就已經(jīng)去世了,而曹植也是個非常聰明的人,在危機中作出了《七步詩》,還有一首《死牛詩》。
在曹操死之后他的兒子曹丕繼位當了皇帝,可是當時他的其他兒子曹植和曹彰都想奪得皇位,這些對曹丕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潛在威脅,特別是曹植,因為曹植的才華非常的高,曹丕簡直就視他為眼中釘,特別想千方百計除掉這個弟弟。
大家都是知道的,曹丕那時候為了為難曹植用了非常多的辦法,那么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逼他寫出《七步詩》,當時曹植在七步之內(nèi),用?兄弟?為主題寫了這首詩,而且這首詩中都沒有出現(xiàn)過?兄弟?兩字,這首《七步詩》都已經(jīng)是曹植才華的表現(xiàn),那么還有一首就是曹植的《死牛詩》,當時曹植和曹丕一起出游,然后遇到兩頭牛在打斗,然后中間有一頭牛掉入井死掉了,后來曹丕就要求曹植寫一首《死牛詩》,要求詩中不能出現(xiàn)牛、牛死、井的字眼,必須在馬車一百步內(nèi)做出來,不然就會殺頭,當時曹植在這樣苛刻的要求下作出了這首詩。
曹植作了這么一首詩:“兩肉齊道行,頭上戴橫骨。行至土頭,峍起相唐突。二敵不懼剛,一肉臥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strong>不僅詩里沒有牛這個字,還把兩只牛打架的場景描寫的惟妙惟肖。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首詩我們應(yīng)該都很了解,這是三國時期魏國詩人曹植的一首詩。曹植的哥哥曹丕當上魏文帝后,他對曹植耿耿于懷,害怕他這個有學(xué)問、有志向的弟弟對他有威脅,曹丕想著法子想要除掉曹植。這首詩便是曹丕要求曹植在七步之內(nèi)作一首詩,否則逃不了喪命,于是曹植作下了這首流傳至今的《七步詩》。
雖然兄弟之間的情應(yīng)是無法割舍、堅不可摧的,但是在爭權(quán)奪位的時代,親人之間的感情是很淡漠、脆弱的。其實曹植的才能讓曹操很滿意的,有培養(yǎng)他繼位的想法的,但是曹植此人經(jīng)常醉酒、自我約束能力也很差,曹植身邊有著楊修來輔佐,讓曹操十分不滿。反之,曹丕越來越受曹操喜愛,于是公元217年,曹丕立為魏王世子。曹植的才能在于詩詞而不在于政事。
而在曹丕繼位之前,曹丕就有做過類似的事情。一次兩人出去游玩,這本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突然看見路邊有兩頭牛在打架,其中一頭牛漸漸地沒有了力氣,被另一頭牛頂?shù)搅司?,它掉進了井里。曹丕看見了這個情形,讓曹植作詩,要求不能帶有牛字,還不能提到這個事件的地點、事件等等,曹丕還讓他在馬走到一百步地情形下作出來一首四十字的詩,要不然就是欺君之罪。
曹植便作下來這首詩:“兩肉齊道行,頭上戴橫骨。行至土頭,峍起相唐突。二敵不懼剛,一肉臥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這首詩符合了曹丕的要求,還把兩只牛打架的情形描寫的生動形象。曹丕聽了這首詩,符合他提出的所有要求,也無法治罪于曹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80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