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呂蒙,大家都會想到什么呢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去形容三國的幾方勢力,真的是恰到好處。孫劉聯(lián)盟一致抵抗來勢洶洶的曹軍,才獲得了赤壁大捷,當關羽所率領的荊州軍圍困樊襄,還大破救兵,水淹七軍,斬殺龐德,生擒于禁之時,原本處于敵對雙方的曹孫兩家又化干戈為玉帛聯(lián)手抗劉,這才有了關羽失荊州這一說。而一代武圣,也在這次失敗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關于荊州這個地方,一直是幾家你爭我往之地。當年劉表死后,曹操占得了荊州,而后的赤壁之敗,荊州成為了劉孫兩家的戰(zhàn)利品??删蛣倮麑嵡G州的分配問題,兩家產(chǎn)生了不同意見,最終劉備是以借的名義從東吳的手上要來了荊州。
也就是說,在劉備后續(xù)發(fā)展壯大起來之后,他是有義務把荊州還給孫權的,但畢竟荊州這個地方太重要了,誰得到了它,就相當于得到了中原的咽喉之道。當年隆中對時,諸葛亮告訴劉備的第一步就是要得到荊州。漢中之戰(zhàn)時,劉備為了穩(wěn)定孫權好讓自己全身心的與北方曹操決戰(zhàn),特意把荊南三郡還給了孫權。但是漢中之戰(zhàn)劉備大捷,實力達到巔峰,對于后續(xù)的歸還事宜一直閉口不提,這件事也一直使得孫權焦躁不安。
后來關羽在北方的戰(zhàn)事連連大捷,劉備軍事集團的力量可以說快要超越了曹操,加上對于荊州的渴望,直接動搖了孫權對孫劉聯(lián)盟的穩(wěn)定,孫權便派出了呂蒙實行了偷襲計劃。可是孫權在呂蒙臨行前,多次強調(diào)不要殺關羽,但呂蒙卻執(zhí)意派部將馬忠殺了關羽,這是何因?其實孫權不讓呂蒙殺關羽是綜合考慮的,關羽是劉備的結拜兄弟,奪了荊州還有理由,畢竟當初劉備是借走的,但是殺了關羽性質(zhì)就變了。
劉備一定會引軍來犯,萬一到時候曹操也從北方出兵,那么東吳的情況就難了。但是呂蒙卻沒有孫權這樣的長遠眼光,當年的周瑜在赤壁之戰(zhàn)后拿下荊州是極力反對借給劉備的,后來借給劉備后周瑜心念荊襄,最終劍傷復發(fā)而亡,而周瑜又是呂蒙的啟蒙老師,所以呂蒙對劉備那邊更是恨之入骨,殺關羽也算是為了報一己私仇。
《三國演義》尊關羽為蜀國“五虎上將”之首,毛宗崗稱其為“《演義》三絕”之“義絕”?!度龂萘x》中關羽敗走麥城,遇潘璋部將馬忠的埋伏,被擒,和長子關平于臨沮被害。
呂蒙為什么那么恨關羽
呂蒙承蒙孫權的提拔重用心中感激,而關羽幾次羞辱孫權,呂蒙看在眼里開始記恨關羽。他想著如何才能捉住關羽殺了他,出于這個簡單的心理,他便開始了他殺關羽的計劃。這個時候的呂蒙并不恨關羽,更多的原因是替孫權出氣,以此達到討好孫權的目的。呂蒙順利地通過他的計謀抓住了關羽,關羽的失敗在于他的驕傲,他不認為呂蒙這個無名小卒可以贏過他。
呂蒙家境貧寒,從小就跟隨姐夫鄧當?shù)教幣?。鄧當?jīng)常出征,呂蒙就偷偷地跟隨他的姐夫出外打仗。當發(fā)現(xiàn)呂蒙小小年紀就出外打仗,心中相當擔心,就把這件事情告訴他的母親。他的母親反對過呂蒙,說他年紀還太小了,不能去打仗。呂蒙回答家里太窮日子不好過,說不定可以立下戰(zhàn)功而富貴呢!后來鄧當屬下的一個官員笑呂蒙是個毛頭小子打不了仗,還羞辱他。呂蒙氣憤之下就殺了他,他因為這件事而被孫策認為有過人之處,就把他留在身邊做事,呂蒙因此步步高升。
呂蒙從小就沒讀過什么書,他打仗回來的時候,孫策就勸他多讀點書,他就開始從周易開始背。有一天孫策擺下酒席叫上眾多將軍一起喝,呂蒙喝醉了,當時就趴在酒桌上睡著了。睡夢中的呂蒙不停地背周易,把厚厚的一本周易背了一遍。呂蒙醒后,大家就問他剛才做夢都夢見什么了。他完全不知道自己做過什么,一本正經(jīng)地說,我夢見伏羲、文王和周公等大人物,我還和他們談論國家興衰的大事。他說里面的內(nèi)容太過奇妙了,根本沒法理解。大家都知道他背了一遍周易,唯獨他自己不清楚狀況。這就是呂蒙入?yún)堑墓适?,贊揚了一個不識字的人勤奮讀書的事跡。
呂蒙跟關羽并沒有什么仇,殺他只不過是陣營不同而已。當孫權向關二爺提親的時候,沒想到關羽斷然拒絕,明顯地看不起孫權。關羽能看得起的人只有劉備和曹操,他認為孫權只是個坐享其成的人,根本看不起孫權。關羽只會打仗,比起孫權的話,孫權的智謀怎么都比他強。關羽詆毀和看不起孫權,讓孫權非常地氣憤,所以決定取下荊州殺了關羽,這是殺關羽的起因和導火索。
呂蒙殺關羽只是聽從孫權的命令而已,再則他想為死去的周瑜報仇,周瑜是他最崇拜的人,他要讓周瑜泉下有知也能瞑目了。出于這個原因,呂蒙殺關羽勢在必行。他先設計讓關羽麻痹大意,以為他已經(jīng)回老家建業(yè)去了。關羽以為孫權就派個小兵來攻打他,更加瞧不起孫權了,心想:孫權這個狗熊,都派些個什么人來對付我。關羽就是死在他看不起他的對手,他最后被呂蒙四面圍堵,敗走后窮途末路被呂蒙抓住。
后來孫策死了,呂蒙因為膽色出眾被孫權器重,孫權也勸他多學點文化。呂蒙說在軍營里這么多事哪里有時間看書啊,孫權笑說只是讓他了解點歷史而已,讀點書對自己有好處。呂蒙覺得很有道理,只要一有時間就勤奮讀書。他的上司魯肅打仗回來后和呂蒙聊天,沒想到幾日不見,他變得讓魯肅大吃一驚,呂蒙竟然可以和他談笑風生了。刮目相看的成語由此產(chǎn)生,也是呂蒙努力的結果。
眾所周知,孫權派遣呂蒙偷襲了江陵,關羽后來腹背受敵以致慘敗。孫權拿下長江以南的荊州,表面看上去是賺了便宜,實際上此時的孫權就是獨自在兩條線上對抗曹魏勢力。一旦關羽死了,劉備就會報仇和孫權勢不兩立,曹魏也會乘機而入。孫權一再強調(diào)不殺關羽,最后呂蒙還是直接取下關羽的首級,這是呂蒙在報私仇嗎?背后有什么不為人知的秘密嗎?
要知道當時的歷史大背景是三國鼎立呀,這三個國家中的任何一個,都想把另外兩個國家給吃掉,但是,這又是何其的難呀。所以,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兩個弱小的國家只能聯(lián)合起來,對抗北方強大的曹操。但是,要知道所有的結合都是以利益為前提,若是觸犯了對方的利益,他們是說翻臉就會翻臉的。這就是所謂的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有的只是利益。當時孫劉聯(lián)盟的時候,劉備可以說就是一個光桿司令,后來他占據(jù)了荊州,這也沒什么,畢竟這時候的劉備還是很弱小的。
總的說起來,就是各為其主,不相為謀。吳蜀雖然短暫結盟御曹,但是兩家隔閡依舊,很多根本性矛盾無法化解, 反而越結越深。尤其是荊州問題,使東吳朝野,如鯁在喉,直接導致兩家撕破臉皮。后來,劉備讓關羽鎮(zhèn)守荊州,給東吳直接造成軍事壓力,幾乎讓孫權夜不能寐,所以呂蒙不顧孫權反對還是殺了關羽。
周瑜作為東吳的一個戰(zhàn)神形象,在東吳軍中是很得人心的。特別是呂蒙更是周瑜手把手調(diào)教出來的,呂蒙自然對周瑜亦師亦友的感情自不必說。所以呂蒙把周瑜的死都記在了劉備頭上荊州頭上,所以攻取荊州后又殺了關羽就是為了給周瑜報仇。同時也為了了卻周瑜未能打下荊州的遺憾,占領荊州斬殺關羽可以告慰周瑜在天之靈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804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古代女性是如何盤發(fā)的她們盤發(fā)有什么講···
下一篇: 排名第五的梁山好漢是誰他的武功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