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趙武靈王故事,歡迎關注哦。
在戰(zhàn)國前期,趙國實力很差,雖然被譽為戰(zhàn)國七雄之一,但是由于趙國的地理位置不好,他西跟秦國接壤,南跟魏國接壤,東跟齊國接壤,北邊還好跟燕國接壤,西北跟草原異族接壤,在地理位置上趙國屬于四戰(zhàn)之地,四個方向都要防止敵國入侵。從而造成了趙國前期雖有大國之名卻無大國之實,最后慘到連中山這種三流小國到打不過,可見前期趙國的悲慘。
在趙武靈王即位時期,趙國分別被鄰國秦國和魏國打得大敗,最后不得不割地求和;同時草原異族中的林胡和婁煩這兩個部落經常派騎兵去趙國的西北邊境進行搶奪,趙國都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國家被人隨意掠奪。這個時候趙武靈王對這個情況感到很心痛,于是就下定決心改變趙國的現狀。
由于趙國經常要跟草原異族打交道,因此就注意到了草原異族的軍隊中騎兵戰(zhàn)斗力的強大,后趙武靈王決定趙國軍隊要效仿草原異族軍隊,對趙國軍隊進行改革,建立趙國騎兵部隊。在趙武靈王訓練騎兵遇到了一件趣事,當時趙武靈王在訓練騎兵是就下令:我的箭射到那里,你會就要射到那里,如果不服從的話,就會被處死。有一次也不知道是不是趙武靈王故意的,他的箭射到了他自己最喜歡的一匹戰(zhàn)馬上,后面的手下都不敢射向打的戰(zhàn)馬,都害怕自己射了之后會被懲罰,就沒有選擇射箭,只有少數的幾個人射向了那個戰(zhàn)馬。最后那些沒有射箭的人全部被處死,從此趙國的騎兵只要趙武靈王一聲令下指哪打哪,很快趙國就是通過胡服騎射的改革訓練出了一支強大的騎兵,使趙國的軍事實力提升了一大截。
在公元前305年。趙武靈王親自帶領他訓練的騎兵去攻打中山,獲得了勝利,同時占領了中山國所有的領土,使中山國成為趙國的一部分;同時又對經常來趙國邊境掃蕩的林胡和樓煩兩個部落進行軍事活動,打的這兩個部落自此不敢來趙國邊境進行搶奪;在打敗這個異族的同時,還在邊境修建了趙國長城,防止異族再次入侵趙國;隨著趙國在趙武靈王的帶領下日益強大,最終還在戰(zhàn)場上戰(zhàn)勝了秦國,成為了當時唯一一個能單方面同秦國抗衡的國家。
由于趙武靈王長期在外帶兵打仗,所以趙國國內的事物都交給了太子趙何打理,后來就干脆的將王位傳給了趙何,自己當上了太上皇了,自稱趙主父,也就是趙王父親的意思。本來趙武靈王是能有個很好的晚年的,可以過上令人羨慕的生活,但是他自己非要作一下,最后使自己被活活給餓死了。
起初趙武靈王的太子并不是趙何,而是趙章,由于趙武靈王很喜歡趙何的母親,加上趙何平時的表現都比趙章要好,所以就廢掉了趙章的太子之位,立趙何為新的太子。在趙何繼位后,趙武靈王看到趙章后,覺得的很可憐,就想把趙國一分為二,兩個人一人一份;可能是趙王靈王把這個想法私底下跟趙章說了,沒過多久趙章就起兵造反了,由于實力差距太大很快就被鎮(zhèn)壓下來了;但是趙章卻撿回了一條命,他為了活命就跑到了趙武靈王居住的沙丘宮里,尋求趙武靈王的庇護;趙武靈王本來就很同情他,當時還想著把趙國一分為二交給他一份,就收留了趙章,這一收留禍事就出現了,都說一朝天子一朝臣,你一個退位了又沒有什么實權的太上皇摻和這種王位之爭干嘛,是嫌自己活的太長了嗎?果不其然追殺趙章的將領不給趙武靈王的面子,攻破了沙丘宮把趙章拖出來殺了;同時那些將領也怕這件事情過后會被趙武靈王報復,索性就把沙丘宮給包圍住了,并且下令最后一個出來的要殺頭;沙丘宮里的人就爭先恐后的全跑出來了,這剩下趙武靈王一個人留在里面了,沒法出去了,靠著宮里的存留的糧食熬了三個月,最后被活活給餓死了。一代雄主就這樣窩囊的死去了,結局令人唏噓不已。
趙武靈王的死其實就是自己作的,如果自己不那么早退位,不收留趙章的話,他還是趙國令人尊敬、地位超群的趙主父,但是呢,他非要作一作,這一作就把自己的命給作沒了。趙武靈王用他一生經歷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你不作肯定不會有事,如果你一作那么你就會有危險;正所謂是一時作,一時爽;一世作,一世爽。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812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