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古代將軍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古之將軍,或領兵十萬,或帶甲百萬,正所謂千金易得,一將難求。
將軍的稀有度,顯然要比士兵高出很多,自古以來,一將功成萬骨枯,將軍,多是從戰(zhàn)陣之中磨煉而來,才能沖殺陣前,取得最終勝利。
那么,古代的將軍,如果與普通士兵對戰(zhàn),真的能做到砍瓜切菜一般,以一敵百嗎?
古代將軍的武、儒之分
古代將軍,給人的感覺都是如程咬金一般的猛人,其實在古代的許多將軍中,有很大一部分并非靠蠻力致勝。
所以,古代將軍便理所當然的分為武將軍,如關羽、馬超、呂布、程知節(jié)等等;
還有一部分古代武將與武將軍有所不同,他們雖然也屬于武官,也叫將軍,但是卻并不靠武力上位。
這一類人在當時一般被稱為儒將,比如周瑜(文武雙全)、陸遜,乃至韓信也應該在此列,他們的特點是不上陣廝殺,而是坐在陣中,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二者區(qū)分開來,如果論戰(zhàn)前廝殺,武將軍比之儒將自然更勝一籌,雖然如陸遜這樣的儒將也是一名戰(zhàn)將,但是將他與張飛這樣的萬人敵武將放在一起,他自然難有勝算。
如此看來,能在陣前沖殺,對戰(zhàn)普通士兵占盡優(yōu)勢,甚至是以一敵百的人,應該是指的那些古代武將軍。
古代的將軍有多猛
隨著文化水平的提升,對于史料之中的記載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發(fā)出質疑,例如,爭議比較大的一段歷史記載,便是關于古代的一個人,他的名字叫劉裕。
劉裕此人并非是武將,他的身份是南朝劉宋開國君主,雖然他的身份高貴,卻是武將出身,可謂身經百戰(zhàn),以武立國,史家譽之為“定亂代興之君”。
劉裕還是一位武將的時候,在晉安帝隆安三年(399年)十一月,跟隨自己的上司前將軍劉牢之一起去平定孫恩的造反。
劉裕接到劉牢之的命令,令其帶領數十人前去起義軍附近偵查,不巧的是,劉裕帶領的這支幾十人偵查隊伍遭遇了數千起義軍,在雙方激戰(zhàn)過程中,劉裕這邊死傷慘重,但是并沒有全軍覆沒,反而在劉裕的援兵來到時,看到劉裕激戰(zhàn)正酣,斬敵千余人。
既而眾騎并至,賊乃奔退,斬獲千余人——《宋書》
劉裕此舉,在《史記》中也有記載,有正史做背書,可信度自然提升不少,然而以幾十人對上幾千人,劉裕能“斬獲千余人”也太過駭然,如果劉裕此事是真實發(fā)生,劉裕與普通士兵對戰(zhàn),就真的能達到“砍瓜切菜”的地步。
當然,劉裕此舉確實真實性不高,即便是“砍瓜切菜”,數千次揮刀也早就筋疲力盡了吧。
除了劉裕以外,我能想到的歷史真實存在,且戰(zhàn)斗力極高的人,自然非楚霸王項羽莫屬。
“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雖然是一個悲情人物,但是他的實力卻無法掩蓋。
“項羽之勇,千古無二”,這是一句對項羽勇武的肯定,很客觀的表述。
項羽26歲便成為霸王,所謂群雄紛紛稱臣。
項羽是領袖,也是武將,一生戰(zhàn)陣之中,項羽上陣沖鋒殺敵很常見,而且在最后一戰(zhàn)之前,未嘗一敗。
項羽猛到什么地步?一人舉起舉鼎,上一個舉的人砸死了,至今記錄沒人能破。
面對王離和章邯的大軍,項羽給他們上了一課,教會他們什么叫以少勝多;面對劉邦與諸侯的56萬聯(lián)軍,更是如虎入羊群一般。
項羽將軍,在面對普通士兵的時候,能夠做到如“砍瓜切菜”一般嗎?答案是肯定的,他確實能夠做到。
項羽在垓下之戰(zhàn)中落敗,被灌嬰率五千精銳騎兵包圍,當項羽身邊只剩下二八騎,項羽驟然反擊,“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人,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p>
項羽在重圍之下,不僅斬敵將,而且殺了“數十百人”,隨后,在項羽走投無路之時,項羽“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zhàn)。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p>
項羽面對近五千人的包圍,一人斬殺漢軍數百人,最重要的是,這群人是漢軍精銳騎兵,專門在楚地選拔出來的精兵,即便如此,面對項羽之時依然毫無還手之力,在被斬殺數百人的情況下,也僅僅將項羽造成了“十馀創(chuàng)”而已。
如果項羽面對的不是漢軍精銳,而是普通士兵,達到“砍瓜切菜”的地步,恐怕亦非難事。
除了劉裕這種傳說級別,項羽這種超級級別的武將之外,其他的超一流古代武將面對普通士兵,也都能做到以一敵百的沖殺,但是這并不全取決于將軍本身的武力,也有其他因素在其中,比如:身體素質,武器防具等等。
將軍有優(yōu)勢,亦有盡頭
將軍對戰(zhàn)普通士兵,優(yōu)勢極其明顯。
身體素質
“窮文富武”,從這四個字當中可以看出,武將一般都出身富有的家庭,而窮人根本無法走武將一途。
原因非常簡單,練武除了需要刻苦以外,還需要豐富的食物補充體力,調養(yǎng)身體。
長年累月的訓練當中,會經常受傷,需要補品和藥物攝入,及時清理傷患,避免留下暗疾,未來影響練武。
這兩種需要大量的財富支持才能完成,所以,一般窮人家的孩子,根本走不上武將一途。
與之相反,古代很多的普通士兵都是窮人家的孩子,他們之中甚至有很多是因為糊口才去當兵,也有服兵役的普通農民,相對而言,他們的身體素質比之武將要差上很多。
裝備配置
古代將軍的裝備,比普通士兵的武器好了不知道多少倍,甚至有一些時期服兵役的士兵沒有像樣的兵器。
將軍無論是馬匹、武器還是鎧甲,都要比普通士兵優(yōu)秀幾倍不止。穿鎧甲,騎戰(zhàn)馬的將軍對付普通士兵自然勝算極高,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將軍對陣普通士兵,以一當十也沒有什么太大問題。
根據《宋代物價研究》一書中的記載,在1132年臨安,全裝甲一副38200文,而馬甲一副則高達40100文,從這個價格來看,即便是古代戰(zhàn)爭,拼的依然是錢,而普通士兵顯然不如將軍的物資多。
將軍也有盡頭
將軍雖然勇猛,裝備先進,身體素質強悍,可以對陣普通士兵時以一敵百,甚至以一敵百,做到如“砍瓜切菜”一般,但是將軍也不是無敵的存在,將軍對陣普通士兵時,敗的一方未必是普通士兵,因為普通士兵勝在數量。
“量變才能導致質變”,數量從來都是優(yōu)秀的基礎,基數大的時候,優(yōu)秀的人就更多。
當將軍與普通士兵對陣的時候,其實是質量與數量的對決,將軍雖然強悍,但是也有盡頭,他們的體力遠超常人,但并非沒有盡頭,所以有很多將軍死在亂軍之中,喪命在普通士兵手中。
比如,典韋在守護曹操逃跑時,開始時“韋戰(zhàn)于門中,賊不得入”,隨著戰(zhàn)斗時間的推移,“韋雙挾兩賊擊殺之,馀賊不敢前”,典韋勇猛異常,在沒有趁手的兵器下,依然能夠做到數十人不能近身,只不過典韋再勇猛,最終也只能“殺數人,創(chuàng)重發(fā),瞋目大罵而死?!?/p>
典韋與普通士兵對陣,自然能做到“砍瓜切菜”,只不過勇猛如典韋,在長時間作戰(zhàn)后,也只能落得傷重不敵而已。
所以,古代將軍與普通士兵對戰(zhàn),獲勝幾率極高,因為普通士兵想要傷到武將,恐怕就要付出生命為代價。
在此基礎上,武將與武將之間的戰(zhàn)斗又有所不同,比如項羽、劉裕之流,除非力竭,否則普通士兵很難將其殺死。其他超一流武將,也能以一敵百。
有讀友認為,一人砍殺數百人不可能,即便是面對數百只動物也無法完成這樣的壯舉,其實這里有一個誤區(qū),因為幾百只動物遠比幾百個人勇猛,哪怕這里的動物指的是豬。因為動物無謂,而人趨利避害的本性,決定面對危險的時候會畏懼。
參考文獻:《資治通鑒》《史記》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88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