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一條長河,它奔流向前,無止無息。今天小編為您講述李廷機的故事。
在古代時期,大臣下臺無外乎就只有兩種途徑,要么自己主動走人,要么就是被上級給炒魷魚。但是就在我國明朝時期,有位宮中的內(nèi)閣首輔(相當于之前的宰相)就遇到了一個尷尬的情況,他在宮中任職六年,但是,其中有五年半時間在向皇上寫辭職信申請辭職。為了辭職他接連寫123封辭職信,并且在破廟等皇上回復等了5年,但是最終也沒得到皇上批復。
這個內(nèi)閣首輔就是李廷機(1542年-1616年) ,他是明朝內(nèi)閣首輔中少有的一個清官能臣,一個貧困出身的學霸。在科舉考試中,本來屬于李延機的全國第一名,但是卻被莫名其妙的給了別人。可是家中沒有靠山的他也只能接受這個事實,當官之后李延機一直勤勤懇懇為底層窮苦百姓干了不少的實事。在南京任職期間,李延機更是恢復長江河道水患問題,而且嚴厲打擊官員亂收費的情況,鼓勵經(jīng)商,努力的振興經(jīng)濟。后來在浙江任職時重整考風,堅決杜絕了考場作弊的問題。
也許正是因為李延機的清正廉潔感動了當時的皇帝,在萬歷三十四年,李延機被皇帝提拔,進入內(nèi)閣任職。不入閣是不知道,一入閣就被嚇一跳,中央九部全部官員的位置加一起一共是31個職位,但是空缺的職位竟然有24個之多!而且更要命的是,這個萬歷皇帝是出了名的懶,上邊老板帶頭不干活,下面的一種官員們也是一天天混吃等死,根本就沒人愿意去干活。
工作提不起精神也就算了,還能跟著其他大臣一樣做一條咸魚,但是可恨的就是當時東林黨派已經(jīng)成了氣候,這些人一心想讓李三才和郭正域兩人做宰相(也就是李延機現(xiàn)在的位置)。東林黨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成天的就是寫奏折、潑口水,一直說李延機能力不行。李廷機這個人不像萬歷那么地臉皮厚,沒挨幾個月的罵就已經(jīng)扛不住了,拍了拍屁股遞上寫好的辭呈準備走人。他為了早點辦完辭職的手續(xù),也為了讓皇帝看到自己辭職的決心。為此,李延機直接把自己的房子捐給窮人,讓自己一家老小卷著鋪蓋先走一步,自己則是一個人跑到城外的破廟里湊合住了下來。
可是誰曾想,他李延機一連5份辭呈交上去了,萬歷還沒有一點的反應。就這樣,可憐的李廷機為了等到皇帝點頭同意,在破廟里一住就是整整5年,先后寫了123封的辭呈信,但其結(jié)果就是皇帝一直不給回復,自己反倒得到一個“廟祝閣老”的綽號。
到了最后,李廷機算是徹底崩潰了,自己老板不簽字,索性自己就炒自己魷魚,他也顧不上什么違抗圣旨擅自離職之類罪名,直接收拾鋪蓋回了老家。等李延機回家之后萬歷皇帝也沒有搭理李延機一句。辭職之后第四年,貧困潦倒的李廷機就在老家病逝。這時,萬歷罕見地勤快了一次,受到消息之后馬上賜贈李延機少保頭銜,謚“文節(jié)”。
萬歷皇帝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但在立儲這個問題上卻一直不能如愿,在與群臣爭斗了數(shù)十年之后最終屈服,這種屈服表面上是向群臣屈服,實際是在向體制屈服?;蕶?quán)與文官制度發(fā)生了劇烈沖突,皇權(quán)受到壓抑,萬歷用消極方式對抗。
又如戚繼光為了建立新軍和保衛(wèi)國家,不得不在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游離,這種游離迫使他投機取巧,巴結(jié)權(quán)貴,最終仍逃脫不了政治中的現(xiàn)實,在貧病交加中死去。
擴展資料:
萬歷早期的勵精圖治:
張居正為內(nèi)閣首輔以后,朱翊鈞將內(nèi)廷的事務托給馮保,“而大柄悉以委居正”。對張居正不僅委以重任,而且尊禮有加,言必稱“元輔張先生”,或“張先生”,從不直呼其名。
隆慶六年(1572)六月十九日,張居正剛剛走馬上任幾天,朱翊鈞就在平臺(即后左門)單獨召見他,共商大計。由于明穆宗在位從沒有召見過大臣,所以這事在當時曾引起轟動,使廷臣看到朱翊鈞承業(yè)治國的精神和決心,又大大提高了張居正的威信。?
朱翊鈞從思想上到行動上,全力支持張居正,合力進行改革,推行萬歷新政。政治改革的主要措施,是萬歷元年(1573)推行的章奏“考成法”。
它是針對官僚作風和文牘主義而提出的,意在“尊主權(quán),課吏職,信賞罰,一號令”,提高朝廷機構(gòu)辦事效率。按照考成法的要求,事必專任,立限完成;層層監(jiān)督,各負其責。
神宗說:“事不考成,何由底績。” 其時,因為朱翊鈞年幼,對祖制還不十分明白,不曉得個中的利害關系。后來,他意識到張居正的權(quán)力過大,“幾乎震主”,這無疑是一個重要原因。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萬歷十五年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906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7歲的小皇帝拓跋弘為什么讓位給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