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里有一位不出場、很神秘的大人物,梁山一眾好漢稱其為“老種經(jīng)略相公” ,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
花和尚魯智深是他帳下的提轄,薛永是他的手下軍官,九紋龍史進、金錢豹子湯隆等人有了難處,第一個想去投奔的也是他。那這位“老種經(jīng)略相公”到底是何方神圣?他是真實的歷史人物,還是如諸多梁山好漢一般,是說書人的虛構(gòu)杜撰?
雖然《水滸傳》里的梁山好漢大多都是杜撰的,但書里說的老種經(jīng)略相公卻是真實存在的,他指的是北宋名將種師道,小種經(jīng)略相公指的是他弟弟種師中,“經(jīng)略相公”是人們對鎮(zhèn)守邊陲的一路軍政最高長官——經(jīng)略安撫使的敬稱。種氏家族是北宋真正的名將世家,雖然后世名聲不如楊家將顯赫,但其地位、作用、貢獻在當時是超過楊家將的,種師道、種師中兄弟是這一名將世家的第三代。
“種家將”的第一代核心人物是種世衡。他和狄青是同時代的名將,堪稱是當時西北邊疆主帥范仲淹的左膀右臂,由范仲淹一手提攜培養(yǎng)。種世衡是河南洛陽人,胸有謀略,為人誠信,敢于擔當,深得手下將士和西北邊疆當?shù)匕傩盏男湃魏蛺鄞鳌?/p>
“種家將”第一代代表人物種世衡
在西北戰(zhàn)場,種世衡力主修建青澗城(今陜西清澗縣),派人向下鑿地一百五十尺尋找水源,遇到石層無法鑿穿,種世衡重賞之下,石工終于鑿穿石層見到泉水,一座堅城得以矗立,穩(wěn)固了延安一線的防御。種世衡以誠信待人,為了踐約,冒著大雪趕往牛家族部落慰問,以誠信感化了部落首領(lǐng)奴訛及其族人,收服了一支重要力量。
種世衡巧使反間計,使西夏國主李元昊和手下兩員大將野利旺榮、野利遇乞互相猜忌,最終野利兄弟倆被冤殺,西夏國痛失頂梁柱,無奈之下只好向大宋臣服,兩國修好。公元1045年,種世衡殉職于邊關(guān)任上,享年六十一歲,他離世之際,當?shù)氐那既饲蹰L紛紛趕來悼念。
“種家將”的第二代人比較多,種世衡生有八子,即種詁、種診、種諮、種詠、種諤、種所、種記、種誼。其中種詁、種諤、種誼三人戰(zhàn)功顯赫,名聲響亮。種詁號稱“小隱君”,從小不喜歡讀書,但為人忠義,作戰(zhàn)勇敢,曾斬殺數(shù)千名犯邊作亂的羌人。當北宋十萬熙河軍急需糧草時,不屬于同一系統(tǒng)的種詁果斷下令全力供應,他對勸阻的人大義凜然地說:都是國家的軍隊!
種諤當過陜西清澗縣知縣,他巧施計策,迫降了西夏部落首領(lǐng)嵬名山,收服軍民一萬多人,歸途中又擊潰圍襲敵兵,兵不血刃地收復了陜北重鎮(zhèn)綏州。后來種諤又巧設伏兵,以少勝多,取得了米脂大捷,威名傳遍關(guān)中地區(qū)。種諤一生征戰(zhàn)無數(shù),屢建奇功,是北宋時期公認的名將,但他也有人生的重大敗筆。
公元1082年,面對西夏多次挑釁,宋神宗派給事中徐禧、鄜延道總管種諤帶兵攻夏,準備一舉滅夏。徐禧、沈括(科學巨人)等文官決定先筑永樂城,種諤極力反對,因為永樂此地雖然三面懸崖,易守難攻,但缺少最緊要的水源??上祆宦?,仗著官大還把種諤調(diào)往了延州。永樂城建好后,西夏派三十萬兵馬前來攻打,把永樂城團團圍困,截斷通往城中的水源,最后守城宋軍渴死了一多半,西夏軍趁勢攻下了永樂城,徐禧等人戰(zhàn)死。種諤在延州猶疑觀望,沒有及時救援永樂城,成為他被人攻擊的污點。
種誼是種世衡最小的兒子,曾率部在蘭州渡河抗擊西夏軍,斬首六百,大獲全勝,被封為西京洛陽使。有一次,西夏軍偷襲延安,朝廷急令種誼率部馳援,結(jié)果他的部隊還沒到,西夏軍就已不戰(zhàn)自潰,一口氣跑了三十里。延安百姓稱贊種誼:“得誼,勝精兵二十萬!”
“種家將”第三代代表人物種師道
“種家將”的第三代也是人才輩出,將星閃耀。種師道、種師中、種樸等號稱“小三種”,率領(lǐng)種家軍繼續(xù)駐守西北邊疆,屢敗西夏,迫使西夏重新與大宋講和。
公元1125年冬,金兵南下包圍了開封,宋徽宗驚慌失措,急令太子趙桓繼位,本人倉皇出逃。年已76歲、被天下人稱為“老種”的種師道和弟弟種師中一起率兵回京勤王,金兵攝于種師道的名望,沒有交兵就直接北撤幾十里。后因強攻開封無望,金軍得到宋朝種種承諾后,暫時撤軍山西。
金人退兵時,種師道提議趁其渡黃河時發(fā)起攻擊,消滅金兵。宋欽宗等人懼戰(zhàn),沒有采用他的建議,種師道嘆息道:“他日必為國患。”后來宋朝主和派當權(quán),種師道被罷免歸家。不料幾個月后,金兵再次南下,朝廷被迫再次起用種師道,但卻未給他一兵一將。不久種師道病逝,享年76歲。
種樸是種諤的兒子,也是一員勇將。公元1099年,吐蕃叛亂,入侵大宋邊境。種樸奉命出擊,不幸遇伏,由于宋軍兵力遠不及吐蕃,宋軍全軍覆沒,種樸也力戰(zhàn)而亡。種樸所騎的戰(zhàn)馬非常顧主,單獨馱著種樸的尸體跑回宋營,宋軍看后無不落淚。
“種家將”三代為北宋鎮(zhèn)守西北,鐵血丹心,戰(zhàn)功卓著,滿門英烈,與“楊家將”“折家將”一起構(gòu)成了北宋西軍的堅強柱石,為維護國家邊境安寧貢獻了熱血和青春。
不是楊家將,而是佘老太君(應作折老太君)的娘家折家,折家軍才是北宋的第一名將世家。古代講究子承父業(yè),所以正如文臣有世家大族一樣,武將也有自己的世家。在北宋,歷史最久,勢力最大的世家的就是折家。
楊家將的核心人物楊業(yè),他的父親叫楊信。原本連官職都沒有,只是一個自身頗有實力的“土皇帝”,后來才當上北周的刺史。雖然楊家世代以武傳家,但真正發(fā)跡是在楊業(yè)這一代。
而折家呢?他們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匈奴的折蘭王,有據(jù)可考的第一代是唐末的折宗本,職位是振武軍節(jié)度使下轄的兵馬使。發(fā)跡時間早了楊家大約有一百多年。而此后,折家更是接連十代男子從武,身為武將,一直到第十代子孫當了文官。所以在歷史上,折家將勝了一局。
折賽花嫁給楊業(yè)可以說是低嫁了,她的父親折德扆是后周的節(jié)度使,后來歸順北宋,繼續(xù)鎮(zhèn)守西北?!端问贰ふ鄣聭齻鳌分姓f,折家是云中大族,折家歷經(jīng)后晉、北漢、后周三朝,僅憑借府州一地,牢牢掌控著西北邊境,中原地區(qū)全靠折家來保障西北安全。折家將世襲府州知府的職位,把控府州軍隊約二百年,歷經(jīng)四朝也沒有改變這種現(xiàn)象,足見當時的統(tǒng)治者們對折家將的依賴。
而在《楊業(yè)傳》里,只提了一句他的父親楊信是麟州刺史,和楊業(yè)被當時的世人盛贊為“無敵”,之后關(guān)于抗擊契丹之類的都是楊業(yè)及他后代的事情,也沒有“中國賴之”這種極度褒揚的評價。所以,在功績上,楊家將也是遠遜于折家將的。
受到民間文學的影響,楊的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但在歷史上,有一個比楊更強大的將軍家族。?這個家族不僅有許多著名的將軍,而且在西北有幾個世紀的威望,享有世襲的特權(quán)。 說到這個家族和楊家族,會有一些關(guān)系,因為?泰君先生?的歷史就是來自這個家族! 歷史上,楊野的妻子不是她,而是杰(兩個詞是同義詞) ,他的父親的名字是杰德建。 他們不是漢人,而是黨項人。 ?他們從唐代就住在福州,在這一地區(qū)很有影響力。 自唐朝末年以來,這個家族一直控制著土地政府。 . 然而,他們非常聰明,他們總是朝臣的中原王朝。 在五代十國時期,家族?統(tǒng)治府州,控制西北,中國依靠它? 在接下來的一周里,他的家庭變得更加重要。 他被任命為永安軍的總督。 他的父親是阮,他是英寧的總督。
父親和兒子領(lǐng)導這個城市,人民為此感到自豪?。 在與北漢和黨項的交戰(zhàn)中,他為戰(zhàn)爭做出了巨大貢獻。 北宋建立后,他受到宋太祖的召見,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特權(quán),世世代代擔任縣官。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趙匡胤在其宰相趙翼的建議下,進行了一系列的變革。 其中一項改革是廢除代代相傳的幽靈城鎮(zhèn),并派遣文職官員作為縣。
?這些省份有一定期限,不能繼承。 然而,考慮到府的重要地位和家族的聲譽,趙匡胤打破常規(guī),將世襲的權(quán)力交給了家族,這表明他非常重視。 在北宋初期,北漢王朝是這個家族的主要對手。 隨著北漢滅亡,遼成了家族的敵人。 他為北宋對抗遼西夏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適合16歲的人參軍。 40多年來,當你不在軍隊的每一天,當你戰(zhàn)斗,你將被征服,你將取得許多奇跡般的成就,你將永遠不能回到你的權(quán)利。差不多該抓西夏皇太后了。
?可以說,賈家是北宋王朝的棟梁,但在北宋后期,他們迎來了一個更強大的對手,那就是金朝。 在金兵的迫害下,他可以要求艾琳,傅家,和豐州帶來的黃金,后來被金人下毒。雖然他逃到了南宋,但他并不重要。 失去福州后,全家人失去了一切。 之后,這個家族將完全退出歷史舞臺。
北宋是個倍受欺凌的朝代,從早年的遼人不斷襲擾,再到西夏國的屢次侵犯,再到金人鐵騎的大舉南侵,這個倍受屈辱的王國在演義之路上,卻涌現(xiàn)了能人輩出的七大家族。忠烈的楊家將,開國建功的高家將,勇猛的鄭家將,剛烈的呼家將,傳奇的狄家將,威望極高的曹家將,軍功卓越的種家將,他們呈現(xiàn)了很多流傳千古的的精彩故事,七大家族中的第一高手都是哪些人物?相比之下,到底哪家英雄會更勝一籌?
第一位:楊家將楊延嗣
第二位:曹家將曹克讓
唐朝的征東無敵英雄薛仁貴,憑著地穴奇遇到了九牛二虎一龍的神力,而曹家將曹克讓,卻靠著三龍二虎九牛之力,成為了曹家的第一勇將,相比之下,無窮神力的曹克讓不僅遠勝薛仁貴,甚至比四象不過至李元霸還要強。李存孝是號稱馬上無三合的人物,而曹克讓卻是斬將從來不用第二槍,槍快手狠的他憑著一桿鑌鐵槍技壓群雄,勇奪武狀元大鬧汴梁城的事跡從此名揚天下。從演義實力無人能及的曹克讓,由于曹家將的傳唱度并不是太高,因此他在民間的熟悉度遠不如楊七郎與李元霸這些人物。
第三位:呼家將呼延云飛
說到呼延家族的第一勇將,眾所周知地會想到救難英雄呼延平,這位比呼延慶更強的人物,總是在呼家將遇到兇險時及時出手,戰(zhàn)敗了眾多令呼家棘手的勁敵。不過呼家還有一位實力更強的高手呼延云飛,被稱為震京虎的他是呼延慶的兒子,他的實力遠勝曾經(jīng)的無敵將呼延平,相比呼延平三百斤的鐵扁擔,呼延云飛探地穴得到了李存孝八百斤的禹王神槊,他在力量上遠勝楊懷玉、高英這些虎將,在平南唐與征西夏之戰(zhàn)中立下赫赫軍功,這位呼家真正無敵的人物,也為呼家留下更多精彩的傳奇故事。
第四位:鄭家將陶三春
鄭家將因為鄭恩的勇猛而聞名,力大無比的他在呼延贊歸宋前是軍中的第一猛將,不過在鄭家實力更強的人物,卻是鄭恩的妻子陶三春。三百斤的鐵錘曾經(jīng)一招擊敗了高懷德,那位被宋太祖引以為豪的鎮(zhèn)殿將軍高懷亮,也在幾招之間被陶三春打敗逃走,這位不亞于王蘭英堪比陳金定的女將,靠著三打鄭恩的故事而揚名千古,力大無比的鄭恩是她的丈夫,不過他遇到猛妻陶三春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第五位:高家將高懷亮
早在殘?zhí)茣r期高家出現(xiàn)了槍法鼻祖高思繼,而在南宋岳家軍中呈現(xiàn)了一位挑鐵滑車的高寵,在北宋年間能夠稱為高家第一勇將的英雄,那就是高懷德的弟弟高懷亮。這位幼年身世坎坷的高懷亮,隨義父楊袞學到了三十六路楊家槍法,楊繼業(yè)年輕時候就敗給了他,這才有了后來棄槍學刀的金刀楊令公。相比哥哥高懷德的槍法穩(wěn)健,高懷亮的快槍快招還是要勝出不少,在北宋滅川蜀平南唐統(tǒng)一之戰(zhàn)中,泗水關(guān)槍挑銀戟將崔龍,大戰(zhàn)名將丁貴的戰(zhàn)績,沖鋒陷陣的神勇讓他成為宋太祖帳下的第一高手。
第六位:狄家將狄難撫
仁宗年間出現(xiàn)的狄青,是幾大家族之后脫穎而出的人物,這位武曲星轉(zhuǎn)世的英雄,憑著傳奇與神勇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時代,狄家三代也演演繹一段家族傳奇。相比刀法精湛的狄青,他的孫子狄難撫還是要更勝一籌,被楊五郎收為徒弟的他,靠著一對雷霆寶槍與雙槍絕技,也成為一段時期的稱雄人物,無論平南小五虎,還是楊文廣與征西眾將都敗在他的手中,最終還是穆桂英與楊五郎的及時出現(xiàn),才讓這位誤入歧途的狄家將改邪歸正。
第七位:種家將 種諤
種家將中最為出色的就是老種經(jīng)略相公與小種經(jīng)略相公,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投到了老種經(jīng)略相公帳下,這位所謂的老種經(jīng)略相公就是種家將的種 諤,他沒有蕭克讓的那種演義神奇,也沒有楊七郎單槍匹馬的霸氣,但是他有著戰(zhàn)神霍去病的豪邁。憑著一桿寒鐵大槍,靠著自幼練成的精妙的槍法,智勇雙全的他精心練出一支精兵,曾經(jīng)在無定川大敗西夏軍,斬殺與俘敵之多成為北宋年間的一大亮點,這位近似于南宋岳飛的大將,受到很多的英雄人物前來投奔。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的魯達對他極為仰慕,教出高徒九紋龍史進的英雄王進,對他也是無比的敬仰。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009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