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42年12月21日。這一天對大明嘉靖皇帝來說堪稱噩夢,因為這一天他被人強迫,到陰曹地府去做了一回客。而強迫他的,居然是一群不堪折辱的宮女。明朝的嘉靖帝朱厚熜迷戀煉丹修仙,不但每日凌晨指使宮女,采集甘露,導致大量宮女累倒病倒,還采集宮女經(jīng)血燒煉“紅鉛”,致使大量宮女因失血過多或死或傷。
于是1542年12月21日晚上,十幾個忍無可忍的宮女,在朱厚熜就寢以后,用黃綾布套住了他的脖子,然后用手拉扯,企圖殺死朱厚熜。但畢竟不是專業(yè)人士,繩套打了個死結(jié),勒了半天也沒勒斷氣。而在這時其中一個膽小的宮女因害怕,向皇后報告了此事?;屎筅s到,將宮女們制服,嘉靖皇帝才幸運的撿回一命。這一次突發(fā)事件,震驚朝野,被稱為“壬寅宮變”。而朱厚熜雖然被嚇得不輕,但他并未從中吸取教訓,反而變本加厲,更加篤信煉丹修仙,致使自己最終嗑藥而亡。
轉(zhuǎn)載聲明:感謝您對不回頭網(wǎng)的支持,讀史使人明智,以史觀今,讓我們通過歷史中一個個的典故故事去了解歷史。喜歡的朋友歡迎轉(zhuǎn)載壬寅宮變的由來
嘉靖是明代一個繞不過去的皇帝,在位時間很長,45年,僅次于他的孫子萬歷(神宗朱翊鈞),在中國歷史上排名也很前。歷代皇帝在位的年頭,康熙最長,61年;乾隆次之,60年;第三漢武帝,54年;第四明萬歷,48年;嘉靖排在第五名。
不過,嘉靖在位時間雖長,政績卻乏善可陳。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二月,時任戶部云南司主事的海瑞,向嘉靖皇帝呈上了轟動朝野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戶部主事官
價正六品,相當于現(xiàn)在的司局級干部,在當時則是一個不大不小、不上不下的職位。明代官制,戶部有尚書一人,正二品,相當于部長。侍郎二人,正三品,相當于副部長。這三個,都叫“堂官”,由皇帝直接領(lǐng)導。部以下,設(shè)司(戶部有十三個司)。司的官員,有郎中(正五品)、員外郎(從五品)和主事(正六品),都叫“司官”。再下面,則有一大群八品、九品的辦事員,比如照磨、檢校之類,是為“吏員”。部里的工作,大事有堂官做主,小事有吏員張羅,司官的任務(wù)并不重。何況自明孝宗弘治(嘉靖的伯父)以來,治理司務(wù)的只有郎中一人,員外郎和主事只在授官之日出席而已,實際上是閑差。然而海瑞雖然級別不高,責任不重,事情不多,卻“位卑未敢忘憂國”,對國家的命運前途充滿擔憂。他在戶部無所事事,就琢磨朝政。這一琢磨不要緊,海瑞發(fā)現(xiàn),嘉靖一朝的政治,竟然可以概括為十六個字:“吏貪官橫,民不聊生,水旱無時,盜賊滋熾”,堪稱一塌糊涂。而且天下的臣民,對嘉靖皇帝也極其不滿(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甚至用他的年號來挖苦他,說什么“嘉靖嘉靖,家家皆凈”,堪稱民怨沸騰。
那么,事情為什么會弄到這個地步呢?究其所以,就因為嘉靖這個皇帝不好。怎么個不好?昏聵多疑(心惑)、剛愎殘忍(苛斷)、自私虛榮(情偏)。隨便舉個例: 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老頭子病重,太醫(yī)徐偉奉旨前往診治。當時嘉靖坐在小床上,龍袍垂地,徐偉遲疑不敢前進。嘉靖問他為什么不走過來。徐偉說,皇上的龍袍在地上,臣不敢進。診視完畢,嘉靖就下了一道手詔給內(nèi)閣,表揚徐偉。嘉靖說,徐偉的話,最能體現(xiàn)他對君父的忠愛之情。因為他說的是“皇上的龍袍在地上”,而不是“皇上的龍袍在地下”。這又有什么區(qū)別呢?嘉靖說,區(qū)別很大——地上,人也;地下,鬼也。徐偉聽到傳達,當時就嚇出一身冷汗。地上地下,這在一般人那里是沒有什么區(qū)別的。我們平時說話,也是地上地下不分,哪有那么多講究?按照嘉靖的邏輯,臣下一言不慎,豈不是就要招來滅頂之災(zāi)?
嘉靖要求臣下極其苛刻,對待自己卻極其放縱。他這個皇帝,在位四十五年,倒有半數(shù)以上年頭是不上朝的。他從嘉靖十八年(公元1439年)起就不視朝,從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起就不進宮。干什么呢?躲在西苑,修齋建醮,整天和道士鬼混。而且,他聽信道士的鬼話,也不和皇后、太子見面,因為據(jù)說他們父子二人命相相克。所以海瑞認為,嘉靖不但從政治的角度看不是好皇帝,從倫理的角度看也不是好父親、好丈夫。如果拿君臣、父子、夫婦這“三綱”來衡量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原本應(yīng)該成為全體臣民道德楷模的皇上,居然一綱都談不上: 任意懷疑、謾罵、屠殺臣僚,是不君(以猜疑誹謗戮辱臣下,人以為薄于君臣);對親生兒子毫無教誨養(yǎng)育,連面都不見,是不父(二王不相見,人以為薄于父子);與皇后分居,躲在西苑煉丹,是不夫(樂西苑而不返,人以為薄于夫婦)。這樣一個人,能把國家治理好,那才是咄咄怪事!
實際上嘉靖也無心治國。他最關(guān)心的只有兩件事情,或者說兩個問題。一是怎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活夠歲數(shù),二是怎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玩夠女人。只要能夠?qū)崿F(xiàn)這兩個目標,即便把整個帝國都押上去,他也在所不惜。
道士們據(jù)說就能夠幫助嘉靖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因為道教主張的,正是長生不老,甚至肉體飛升,而且“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更加妙不可言的是,道教“養(yǎng)身之道”的有機組成部分和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便正是所謂“房中術(shù)”。按照嘉靖寵信的道士邵元節(jié)、陶仲文等人的理論,養(yǎng)生是不必節(jié)欲的。相反,如果掌握了房中秘術(shù),多次與童貞處女性交,還能起到采陰補陽、延年益壽的作用。這實在是太對嘉靖的胃口了。對于他來說,長壽固然是重要的,但如果必須禁欲,活那么長又有什么意思?現(xiàn)在好了。縱欲和養(yǎng)生竟可以并行不悖相得益彰,這真讓皇帝陛下心花怒放。
然而這種以少女身體為煉丹鼎爐的“采陰補陽”,對于女性而言無異于身心摧殘。何況宮女們還要黎明即起,在日出時分采集甘露供嘉靖飲用;還要向嘉靖提供初潮的經(jīng)血,供他煉丹。這種由少女經(jīng)血、中草藥和礦物質(zhì)煉成的“紅鉛丸”,其實是一種壯陽藥,內(nèi)中含有從人尿(當然是童男童女的尿液)中提取的性激素。嘉靖服用以后,便要在這些少女身上發(fā)泄獸欲。這實在讓人忍無可忍,終于在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發(fā)生了“壬寅宮變”。十月二十日晚上,以楊金英、邢翠蓮為首,十余名宮女決定謀殺嘉靖,而且差一點就用黃綾布把他在床上活活勒死。我們知道,謀反,是要滅九族的。弒君,也是要判剮刑的。所以,許多公卿將相即便大權(quán)在握,也不敢輕易動此念頭,何況手無寸鐵的弱女子?不難想象,如果不是嘉靖太過荒淫暴戾,她們斷然不會鋌而走險。
謀殺皇帝的宮女都被凌遲處死,嘉靖卻也有了一個借口,從此不回大內(nèi)?;噬喜蛔≡趯m里,自然也不上朝。于是,他便在西苑永壽宮安營扎寨,修齋建醮,做起道士來。
修齋建醮也叫齋醮。什么是齋醮呢?就是建立道壇,齋戒沐浴,向神仙祈福。這時,必須向皇天上帝呈奉奏章祝詞。這個奏章祝詞通常用朱筆寫在青藤紙上,叫“青詞”,也叫“綠章”。這事道士是干不來的,得靠詞臣。最好的詞臣自然是內(nèi)閣大學士。我們知道,明清兩代是沒有宰相的?;实垡蝗松砑鎳以缀驼啄X,直接領(lǐng)導六部。這當然忙不過來,得有人協(xié)理。協(xié)理的部門就叫“內(nèi)閣”,其實是秘書處;協(xié)理的人就叫“大學士”,其實是高級秘書。不過,久而久之,六部離皇帝越來越遠,內(nèi)閣離皇帝越來越近。但有大事,皇帝往往向內(nèi)閣垂詢,交六部執(zhí)行,大學士就從制度上的秘書變成了實際上的丞相,因此也可以打一個引號,稱為“宰相”。
內(nèi)閣大學士既然原本是秘書,主要工作是替皇帝披閱奏章起草文件,文字功夫是沒有問題的。他們既然能夠替皇帝草擬詔書,自然也能夠替皇帝撰寫青詞。于是,以嘉靖的人生目標為中心,道士和閣臣開始分工合作。道士炮制春藥,閣臣炮制青詞;道士煽風點火,閣臣舞文弄墨。如此這般,嘉靖一朝的政治豈能不烏煙瘴氣?
然而內(nèi)閣大學士們心甘情愿。這些家伙比誰都清楚: 要想青云直上,就得討好皇帝;要想榮華富貴,也得討好皇帝;要想永保平安,還得討好皇帝。皇上既然就好這一口,咱們又有的是時間精力聰明才智,何不奉獻一點?所以,嘉靖一朝的閣臣,不少都是寫青詞的好手,甚至除了撰寫青詞,其實不會別的。比如袁煒、李春芳,后來還被稱作“青詞宰相”。總之,在嘉靖治下,要想出將入相、位極人臣,就必須是青詞寫手。
嚴嵩當然也不例外。
嚴嵩的青詞也是寫得極好的,曾經(jīng)一度無人能夠望其項背。青詞并不好寫。那是一種賦體的文章,要求能夠以極其華麗的文字表達出皇帝對上天神靈的敬意和誠心。嘉靖求仙心切,性子又急,所以青詞總是供不應(yīng)求,常常能把那些閣臣憋死。然而嚴嵩卻有求必應(yīng),得心應(yīng)手。這并不奇怪。嚴嵩原本就是頗負盛名的詩人,文學修養(yǎng)很高,自然長袖善舞。嚴嵩又盡心,使出渾身解數(shù),殫精竭慮,揣摩鋪張。結(jié)果一來二去,竟然只有嚴嵩一個人寫的青詞能讓嘉靖滿意(醮祀青詞,非嵩無當?shù)垡庹?。
于是嚴嵩“入閣拜相”,在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八月(也就是“壬寅宮變”前兩個月)拜武英殿大學士,入直文淵閣,成了“宰相”。這時嚴嵩已經(jīng)六十多歲,卻“精爽溢發(fā),不異少壯”。入閣以后的嚴嵩當然還要撰寫青詞,但更重要的還是“揣摩圣意”。嘉靖雖然是個混蛋,卻不是昏君;雖然躲在西苑,卻沒有大權(quán)旁落;雖然整天求仙問藥,卻一刻也沒有放松對朝廷的控制。許多重大政治問題,嘉靖都是自己已有成見才去咨詢閣臣的。因此,閣臣的本事,就在于能夠摸清嘉靖的心思,說出皇帝想說的話,甚至皇帝想說而不方便說的話。嚴嵩正好就有這樣的本事。他和他的兒子嚴世蕃,差不多每次都能把嘉靖的心思猜個八九不離十,所奏自然“甚合朕意”。這在嘉靖看來,是嚴嵩父子忠心耿耿,勤于王事;在別人看來,則認為皇上對嚴嵩言聽計從。至于嚴嵩,當然不會說穿其中的秘密。他們父子正好趁機欺上瞞下,以售其奸。
但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奸者千慮,大約也難免一失。嚴嵩做夢也沒有想到,他這一生,是成也青詞,敗也青詞;成也揣摩,敗也揣摩。當然,他也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會遇到一個更厲害的對手,一個能夠“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用他對付別人的辦法來對付他,最后置他于死地的人。
摘自《帝國的惆悵》 作者:易中天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在清朝,皇帝的確只能與皇后過夜,這樣子做的目的是確保他們的生命安全。
皇帝作為古代社會權(quán)勢最大的人,享有著許許多多的特權(quán),比如擁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乃至坐擁后宮佳麗三千,為了充盈后宮他們甚至還公開向選妃,企圖將全天下的美女都一網(wǎng)打盡。
幾乎所有朝代的皇帝在后宮是隨心所欲,想寵幸誰就寵幸誰,想在哪兒過夜就在哪兒過夜,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甚至為了消除選擇恐懼癥想出“羊車巡幸”的法子,真是荒唐至極!
然而清朝的皇帝是個例外,他們雖然貴為九五至尊,卻被各種條條框框束縛著,就連選妃侍寢這件事也不能自己做主,必須按照規(guī)章流程來走。
而且在清朝,無論皇帝被妃子迷得如何神魂顛倒,他們在一定時間內(nèi)完事后就必須與對方分離,換句話說清朝的皇帝與妃子不能過夜,唯有后宮之主皇后享有過夜的權(quán)力。
清朝的侍寢制度
眾所周知,清朝入關(guān)以前,一直是生活在大草原之上的游牧民族,這樣的生存環(huán)境讓他們養(yǎng)成狂野奔放的性格,對于具有強制力的規(guī)章制度并不熱衷,行為處事喜歡隨心所欲。
然而入關(guān)以后,為了穩(wěn)固統(tǒng)治這些滿清子弟便照搬了明朝的各種規(guī)章制度,其中包括皇帝不能與妃子過夜的規(guī)定。
其實明朝前期根本不存在這項規(guī)定,皇帝仍舊是隨心所欲,然而因為嘉靖皇帝朱厚熜遇上差點要了自己老命的事情,突然居安思危下令妃子不能與之過夜。
說起來其實還是嘉靖皇帝自己作死,他身為皇帝卻沒有半點皇帝的樣子,每天荒蕪朝政不務(wù)正業(yè),一門心思想著煉制仙丹長生不老。
嘉靖皇帝劇照
如果是這樣也就罷了,關(guān)鍵嘉靖皇帝聽信道士讒言稱想要煉制長生不老藥必須以少女經(jīng)血作為藥引,所以當時嘉靖皇帝向明間廣泛征召十三四歲的少女,大肆充盈后宮。
為了保證她們身體潔凈,嘉靖皇帝只允許這些宮女在經(jīng)期吃桑葉、喝露水,如同喂養(yǎng)蠶寶寶一樣,時間久了誰也受不了。
不僅如此,嘉靖皇帝還喜怒無常,經(jīng)常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虐待鞭打?qū)m女,致使上百個宮女被他活活打死。
常言道:“有壓迫的地方就有反抗”,時間久了,這些宮女再也無法忍受嘉靖皇帝的變態(tài)行徑,于是她們在某天夜里乘后者熟睡之際企圖用黃綾布將其勒死,不過因為緊張過度不小心打了個死結(jié),使得嘉靖皇帝只是被勒暈過去。
為了確保達成目的,這些宮女又用釵、簪等尖銳物品刺向嘉靖皇帝,可惜刀刀避開要害。再到后來,其中一位宮女叛變將此事告訴方皇后,皇后及時趕到制服了這些行刺宮女,嘉靖皇帝也就此得救。這也便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宮女行刺事件,史稱“壬寅宮變”。
壬寅宮變
經(jīng)過調(diào)查,這件事情牽涉到曹妃,她因被冷遇心有不甘,便教唆宮女發(fā)動了這場宮變,當晚負責侍奉工作的端妃也因沒有在場而受到牽連。
這件事情給嘉靖皇帝留下非常大的陰影,為了避免此類事情再度發(fā)生,從那以后他規(guī)定皇帝不能留下來與妃子過夜,企圖將一切危險因素扼殺在搖籃當中。
而清朝不但借鑒了嘉靖皇帝這條“皇帝不能與妃子過夜”的規(guī)定,還在此基礎(chǔ)上進一步完善拓展。
清宮檔案記載,坤寧宮旁有個東暖閣,皇帝大婚以后必須想和皇后在這里同居三天,婚期結(jié)束后,皇帝回到養(yǎng)心殿寢宮,而皇后則任選東西六宮的某一處居住,日后皇帝若還有意向讓皇后侍奉,兩人則到養(yǎng)心殿旁的體順堂過夜。
與其他朝代的侍寢制度有所不同,清朝皇帝通常在晚飯時就決定好今晚挑選哪個妃子侍寢。用晚膳的時候,太監(jiān)會拿來一個大銀盤,里面裝著十數(shù)塊或者數(shù)十塊綠頭牌,綠頭牌上面寫有后宮妃子的名字。
如果皇帝今晚對于侍寢之事沒興趣,則要說一聲“去”,要是他們有意寵幸某個妃子,則需要挑選出這個妃子的綠頭牌,扣過來使其背面朝上。
這時候太監(jiān)會拿著牌子交給另一個太監(jiān),后者負責將被選中的妃子扛到皇帝的寢宮來。
另一個太監(jiān)拿到牌子后,會將妃子帶到距離皇帝寢宮不遠的小房間里,讓后者脫光身上的衣服,這時候太監(jiān)會用大衣或棉被將妃子裹住,背進皇帝寢宮所在之處,到了龍榻前才將大衣或棉被去除,然后默默告退。
而妃子鉆皇帝被窩的順序也有講究。通常來說這時候皇帝已經(jīng)躺在床上,身上覆蓋著被子,只有兩只腳露出來,而妃子必須從腳的那一頭慢慢往上爬,然后才能與皇帝行開始進行快樂的游戲。
你以為這樣就完了嗎?其實不是,清朝甚至對于侍寢的時間都有所規(guī)定,一般來說上限是半個小時,時間到了,在門口候著的太監(jiān)總管會高聲呼喊“是時候了”,如果皇帝沒有回應(yīng)他們則連喊三遍,直到后者意識到時間問題。
之后皇帝會讓太監(jiān)總管進來,妃子也會順著皇帝的腳爬出去,然后太監(jiān)總管用大衣或者棉被再度將妃子背回去。
當然防止不必要的生命誕生,太監(jiān)總管在離開前后請示皇帝“留”還是“不留”,并且按照后者的指示再決定是否對妃子進行特殊處理。
總之,清朝侍奉皇帝的妃子總是光溜溜地來,又光溜溜地走,并且侍奉時長一般只有半個小時,無論兩人當時多么你儂我儂情意綿綿,時間妃子一到就得被扛走。
為何清朝要制定出這種不讓皇帝盡興的侍寢制度呢?筆者認為,這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一、為了保證皇帝的生命安全
前面我們說到,嘉靖皇帝因為“壬寅宮變”事件下令妃子再也不能與皇帝過夜,這是為了保證皇帝的生命安全,而清朝在此基礎(chǔ)上修改完善的侍寢制度同樣是出于這個目的。
皇帝貴為九五至尊,對于整個國家來說是至光重要的人物,一旦出現(xiàn)意外,對于國家來說將是毀滅性的災(zāi)難,所以為了確?;实鄣陌踩瑹o數(shù)大內(nèi)侍衛(wèi)隱藏在黑暗中觀察情況,刺客想要突破重重保護危害到皇帝的安全幾乎難如登天。
然而有道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明面上的危險好解決,但是暗地里的危險卻讓人防不勝防,在侍衛(wèi)無法起到保護作用的地方,皇帝的安全性就難以得到保障了,比如妃子寢宮里。
“壬寅宮變”發(fā)生前,誰能想到皇帝在妃子的寢宮中過夜會有危險呢?誰又能想到宮女竟然對皇帝動殺心?可事實擺在面前,嘉靖皇帝也險些喪命,對其清朝的統(tǒng)治者不得不防。
所以,為了避免類似嘉靖皇帝的悲劇再度發(fā)生,清朝后妃侍寢制度規(guī)定,皇帝不能與妃子過夜,兩人在一起膩歪的時間只有半小時。
不僅如此,為了防止妃子圖謀不軌,清朝還規(guī)定妃子侍寢的時候必須脫光身上的衣服,如此一來她們就沒有私藏暗器的可能,而且妃子侍寢時必須從皇帝腳邊往上鉆,這又能給皇帝更多的反應(yīng)時間,一旦發(fā)生意外立刻做出應(yīng)對措施。
可以說,清朝后妃侍寢制度為了保證皇帝的安全已經(jīng)盡心竭力,如果在這種情況下皇帝仍然被刺殺,那只能說這皇帝太過無能。
二、為了防止皇帝沉溺女色荒廢朝政
告子曰:“食、色,性也”對于男女之情的需要是深深印刻在人們血脈中的基本屬性,只不過迫于生活的壓力,很多人會強行抑制這方面的需求。
然而皇帝則有所不同,他們貴為九五至尊,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坐擁后宮佳麗三千,只要他們一聲令下,上至八十老太,下至八歲女娃全都會乖乖送上門來,他們根本不需要抑制這方面的需求,甚至能夠盡情釋放。
這也使得歷朝歷代很多帝王因為女人而荒廢朝政,甚至葬送整個王朝。例如商紂王因為沉迷妲己而亡國;吳王夫差因為迷戀西施而葬送自己的大好前途;唐玄宗李隆基也是被楊貴妃迷得神魂顛倒,荒廢朝政,最后使得安史之亂爆發(fā),唐朝至此開始走下坡路。
楊貴妃與李隆基
歷代皇帝沉溺女色致使災(zāi)禍發(fā)生的教訓仍歷歷在目,滿清以此為鑒,不斷教導清朝的皇帝千萬不能因為沉溺女色而荒廢朝政,否則將給列祖列宗蒙羞。
當然只有口頭教育是遠遠不夠的,他們還將這種理念轉(zhuǎn)化為白字黑色寫進清朝的規(guī)章制度當中,例如那獨具特色的后妃侍寢制度。
為何總管太監(jiān)要在妃子侍寢后的半個小時高聲大喊“時間到了”?不就是為了提醒皇帝他的歡樂時間已經(jīng)結(jié)束,必須馬上停止手中的工作,至于他是否盡興完全不重要,反正時間到了總管太監(jiān)進來把人抬走,根本不給皇帝商量的機會。
雖然這種做法對于已經(jīng)漸入佳境的皇帝來說有些殘忍,但是沒辦法,為了防止沉溺女色而荒廢朝政只能出此下策,如果他們還想繼續(xù)只能等待第二天的侍寢時間了。
三、為了凸顯皇后的特殊地位
從本質(zhì)上來看,后宮也相當于一個職場社會,里面有著形形色色的妃子,她們彼此相互競爭,只求能夠得到皇帝更多的寵愛,相應(yīng)的她們的職位也有所不同,有的人是高高在上的貴妃,而有的人只能地位卑微的答應(yīng),兩者的薪資待遇也會截然不同。
而皇后作為后宮之主,自然是這些人當中的大姐大,理應(yīng)享受其她人無法擁有的特殊待遇,比如與皇帝過夜的權(quán)力。
事實上,清朝的皇后可不是一般人,她們絕大多數(shù)都是滿清、蒙古族當中貴族的女兒,容貌出眾不說,家世還非常的顯赫,在后宮之中完全是鶴立雞群的佼佼者,就連清朝的皇帝也不敢輕易責罵她們。
也正是因為地位權(quán)勢的不同,皇后才能成為具有威信的后宮之主,管理著后宮之中數(shù)十甚至上百個妃子。清宮劇中或許有些得寵的妃子仗著寵愛肆意挑釁皇后的威嚴,然而在現(xiàn)實中這種情況根本不可能發(fā)生。
因此,清朝規(guī)定皇帝不能與除了皇后以外的其她妃子過夜,這是為了彰顯皇后地位的特殊性,對此其她妃子根本不敢有任何怨言。
執(zhí)筆君言
綜上所述,清朝的皇帝的確只能和皇后過夜,并且享受其她妃子侍奉的時間通常不能超過半個小時,這么做不僅僅是為了保護皇帝的生命安全,也是為了防止他們沉溺女色而荒廢朝政,同時能夠凸顯出皇后的特殊地位。
總之一句話,在滿清人眼中“侍寢有風險,過夜需謹慎”,諸位讀者,對此你們怎么看?
壬寅宮變的歷史爭議
觀點一:宮女為?;蠲?br>
嘉靖帝為煉制長生不老丹藥,在反對派大臣的挑唆下,讓宮女們認為會拿自己的經(jīng)血不停地去煉丹,由此引起宮女誤會所致。嘉靖帝寵用方士段朝用炮制長生不老丹藥,太仆寺卿楊最因“諫丹藥,予杖死。”因此,推察情由,宮變之事,必肇端于為煉丹藥而摧殘少女的健康。
楊金英等目睹先已犧牲者的慘狀,恨之徹骨,明知事情成與不成,自己定遭斬首示眾,她們卻全無畏懼,下定決心,要和嘉靖帝展開同歸于盡的拚死搏斗。司禮監(jiān)審問宮女的口供中有此話:“咱們快下手吧,否則就死在他手里了?!?br>
還有就是嘉靖帝喜怒無常,任意殘害宮女,宮女只要犯了一點錯誤,從不寬恕,痛加責打。有200多名宮女被打死。沒有資料記載事發(fā)前宮女們做錯了什么事情,既無大錯而又面臨危險,據(jù)此推測,這件事很可能是嘉靖帝煉制長生不老丹藥,加上有人造謠,引起宮女誤會所致。宮女自知此災(zāi)難早晚落到自己頭上,于是決定拼死一搏。
再看,嘉靖帝經(jīng)受這次沉重打擊后“移居西內(nèi),日求長生,郊廟不親,朝講盡廢,君臣不相接”。明人沈德符的《野獲編》有一段記載:“嘉靖中葉,上餌丹藥有驗。至嘉靖三十一年冬,命京師內(nèi)外選女十八歲至二十四歲者三百人入宮。嘉靖三十四年九月,又選十八歲以下者一百六十人。蓋從陶仲文(方士)言,供煉藥用也?!?br>
前后比觀,可以清楚,她們是因嬪妃而被迫采取反抗。其所以沒再發(fā)生暗殺事件,一是加強了防范;二是這些新選入宮的女子年齡稚小,不能起來反抗,只得聽憑擺布。
觀點二:寧嬪王氏首謀發(fā)動宮變
嘉靖帝自大婚后,身體虛弱,經(jīng)常氣喘、咳嗽,直至嘉靖九年還沒有孩子。嘉靖十年,嘉靖帝在宮中欽安殿建壇求嗣,以求得到一個兒子。起初,以禮部尚書為監(jiān)禮使,文武大臣輪流值班進香,一直沒有效果。到嘉靖十五年,請道士邵元節(jié)等主持祈壇。當年,后宮妃嬪就生了男孩,以后又生了好幾個孩子。
寧嬪王氏也在這一年為朱厚熜生了一個兒子,按慣例,她應(yīng)該由嬪晉為妃,可嘉靖帝并沒晉封她。寧嬪王氏心存不滿,便在嘉靖帝夜宿寵妃曹氏宮中時,指使楊金英等宮女將皇帝勒死以作為報復,同時也可把責任推到曹氏身上。
然而也盡有蓄意捏造,誣陷不實之處,主要是方后妒忌曹妃得寵,乘機把她打成主謀者之一。結(jié)果曹妃同王嬪并宮女等一起被斬首。奏文所云“奉圣旨”,實出方后之意,因為此時朱厚熜身受重創(chuàng),“病悸,不能言”。
在別一《世宗方皇后傳》(《古今圖書集成·宮闈典》)中記載:“(端)妃實不知也,以寵故及于難。帝遂銜后。二十六年十一月乙未,宮中火,中官(太監(jiān))請救后,帝不應(yīng),后遂崩?!边@雖然屬于宮闈間后妃妒忌私斗。
觀點三:一妃一嬪引發(fā)的政治斗爭
嘉靖初年,朝廷中一方主張尊重明朝的皇統(tǒng),另一方則迎合嘉靖帝的私意。一場史稱“大禮議”的爭論延續(xù)了近20年,它實質(zhì)上是朝臣與皇帝、朝臣各派系之間的斗爭。大禮議之爭剛以嘉靖帝的勝利宣告結(jié)束,即發(fā)生“壬寅宮變”,而且與一妃一嬪有關(guān)。因此推斷,宮變是政治斗爭失敗者想利用妃嬪除掉嘉靖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0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申時行的生平
下一篇: 蘇宣的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