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死后,人們總是會對他進行蓋棺定論,對其一生的得失進行評價。但歷史上有一個,棺是蓋了,但論卻定不了,這個人就是,大明睿宗皇帝朱祐杬。朱祐杬是明憲宗第四子、明世宗之父、明孝宗異母弟。1519年朱祐杬,在封地病死,被追謚為興獻王。而在他死后,一場圍繞著他復(fù)雜身份的爭論卻即將上演。
1521年明武宗駕崩,朱祐杬的兒子朱厚熜被選定,繼承皇位為明世宗。按照明朝宗法,皇帝的父親,也必須得是皇帝。于是大臣們,要求朱厚熜改換父母。此舉引來了朱厚熜強烈反對,就此開始了一場長達三年的政治爭論。
三年后,朱厚熜和朝臣們達成協(xié)議,認大伯孝宗朱祐樘為皇考,而對自己的親生父親朱祐杬,則稱本生皇考恭穆獻皇帝,謚為睿宗,遷葬于顯陵。就這樣生前默默無聞的朱祐杬,在死后的第五年,成為了明朝史上第十一位皇帝。
轉(zhuǎn)載聲明:感謝您對不回頭網(wǎng)的支持,讀史使人明智,以史觀今,讓我們通過歷史中一個個的典故故事去了解歷史。喜歡的朋友歡迎轉(zhuǎn)載朱祐杬的生平
1、太初祖:新朝開國皇帝王莽曾追尊自己的祖先黃帝為新太初祖。
2、始祖:這個廟號通常給開國皇帝對血源始祖、得姓始祖或者始封之君的追封,被稱為始祖的皇帝,大多數(shù)都是子孫做了皇帝之后,開國皇帝通常為了強化皇權(quán)的威嚴,通過追封自己的祖先為始祖皇帝,來展示自己的皇統(tǒng)。
3、太祖:這是自從漢太祖劉邦以后開始大規(guī)模使用的開國皇帝的廟號,劉邦最初的廟號是“高祖”,后來漢景帝即位后為劉邦重上廟號“太祖”,自此“太祖”便成為開國皇帝慣用的廟號,其中南北朝的宋文帝劉義隆廟號太祖,而又不是開國皇帝,引人議論。
4、烈祖:烈祖同樣是王朝開創(chuàng)者或復(fù)興國家的君主,但與太祖、高祖、世祖比他們開創(chuàng)的基業(yè)有限,僅能割據(jù)一方。
5、高祖:這個廟號通常給開國皇帝,比如劉邦、李淵、楊堅等,特別是劉邦,稱呼為漢高祖,劉邦既是漢高祖,也是漢太祖,太祖之于高祖同義。但是,在五代十國時期,連兒皇帝石敬瑭這樣的也得配高祖廟,顯得有點滑稽了。
而且,這期間是高祖廟號大盛的季節(jié),像劉知遠等死后一律是高祖,連割據(jù)一隅的蕞爾小國創(chuàng)建者也頻頻使用高祖的榮譽。當然,廟號本身就是皇家自己的買賣,和大小以及疆土并沒有直接的關(guān)系。
6、圣祖:中國歷代皇帝用“圣祖”來做廟號的僅有”唐圣祖李耳”、“大長和圣祖鄭買嗣”、“前蜀圣祖王子晉”、“北宋圣祖趙玄朗”、“清圣祖愛新覺羅·玄燁”五人,除了鄭買嗣和愛新覺羅·玄燁二人以外,其余都是死后被后世子孫追封的。
此廟號創(chuàng)始于唐朝,為唐玄宗李隆基專為老子李耳所創(chuàng)設(shè),后來成為歷代皇帝專門追封自己家族中有圣德的祖先,最后被游牧民族吸收,正式作為帝王的廟號。在中國以“圣”為廟號的皇帝,還有遼圣宗耶律隆緒和元圣宗孛兒只斤·察合臺。
7、世祖:一般作為新時代開創(chuàng)者或者王朝的承上啟下人物的特定廟號,例如北魏太武帝、南齊武帝、元代的忽必烈、清代的福臨等廟號都是世祖,大抵上他們都不是王朝的建立者,但卻開創(chuàng)了新時代。世祖偶爾也可作為立國者的廟號,如東漢的劉秀、三國的曹丕和西晉的司馬炎。有時也可指世系轉(zhuǎn)移,宋孝武帝、北齊武成帝、陳文帝、朝鮮世祖雖然建樹不多但到他們這一代世系傳承轉(zhuǎn)入旁系,這和世宗類似。唐朝為了避李世民的諱,有時將世祖寫成代祖。
7、統(tǒng)祖:新朝開國皇帝王莽曾追尊自己的祖先陳胡公為新統(tǒng)祖。?
8、王祖:新朝開國皇帝王莽曾追尊自己的祖先田安為新王祖。?
9、太宗:這是僅次于太祖的所謂昭穆制度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從商太宗算起,歷史上廟號太宗的將近30人,這其中有北魏明元帝、宋明帝、梁簡文帝、唐太宗、宋太宗、遼太宗、金太宗、夏太宗、元太宗、明太宗、清太宗等。除宋明帝、梁簡文帝等少數(shù)幾個,其他都是本王朝的佼佼者和開創(chuàng)者。其中像李世民完全可以稱得上千古一帝了。
10、世宗(代宗):世宗的本意通俗的說就是統(tǒng)緒自此開始,自此開世的意思,也就是世系偏移,支系入繼大統(tǒng),漢武帝劉徹死后就是廟號世宗,而漢家的統(tǒng)緒也是從漢武帝開始發(fā)生新的轉(zhuǎn)移,我們都知道漢景帝本來是準備傳位給長子劉榮的,只是因為館陶長公主的離間,才使得一個普通的膠東王得以繼承大位。
11、高宗:歷史比較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謚法為高宗的君主一般都處于王朝中衰起點,要么就是陰險毒辣的代名詞,比較著名的就是宋高宗、清高宗,宋高宗的廟號代表的則是功過參半,他建南宋于江南使得當時的局勢并沒有進入南北朝那樣的亂世中是他的功,但卻假借秦檜之手除去了岳飛等功高震主的抗金武將則是他的過。
清高宗弘歷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統(tǒng)治者,他使康乾盛世達到頂峰。但是他過于奢靡,且好大喜功大興文字獄,他留給嘉慶的則是一個千瘡百孔,奢靡成風(fēng)的國家。所以嘉慶才給他上的高宗廟號。也是功過參半。
12、顯宗:正統(tǒng)王朝有兩個顯宗,分別是:漢顯宗劉莊、元顯宗的孛兒只斤甘麻剌,是皇帝死后對他的的美稱。
13、仁宗:正統(tǒng)王朝中有四個仁宗,宋仁宗、元仁宗、明仁宗、清仁宗,總體說來都是他們各自王朝中中等以上的皇帝,像元仁宗居然恢復(fù)了科舉制度,這在蒙元只有世祖時期才有過的事情。
14、中宗:知道中宗廟號的一般都是從唐中宗那里得來的,中宗,顧名思義就是中興之宗。最早起于漢朝的漢宣帝,而后正統(tǒng)王朝中分別是晉中宗(東晉元帝)、唐中宗。
15、孝宗:這個廟號的皇帝也是比較好且仁孝的皇帝才配享有的廟號。
16、英宗:這是一個多內(nèi)訌和多麻煩的廟號,而且多是短命,歷史上宋英宗、元英宗只在位三四年,其中元英宗鬧了一場南坡之變,連命都丟了,明英宗還有兩場,一個是土木堡之變,一個奪門之變。其實明英宗在位時間雖然長,死的時候也才38歲,享年和宋英宗差不多。
17、穆宗:穆宗都是短命君主,唐穆宗、高麗穆宗、明穆宗、清穆宗同治帝無一不是英年早逝。
18、神宗:神宗名褒實貶,宋神宗的王安石變法不僅沒有解決實際問題反而加劇了黨爭,明神宗將國家搞的一塌糊涂。所以清朝也不選神宗作為廟號。
19、德宗:德宗也不是什么好廟號,有此廟號的皇帝——唐德宗、西遼德宗、清德宗有個隱藏共性——遭遇戰(zhàn)亂一路向西逃。
沒有帝的廟號。
擴展資料:
起源商朝
商朝所建立的,可謂最原始的廟號只有四種,創(chuàng)基立業(yè)曰“太”(太祖湯、太宗太甲)、功高者曰“高”(高祖王亥、高宗武?。⑹来漓朐弧笆馈保ㄊ雷姹P庚、世宗且甲)、中興者曰“中”(中宗且乙),另外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給予祖或宗的稱號。
廟號廢止
商朝滅亡后,周朝沒有延用商朝的廟號制度,只是繼續(xù)發(fā)展了商朝的謚號制度,所以周朝君主有謚號而無廟號,再到始皇帝建立華夏第一個集權(quán)皇朝—秦朝之后,將廟號連同謚號制度一并廢止,原因是“廟號和謚號”的定奪將會形成“子議父、臣議君”的局面,因此廢除謚法與廟法。故周朝到秦朝時期,廟號一度被廢止了近千年之久。
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就會特別追上廟號,以視永遠立廟祭祀之意。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廟號
因為嘉靖皇帝的帝王權(quán)謀之術(shù)非常厲害,幾乎可以和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相提并論,所以即使嘉靖皇帝不上朝,他也可以把朝廷治的服服帖帖,掌握朝政。
明世宗朱厚熜,明憲宗朱見深之孫、明孝宗朱祐樘之侄、興獻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君王,年號嘉靖。
從這一段關(guān)于嘉靖的生平事跡介紹當中,我們就可以發(fā)現(xiàn)嘉靖其實并不是明朝皇室的嫡系子孫,而是以地方藩王之子的身份入主宗廟,做到大明天子這個位置的。也就是說,嘉靖是被大臣們選中做君王的,他從一開始就了旁人的算計。再加上他天資聰穎,對于這些權(quán)謀之術(shù)掌握的是十分的快。
其實,嘉靖不上朝也是他權(quán)謀之術(shù)的一個體現(xiàn)。正所謂?人的名,樹的影?,不經(jīng)常上朝,但是又能夠?qū)Τ巳缰刚疲?strong>這可以保留一定的神秘性,會讓底下的臣子覺得你無處不在。這樣一來底下的臣子就會對家境充滿恐懼,無論什么時候都不敢亂來。所以我們說嘉靖是一個很善于搞帝王權(quán)謀之術(shù)的君王,這一手不上朝,非但減輕了自己的工作量,還加大了自己對于朝廷的掌控力度。
就像歷史上盛傳的奸臣嚴嵩父子,他們就算在大逆不道,但是也不敢違逆嘉靖的意思。因為嘉靖自己也清楚,他這樣子不上朝是需要找一個可靠的人來幫他盯著的。至于是忠是奸,并沒有關(guān)系,只要他能拿捏的住就好。
再后來,嘉靖覺得自己有更重要的事情去要做,那么自然就更加減少了上朝的時間。而他要做的那件事情,其實就是煉丹求長生。因為他對于煉丹的癡迷,所以導(dǎo)致他對宮女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因為這些要求導(dǎo)致皇宮內(nèi)的宮女發(fā)動了?壬寅政變?,差一點就把嘉靖給殺死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02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鄭旦是什么人
下一篇: 趙惠文王的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