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這段歷史比較亂騰,你方唱罷我登場,朝代、皇帝更迭頻繁,讓人記不太清楚。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五代十國其中有一個皇帝知名度挺高,只可惜不是好名聲,而是惡名、恥辱之名,他就是向契丹君主自稱“兒皇帝”、割讓燕云十六州的后晉開國皇帝石敬塘。
后晉高祖石敬瑭
石敬瑭生于太原,從小不太愛說話,喜歡看兵書戰(zhàn)策,長大后投到晉王李克用義子李嗣源的軍中,作戰(zhàn)勇猛,頗有計謀,很得李嗣源的信任和器重,把女兒嫁給了他,并讓他統(tǒng)領(lǐng)自己最精銳的騎兵“左射軍”。有一次,后唐莊宗李存勖率軍與后梁將領(lǐng)劉尋交戰(zhàn),李存勖這邊陣勢還沒有擺好,劉尋就發(fā)動了攻擊,形勢危急,石敬瑭立即率領(lǐng)幾名親軍殺入敵陣,左沖右突,所向披靡,遏制住了敵人的攻勢,掩護李存勖安全后撤。事后李存勖對他大加贊賞,石敬瑭也因此戰(zhàn)名聲遠揚。
石敬瑭不光作戰(zhàn)勇猛,而且很有眼光,對局勢的分析判斷比較精準。公元 926年,受命鎮(zhèn)壓魏州兵變的李嗣源被部下劫持擁立為主,就在他猶豫徘徊、想回京城當面向皇帝解釋的時候,石敬瑭一針見血地說道,古往今來,還從沒有見過軍隊叛亂,而領(lǐng)軍主帥沒有責(zé)任的事,怎么可能說清呀!一語點醒局中人,李嗣源果斷做出了攻取汴州、謀求自立的決斷。石敬瑭自告奮勇率領(lǐng)三百騎兵打頭陣,為李嗣源登基立下了汗馬功勞。
正因為勞苦功高,李嗣源病逝后,石敬瑭受到了繼任皇帝閔帝李從厚的猜忌,將他和手握重兵的鳳翔節(jié)度使李從珂調(diào)任,借此來削弱他們的實力。李從珂拒不受命,打著“清君側(cè)”的旗號率兵攻入洛陽,閔帝李從厚在幾十名親衛(wèi)的保護下倉皇出逃,沒想到在路上遇到了回京接受調(diào)任的石敬瑭。心計很深的石敬瑭略作思考,就以閔帝隨從有叛變之心為借口將他們?nèi)空D殺,把閔帝李從厚孤身一人留在衛(wèi)州驛站看管起來,隨后一路飛馳進京,把消息告訴了李從珂。李從珂繼位后,馬上派人到衛(wèi)州將李從厚縊殺,石敬瑭借刀殺人的計策成功實施。
李從珂也是個聰明人,知道石敬瑭的險惡用心,所以登基后一點也不信任石敬瑭,而是把他當成了最大的威脅。參加完李嗣源的葬禮,李從珂找個借口就把石敬瑭留在了京師洛陽,不讓他回河?xùn)|,還把自己的妹妹魏國公主嫁給了他,借機監(jiān)視石敬瑭。
石敬瑭為了打破困境、回到河?xùn)|,竟給夫人魏國公主找了個帥哥情人,拼著戴頂綠帽子,把魏國公主“感動”成了自己人。他還經(jīng)常偷偷吃瀉藥,有一次暈倒朝堂、屎尿橫流。魏國公主趁機求曹太后幫石敬瑭向李從珂求情。李從珂一看石敬瑭膚色發(fā)黑、骨瘦如柴,覺得他活不長了,善心一發(fā)就把他放回了河?xùn)|。
一回河?xùn)|,河?xùn)|節(jié)度使石敬瑭如蛟龍入大海無比暢快,身體很快恢復(fù)。他以抗拒契丹軍為名,不斷地向朝廷索要兵器糧餉,積蓄力量。為了試探朝廷對自己的真實態(tài)度,石敬瑭上書請求外調(diào)到別處任節(jié)度使,李從珂沒有絲毫挽留,立馬同意,還催著他趕快赴任。這是明顯的不信任,石敬瑭覺得李從珂早晚會加害自己,先是裝病賴著不走,隨后又上書說李從珂是養(yǎng)子,不應(yīng)該繼承皇位,應(yīng)該讓位給李嗣源的親生兒子李從益。李從珂大怒,下令罷免了石敬瑭的所有官職,然后派大軍攻打太原。
石敬瑭此時力量不足,見大軍壓境,慌亂之中竟做出了一個遺害中原400年的錯誤決定: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求救,并向其許諾,契丹幫他奪取后唐江山后,就割讓幽云十六州給契丹,每年進貢財物,并以兒國自稱。耶律德光一看如此優(yōu)渥條件,兩眼放光,立馬應(yīng)允,隨即調(diào)派五萬大軍南下支援石敬瑭??恐醯よF騎的幫助,石敬瑭如愿奪取了后唐江山,建立了后晉政權(quán),史稱后晉高祖,后唐末帝李從珂自焚而亡。
石敬瑭向耶律德光自稱“兒皇帝”
石敬瑭稱帝后,很守信用,許諾條款一一兌現(xiàn)。作為中原地區(qū)北部屏障的燕云十六州自此被契丹占據(jù),中原地區(qū)完全暴露在外族的鐵蹄之下,而且一直持續(xù)了400多年,一直到明太祖朱元璋北伐時才重新收回,石敬瑭也從此背負上了大漢奸的千古罵名。而且他這個兒皇帝比父皇耶律德光還要大11歲,一口一個爹地叫著乞憐,實在是寡廉鮮恥。
兒皇帝是不好當?shù)模磋┰谖涣?,對契丹唯唯諾諾,如履薄冰,又背負著一身惡名,心情很壓抑,竟憂郁成疾,五十一歲時便在屈辱中死去。他生有六子,五個已死,活著的只有小兒子石重睿,可“爺爺”耶律德光看不上他,最后選了“大眼睛”的石敬瑭侄子兼養(yǎng)子石重貴即位,史稱后晉出帝。
石重貴能力一般,但挺有骨氣,他一即位就力主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稱孫不稱臣”,想把每年進貢的財物省下來。耶律德光是一代雄主,早就有心問鼎中原,這次正好師出有名,借“教訓(xùn)孫子”的名義,先后三次發(fā)兵南下,入侵中原大地。前兩次依靠中原軍民的英勇戰(zhàn)斗,契丹的進攻都被打退,石重貴為此驕矜松懈起來,荒廢了政務(wù)軍務(wù)。但契丹大軍第三次入侵,后晉軍隊一敗涂地,杜重威、張彥澤兩員大將投敵引寇,攻入汴梁,包圍了皇宮。
契丹大軍南下
公元947年1月,石重貴自焚不成,走投無路之下,只好束手投降,后晉滅亡。耶律德光廢了他的皇帝位,降為負義侯,把他全家遷到了偏僻荒涼的黃龍府。石重貴一家北行時,饑寒交迫,時時受到押解士兵的凌辱。在遼國生活的日子里,石重貴的妻女被契丹人強行擄走,他悲憤不已,但也毫無辦法。公元964年,石重貴在屈辱中離世。他的晚年遭遇與160多年后北宋“靖康之恥”中的宋徽宗、宋欽宗非常相似,簡直就是那段屈辱歷史的預(yù)演!
石敬瑭(892~942),沙陀部人。后唐時為河?xùn)|節(jié)度使,鎮(zhèn)守太原。公元936年,勾結(jié)契丹貴族滅后唐,并受契丹冊封為帝。建都于汴(今河南開封),國號晉,史稱后晉。割燕云十六州給契丹,使中原喪失重要屏障。又向契丹納貢,年獻帛30萬匹,稱契丹主為“父皇帝”,自稱“兒皇帝”。
原因:
1、石敬塘讓遼帝出兵幫他在中原穩(wěn)定局面,后來他自稱兒皇帝,稱遼帝為父皇帝還割了燕云十六州給遼國。
2、李從珂殺后唐閔帝,改元清泰,自立為皇帝,即后唐末帝。后唐末帝對石敬瑭猜疑頗大,石敬瑭亦疑心重重,二人矛盾日益尖銳。為試探后唐末帝,早有預(yù)謀的石敬瑭于后唐清泰三年,以身體羸弱,乞解兵權(quán),調(diào)往他鎮(zhèn)。這正合后唐末帝之意,便順準石敬瑭之請,徙其為天平節(jié)度使。
3、石敬瑭認為我不興亂,朝廷發(fā)之,安能束手于道路?遂決意謀反。大將劉知遠,掌書記桑維翰也有此意。于是,石敬瑭上表指責(zé)后唐末帝是明宗養(yǎng)子,不應(yīng)承祀,要求讓位于許王李從益。后唐末帝撕裂其表,削其官爵,并以建雄節(jié)度使張敬達為太原四面招劉知遠討使,將兵三萬筑長圍以攻太原。石敬瑭一面于朝廷內(nèi)部從事策反活動,一面由掌書記桑維翰起草奏章,向契丹求援:請稱臣,以父事契丹,約事捷之后,割盧龍一道及雁門關(guān)以北諸州與契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034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