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武是誰?孫武為什么被稱為兵圣?孫武所著《孫子兵法》有什么意義及影響,接下來就讓小編帶大家來了解一下歷史上的兵圣孫武和孫武所作《孫子兵法》的意義和影響:
孫武個人簡介:
孫武,中國古代軍事學家,中國古代軍事學的奠基人。春秋末期吳國將軍。字長卿,齊國樂安(今山東博興北,一說惠民)人。生卒年不詳,約活動于公元前六世紀末至公元前五世紀初。因齊國內(nèi)亂,孫武出走吳國。經(jīng)吳國重臣伍員推薦,向吳王闔閭進呈所著兵法十三篇,被重用為將。吳、楚爭奪霸權,長期戰(zhàn)于江淮。孫武與伍員等輔助闔閭制定襲楚方略,使楚疲于奔命,國力耗損。吳國「西破強楚,北威齊、晉,南服越人」(《史記·伍子胥列傳》),以一隅之地而稱霸,孫武起了重要作用。所著《孫子兵法》,總結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戰(zhàn)爭經(jīng)驗,在中國和世界軍事史上,最早比較系統(tǒng)地涉及戰(zhàn)爭全局問題。
孫武為什么被稱為兵圣:
孫武是我國古代偉大的軍事家,也是世界著名的軍事理論家。流傳至今的《孫子兵法》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統(tǒng)的兵書,北宋神宗時,被列為《武經(jīng)七書》之首。全書共分計、作戰(zhàn)、謀攻、形、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13篇,5900余字?!秾O子兵法》揭示了戰(zhàn)爭的規(guī)律,論述了戰(zhàn)爭論、治軍論、制勝論等多方面的法則,具有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被譽為“兵經(jīng)”、“兵家鼻祖”。他也被后世尊稱為“兵圣”、“武圣”。
孫武的故事:孫武治軍
孫武素愛兵法,以兵書十三篇求見吳王闔廬。吳王欲試孫武用兵,就說:“先生所著兵法十三篇,我都拜讀過了,那里面所談,甚是精妙,不知您的理論可不可以拿來實地操練一下?”孫子答道:“當然可以?!标H廬又說:“可以就近調(diào)我宮里的婦女來演練嗎?”孫子回答:“自然可以?!庇谑浅鰧m女一百八十人交他操練。
孫武將宮女編成兩隊,并以吳王兩個寵姬分任兩隊隊長。然后要他們?nèi)w持戟,準備操練。孫武向他們發(fā)令說:“你們知道自己的心、左右手和后背嗎?”宮女回答:“知道!”孫武號令他們:“我發(fā)令向前,你們就看你們心口所對的方向;向左,就看左手所在的方向;向右,就看右手所在的方向,向后,就看背所對的方向。”號令交代清楚,便陳設出斧鉞等刑具以示警戒,又“三令而五申之”,反復說明。
于是擊鼓傳令:“向右。”宮女們都大笑起來。孫武說:“約束不明,號令不熟,這是將領的過錯?!庇秩钗迳甑亟淮脦妆?,然后擊鼓傳令:“向左!”宮女們又大笑。孫武說:“紀律不清楚,號令不熟悉,這是將領的過錯;這些既已交代明白,卻不依號令去做,這就是隊長和士兵的過錯了?!币獢貎晌魂犻L。
臺上觀看的吳王見要斬他的愛姬,大吃一驚,忙派人傳令:“我已經(jīng)曉得將軍善于用兵了。我如果沒有這兩個妃子,連吃東西都沒有味道,希望不要殺他們?!睂O武說:“我既已受命為將,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庇谑菤⒘藘蓚€隊長示眾。依次用后二人為隊長,再擊鼓操練,向左向右,上前退后,跪下起立,無不符合命令和紀律要求,全體肅然,沒一個敢出聲。
這時,孫武派人向武王報告:“隊伍已操練整齊,大王可以來看看,聽憑大王怎樣使用她們,即使叫她們赴湯蹈火,都是可以辦到的?!眳峭踔缹O武真的善于用兵,終于用他做了將軍。
孫武與伍子胥共同輔佐闔廬經(jīng)國治軍,制定了以破楚為首務,繼而南服越國,爾后進圖中原的爭霸方略;并實施分師擾楚、疲楚的作戰(zhàn)方針,使吳取得與楚爭雄的主動權。吳王闔廬三年(前512),吳王準備攻楚,孫武認為“民勞,未可”。請再等待。
孫武的故事:吳國伐楚
伍子胥則提出疲楚的戰(zhàn)略,建議把部隊分為三軍,每次用一軍去襲擊楚國的邊境,“彼出則歸,彼歸則出”,用這種“亟肆以疲之,多方以誤之”的戰(zhàn)法來疲憊楚軍,消耗楚的實力。闔廬采納了這個意見,反復襲擾楚國達六年之久,使楚軍疲于奔命,為大舉攻楚創(chuàng)造了條件。
孫武和伍子胥還根據(jù)楚與唐、蔡交惡,楚國令尹子常生性貪婪,因索賄得不到滿足而拘留蔡、唐國君,蔡、唐兩國對楚極其怨恨的情況,獻聯(lián)合唐、蔡以襲楚之計。蔡、唐雖是小國,但居于楚的側(cè)背,這就為吳軍避開楚軍正面,從其側(cè)背作深遠戰(zhàn)略迂回提供了有利條件。
吳王闔廬九年(前506),孫武與伍子胥輔佐闔廬大舉攻楚,指揮吳軍乘船沿淮河西進,過洲來(今安徽鳳臺)之后便在淮汭(今河南潢川西北)舍舟登陸,沿淮河以南繼續(xù)前進,利用蔡、唐軍隊作先導,迅速通過楚國北部直向漢水挺進。這一年的十一月十九日,吳楚兩軍列陣于栢舉,闔廬等大概看出楚令尹子常不得人心,楚軍無斗志,便以所率五千人沖擊楚軍,吳王闔廬乘機以全力投入戰(zhàn)斗,取得栢舉決戰(zhàn)的勝利。吳軍又實施戰(zhàn)略追擊,五戰(zhàn)及郢(楚國都城),幾乎把楚國滅掉。
在吳王北上與齊晉爭霸的斗爭中,孫武同樣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所以《史記》說:吳國“西破強楚,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侯,孫子與有力焉”。
孫子兵法的意義及影響:
孫子兵法的意義:
孫武所著《孫子兵法》,不但是我國最早的兵書,也不僅在軍事理論方面達到了前無古人的高度,而且在軍事哲學方面也堪稱民族智慧的結晶。《孫子兵法》的軍事思想豐富而深邃,最早涉及戰(zhàn)爭的全局問題,認為“兵者國之大事”,戰(zhàn)爭勝負不取決于鬼神,而是由政治、經(jīng)濟、天時、地利、人事等多種因素所決定。
其中,尤其重視“民”對戰(zhàn)爭的態(tài)度,主張修明政治,予民以利,用畝大而稅輕的辦法以爭取民心。提出“先勝而后求戰(zhàn)”、“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的戰(zhàn)爭指導思想。在中國和世界軍事史上,首次概括出“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這一普遍的軍事規(guī)律。注重全面分析敵我、眾寡、強弱、虛實、攻守、進退、奇正等矛盾雙方,總結出“以正合,以奇勝”,“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因敵而制勝”等若干至今仍有研究價值的指導原則,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因素。
孫子兵法的影響:
《孫子兵法》為中國古代軍事學奠定了基礎,對后世產(chǎn)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不但影響了中國,而且傳播到了整個世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07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朱棣為什么一直沒有立后背后有哪些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