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編,說起黃巢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高考其實不僅僅存在于現(xiàn)代,早在隋文帝時期,中國就有了用考試來選拔人才的習慣。當時這種考試被稱作科舉,科舉并不像高考一樣每年都會舉行,每次間隔的時間長達三年,如果有戰(zhàn)亂等特殊事項還會停止舉行,所以在中國古代,每個讀書人都格外重視每次考試的機會??婆e不如高考一般廣選人才,它每年招收的人員極為有限,千萬人中取其一。不過一旦考中,立刻能改變自身的階層,入朝為官,翻身成為貴族,一家一族的人都可以獲益。
唐朝末期時代,朝政腐敗,百姓心中不穩(wěn)。正值科考時節(jié),一個出生于山東地界的考生為了給祖上爭光,為了改變家中商戶的名頭,收拾包袱趕赴長安趕考,這位考生就是黃巢。黃巢出生于曹州一個鹽商世家,家中豪富,但是卻因為是商家沒有相應(yīng)的社會地位,眾所周知,在中國的古代商人的地位甚至不如普通的農(nóng)家百姓。黃巢幼時便十分聰慧,深的學堂老師的喜愛,他的父母見到自家子嗣有學習的天賦,便為黃巢延請名師,期望黃巢能通過科舉改變家族命運。黃巢不負父母厚望,刻苦攻讀。誰知黃巢此人命運忐忑,幾次應(yīng)試皆不中,據(jù)傳言,黃巢本有機會奪得狀元的,結(jié)果他因太丑,中了狀元卻被皇帝判作廢,然后狀元名頭給了別人,最后結(jié)果他一怒之下逆襲當了皇帝。不過這都是鄉(xiāng)間野史,不足為信。
黃巢幾次落榜后,心情激憤,認為是朝廷科考不公。于是在長安城外憤然提詩,這首詩就是著名的“不及第后賦菊”,詩中借菊花來明志舒懷,將這位沖天將軍的志向表達的一清二楚。
不久后,關(guān)中大旱民不聊生,這位黃將軍與王仙芝憤而起義,組織起人馬,反抗唐朝的腐敗統(tǒng)治,短短的五年時間中,黃巢大軍便攻克了洛陽長安等地,建立大齊政權(quán)。想必當時的皇帝也沒有想到過,因為讓一名考生落榜,竟然導(dǎo)致自己的政權(quán)被推翻,因為考試成績不好而一怒推翻王朝,這位考生的憤怒,也是華夏歷史的漫漫長河中十分獨特的存在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137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慧妃是怎么去世的康熙為此三天不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