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相信大家在上學的時候,都在語文課上都學過《三顧茅廬》這篇文章。這篇文章講的是,劉備為了請諸葛亮出山,冒著大雪,帶著自己的兄弟關(guān)羽和張飛去茅廬請諸葛亮。前兩次的時候,諸葛亮不在,第三次的時候,劉備終于遇到了諸葛亮在家,卻被告知他還在睡覺。劉備因此在外面耐心的等了很久。諸葛亮最后被劉備的誠心所感動,最終答應(yīng)出山輔佐劉備。
這篇課文想讓我們明白的道理是,做事情一定要有誠心,只要堅持不懈,終會達成心愿的。然而,諸葛亮選擇輔佐劉備,真的是因為是劉備的誠心所感動了嗎?只因為劉備三次上門相請,就值得諸葛亮賭上自己的前程和身家性命?
真正的原因其實并不是這樣,諸葛亮之所以在劉備第三次拜訪的時候才決定見他,只是為了考驗劉備罷了。很多人猜測,劉備前兩次去拜訪的時候,諸葛亮是故意不在家,第三次的時候,也根本沒有在睡覺。諸葛亮其實早已經(jīng)決定輔佐劉備,但是總不能輕易答應(yīng),要拿出高人應(yīng)該有的樣子。
諸葛亮雖然一直隱居山中,但是卻對天下大勢了若指掌。諸葛亮與一同隱居的司馬徽和崔州平等人不同,諸葛亮不是淡薄名利,他是有大抱負,有大野心的人。他之所以不出山,就是因為一直沒有遇到合適的人。
東漢末年,天下剛開始大亂的時候,天下諸侯太多,形勢并不明朗,將來究竟會發(fā)生什么誰也不知道。一旦跟錯了人,就會前功盡棄。直到孫權(quán)霸占了江東,曹操統(tǒng)一了北方,天下大勢才終于能夠預(yù)測出可能的走向。
但是這時候,假如跟隨曹操,曹操手下當時已經(jīng)高手如云,智囊團已經(jīng)非常強大,自己就算是被曹操接受,也很難脫穎而出。而孫權(quán)統(tǒng)一天下的野心并不是很大,發(fā)展空間有限。所以諸葛要想名留千史,就必須從頭開始,扶持一個新的勢力。
雖然當時劉備什么都沒有,但是卻有野心,有謀略,有胸襟。除了沒有本錢之外,一個君主應(yīng)該有的都有。所以諸葛亮才終于選擇了劉備。而且諸葛懂得一個道理,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諸葛亮選擇了雪中送炭,因此他才會始終受劉備重視。假如諸葛亮投奔了曹操,絕對不會向現(xiàn)在這樣出名。
因此,劉備與諸葛亮是互相成就的,諸葛亮幫助劉備成就了大業(yè),而劉備幫諸葛亮成就了功名,名留千史,可以說是雙贏。如果諸葛亮選擇劉備之外的任何一個人輔佐,都不會達到這種效果。
? ?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是一個特別有名的謀士,他輔佐劉備拿到了荊州,西川等地,為劉備打江山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一、劉備的誠意。
? ? 在劉備之前,有人去請諸葛亮出山,他從來都沒有答應(yīng)過,因為他想等的是一個圣明的君主,直到劉備出現(xiàn),他才愿意出山,這是因為他被劉備的行為感動了,因為,劉備三顧茅廬去了三次臥龍山,最終感動了諸葛亮,最后請諸葛亮出山,也不僅如此,諸葛亮一直都在觀察天下的局勢,劉備出現(xiàn)后,他覺得劉備是一個圣明的君主,而且劉備也是一個禮賢下士的君主,他手下的兄弟們都非常有能力。在劉備三顧茅廬的時候,諸葛亮說過他不愿意出山,但是劉備對諸葛亮說了他的抱負,諸葛亮覺得他是一個很有才能的君主,所以答應(yīng)了他,劉備也是一個非常有毅力的人,關(guān)羽和張飛都勸他不要再去請諸葛亮了,但是劉備一直堅持。第一次去茅廬的時候,諸葛亮外出游玩,第二次劉備去茅廬的時候,諸葛亮也不在,關(guān)羽和張飛勸劉備放棄,但是劉備一直堅持,最終在第三次去臥龍山的時候終于見到了諸葛亮,并且和諸葛亮促膝長談,抒發(fā)了心中的大志,諸葛亮決定幫助劉備,助他興復(fù)漢室。
二、完成計劃。
也正是因為有了諸葛亮的幫助,劉備才能夠發(fā)展壯大,先是奪取了荊州,又攻下了西川等地,由此之后,他們關(guān)于奪取天下的步驟已經(jīng)完成了2/3,因為他們在隆中有一個計劃,先是攻取荊州,然后取西川等地,最后便是奪取天下,劉備按照諸葛亮的計劃,一步一步去實現(xiàn),也讓蜀國慢慢變得強大起來。?
? ? ?三、總結(jié)。
諸葛亮也不是非要等劉備出現(xiàn),才愿意出山,他只是想等待一個圣明的君主,直到劉備出現(xiàn),他才看到了希望,在劉備的爭取之下,他愿意出山 ,俗話說:臥龍鳳雛得一便可得天下,在三國時期,其實有很多人都想要諸葛亮輔佐他們,但是他們都沒有得到諸葛亮的支持。事實證明,劉備沒有辜負諸葛亮的才能,他一步步憑借諸葛亮的計劃完成了自己的愿望,劉備也是一個有才能的君主,他的隊伍一步步壯大起來,與曹魏,東吳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17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