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硖瞥暗兜奈恼拢M軐Υ蠹矣兴鶐椭?/p>
冷兵器時代,我們常用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來形容。陌刀就占了刀長,刃鋒,而且分量十足的優(yōu)勢。據(jù)說,一個強壯的戰(zhàn)士,揮舞陌刀,一刀下去,就可以讓人馬俱碎,威力驚人。
據(jù)《唐六典》所載,陌刀是一種步兵所使用的長刀,類似“古之斷馬劍”。既然類似長劍,陌刀必然是雙刃。
《新唐書·闞棱》印證了這一點,闞棱“善用兩刃刀,其長丈,名曰‘陌刀’”。陌刀既然稱之為刀,應該就是將劍加寬,加厚,兩邊開刃。而且,長約丈余,換算成現(xiàn)在的度量單位,長度應該在3到3.6米,比普通的長槍略短。
而在《新唐書·張興傳》中,則記載有“興擐甲持陌刀重十五斤乘城”。唐朝一斤,大約是現(xiàn)代的一斤二兩。換算一下,陌刀重約9公斤上下。這可要比普通的長槍、長矛重多了。
陌刀長,而且重,所以,要求使用者必須十分的健壯。比如闞棱就是“貌魁雄”,而張興則是“長七尺,一飯至斗米,肉十斤”,同樣是能吃的壯漢。
據(jù)史料推測,陌刀所用的材料,以及制作工藝也非常的精湛。唐朝,灌鋼冶煉法已經(jīng)比較成熟,使用搭配合適的生鐵、熟鐵冶煉混合,得到碳比例合適的鋼,當時稱之為“宿鐵”。然后,再使用“百煉鋼”的工藝,對宿鐵進行反復的折疊鍛打,最終,才能得到一把堅韌且鋒利的陌刀。
陌刀的制作工藝非常復雜,需要消耗大量的材料和人力,所以,陌刀的制造成本非常高。據(jù)說,一把陌刀的制作成本,遠超一匹優(yōu)質(zhì)戰(zhàn)馬的價值。
好在,陌刀的高成本,帶來了高回報。陌刀在戰(zhàn)場上,通常都是“一揮殺數(shù)人”、“一舉刀,輒數(shù)人死”、“鋒刃所加,流血漂杵”等等。
唐朝名將李嗣業(yè)更是憑借陌刀建立了赫赫戰(zhàn)功。
安祿山部將李歸人,率精銳之師,突入了唐營,唐軍大亂。李嗣業(yè)脫掉衣服,手持陌刀,赤膊上陣。只見“當嗣業(yè)刀者,人馬俱碎”,瞬間殺了十余人,穩(wěn)住了唐軍的陣腳。
通常,兩軍對陣之時,唐朝的陌刀隊排成陣列,如同一堵刀墻一般,向前劈砍。這跟著名的馬其頓方陣頗有點相似之處。面對這樣的對手,不要說敵人的步兵了,即使是騎兵也無法再有效地發(fā)起沖鋒。
李嗣業(yè)手下的陌刀隊,在李嗣業(yè)士氣的振奮之下,“執(zhí)長刀而出,如墻而進”,反敗為勝,大敗安祿山大軍。正是在李嗣業(yè)所率陌刀隊的有力支持之下,郭子儀率軍順利收復了東都洛陽。李嗣業(yè)也由此獲封虢國公。
陌刀在唐兵的手中,屢立戰(zhàn)功,為什么到了宋朝,反而被拋棄了呢?這主要是因為敵我雙方的武器裝備都在進步,戰(zhàn)法也在不斷的創(chuàng)新,所以,陌刀在得到繼承、進化之后,就逐漸被淘汰了。
其一、陌刀的制造、使用、維護成本都太高,在戰(zhàn)爭比較頻繁的五代十國,以及宋朝時期,大量裝備的成本太高,不符合戰(zhàn)爭需要。
其二、陌刀應該進化為了宋朝時期的鋽?shù)丁⑷鈨扇械?,然后,又被單刃長刀所取代。畢竟開單刃刀的制造成本,以及耐用程度、維護成本,要比開雙刃的刀有優(yōu)勢。這跟劍逐漸被刀取代類似。
其三、宋朝時期,遼、金、西夏的軍隊中,人和馬全部覆蓋甲胄的重甲騎兵增多。此時,陌刀的殺傷力反而不如長矛、神臂弓的穿透力,也不如錘、斧等鈍器的打擊力,更沒有宋朝新式斬馬刀(麻扎刀是其中一種)的靈活機動。岳飛在對金作戰(zhàn)中,就充分發(fā)揮了宋朝斬馬刀,以及錘斧的優(yōu)勢。
正因為宋朝時期,有了比陌刀更合適的替代武器,所以,才拋棄了唐朝的陌刀。
因為陌刀的制造成本非常昂貴,作為唐朝軍隊的常備武器,需求量也非常巨大。因此,唐朝時期,禁止陌刀陪葬。這也導致直到現(xiàn)在,都沒能發(fā)現(xiàn)陌刀的考古實物。加上史料上也沒有陌刀的圖畫,陌刀到底長什么樣子,也成了一個千古謎團。
陌刀的末落其實主要就是因為它的造價過于昂貴,宋朝的時候本身國力就比較衰弱,無法負擔裝備如此昂貴兵器。史書記載陌刀刀鋒,所向人馬俱碎,可見其刀威力之大。在冷兵器時代的時候,騎兵是非常重要的,相對于步兵而言有著機動性強,能夠快速移動沖擊力大的優(yōu)點。當時的唐朝就面臨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肆侵擾,而這些游牧民族尤其擅長馬上作戰(zhàn),給唐軍帶來了不小的困擾。
后來唐軍發(fā)明了陌刀,唐軍因為有了這種神器,在冷兵器時代面對強悍的騎兵卻打出了極高的輸出。騎兵主要依靠馬而陌刀十分的長而鋒利,能夠?qū)︸R產(chǎn)生巨大傷害,一下就可以將馬腿斬斷,騎兵沒了馬也就跟步兵沒什么兩樣了。在安史之亂的時候,唐軍與叛軍在長安附近對峙,在安史奇兵即將攻破城池的時候,李嗣業(yè)帶領陌刀隊出現(xiàn)在安史之夏安,十騎兵紛紛倒地。
竟然以2500人的陌刀隊戰(zhàn)勝了10萬鐵騎,確實是令人不可思議。不過這些磨刀造價十分昂貴,所需的材料為冰鐵打造這種剛才10分費時費力,即便是盛極一時的唐朝,也很難負擔這種成本。而且它的鍛造工藝十分的復雜,要想鍛造出一柄合格的陌刀,需要很長的時間。當時的一匹戰(zhàn)馬差不多就相當于鍛造一把陌刀的成本,相當于普通30戶農(nóng)戶的一年所需。
同時這些磨刀十分的沉重,揮舞起來特別費力,一般的將士是無法正常使用這種強大武器的,需要精挑細選。于是在人力財力物力多種因素下,到了宋朝,由于國力衰弱,自然也就無法使陌刀大規(guī)模裝備軍隊有,而且宋朝重文輕武,漸漸的強大的陌刀就被拋棄了。
有的東西雖然曾經(jīng)帶來了很多的輝煌,但是隨著歷史的車輪不斷的前進,人類也在不斷的進化,優(yōu)勝劣汰是自然的選擇,與此同時也是人類的生存法則。陌刀本來是通過斬馬刀發(fā)展出來的,它具有很強的破甲的能力,所以唐朝軍隊也他的這個功能擊敗了游牧民族的騎兵部隊,但是它的缺點也暴露的非常的明顯,一方面是他刀刃十分厚實,所以打造的成本就相對來說很高,而且在打造的這個過程中也是非常復雜的,因此來打造這個刀的人技術要求高,隨著唐朝的滅亡,這種打造的技術也逐漸失傳了。另一方面,這個陌刀有一丈多,兩邊都是刀刃,所以對于使用這個刀的人要求也很高!
根據(jù)相關歷史資料現(xiàn)實,這個陌刀差不多有二十多斤,除此以外有1.6m長,相當于一個人的身高了,所以這就對步兵的要求很高了,首先你自己身高起碼也要在1.6m以上吧???不然你倫個刀結(jié)果比你自己還高,然后你還得拿的起把,不然你上戰(zhàn)場,自己還沒站穩(wěn)就被壓扁了,當然這個還是比較外在的原因。
最重要的是這個陌刀的制作的技術隨著唐朝的滅亡他也就失傳了,制作陌刀的流程十分的復雜,而唐朝之所以興起這個陌刀是因為唐朝的主力是那些府兵,比如說銳安西軍,這些都是貴族士兵,顧名思義就是本來就非常的有錢,他們可以自己掏錢打造兵器,而且加上人數(shù)相對比較少,所以可以稍微精細一點。
但是后來府兵的勢力被削弱,頻繁的戰(zhàn)爭使得唐朝不得不需要更多的士兵,于是就只能選擇那些性價比高一點價格親民一點的武器了。就這樣久而久之,重甲時代的又一次回來,但是那時候陌刀已經(jīng)失傳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19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