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文公,他是春秋時期的一位霸主,晉國的君主,而他之所以能夠成為霸主,自然與他的雄圖偉業(yè)和治國舉措離不開關系。不過,晉文公稱霸的道路并非是一帆風順的,他甚至曾經(jīng)在危機邊緣朝不保夕,連自己的命都不一定能夠保得住。為什么晉文公會有這樣的遭遇?晉文公經(jīng)歷過什么,他在外流亡的日子有多久?以上問題小編將在下文為大家一一揭曉。
1.驪姬之亂
晉國,春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當晉文公還只是公子,國君是他父親晉獻公之時,來了一個真正的的“紅顏禍水”驪姬。驪姬是驪戎獻給晉獻公的美女,受到晉獻公的寵愛,生有兒子奚齊。有了寵愛,驪姬的想法也就更多,想要的也就更多了。至于她想要什么,也不難猜到,自然是讓自己的兒子成為太子。
晉獻公堅持把驪姬立為夫人,又誣陷當時的太子申生要謀害晉獻公,這個太子也是過于天真了,別人讓他去找老爹說明白,他卻說這樣會牽扯到驪姬,老爹寵愛驪姬,到時候他肯定會很不開心,就這樣自殺了。沒了太子,但還有其他兒子,重耳就這樣為了躲避驪姬的迫害,不得已逃出晉國,開始了長達十九年的流亡生涯。
2.重耳出逃
在重耳流亡的這段時間里,晉國也發(fā)生了很多事情。先是晉獻公去世,太子奚齊繼位,奚齊的母親驪姬自然也就榮登國母之位,但是誰料到,奚齊最終竟然被支持申生的卿大夫殺死在了晉獻公的靈堂之上,驪姬也沒逃過厄運,被他們鞭打致死,也算是得到報應了,把晉國攪得那么亂。
之后他們派人去找重耳,讓他回去做主公,重耳竟然拒絕了,理由是自己當初逃出來就是違背了老爹的意思,他死了以后我又不能按規(guī)矩給他送喪,這個臉我還是要的,所以我就不回去了。他就這樣一直流亡,到衛(wèi)國、到齊國、到曹國、宋國、鄭國、楚國、秦國,最后還是在秦國的護衛(wèi)之下回到了晉國繼承大業(yè)。
3.回歸晉國
執(zhí)掌晉國的重耳,或許已經(jīng)不是當年那個公子重耳了,晉國發(fā)生了很多變化,君主也是換了一波又一波,重耳在外流亡這么多年,去了那么多的國家,接觸到了各國不同的核心人物,這些經(jīng)歷對于他治理晉國必然是很有幫助的。的確,重耳就這樣在幾個流亡期間一直陪在自己身邊的朋友們,將晉國發(fā)展壯大,自己也終于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如果沒有驪姬之亂,晉國或許不會有重耳為國君,為晉文公,就算重耳能夠執(zhí)掌晉國,他能做到什么地步也未可知,但十幾年的流亡,并非只是背井離鄉(xiāng),更讓他增長了很多的見識,這才能夠更好的做好自己晉國君主的角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249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