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北魏孝文皇帝的皇后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眾所周知,北魏孝文帝一生有過兩任皇后,而且這兩位皇后還都姓馮,兩個皇后都是馮太后的侄女,一個叫馮清,一個叫馮潤,馮太后去世前留下了一封遺詔,就是要孝文帝冊封馮清為皇后,就這樣馮清成了皇后。
公元490年,孝文帝23歲,他開始全面推行改革:一是遷都洛陽,二是禁止胡服,三是語正中原,四是“不殺太子母”。
改革遭到了大多數(shù)朝臣貴族的反對。孝文帝一邊力排眾議,一邊身體力行。又頒令天下“30歲以上的聽其自便,30歲以下的,一律改習(xí)漢語和中原正音,官民改穿漢人衣冠,概莫能外。否則一律重罰,朝官違禁罰其俸?!?。
本來推行就不太順利,而就在這時候,馮皇后因為不喜歡漢文化,拒說漢語、不穿漢衣,于是孝文帝大怒,一氣之下廢黜馮清的皇后之位,立了馮潤為皇后,馮清雖然比馮潤小,但原本孝文帝就更喜歡馮潤,要不是太后遺詔,恐怕她也做不了皇后,就這樣丟失了自己的皇后之為,成了瑤光寺的一員。
在馮太后還健在的時候,馮潤身體換了皮膚病,太后怕孝文帝被傳染,于是就把馮潤送出了宮,后來,馮潤疾病好轉(zhuǎn),在皇后馮清的勸說下,再加上孝文帝也確實喜歡她,于是又把她接回了宮,在馮清失去皇后之后,嫵媚動人的馮潤成了皇后。
令人想不到的是,孝文帝雖然在政治上是一個明君,但在愛情上確實讓人十分心疼的一個君主,因為她的癡情,將馮潤接回了宮,他不知道的時候,馮潤在養(yǎng)病期間,就曾跟一個男侍從有著說不清的關(guān)系。
更可惡的是,馮潤被升為皇后之后,依舊不改她這種習(xí)性,由于孝文帝常年在外征戰(zhàn),很少在呆在宮中,于是馮潤就跟內(nèi)朝官員高菩薩私通,高菩薩是一個假的宦官,倆人的關(guān)系存續(xù)了很久。
尤其孝文帝在汝南患病之后,倆人就更加的肆無忌憚了,由于他們太過放肆,彭城公主向皇帝揭發(fā)了這一丑聞。
馮潤得知公主向孝文帝告秘后,就與其母常氏商議對策,常氏請女巫施法術(shù),禱告詛咒孝文帝一病不起。
然后這件事又有人告知了孝文帝,孝文帝大怒,立馬回到了洛陽,活捉了高菩薩等相關(guān)人員,經(jīng)過一系列的審問,發(fā)現(xiàn)這一切都是真的,傷心的孝文帝深受打擊,身體也變得一天不如一天,最終死在了南征的途中……
他在臨終前,密詔彭城王:我死后,恐怕無人能制服皇后,你們可用我的遺令將她賜死,仍按皇后禮制厚葬,別敗壞了馮家的名聲。
最后馮潤被彭城王等人脅迫下服毒身亡,這一切都是她咎由自取,只是可惜了癡情的孝文帝……
中國歷史上敢送皇帝綠帽子的皇后,至少有北魏孝文帝皇后馮潤、西晉惠帝皇后賈南鳳、北齊成武帝皇后胡氏、唐中宗皇后韋氏等。在男尊女卑的中國古代,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只能從一而終。一旦女人出軌,則會受千夫所指、萬世唾罵。但即便如此禁錮,也難以抵擋住歷史上女人之出軌,就連那些高貴的皇后們,也有膽敢讓皇帝老子戴綠帽子的。
孝文帝皇后馮潤
據(jù)魏書·孝文幽皇后馮氏傳記載,北魏孝文帝皇后馮潤是馮太后哥哥馮熙的女兒,小名妙蓮,長得嫵媚動人,深得孝文帝拓拔宏的寵幸。兩人一度曾卿卿我我,影形不離。但不久馮潤患牛皮癬、蕁麻癥之類的皮診,馮太后生怕皇帝被傳染,就把馮潤送回家作尼姑。
孝文帝實在難以割舍馮潤,但卻不敢違抗太后的旨意。約過了一年多,馮太后病故,孝文帝守孝三年。他時常想念馮潤,打聽她的近況。后來聽說馮潤的皮疹已痊愈,便派宦官雙三念持手書前去慰問,并把她接回洛陽宮中,對馮潤恩愛逾初,封為左昭儀,后又立為皇后。
孝文帝萬萬沒想到,他所深愛的馮潤,在家養(yǎng)病期間,不甘寂寞,與家中一男侍從產(chǎn)生戀情并私通。在馮潤被立為皇后的幾年里,孝文帝常年率兵南征齊朝,呆在宮中的時間很少。遭受冷落的馮潤便開始舊病復(fù)發(fā),與內(nèi)朝官員高菩薩私通。
這高菩薩儀表堂堂、身體健壯,是個未凈身而混進后宮的假宦官,讓那馮潤動了真情。當(dāng)孝文帝在汝南患病后,馮氏公然任意與高菩薩在宮中淫亂,并籠絡(luò)中常侍雙蒙等充當(dāng)心腹,培植黨羽。紙總是包不住火的。馮潤與高菩薩的奸情還是被孝文帝知道了,彭城公主向皇帝揭發(fā)了這一丑聞。
彭城公主是北魏宮中有名的美人,年紀輕輕就亡夫成為寡婦。馮氏的同母弟北平公馮夙一心想得到公主,公主不情愿,馮潤準備讓其弟強娶。彭城公主便偷偷帶著十余侍從跑到前線向皇帝求救,同時告發(fā)了馮氏淫亂后宮的丑事。
馮潤得知公主投奔孝文帝后,心里害怕,如坐針氈,就與其母常氏商議對策,常氏便請女巫施法術(shù),禱告詛咒孝文帝一病不起。此事又被小黃門蘇興壽暗中稟報皇帝。孝文帝回洛陽后,迅即逮捕高菩薩、雙蒙等六人逐一審問,證實了事情的原委。他不禁肝腸寸斷,傷心加上旅途勞累,一下子就病倒了。
當(dāng)晚,孝文帝躺在含溫室中,命人將高菩薩等一干人在門外跪成一排,再召見馮氏。他命宦官搜馮潤身,若發(fā)現(xiàn)有短刀就立即斬殺。
馮潤痛哭流涕地招供請罪,孝文帝臉色鐵青,心中顫栗。他隨即召來彭城、北海二王說:皇后失德,但自己不忍心廢她,怕馮太后九泉下寒心。讓馮氏一個人在宮中閑坐,如果她自己有良知,自己會去死的。
經(jīng)受這次沉重打擊后,孝文帝的身體每況愈下,終于病死于南征途中。臨終前,他密詔彭城王:我死后,恐怕無人能制服皇后,你們可用我的遺令將她賜死,仍按皇后禮制厚葬,別敗壞了馮家的名聲。
孝文帝死后,彭城王、北海王等按皇帝遺令,強迫馮潤服毒而死。
下面給大家介紹關(guān)于北魏皇朝的世系表!第一個北魏也叫曹魏,因為皇室姓曹,且定都洛陽,所以稱曹魏,也稱北魏。第二個北魏國出自南北朝時期,皇族拓跋氏,鮮卑族,后改姓元氏,定都洛陽,因而也稱北魏。第三個北魏帝國蒙姓,定都六合山,此魏國也稱北魏。
曹魏皇帝世系表
魏武帝曹操-皇后卞夫人
魏文帝曹丕-皇后甄姬、皇后郭女王
魏明帝曹睿-皇后郭氏
齊王曹芳
高貴鄉(xiāng)公曹髦
陳留王曹奐
北魏皇帝列表 宣武皇帝——拓跋圭,廟號太祖,在位時間386年——409年 明元皇帝——拓跋嗣,廟號太宗,在位時間409年——423年
太武皇帝——拓跋燾,廟號世祖,在位時間424年——452年 南安隱王——拓跋余,廟號熹祖,在位時間452年 景穆皇帝——拓跋晃,廟號恭宗,在位時間452年
文成皇帝——拓跋浚,廟號高宗,在位時間452年——465年 獻文皇帝——拓跋弘,廟號顯祖,在位時間466年——471年
孝文皇帝——拓跋宏,廟號高祖,在位時間471年——499年 宣武皇帝——元恪,廟號世宗,在位時間500年——515年
孝明皇帝——元詡,廟號肅宗,在位時間516年——527年 武懷皇帝——元子攸,廟號敬宗,在位時間528年——531年
節(jié)閔皇帝——元恭,廟號烈宗,在位時間531年——532年 孝武皇帝——元修,廟號顯宗,在位時間532年——534年
北魏是由鮮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封建王朝,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第一個朝代。386年,是由拓跋部首領(lǐng)拓跋珪建立的,改國號為魏,建都平城。493年,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皇帝改姓元,534年,分裂為東魏與西魏。那么在這148年間北魏一共有多少位皇帝?
北魏拓跋氏
公元385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際在牛川重建代國,定都盛樂(今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公元386年改國號“魏”,史稱“北魏”。398年,道武帝拓跋珪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439年,太武帝拓跋燾統(tǒng)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大舉改革。534年,分裂為東魏與西魏。東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廢孝靜帝,代東魏自立,建立北齊。西魏于恭帝三年被權(quán)臣宇文護逼迫禪位于其堂弟宇文覺建立北周,北魏歷史正式結(jié)束。
從386年道武帝拓跋珪重建代國至535年孝武帝被宇文泰毒死為止,北魏歷經(jīng)十七帝,共150年。從386年道武帝拓跋珪重建代國至557年宇文覺廢掉西魏,北魏歷經(jīng)二十一帝,共172年。
拓跋氏自稱是黃帝后裔,黃帝發(fā)源地為戰(zhàn)國時魏國所在,又“魏”有美好之意,故以此名國號,同時含有續(xù)曹魏,對抗東晉政權(quán)。以其領(lǐng)土位于中國北方,又是北朝的第一個政權(quán),故史稱“北魏”。為別于此前的曹魏政權(quán),某些史書因此別稱為“后魏”,但由于史學(xué)界不稱曹魏為“前魏”,故“后魏”之稱很少使用。又以其王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別稱拓跋魏(東魏和西魏雖然姓拓跋,但是多數(shù)史學(xué)家并不如此稱呼這兩個政權(quán))、元魏。
第一階段 第一階段的歷史發(fā)生在晉十六國時期(266-420年)。 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的歷史發(fā)生在南北朝時期(420-557年)。將北魏科學(xué)劃分為兩個時間段,可以使各階段人物與相應(yīng)的歷史聯(lián)系更加緊密,而不是單一的看待十六國時期的北魏和南北朝時的北魏,目的是全面橫向地看待北魏國的歷史,與單獨縱向地看待北魏時期形成互補。拓跋部起源
鮮卑族拓跋部,原來居住于今黑龍江、嫩江流域大興安嶺附近,過著游牧生活。東漢以前,北匈奴被打敗西遷后,拓跋部在部落首領(lǐng)拓跋詰汾的率領(lǐng)下,也逐步向西遷移,進入原來北匈奴駐地,即漠北地區(qū)。到拓跋力微時期,拓跋部又南下游牧于云中(今內(nèi)蒙古托克托)一帶,后又遷居到盛樂(今內(nèi)蒙古和林格爾),與曹魏、西晉發(fā)生往來,但這時,拓跋部仍處于氏族部落聯(lián)盟階段。
公元315年,拓跋力微之孫拓跋犄盧,曾因幫助西晉并州刺史劉琨與匈奴族劉聰、羯族石勒相對抗有功,被西晉封為代公,進而封為代王。公元338年,首領(lǐng)什翼犍建立代國,都于盛樂,邁入奴隸主占有制的階級社會,逐漸強大起來。
公元376年,前秦昭宣帝苻堅攻代,拓跋什翼犍戰(zhàn)死(或被擒),代滅亡。
北魏皇帝世系(蒙姓)
第三千一百五十二位皇帝蒙德華,娶妻蒙美姣,冊封為中宮皇后。兩人恩愛無比,一起統(tǒng)治著北魏皇朝。北魏中宮皇后蒙美姣是標準的美人身材,高大豐滿,有168的身高。生皇太子蒙延愛,中都王蒙延稷,北魏王蒙延玉,桂王蒙延文,吳王蒙延克,皇太女蒙延嬌,中宮公主蒙延麗,齊公主蒙延美,燕公主蒙延婷等諸位皇子公主。因北魏采用藩王制度,所以中宮皇后蒙美姣又是中都王太后,有統(tǒng)領(lǐng)中都國兵馬的權(quán)利,又有指揮禁軍的權(quán)利,可謂權(quán)利日盛。
魏元帝蒙德華
嫡皇后蒙美姣
上都皇后廖嫻
妖族皇后白骨姣
魔族皇后蒙美妃
以上就是魏國皇帝的皇后列表,因為蒙魏屬于歷史小說,且皇朝不滅,所以僅列魏元帝蒙德華為代表!諸上三大北魏皇朝的相關(guān)皇帝及皇族信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25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