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今天小編來說說張遼的故事。
三國演義中,呂布先后殺害丁原、董卓兩任“義父”,被燕人張飛稱之為三姓家奴。呂布只要聽到張飛辱罵自己,羞愧難當,抬不起頭來。在正史上,呂布雖然不是丁原和董卓兩人的“義子”,也是兩人的親信部將。然而,呂布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卻先后殺害丁原和董卓兩人。
有人提出疑問,丁原和董卓兩人就沒有親信奮起反擊嗎?如丁原和董卓手下部將張遼,在呂布先后害死自己的兩個主公后,他為何沒有奮起反擊,為他們報仇雪恨?
在正史上,張遼沒有給前任主公丁原和后任主公董卓報仇雪恨,原因各自不同,分析如下。
中平五年(188年)三月,并州刺史張懿在和胡人的交戰(zhàn)中,戰(zhàn)敗被殺。丁原成為新的并州刺史,他發(fā)現(xiàn)張遼勇猛過人,大力提拔,召其為從事。隨后,丁原又將張遼推薦給大將軍何進,給予了他很大的發(fā)展空間,對張遼有知遇之恩。
不久,丁原調(diào)入京城,成為執(zhí)金吾(保護京城軍事統(tǒng)帥)。張遼接受何進和丁原的共同領(lǐng)導(dǎo)。不久,何進被宦官所殺,憤怒的將士們攻殺宦官。幸存的宦官劫持漢少帝逃走,正好遇上進京的董卓,董卓也立下了救駕的大功。
董卓回京后,便掌握朝中大權(quán)。當時朝中能夠和董卓抗衡的就是同樣掌握兵權(quán)的丁原。兩人進行了火并,最后的結(jié)果是呂布被董卓誘降,丁原被殺?!度龂尽分邢嚓P(guān)記載如下:
卓以布見信于原,誘布令殺原。布斬原首詣卓,卓以布為騎都尉,甚愛信之,誓為父子。
張遼沒有給前任主公丁原報仇雪恨的原因有以下三點
其一,何進和丁原都被殺,張遼沒有了領(lǐng)導(dǎo),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只能跟著呂布,歸順漢賊董卓。
其二,張遼和呂布曾是同事,歸順董卓和呂布,也不會受到虧待。兩人共事多年,互相信任,張遼放棄為丁原報仇,跟隨呂布是最佳選擇。
因此,張遼不會給前任主公丁原報仇雪恨。
其三,張遼由于實力不濟,即使想為丁原報仇,也無法成功。張遼只是丁原手下的一個普通戰(zhàn)將,還被派到何進身邊,軍隊很少,連呂布也無法抗衡,更不用提呂布了。
呂布斬殺董卓過程
丁原死后,董卓收呂布為義子,張遼作為呂布的部將,也就歸順了董卓。由于董卓殘暴不仁,得罪的人太多了,他將自己的義子呂布帶在身邊,以防不測。董卓不知道的是,呂布和他的婢女有染,被王允說服,投靠了王允。
呂布剛開始有點猶豫,認為董卓再怎么說也是自己的父親(呂布早已忘了自己的第一個義父丁原),怎么能夠?qū)ζ湎露臼帜?王允勸說道:“將軍您姓呂,而董卓是姓董,又不是您的親生父親,只是一個義父而已。
現(xiàn)在董卓連你也可能殺掉,還談什么父子啊。”呂布聽后,深以為然,被成功策反,幫著王允刺殺了董卓。在呂布刺殺董卓后,張遼并沒有對此提出異議,跟著呂布混了?!度龂尽分杏涊d如下:
時允與仆射士孫瑞密謀誅卓,是以告布使為內(nèi)應(yīng)。布曰:“奈如父子何!”允曰:“君自姓呂,本非骨肉。今憂死不暇,何謂父子?”布遂許之,手刃刺卓。
張遼沒有給后任主公董卓報仇的原因有以下三點
其一,張遼本來就是丁原的部將,歸順董卓是迫于無奈,也就沒有給董卓報仇的必要了。董卓被殺,張遼高興還來不及呢,也就不會給其報仇了。
其二,張遼屬于呂布派系,名義上是董卓的部將,實際上唯呂布之命是從。張遼是呂布“八健將”之首,地位僅次于呂布和高順,受到呂布重用。他是先后擔任北地太守、魯國國相,有自己的私人軍隊,屬于半獨立狀態(tài)。
其三,張遼由于實力不濟,即使想為董卓報仇,也無法成功。張遼雖然有自己的獨立軍隊,可是只是“八健將之一”,無法抗衡呂布,只能跟著呂布混。
張遼的前任和后任兩個主公丁原、董卓先后被呂布害死,他沒有為他們報仇,各自有三個原因,除了第一個不相同之外,第二個和第三個原因都相同。第二個和第三個原因分別為張遼和呂布關(guān)系好、實力不如呂布,決定他只能跟著呂布混,在呂布手下征戰(zhàn)沙場。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32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