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裕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司馬家經(jīng)過“三馬”的努力,終于在司馬炎時期徹底撕下了偽裝,堂而皇之的篡奪曹魏政權建立晉朝。
不過司馬炎對亡國之君曹奐還算可以,封其為陳留王,食邑萬戶,在封地之內(nèi)曹奐的待遇還跟皇帝一樣,即便上書也不用稱臣、受詔也不必跪拜等等。這個倒是效仿曹魏開國皇帝對漢獻帝劉協(xié)的處置。
俗話說得好,風水輪流轉(zhuǎn),晉也不是永世之國。公元420年,劉裕奪了司馬家的政權建立了劉宋王朝,這時的司馬家子孫得到的又是怎樣的處置呢?
劉裕是我國少數(shù)出身貧寒的開國皇帝,如果不是后來的朱元璋更強,或許劉裕能更有名。他一介草根從小兵做起,一步步逆襲成了東晉最大的勢力,真就應了那句“時勢造英雄”。
東晉自建立起,皇帝一直都沒什么實權,主要是幾大門閥斗來斗去,但畢竟皇帝的象征意義在那里,某些程度上還是起到了平衡的作用。
但傳到晉安帝司馬德宗這一代時,平衡之策就玩不轉(zhuǎn)了,因為他是個傻子。
《晉書·安帝紀》:帝不惠,自少及長,口不能言,雖寒暑之變,無以辯也。凡所動止,皆非己出。
晉安帝
吃喝拉撒自己都搞不定,如何搞得定群臣?于是皇權的威嚴蕩然無存,局勢愈加混亂。
在這樣的背景下劉裕把握住了機會,靠著自己卓越的軍事天賦屢屢得勝。在戰(zhàn)場之外劉裕也很會安撫民心,因此得到了很多人的擁護。
劉裕在平定了桓玄之亂后,重新迎回晉安帝,不過兵權還是掌握在劉裕自己手中,此后南征北戰(zhàn)基本統(tǒng)一南方,因為立下大功,義熙十四年(418年)被賜九錫封宋公,已成了東晉實際的第一人。
整個天下都是劉裕打下來的,他愿意被一個傻子驅(qū)使嗎?顯然不可能,在被封宋公的第二年(419年)就命人殺了晉安帝。
但他當時沒有篡位,反而擁立了晉安帝的弟弟司馬德文為帝。
晉恭帝
其實并不是劉裕不想當皇帝,他又不是活雷鋒,只是因為當時出現(xiàn)了圖讖“昌明之后有二帝”,昌明是晉孝武帝的字,晉安帝就是繼承孝武帝的皇位,圖讖的意思就是說在晉安帝之后理應還有一位皇帝。
古人對于這些還是很迷信的,什么“亡秦者胡”、“代漢者當涂高”都讓一些大人物深信不疑,因此劉裕只能順著讖語來。
司馬德文繼位后就有了二帝,劉裕也就迫不及待的命手下寫好禪讓詔書,讓司馬德文照著寫。
比起哥哥來,司馬德文要聰明得多,他明白自己就是個傀儡,于是很配合劉裕,并且當劉裕的心腹前來時還拍了一番馬屁,說自己禪位是心甘情愿的。
劉裕終于當上了夢寐以求的皇帝,當時還是封了司馬德文個零陵王,同樣也表示了他在封地的制度一切照舊。
看起來很美好,然而....
劉宋王朝
在司馬德文趕赴封地之時,大將劉遵考早已帶兵到了他的封地上,目的就是監(jiān)視他的一舉一動。
司馬德文的生活也是相當之慘,其皇后姓褚,就封之后生下個兒子,卻被劉裕命人害死。此后劉裕更是尋找機會想要殺掉廢帝,司馬德文也非常小心,所有飲食都由褚皇后負責,一直沒給機會。
最后劉裕不耐煩了直接讓親兵用被子捂死了司馬德文,隨后下令盡誅司馬家族。
其實劉裕此舉也是無奈,綜合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因為他當時已經(jīng)57了,加上常年征戰(zhàn)身體不好,怕是沒多少時日可活。而諸子年幼,他怕一死就沒人能壓制得住司馬家,到時候復辟了反而是他們劉家遭殃,因此先下手為強。
二是他的出身問題,東晉是士族門閥把持的時代,一介草根跟司馬家比起來,很明顯大家族更愿意跟司馬家親近。
三是他的篡位時間太過倉促,曹魏篡漢經(jīng)歷了曹操、曹丕兩代,司馬篡魏歷經(jīng)了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四代,而劉裕,就只靠自己的殺殺殺,很難服人。如果不除掉司馬家,以后太麻煩。
在這三個原因之下,劉裕揮起了屠刀,但也是開了惡例:他是第一個殺禪讓皇帝的,此后得到了諸多效仿,劉裕自己的子孫在換代之時也被狠狠屠殺。
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之中,改朝換代這樣的事情不算是什么稀奇事了。每當改朝換代之時來臨的時候,也就是權力布局最為微妙的時候。如果是通過禪讓等方式取得政權,那么取得政權以后前朝皇帝如何處置就是一個大問題。劉裕篡位東晉之前,大多數(shù)禪讓的皇帝還是可以茍延殘喘的,中國歷史上也幾乎沒有發(fā)生過前朝皇帝復辟成功的案例。
然而,前秦時,這個慣例被打破了,前秦苻堅數(shù)十年內(nèi)掃滅北方群雄統(tǒng)一北方,很多滅國之主在前秦依然高爵厚祿,部分還有實權。其實不能說苻堅婦人之仁,不過苻堅也太大度了竟然還給予實權。光是這樣也沒什么,只是志得意滿的苻堅討伐東晉失敗。這一敗,原來臣服的眾民族都紛紛抄了前秦的后路,光是苻堅手下走出去的前朝皇族復辟的就有慕容垂、慕容沖、姚萇等等。因此苻堅之后,對待前朝皇帝甚至于皇族,新朝往往只有一種手段:殺!
這是背景原因,說回劉裕這事,說實話劉裕這事做的很不地道,但這事有這么幾項原因,是劉裕這樣做的原因。
1、從根本上來說,處不處死前朝皇帝在于他還有沒有威脅。這是為什么曹丕存漢獻帝,司馬炎手上更是有曹芳、曹奐、孫皓、劉禪四位失國君王,而這也是為什么劉裕要殺司馬家族。司馬氏統(tǒng)一全國是在280年,劉裕篡位在420年,雖然西晉國祚不長,東晉皇帝又大多無實權,但是劉?;菊莆諙|晉實權在公元404年,完全掌握朝政在407年,到劉裕篡位僅僅10余年。相比于曹魏兩代30年經(jīng)營、司馬氏三代四人20余年經(jīng)營,劉裕自覺根基還淺,因此擔心有人借晉朝皇室的名義反對他執(zhí)政。因此,最安全的方式還是殺了吧。
2、劉裕的年齡和子嗣年齡。這個問題也是東晉皇族能不能存活的主要原因之一,本來劉裕根基不深,同時劉裕406年才有第一個兒子,也就是說在劉裕掌握大權的時候才結婚生子。而劉裕是363年生人,他43歲方有了第一個兒子。等到劉裕登基之時,已經(jīng)57歲了,而長子劉義符此時還只有14歲。他登基之后3年就去世了,可見長年征戰(zhàn)的身體已經(jīng)不好了。東晉王敦之亂、桓玄之亂都是梟雄死亡之后又被司馬氏拿回了帝位。所以為了防止這樣的事情再次發(fā)生,為了劉氏家族的帝業(yè)能夠傳承下去,為了年幼的兒子們能夠掌控局勢,劉裕覺得必須要這樣做。
3、大多出身比較卑微的皇帝內(nèi)心是不自信的,在處理矛盾的時候采取殺戮的方式處理的比較多,比如劉邦、朱元璋,還有清代皇帝,劉裕也不例外。劉裕年輕時與劉備一個職業(yè)-賣草鞋的,劉裕之孫還能看到劉裕留在皇家博物館里的鋤頭,可見劉裕出身之低賤。劉裕后來是依靠北府兵服役,在孫恩盧循起義中一步步依靠積累爬起來的,出身極其卑微,因此劉裕也同樣不自信,所以只有處死前朝皇族內(nèi)心還會覺得安全。
綜上所述,劉裕殺司馬氏,時也勢也,為了自己的安全感,為了年幼兒子們的安全感,為了防止小人借旗造反,劉裕采取了最簡單粗暴的方式,殺!畢竟權力已經(jīng)在自己手上,要怎么做也沒人能夠攔得住。而這也成了劉裕人生的最大污點,給后世君王開了個壞頭。
不禁讓人想起楊桐的那句話:愿來生不復生與帝王家!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在后世有著很高的影響力,它以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為始,以司馬炎消滅東吳,統(tǒng)一三國為終。有的人說,魏、蜀、吳三國爭斗數(shù)十年,卻讓司馬家笑到了最后,在群雄逐鹿的東漢末年、三分天下的各自鼎立之后,司馬家在 歷史 的舞臺上姍姍來遲,但很快就攫取了魏國的最高權力,并建立晉朝。
不過,晉朝并沒有像漢、唐一般得到穩(wěn)定和繁榮的發(fā)展,由于晉朝歷代皇帝幾乎都缺乏治理天下的能力,再加上各方勢力的互相爭斗,晉朝歷經(jīng)西晉、東晉,國土不斷減少,國力也不斷衰弱。終于,東晉元熙二年(420),東晉大將劉裕代晉稱帝,建立了劉宋政權。晉朝初年,司馬炎將投降的三國君主都封賞厚待,但劉裕登基后卻將晉朝原本的皇族屠戮殆盡。那么,劉裕為什么要將司馬懿的后人滅族呢?
東晉興寧元年(363),劉裕出生于晉陵郡丹徒縣京口里,即今江蘇省鎮(zhèn)江市京口區(qū)一帶。據(jù)《南史》記載,劉?!靶劢苡写蠖?,身長七尺六寸,風骨奇?zhèn)?,不事廉隅小?jié),奉繼母以孝聞?!遍L大成人后,劉裕投身行伍,為晉朝南征北戰(zhàn),陸續(xù)消滅了困擾東晉多年的許多割據(jù)勢力,為東晉的安定和諧做出了突出貢獻。
傲人的戰(zhàn)績使得劉裕在朝中享有無比尊崇的地位,他不但先后被封宋公、宋王,還獲得了許多只有天子才能行使的特權。不過,劉裕并不因此而感到滿足,他于被封宋王的同年篡位,改國號為“宋”,建元永初。而禪位于他的晉恭帝司馬德文則被封為零陵王,遷居到秣陵,也就是今南京市一帶。
據(jù)《晉書》記載:“宋永初二年九月丁丑,裕使后兄叔度請后,有間,兵人逾垣而入,弒帝于內(nèi)房?!睋?jù)說,劉裕先是派瑯琊侍中張偉賜毒酒于晉恭帝,但張偉在途中不忍將故主傷害,便自己飲下毒酒。憤怒的劉裕派出親兵前去賜酒,但信佛的晉恭帝認為如果自殺,便無法轉(zhuǎn)世投胎,于是親兵們便將他蒙在被子中捂死。
殺掉晉恭帝后,劉裕仍不放心,便將整個晉朝皇室全部屠戮,司馬懿的后人中,凡是逃到了長江以南的,幾乎都在這次清洗中喪命。劉裕明明已經(jīng)登上帝位,卻還是將司馬家滅族,筆者認為,最大的原因便在于他根基不穩(wěn)。
劉裕出身貧寒,全靠自己的戰(zhàn)績才得以坐上皇位,這就表示,與受世家大族們支持的晉朝皇室相比,他全是孤家寡人。在劉裕的時代,朝政受豪族的影響非常之大,大家族的支持甚至能影響國政和國力興衰,所以,沒有任何支持的劉裕盡管當了皇帝,卻還是只能靠槍桿子來維系統(tǒng)治。
倘若有一天,和東晉皇室關系密切的那些大族聯(lián)合起來,擁立皇族的后裔為帝,劉裕及其后代的統(tǒng)治無疑會遭受很大的挑戰(zhàn)。劉裕肅清司馬家,便是讓大家族們找不到借口擁立傀儡,從而無法煽動民間的情緒,對劉宋政權的地位進行挑戰(zhàn)。此外,劉裕提拔寒門子弟,也是為了削弱門閥在朝中的話語權。
劉裕滅亡前朝宗族,最大的目的當然是為了鞏固統(tǒng)治,但還有一種說法是,劉裕身為漢室宗親,對滅亡了名義上漢室最后政權蜀漢的司馬家懷有仇恨情緒,所以痛下殺手。此外,殘酷無情的屠戮也能夠起到立威的效果,這對初登帝位的劉裕是非常有用的。
劉裕雖然只當了兩年的皇帝,不過他推司馬家族的皇朝,他一共廢殺了東晉六位皇帝,也許是出于他本是漢室宗親,仇視于司馬氏,但是更多是他本身沒有安全感,害怕司馬家族卷重來,而斬草除根。
劉裕代替東晉,南朝初見,也是歷史中門閥退出,軍閥興起替代。東晉的時候,劉裕手中握有軍權,他暗中培植自己的勢力,慢慢吞蠶了東晉整個軍事大權,殺了晉安帝,逼退晉恭帝,自己拿著晉恭帝的退位詔書,堂而理之登基為帝,設京都于南京,剛開始,他還沒有殺晉恭帝,把他封為零陵王。然而,這樣的善待并不久,僅到了第二年的六月份,他就縱使手下去殺晉恭帝,用的是鴆毒,正式終結了司馬家族的政權,歷史皇朝,禪位的先帝還是比較少被殺的,劉裕比較狠。
殺了晉恭帝可能是劉裕對于漢室的一種情懷吧,畢竟追溯起劉裕的先祖,可是漢高祖的弟弟,雖然他只是旁枝中的旁枝,但祖上曾為天下之主,讓他心懷大志,想立一翻大事業(yè)的。不過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應該還是他自小沒有安全感,縱祖上大才,但到他這里,貧困不堪,靠著打柴為生捕魚為生,時常受人譏笑,讓他內(nèi)心對外就有一種排斥感,沒有安全感,在心理缺失的情況下,他登基之后,非常害怕司馬家族還有人不死心,想反撲,所以他就一狠心,把人都殺了,以絕后患。
其實劉裕這個人,歷史評價他還是比較精明的,他掌權時長,但做皇帝僅兩年,卻也內(nèi)外變革有所建樹,他擔心的是司馬家族的政權是奪來的,他也是如炮仿制,所以他害怕歷史重演,就想著一勞永逸的辦法斬草除根了,你對劉裕這個人了解多少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342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