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今天小編來說說李成梁的故事。
在整個明史李成梁傳,基本上都是在描寫他的戰(zhàn)功,早年李成梁也是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人物,直到他40歲以后才被重用,北方給了他大展拳腳的地方。而明朝北方的禍患多來自蒙古,經(jīng)常糾結(jié)其他部落攻擊明朝的邊境,而且一下子就出動上萬騎兵,在萬歷九年的時候更是出動了10萬騎兵圍攻廣陵。在萬歷十年的時候,李成梁就設計斬殺了他們的首領。
一個有爭議的人物,明朝末年的名將李成梁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他擔任的遼東總兵一職,位高權(quán)重的,但他做的事情卻讓人對他議論紛紛,從正面角度講, 但李成梁是一個主張對少數(shù)民族剿撫并用的人物,他希望扶持少數(shù)民族的一派去攻擊另一派。從政策從大的方向來來看,的確也沒什么問題。因此李成梁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李成梁也的確養(yǎng)寇自重。這也是李成梁自己的一點小心思。
正因為他沒有將游牧民族的勢力斬盡殺絕。才能不斷的給自己刷業(yè)績,以至于李成梁受到了朝廷一萬多次賞賜,這是讓人難以想象的一件事情,如果他真的將少數(shù)民族是一次性消滅干凈的,那么怎么可能受到皇帝如此多的賞賜呢?努爾哈赤雖然和李成良情同父子,但的確不是真的父子,于是就質(zhì)問李成良,我的祖父和父親已經(jīng)投靠了明朝,為什么你還要害死他們呢?李成梁這個時候也很愧疚,于是就說不出話了,不過他還是對努爾哈赤進行了很大的補償。
而對于這些賞賜,努爾哈赤其實并不是很看得上眼,他認為殺父之仇是不共戴天的,于是很快就和李成梁分道揚鑣了,而且豎起了反旗,建立了后金,正因為李成梁這種方針讓努爾哈赤一步步做大,最終形成了一股割據(jù)勢力,自己也難以控制。而明朝的言官們顯然不是吃素的,抓住這一點對李成梁進行的彈劾,讓他在家里賦閑了十年。
漢的族人萬世之罪臣,而當他晚年的時候,他又第二次鎮(zhèn)守遼東,還是沒有改變養(yǎng)寇自重的毛病,經(jīng)常和努爾哈是互通有無。而在李成梁被罷黜之后,整個遼東都沒有能夠獨當一面的人物。在1575年,李成梁率遼東精銳,與土蠻部為盟主的蒙古眾部落血戰(zhàn)遼東。李成梁發(fā)揮明軍火器威力,力抗蒙古二萬鐵騎,歷經(jīng)平虜堡,高墩血戰(zhàn),在溝河徹底擊潰蒙古聯(lián)軍主力,獲得大勝!李成梁因此戰(zhàn)授爵寧遠伯。至此遼東蒙古勢力瓦解,再無威脅!
萬歷朝的邊事歷來為歷史學家們稱道,一度頗有成效。這有賴于邊關(guān)的兩大名將:東南戚繼光,東北李成梁。
戚繼光是中國明代最偉大的抗倭英雄,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十余年,掃平了多年為虐沿海的倭患。后又在北方抗擊蒙古部族內(nèi)犯十余年,保衛(wèi)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他改造、發(fā)明了各種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戰(zhàn)船、戰(zhàn)車,使得明朝自嘉靖年間就已經(jīng)廢弛的軍備再度蘇醒,為晚明的國防增添了不少的力量。
然而這樣一位忠心于大明朝的悍將,卻做了一件最無心,也為明朝埋下滅亡的種子的事情。他親自培養(yǎng)并且放縱了明朝未來最大的敵人——清太祖努爾哈赤。
據(jù)《明史》記載,李成梁祖籍朝鮮,祖先于唐朝憲宗年間遷居中土,與 *** 通婚。所以李成梁有一部分朝鮮血統(tǒng)。嘉靖五年(1526年),李成梁出生于遼東鐵嶺衛(wèi)的一個軍戶家庭,少年時代就英毅驍健,大有將才。大明祖制,軍戶家庭,子女世代為軍戶。李成梁家庭貧困,沒有進身之資,一直到40歲才以生員襲職。起初為險山參將,因?qū)医☉?zhàn)功,隆慶元年(1567年)進為副總兵官,協(xié)守遼陽。 隆慶四年(1570年),被提拔為遼東都督僉事,駐節(jié)廣寧(今北鎮(zhèn)城內(nèi))。
明朝從嘉靖中期開始,天下承平日久,邊疆軍事廢弛,已經(jīng)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況且嘉靖皇帝二十余年不上朝,追求長生,朝政一直都是趨于保守的狀態(tài),軍隊戰(zhàn)斗力極差。嘉靖后期到隆慶皇帝即位這段時間里,蒙古韃靼插漢兒部多次進犯遼東,遼東邊境一直不太平。此后十年間,明朝三員大將相繼戰(zhàn)死。 隆慶四年(1570年),李成梁被提拔為遼東都督僉事后,積極整頓軍備,開始了他鎮(zhèn)守遼東30年,抗擊蒙古與女真部落的艱苦生涯。
隆慶五年(1571年)五月,蒙古軍隊進犯盤山驛,李成梁指揮蘇成勛擊敗了蒙古軍隊。過了不久,蒙古土蠻大舉入寇。李成梁在卓山阻擊他們,帶領副將趙完等夾擊土蠻,斷其首尾,乘勝殺入了土蠻軍的大營,斬殺了敵軍部長二名,斬首五百八十余級,進封為署都督同知,世代承襲千戶。隆慶六年(1572年)十月,土蠻六百騎在舊遼陽北河宿營,距離明朝邊境二百余里,等候人馬齊聚之后大舉入侵,李成梁將他們擊敗。
這件事帶來的后果就是明朝與之斷絕貢市,并下令讓李成梁謀劃征討王杲。萬歷二年(1574年),王杲以部眾坐困為由糾集韃靼土默特、泰寧諸部,大舉犯擾明朝遼東重鎮(zhèn)遼陽、沈陽,李成梁督兵進剿王杲所在的古勒寨,大獲全勝,斬首一千余級。也就是在此役,李成梁俘虜了清太祖努爾哈赤與其弟舒爾哈齊,并且留在自己身邊充當仆役。
當時的努爾哈赤只有十五六歲,據(jù)《清史稿》記載,李成梁俘虜了努爾哈赤之后,發(fā)現(xiàn)他相貌雄奇,心生喜愛,便收他做了義子。這多半是清朝捏造出來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李成梁確實把努爾哈赤留在身邊很長時間。姚希孟的《建夷受官始末》記載:卵翼如養(yǎng)子,出入京師,每狹努爾哈赤與俱。這種情況一直持續(xù)到九年后的另一場變故。
果然,努爾哈赤回去以后,借助李成梁的勢力完成統(tǒng)一女真各部的大業(yè),建元后金。他羽翼豐滿,在李成梁死后的第三年,即以報父祖之仇為名,發(fā)布他征討大明誓師的所謂七大恨,正式對大明宣戰(zhàn)。此時距離滿清取代明朝占領中國,已經(jīng)為期不遠了。(原文來自今日頭條)
1.張居正之死前后。
了解明史和前清史的朋友對李成梁一定很熟悉?!澳掀荼崩睢笔敲鞒尉嘎c萬歷時代最著名的武將。南戚是指南邊的抗倭英雄戚繼光,北李就是指北方抗擊蒙古的李成梁。
可以說,在大明朝北方和遼東地區(qū)的軍事防務方面,李成梁獨領風騷二百年。他的軍事成就,在大明及前清兩百年內(nèi)無人能望其項背。李成梁是在張居正時代走上巔峰的,二人不僅是部屬領導關(guān)系,還是相互欣賞的朋友知己關(guān)系。
公元1582年,萬歷十年,積勞成疾的張居正病死。第二年,即1583年,萬歷十三年,萬歷皇帝開始對張居正進行清算,張居正時代的大政方針被廢除,家產(chǎn)被抄沒,家人被餓死。而南戚戚繼光,迅速被邊緣化,不久也在郁悶中死去。
這是明朝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李成梁都親眼目睹,不知道他當時心里作何感想。但是,與張居正關(guān)系如此友好的李成梁卻沒有被清算,到底是何原因呢?
2.李成梁的崛起。
李成梁屬于那種大器晚成型,四十歲之前默默無聞。他具有朝鮮族的血統(tǒng),出身于中級武將世家,遼東鐵嶺人,趙本山的老家。他的先祖李英是朝鮮人,明朝初年來到中國,因軍功當上明朝的中高級軍官,按照明朝的制度,軍職可以由子弟世襲,由于家道中落,到李成梁這一代,貧困交加,連到北京辦理世襲手續(xù)的盤纏都沒有。
但是李成梁生的器宇軒昂,心懷滿腔抱負,只是苦于生活窘迫,無用武之地。
命運的轉(zhuǎn)變來自于一位叫做李輔的巡按使,一次見面使李成梁在李輔的心里留下了極好的印象。于是,這位巡按使資助李成梁到北京,謀得了一個遼東軍事要塞險山堡參將一職,這一年1566年,他剛過40歲。
參將相當于邊防部隊一個團級軍官,在總兵和副總兵之下,負責一地或一路防務和策應。從此,這位充滿抱負的中年人開始走向崛起之路。
一年后,即大明隆慶元年,在一次對抗蒙古騎兵入侵的戰(zhàn)斗中,李成梁嶄露頭角,進入明朝高層視野,被升為副總兵,相當于軍區(qū)副司令,仍然駐險山堡。
公元1567年,張居正上位。在此后的十六年里,明朝聚集了有史以來最強的行政領導班子,這給李成梁的崛起創(chuàng)造了先天條件。更重要的是,張居正的“考成法”助推了李成梁的崛起。
按照“考成法”的基本原則,有功之人必受重獎與提拔。李成梁在這期間,充分展現(xiàn)了自己卓越的軍事才華。蒙古部落酋長速把亥屢次率大軍進犯,李成梁屢次上演長途奔襲戰(zhàn),將速把亥打的毫無還手之力。這位彪悍的蒙古部落首領在這十多年間屢戰(zhàn)屢敗,越挫越勇,也許是遇到了李成梁這個克星,最后一次被戰(zhàn)死,從此大勢已去,李成梁從此威震大明。因為“考成法”賞罰分明,李成梁加官進爵,躋身大明貴族行列,是為寧遠伯。
有故事說李成梁為了表達張居正的賞識提拔,曾給張居正送禮,被張居正拒絕了,張說李成梁之公皆因“考成法”,是他自己一刀一槍干出來的,收禮即是侮辱道德。張居正時代的大明官場清風有序可見一斑。
3.萬歷清算張居正,李成梁卻安然無恙。
張居正病死之后,大明朝那個溫室成長起來的萬歷皇帝因為各種原因開始清算張居正。從此開始將大明朝推向萬丈深淵,時年五十六歲的李成梁是張居正時代的軍事代表人物,也是張居正賞識倚重的關(guān)鍵支持人,卻在萬歷皇帝對張居正的清算浪潮中安然無恙,到底是何原因。我想,應該有以下幾點。
一是李成梁遠離北京,雖然受到張居正的賞識和倚重,但是實際上私下交往并不多,屬于遠離朝廷這個是非中心的。
二是因為李成梁對抗速把亥的赫赫戰(zhàn)功已然固力在萬歷皇帝的心中,一個男孩子對不敗將軍的敬意油然于心。
三是更重要的原因,遼東邊防的局勢離不開這位驍勇善戰(zhàn)的將軍。
有史料記載張居正和戚繼光死后,李成梁的心里大概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墮落和腐敗開始滋擾這位著名戰(zhàn)將的廷內(nèi)廷外。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36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