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清朝的故事,歡迎關(guān)注哦。
八旗制度是清朝的立國之本,旗人身份也是滿清貴族身份和地位的保障,八旗占據(jù)如此重要地位,自然是要牢牢掌握在皇室手中,八旗的旗主肯定是愛新覺羅的子孫了,確切來說都是努爾哈赤子侄的后代。
八旗是努爾哈赤在起兵的過程中,不斷發(fā)展壯大產(chǎn)生的軍隊機制。在起兵之初努爾哈赤只有一支滿人隊伍,起名叫做黑旗;在不斷收編周圍的滿洲部落后,成立了黃旗與白旗,任命弟弟舒爾哈齊為黑旗旗主,長子褚英為白旗旗主,黃旗則由努爾哈赤親自統(tǒng)領(lǐng)。
悲哀的是舒爾哈齊和褚英后來都犯事被處斬,原來的三旗也發(fā)生了重大整改,原來的黑旗被分成了正紅旗(旗主代善)、鑲紅旗(旗主代善長子岳托)、鑲藍旗(舒爾哈齊之子阿敏、濟爾哈朗先后任旗主);原來的白旗被分為正藍旗(旗主是努爾哈赤第五子莽古爾泰)、正白旗(旗主皇太極)、鑲白旗(旗主褚英長子杜度);黃旗則為正黃旗和鑲黃旗,由努爾哈赤親自統(tǒng)領(lǐng)。
努爾哈赤晚年的時候?qū)⒆约旱挠H兵與兩黃旗都給了多鐸,不過皇太極上臺之后,一頓神操作,局面變成了代善父子掌握兩紅旗、多爾袞兄弟掌握兩白旗、皇太極父子掌握兩黃旗和正藍旗,鑲藍旗則一直留在濟爾哈朗一脈手里。
從清初的八旗旗主陣容就能看出來,都是努爾哈赤的嫡系血親,都是有功于清朝的愛新覺羅子孫。八旗是清朝最倚重的軍隊,自然要保證其忠誠度,故而旗主基本都是父死子繼、代代相承,權(quán)利永遠留在愛新覺羅家族。
很多人對八旗有個誤區(qū),就是八旗分為滿八旗、蒙八旗、漢八旗,理解為那是24個旗,其實是不準確的,努爾哈赤建立八旗時,因為基本都是滿人,被稱為八旗滿洲,后來隨著后金政權(quán)的不斷壯大,對周邊不斷進行收編,皇太極時期收服蒙古各部,形成了八旗蒙古的編制,后將收降的漢軍整合成了八旗漢軍,在作戰(zhàn)中滿蒙負責騎兵,漢軍則見長于火炮,兩者相互配合,達到攻堅與野戰(zhàn)完備的作戰(zhàn)目的。所以大概念來講,清朝只有八旗,八旗之下可以分為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同一旗下的無論滿蒙漢軍,都歸于該旗旗主的領(lǐng)導。
八旗的性質(zhì)很特別,打仗的時候,旗人都是旗主的士兵,所以八旗是一種軍事制度;和平時代,旗人就是旗主的奴隸、長工,所以八旗也是一種生產(chǎn)制度,但八旗制度卻與官場制度沒有半毛錢關(guān)系。
清朝八旗地位很高,旗人俸祿豐厚,一個普通八旗騎兵的奉銀比七品縣令的俸祿還多出一半,地位比不在旗的人也高,但是這旗人身份并沒有官職。
前文說了能擔當八旗旗主的都是努爾哈赤的子侄,尤其是清朝初期的旗主,都是非常厲害的人物,在入關(guān)之前都是手里有兵、說話好使,能夠參與政權(quán)決策的人物;入關(guān)之后,上三旗由皇帝親自統(tǒng)領(lǐng),下五旗的旗主也是代善、多鐸等人的后代,很多都是世襲的鐵帽子王,爵位不是親王也得是貝勒,非常顯赫,但他們都沒有官職。
到了后來,很多旗主也成了閑散王爺,參與不到朝政核心中去,甚至根本就不參與政事,斗斗蛐蛐溜溜鳥,不過依舊能享受朝廷的供奉、收著旗人的孝敬,而且仍舊倍受尊重,地位毋庸置疑。像和珅那樣做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妥妥的二皇帝了,見到正紅旗旗主,他也得磕頭請安,因為你無論官職幾何,首先你是正紅旗的旗人,是旗主的奴隸,這到什么時候都不會變。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366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大將李信都有哪些功績子孫后代皆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