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于公元前210年夏巡游途中病死,尸體運回咸陽后,趙高、李斯才將死訊宣告天下,并假造遺詔,立胡亥為太子,于同年7月襲位,為秦“二世皇帝”,史稱“秦二世”。
胡亥即位后,在趙高唆使下,殺死兄和姐妹22人及大將蒙恬、蒙毅兄弟和許多大臣。第二年,又以謀反的罪名腰斬李斯,滅其三族,以防止篡位的事泄露出去。胡亥在位期間,由趙高專權(quán),繼續(xù)推行秦始皇時的暴政,征調(diào)二、三百萬民夫,續(xù)修阿房宮,馳道,驪山陵和服兵役,其賦稅的繁重,刑罰的苛暴,比秦始皇統(tǒng)治時有過之而無不及,致使階級矛盾更加尖銳,終于在公元前209年7月激起了陳勝、吳廣農(nóng)民大起義。陳勝、吳廣犧牲后,項羽、劉邦領導起義軍繼續(xù)反秦。
公元前207年,秦主力軍在鉅鹿(今河北省巨鹿縣)之戰(zhàn)中被項羽擊敗,投降,咸陽城內(nèi)人心惶惶。時大權(quán)全部由趙高壟斷,趙高對胡亥封鎖消息,只讓他在宮中花天灑地。有一天,趙高為了考驗朝中誰服他,誰不服他,牽了一只鹿上朝,對胡亥說:“我弄到一匹馬,特來進獻陛下?!焙フf:“這明明是頭鹿,怎么是馬呢?丞相在開玩笑吧!”趙高板著臉,一本正經(jīng)地說:“是馬,請大家認吧。”許多大臣懼怕趙高,就附和著說是馬,只有幾個忠厚的大臣如實地指出這是鹿。幾天后,這幾個大臣就被趙高處死了。這就是歷史上“指鹿為馬”的故事。自此,更沒有人敢向胡亥奏告真實的情況。不久,劉邦軍攻破武關(今陜西省丹鳳縣東南),逼近咸陽。胡亥終于知道了這消息,驚恐萬狀,慌忙派人催趙高發(fā)兵抵御。趙高見形勢危急,難以為繼,決定殺死昏憒無能的胡亥,和劉邦談判。
8月的一天夜間,趙高派女婿、咸陽令閻樂,率領黨羽1千余人,假稱皇宮內(nèi)將有變亂,殺入胡亥所在的望夷宮。趙高弟、郎中令趙盛則作為內(nèi)應,將閻樂引進內(nèi)殿。閻樂為了示威,向殿內(nèi)射箭,箭矢射入了胡亥的坐帳,嚇得胡亥大聲呼叫侍衛(wèi)。但侍衛(wèi)見有兵變,都紛紛逃散了。胡亥只好轉(zhuǎn)身逃入臥室。他回頭見有一個太監(jiān)跟隨在身后,就厲聲責問他說:“你為什么不將臣下要謀反的先兆早些奏告?!碧O(jiān)回答說:“如果我早奏告陛下的話,我就活不到今天了。”這時,閻樂追進臥室,指著胡亥大聲斥責說:“你驕恣無道,濫殺無辜,天下人都背棄你了,你趕快自尋歸宿吧!”胡亥問道:“誰派你來的?”閻樂回答說:“丞相?!焙ヒ竺嬉娳w高,閻樂不許。胡亥嘆了口氣說:“看來,丞相是要我退位。我愿意退位作一郡之王,不再稱皇帝。”閻樂也不準。胡亥央求說:“那么,就讓我做個萬民侯吧!”閻樂還是不準。胡亥這才著了慌,哭著哀求說:“愿丞相放我一條生路,我只要和妻子同做平民就行了?!遍悩凡荒蜔裳酆浅庹f:“我奉丞相之命,來殺你這昏君。你再求也沒用,我不敢回報?!闭f完喝令兵士動手。胡亥只好拔劍門刎而死。
趙高(?——前207年),嬴姓,趙氏,中國秦朝二世皇帝時丞相,著名宦官(一說并非宦官)。趙高任中車府令,兼行符璽令事,”管事二十余年“。秦始皇死后,趙高發(fā)動沙丘政變,他與丞相李斯合謀偽造詔書,逼迫秦始皇長子扶蘇自殺,立始皇幼子胡亥為帝,是為秦二世,并自任郎中令。
入宮之初,趙高憑借阿諛奉承,很快就得到秦始皇和胡亥的賞識,秦始皇三十七年,年逾半百的始皇在第五次出巡的途中病倒了,自知大限已到,秦始皇寫下遺詔立扶蘇為王,后始皇死丞相李斯鑒于皇上死于宮外而太子又未確立,恐天下大亂,遂同意與李斯合謀,假托始皇之命,立胡亥為太子,趙高又另外炮制一份詔書送往上郡,以”不忠不孝“的罪名賜扶蘇與蒙恬自裁。趙高將障礙清除后,胡亥順利繼承皇位,胡亥登上皇位不久,就過上了驕奢淫逸的生活,把朝野大事交給趙高代理,于是不再上朝,一味尋歡作樂,隨著權(quán)力的擴大,野心不斷膨脹的趙高,將眼光轉(zhuǎn)向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之位,除掉李斯是遲早的事。趙高深知胡亥已沉湎于酒色而不能自拔,知道此刻最煩大臣們的進諫,每每這時趙高就讓李斯去進諫,一連幾次胡亥不耐煩了,對李斯是極度不滿,趙高又進讒言把李斯及其子腰斬于刑場,名正言順地當上了丞相。
當上了丞相的趙高漸漸不把胡亥放在眼中了,他深知這個胡亥是個昏君于是就讓他每天沉溺于酒色,自己卻當起了國家的一把手操縱大權(quán),后殺害了胡亥,準備宣布登基。但是文武百官皆低頭不從,無奈又立子嬰為王,子嬰早在當公子期間,就已耳聞目睹了趙高的種種罪行,設計讓趙高來自己的寢宮,并讓宦臣韓談將他砍死。
為了一己之私不擇手段,誰也沒想到手無寸鐵的宦臣趙高,最后竟然是大秦江山的斷送者。
趙高殺秦二世的初衷并不是為了立子嬰為王,而是他自己想當趙始皇。
趙高雖然控制了秦宮內(nèi)的所有軍政大權(quán),但是他登基前怪事頻現(xiàn),十分的不吉利,且文武大臣多有不服。故趙高只能退而求其次,立嬴秦宗室子弟為帝,自己攝政專權(quán)即可。
嬴秦宗室子弟大部分都被秦二世誅殺了,能找到的秦始皇嫡系血親幾乎沒有,找來找去也只有子嬰還人模人樣,故只能立子嬰為帝。
擴展資料:
趙高本為秦國宗室遠親,他的母親因觸犯刑法遭到處刑后身體殘缺,被收入秦朝官府專門設立的收容刑滿釋放人員工作的隱官,趙高兄弟皆出生于此。
因為家人有罪,按秦律趙高當不成皇帝,他也不想做開國兼亡國之君,故立子嬰為秦王,定下投降劉邦的大策,不想自己先被子嬰給誅死了。
子嬰雖然只在位46天,但表現(xiàn)出了非凡的勇氣和智慧,他借口生病,引趙高前來探望,安排宦官韓談趁機殺死趙高,并夷其三族。
趙高本想搬出子嬰壓下朝野大臣的怨言,卻被棋高一著的子嬰趁機殺死!遺憾的是,干練的子嬰面對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的政權(quán),滅亡是遲早的事,子嬰投降劉邦,秦朝,最后死于項羽之手。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趙高
作為宦官的鼻祖,哪怕是唐朝能夠動蕩皇權(quán)、將帝王變?yōu)榭艿牡幕鹿僖矡o法相比,更別提明朝的東廠。尤其是在秦始皇去世之后,秦王朝的命運已經(jīng)緊緊掌握在一介宦官手中。趙高手中陰謀詭計,能與當時正直的丞相李斯聯(lián)手,暗中謀殺公子扶蘇,甚至能夠篡改秦始皇的遺詔,改為扶持扶亥繼位,更甚至能夠用指鹿為馬,清除朝中不利勢力,將大局握在自己手中,這已經(jīng)是一個出色的政客。
在秦王朝能夠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人物,若不是群臣因為趙高的身份阻礙其上位,這秦王朝恐怕要改國姓。在當時來說,朝政已經(jīng)完全在趙高的掌握之中,雖然說趙高逼死胡亥并沒有達到自己稱帝的愿望,但是當時趙高的身份已經(jīng)是無名有實。但是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趙高會死在子嬰的手中。
趙高并非是秦始皇眼中的紅人,甚至因為犯法而要被執(zhí)行死刑,若非是趙高本人的能言善辯,也難以保留一命。趙高逃生之后,繼續(xù)任職中車府令,主要便是掌管秦始皇的車與。
本是一個小小的官職,但是日后卻給秦朝埋下了莫大的隱患。掌握車輿,也就是掌握了秦始皇的動向,再加上趙高乃是胡亥的教導老師。如此一來,為趙高假傳圣旨,扶持扶亥繼位留下了基礎。
公元前210年,一代偉大帝王病死于沙丘。而當時的國內(nèi)形勢是太子未立,但是扶蘇公子賢明在外,稱帝是遲早之事。而秦始皇病死于京城之外,趙高作為身邊人,乃是第一時間知曉消息,而這也為趙高掌握了朝廷的主動權(quán)。
趙高先是將秦始皇的信函密而不發(fā),接著趙高利用人心,知曉丞相李斯乃是忠于權(quán)利,并非忠于秦始皇,故而潑天的富貴誘發(fā)李斯動心,將其加入與胡亥的同一陣營。在這種情況之下,三人瞞下了秦始皇的死訊,秘不發(fā)喪,而在趕回咸陽之后,假傳圣旨扶持胡亥繼位,逼死扶蘇與蒙恬。
趙高作為胡亥的第一寵臣,在胡亥繼位之后,利用自己的能言善辯,說服胡亥不與臣子相見,而這自然趙高便成為與臣子溝通的橋梁。后期趙高更是勸說秦二世斬殺秦始皇的子孫,更是對大秦百姓采用嚴苛的法律,使得秦二世逐漸失去民心,成為徹底的孤家寡人。
而后趙高為了獨攬大權(quán),設計將丞相李斯下獄,同時利用指鹿為馬清除朝中反對自己的勢力。而此時的秦二世,在趙高的蒙蔽之下躲入行宮,逍遙快活,殊不知秦朝城外已經(jīng)是戰(zhàn)火連天,國家滅亡指日可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392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