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諸葛亮和蔣琬的事情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234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后主劉禪任命蔣琬為尚書令,不久后又再次加封,“加行都護,假節(jié),領益州刺史,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封安陽亭侯”。也就是說,在諸葛亮死后,蔣琬成為了他的接班人。其實,這個決定是諸葛亮生前就已經確定下來的,他密奏后主,“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那么,諸葛亮為何推薦蔣琬呢?
其一、蔣琬是何許人也?
蔣琬字公琰,是零陵湘鄉(xiāng)人,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就已經頗具名氣。后來,蔣琬以書佐的身份跟隨劉備入川,被封為廣都長。蔣琬認為自己不得志,在任期間,“眾事不理,時又沉醉”,讓劉備非常不滿,甚至想要殺死他。諸葛亮卻不這么認為,他覺得“蔣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為政以安民為本,不以修飾為先,原主公重加察之。
由于諸葛亮的求情,劉備沒有殺死蔣琬,只是將其免官。不過到了219年,劉備自稱漢中王,蔣琬重新做官,被封為尚書郎。223年,劉禪即位,諸葛亮開府治事,蔣琬被任命為西曹掾,之后升為參軍,成為諸葛亮丞相府的高級屬官。230年,相府長史張裔病死,蔣琬接替其職,坐鎮(zhèn)成都,負責調撥軍糧、征集軍隊,來支持諸葛亮的北伐行動。
其二、為何由蔣琬接班?
首先,蔣琬屬于荊州集團。蜀漢政權主要由三股政治勢力,其中荊州集團居于權力的頂部,第二層是東州集團,最后一層才是益州集團,這個權力格局可以說是蜀漢的立國之本,從劉備入川開始,就一直遵循這個原則,荊州集團必須處理放在首位。蔣琬是荊州人,投靠劉備的時間很早,這也是他能夠接替諸葛亮的最基本條件。
其次,蔣琬確實有才。諸葛亮對蔣琬非常賞識,一直將他放在比較重要的位置。由于連年北伐,諸葛亮離開成都,將朝中事務完全交給蔣琬處理。蔣琬也很好地完成了各種工作,得到了諸葛亮的認可。第三,蔣琬性格寬厚,有容人之量。正所謂宰相肚里好撐船,蔣琬從來沒有公報私仇,能夠團結蜀漢內部各個派系。這一點很關鍵,因為當時有一些人能力、身份與蔣琬一樣,但卻因性格問題“落選”。
其三、繼任后的蔣琬
諸葛亮死后,蜀漢一度出現(xiàn)了人心惶惶的局面,“遠近危悚”。蔣琬繼任后,“既無戚容,又無喜色”,言談舉止和平常一樣,“于是眾望漸服”。之后,蔣琬離開了成都,像諸葛亮一樣駐軍漢中,等待時機,打算出征北伐。當時,蔣琬有個想法,打算從漢中向上庸地區(qū)進軍,奪取東三郡,但最終沒有實現(xiàn)。
后來,蔣琬再度調整戰(zhàn)略,準備任命姜維為涼州刺史,作為前部,然后他親率大軍作為后援,來奪取涼州。就在蔣琬駐軍涪縣時,他卻病倒了。246年,蔣琬病死,后主劉禪下詔,“謚曰恭”。蔣琬雖然沒有繼續(xù)實現(xiàn)北伐,但他繼續(xù)遵循諸葛亮的治國方針,保證了蜀漢政權的穩(wěn)定,也堪稱是一代賢相。
參考資料:《三國志》
蔣琬有何值得稱道的地方使其成為諸葛亮接班人?_以下文字資料是由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后發(fā)布的內容,讓我們趕快一起來看一下吧!
蔣琬,字公琰。零陵湘鄉(xiāng)人。三國時期蜀漢宰相。與諸葛亮、董允、費t合稱蜀漢四相。
初隨劉備入蜀,被任命為廣都長,后因為不理政事激怒劉備,在諸葛亮的勸說下,蔣琬免于一死,后重新被啟用,諸葛亮將其悉心培養(yǎng),并密表劉禪可以作為諸葛亮的接班人。
建興十二年,諸葛亮死后,蔣琬執(zhí)政。拜尚書令,又加行都護,假節(jié),領益州刺史,再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封安陽亭侯,并被受命開府,后加大司馬,總攬蜀漢軍朝。曾制定由水路進攻曹魏的計劃,但未被采納。延熙九年病卒,謚曰恭。
所謂氣度,其實就是人品。那種聽不得批評意見,容不得才高于己的人,一旦掌權,后果堪憂。
蔣琬是三國時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其擔任丞相12年,為蜀漢事業(yè)作出過巨大貢獻。
蔣琬的氣度,表現(xiàn)在容人之短上。部下東曹掾楊戲素性簡略,為人坦誠直爽,與人言談時,從不隨聲附和。蔣琬與他談論,他常常默然不予應答。于是,侍衛(wèi)單鎬就乘機向蔣琬進言說:您身為大司馬,位崇言尊,連后主也要謙讓幾分,而府中楊戲官不大,架子卻不小,竟然連您講話也愛理不理。對這種傲慢無禮之官,若不治罪,豈不過于寬容?蔣琬聞聽此言,耐心地解釋說:人們的思想不同,正如每個人的面目長相不同一樣,當面表示順從,一味奉承,而背后又說反對的話,這是古人所告誡的。對于楊戲這個人,我是了解他的,他從不違心地恭維別人,我說的話,也不可能句句在理。他要贊許我吧,又不是他的本心;要反對我吧,又宣揚了我的錯誤,所以他就默默不語了,這正是他的耿直之處。而我正是從他不理我言之中覺察到自己的不足,這有何不好呢?為何要治他的罪呢?單鎬聽后感動地說:丞相真是虛懷若谷,雅量過人!
后來楊戲碰到姜維,就沒有那么幸運了。他多次借著酒勁,對姜維冷嘲熱諷,姜維于是找個借口把他貶為平民,直到老死。兩相比較,姜維難容,蔣琬能忍,由此可見蔣琬的氣度和胸襟。
蔣琬的氣度,表現(xiàn)在容人之言上。府中督農官楊敏曾私下說蔣琬作事憒憒,誠非及前人。有人將這話匯報給蔣琬,主管法紀的官員請求對楊敏追究治罪,蔣琬卻平靜地說:我實在不如前人,沒有什么罪可以追究他的。并感嘆道:普天下人,皆知前丞相諸葛亮神武赫然,威震八方,功蓋宏宇,我怎能及他?我本無丞相之能,卻任丞相之職,身居如此高位,怎么會沒有處事不當之時?而處事不當,那自然就是糊涂了。后來,楊敏因犯罪下獄,眾人都以為他必死無疑,誰知蔣琬心無親疏厚薄,依法秉公處理此案,使他得免重罪,絲毫沒有借機報復,并說道:敢于直言參政的人,正是我求之不得的!其公正無私、寬厚容人的胸懷著實令人欽佩。喜歡交朋友那就加老師微信:cfx1588交流學習,進步成長!
蔣琬的氣度,還表現(xiàn)在容人之過上,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對楊儀的處罰。楊儀雖有才干,但卻是個狹隘自私的小人。諸葛亮死后,他自覺才能超拔,且平定魏延功高蓋世,理應繼任諸葛亮之職,沒料到諸葛亮選定的接班人是蔣琬。于是,楊儀就深恨蔣琬等人,自以為年宦先于蔣琬而位出琬下,且自恃功高,未有重賞,口出怨言,謂費t曰:‘昔日丞相初亡,吾若將全師投魏,寧當寂寞如此耶!’結果,后主大怒,命將楊儀下獄勘問,欲斬之。但寬厚大度的蔣琬不但沒有記恨楊儀而乘機落井下石,反過來還替楊儀說情:儀雖有罪,但日前隨丞相多立功勞,未可斬也,當廢為庶人。
古往今來,人們都一致視寬宏大度為美德。大凡要想成就一番事業(yè),就必須具有容人、容言、容事之雅量,顯然,在這方面,蔣琬就堪稱楷模。他身為封建王朝的官吏,能夠做到不泄私憤,不計私仇,不排斥異己,寬以待人,正派為官,時時處處展現(xiàn)了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領導風范,其氣度與雅量堪稱為官者表率,至今仍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作為諸葛亮最看重的后起之秀蔣琬,是一個對蜀國忠誠,平日里為人低調,但是無論是個人能力,還是個人品德都是有著大將之風的人。所以,深得諸葛亮器重。也因為諸葛亮的看重才得以有機會在蜀國一展才能,甚至是諸葛亮去世后,成為劉嬋的輔政者。當然,蔣琬雖然沒能幫助劉嬋稱霸天下,但是也立下了很多政績,也算是對諸葛亮的囑咐有所交代了。
蔣琬剛投靠到劉備名下時,并沒有得到劉備的重用,一直在劉備名下默默無聞,沒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能,就這樣在劉備身邊堅持了五年,才被任命為廣都縣縣令。這對當時很多一投靠劉備就能任縣令的人來說,蔣琬心中多少有很多不服氣。因此,心中窩火的蔣琬時常借酒消愁的,不巧有次就被劉備撞見了,劉備要處罰蔣琬,不料,諸葛亮卻為蔣琬出聲,諸葛亮對劉備說蔣琬是一個人才,只是劉備一直沒給機會。劉備對諸葛亮是十分信任,既然諸葛亮這樣說,劉備自然是相信的。
因禍得福的蔣琬,從此跟隨在諸葛亮身邊,諸葛亮更是把蔣琬當成是自己的繼承人那般培養(yǎng)。蔣琬不負諸葛亮的器重,成為諸葛亮的得力助手,在諸葛亮北伐時,負責后方支援工作的蔣琬更是讓諸葛亮非常贊賞。于是,臨終時,囑咐劉嬋重用蔣琬。更囑咐蔣琬要傾盡全力輔助劉嬋,保衛(wèi)蜀國。
肩負重任的蔣琬是文人出身,其實并不擅通領兵作戰(zhàn),但是蔣琬才智在于善于總結和效仿。跟隨諸葛亮多年的他,很好的把諸葛亮在軍事方面的經歷做了整體的總結再加以分析,對北伐提出了新的戰(zhàn)略??上?,蜀國上下覺得蔣琬的戰(zhàn)略過于冒險,最終阻力太大未能實行。如果說,當時蜀國按蔣琬的戰(zhàn)略執(zhí)行,三國的最終局面或許能改寫。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407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