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藩王制度,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
藩王制度,是漢朝高祖劉邦在建朝之初就立下了規(guī)矩,而為了防止諸王叛亂,劉邦還特意削減了異姓王的數(shù)量,主要是把自家的劉姓王扶持做大。在劉邦的行動當中,淮陰侯韓信等多人都遭到了殺害,由此天下諸王,已經有半數(shù)是姓劉了。
藩王的權力
但畢竟治藩可用微妙手段而不能殺絕,因為很多人原本就是非常忠心的,并且他們幫劉邦打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無理由亂殺不足以服天下。所以漢室王朝的藩王數(shù)量依舊很多,并且存在不少的異姓王,一開始大家當然服從,但隨著劉邦的死去,漢朝一代又一代的皇帝變更,諸侯王就生出了更多不同的想法,有著不同的心思。
之所以劉邦都特別害怕,想要去對付藩王,就是因為藩王們的權利本來就很大,漢朝的領土很大,但很多地區(qū)都是由藩王們統(tǒng)治著,藩王們的地盤相互合縱連橫,一個藩王不足為道也,但如果大家相互聯(lián)合起來叛變的話,漢王朝的皇帝們還真的是心驚膽戰(zhàn),正因為害怕,于是便有了接下來的故事。
兩帝削藩
漢景帝:七王之亂
漢景帝時期,藩王的囂張氣焰已經是讓皇帝一派心生忌憚,此時晁錯提出了削藩的建議,漢景帝深以為然,并且實施了這個決定,這便是七王之亂的開始,而且此處還埋有一個伏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突然之間發(fā)動大規(guī)模叛亂是不可能的,必然是有著歷史因素。
原來多年前,吳王的兒子曾進京跟太子玩,這個太子就是還沒有當上皇帝的漢景帝,兩人喝酒下棋本來是要聯(lián)絡一下感情,但是可能是酒喝多了,吳王兒子一定要在下棋這里爭個勝負,絲毫不肯退讓。身為一國儲君,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漢景帝這哪忍的了,于是拿起身旁一個板凳,就給了吳王可憐的兒子一個重擊,然后這倒霉孩子死了。
吳王帶頭,七王合縱
于是吳王對漢景帝的不滿在很多年前就已經生出來了,這次碰上削藩,可以說是點燃了火藥桶,吳王直接就豁出去了,聯(lián)合了其他同樣不滿的六王,然后7個藩王讓漢景帝肝膽欲裂,他甚至被逼殺了提出削藩的晁錯,以表明自己的歉意。
盡管晁錯死了,但七王并不滿這個結果,然而漢景帝也不是完全認慫,而是雙管齊下,這邊在道歉,另一手指揮名將周亞夫出擊。結果細柳營精銳無比,僅3個月,聲勢無比浩大的七王之亂就直接被平定了。
因為這場戰(zhàn)爭的神速,藩王們對漢朝皇室更加敬畏,削藩政策得以順利實施,所以漢景帝的削藩雖然很驚險,但最終是有驚而無險。
武帝:推恩令
很多人都說漢武帝是歷史上最能打的一個皇帝,在軍事才能上天下無敵,但其實漢武帝也是一個很聰明的人,懂得用智慧來化解對方。而在削藩這事上,漢武帝跟景帝是一個態(tài)度,他們采取的是完全不同的手段,并且取得的效果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武帝跟主父偃商量了一個削藩妙計,此計便是推恩令,推恩令的意思是各國藩王不能僅指定長子繼承王位,必須要給其它兒子劃分小部分國土,這部分人被稱為列侯,列侯們直接歸中央管轄。而藩王們都有很多的老婆,所以他們很能生,然后本來強大的王國被劃的四分五裂,再也無法有效的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集體對付中央。
武帝后期,已有8成以上的國土是直屬漢中央,藩王勢弱再也無力造反,漢武帝不僅把事情辦的比景帝更漂亮,同時還兵不血刃,在軍事謀略上,漢武帝果真是天下第一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444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