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司馬德宗是什么樣的皇帝嗎,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眾所周知,晉朝第二位皇帝-惠帝司馬衷是一個貨真價實的白癡皇帝,在位期間不僅庸碌無能,而且還因為一系列愚蠢言論,而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樁上。其實,就智力水平而論,晉朝還有一位比司馬衷更傻的皇帝,此君不僅庸碌無能,甚至連冷暖饑飽都不懂,實在是白癡透頂。此人,便是晉安帝司馬德宗。
司馬德宗是晉朝第15位皇帝(東晉第十位皇帝),晉宣帝司馬懿第六世孫,孝武帝司馬曜(字昌明)的長子,生母為淑儀陳歸女(安德太后),在太元十二年(387年)八月被冊立為太子,當(dāng)時只有6歲。太元二十一年(396年)九月,孝武帝醉酒后被張貴人弒殺,年僅15歲的司馬德宗繼位為帝,是為晉安帝。
據(jù)正史記載,安帝是個白癡皇帝,竟然能蠢到連冬夏、冷暖、饑飽的區(qū)別都分不出來,衣食起居若沒有人照顧,根本就不能自理,簡直比晉惠帝有過之而無不及(“帝不惠,自少及長,口不能言,雖寒暑之變,無以辯也。凡所動止,皆非己出?!币姟稌x書·卷十》)。這樣一位白癡透頂?shù)幕实?,自然無法治國理政,而晉朝在他統(tǒng)治期間,便一步步走向亡國的“不歸路”。
晉安帝即位之初,朝政大權(quán)由叔父司馬道子執(zhí)掌,但司馬道子嗜酒如命,經(jīng)常因此荒廢政事,所以其子司馬元顯便竊取軍政大權(quán),成為實際上的“當(dāng)家人”。司馬道子父子執(zhí)政期間,信任奸臣王國寶(謝安的女婿,司馬道子的妻弟),進拜他為尚書仆射。王國寶依仗司馬道子父子的信任,在朝廷內(nèi)外肆意排除異己,由此激起很多人的不滿。
隆安元年(397年),兗州刺史王恭、豫州刺史庾楷起兵討伐王國寶,一直打到建康附近的京口。司馬道子連戰(zhàn)連敗,無奈只好將王國寶捕殺,來換取王恭等人的撤兵。然而,王恭從叛亂中嘗到“甜頭”,在第二年便又伙同庾楷、荊州刺史殷仲堪、廣州刺史桓玄(桓溫之子)舉兵造反,再次打到建康附近。不過,這一次,叛軍卻遭遇慘敗,王恭被捕殺,桓玄等人逃亡。
王恭等人的叛亂雖然被平定,但威脅帝國安危的隱患依然存在,尤其是桓玄不久后襲據(jù)荊州、控制長江中游,更是讓司馬道子父子寢食難安。元興元年(402年)正月,司馬元顯率軍討伐桓玄,然而前鋒大將劉牢之卻在陣前倒戈,導(dǎo)致朝廷的軍隊大敗,建康也很快失守。桓玄進入京師后,捕殺司馬道子父子及其黨羽,隨后逼迫晉安帝進拜他為丞相,就此控制朝政。
桓玄掌權(quán)才1年多時間,便自認為改朝換代的時機已成熟,遂在大亨元年(403年)十二月逼迫晉安帝“禪位”,自建國號為楚?;感畚缓?,并沒有殺死晉安帝,而是將他遷往潯陽幽禁。令世人沒想到的是,就在桓玄篡位稱帝后不久,將軍劉裕便在京口舉兵“討逆”,通過一系列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最終竟能擊殺桓玄、光復(fù)晉朝,實在是個奇跡。
晉安帝雖然在劉裕的幫助下復(fù)位,但真實的角色并沒有發(fā)生任何變化,依舊只是個傀儡而已。此后十余年間,劉裕在完成清洗政敵的工作后,又相繼擊滅譙蜀、南燕、后秦、仇池等政權(quán),由此取得輝煌的軍事成就,贏得軍民們的擁護。隨著名望的日漸增長,劉裕滋生出篡位之心,為此他不斷地蠶食皇室僅存的威權(quán),并威逼晉安帝為他加官進爵,最終當(dāng)上相國、宋公,成為實際上的皇帝。
按照權(quán)臣篡位的固有“套路”,劉裕應(yīng)該逼迫晉安帝“禪位”,然后建國稱帝。然而劉裕卻鑒于民間盛傳著一句讖語“昌明之后有二帝”,所以為應(yīng)和它,便派人毒殺安帝,然后立其弟司馬德文為皇帝(晉恭帝),時在義熙十五年(418年)十二月。晉恭帝在位僅1年多時間(420年),便被劉裕逼迫“禪位”,立國155年晉朝就此滅亡。
回顧晉安帝的一生,由于他的智力缺陷,導(dǎo)致朝政相繼被司馬道子父子、桓玄、劉裕等人竊據(jù),而這些權(quán)臣之間的爭斗,也直接造成晉朝內(nèi)部的大動蕩,并加速其滅亡。晉朝短短155年時間里,竟然出現(xiàn)過兩位白癡皇帝,并因為這兩人而遭遇兩次亡國的命運,且連累著數(shù)以千萬計的百姓淪為“炮灰”,不能不讓后世扼腕嘆息。
晉安帝司馬德宗,字安德,晉孝武帝司馬曜長子,晉恭帝司馬德文同母兄。東晉的第十位皇帝,397年—419年在位。司馬德宗即位后,內(nèi)亂頻發(fā),國勢日衰,419年駕崩。時年37歲。
晉安帝司馬德宗簡介早年經(jīng)歷司馬德宗,生于太元七年,是晉孝武帝司馬曜的長子,母親是陳歸女。太元十二年八月辛巳日,司馬德宗被立為新水滸q傳yy熊卡太子。
登基太元二十一年九月庚申日,晉孝武帝駕崩,同年九月辛酉日,太子司馬德宗繼位,次年正月改年號為隆安,立妃王神愛為皇后。
安帝愚笨,不擅長說話,據(jù)晉書帝紀第十記載連冬夏的區(qū)別都認不出來。因此安帝繼位后東晉皇帝的權(quán)威大大下降,朝外許多將軍實際上自立,不受君命,朝內(nèi)的權(quán)力也落在了大臣手中。安帝初期朝廷政策主要由會稽王司馬道子及其子元顯主持。
397年,兗州刺史王恭和豫州刺史庾楷因?qū)ι袝笃蜕渫鯂鴮毜炔粷M而領(lǐng)兵造反,安帝不得不殺王國寶來平息這場叛亂。次年,王恭、庾楷協(xié)同荊州刺史殷仲堪、廣州刺史桓玄等再次謀反,叛軍一直攻到建康附近才被平定,王恭被殺。與此同時,在浙江、江蘇一帶孫恩的叛軍眾多。公元400年,孫恩攻會稽,401年,攻浹口、臨海、廣陵,晉軍多次戰(zhàn)敗。402年,孫恩的叛軍甚至直接威脅建康,建康被圍困,城內(nèi)爆發(fā)饑荒。后孫恩戰(zhàn)敗身亡。同年,桓玄自江陵起兵攻入建康,廢殺司馬道子、元顯父子,自封為丞相、太尉。從此成為東晉的統(tǒng)治者。他于同年秋又自號楚王、大將軍。最后于403年12月31日,篡位稱帝,改國號為楚,史稱桓楚,降安帝為平固王。404年1月19日,安帝被遷至潯陽。3月24日,劉裕舉兵攻桓玄,桓玄軍隊大敗?;感栋驳厶油?。6月19日,桓玄被殺,安帝復(fù)位。但好景不長,6月26日桓玄的將軍桓振又攻陷江陵,安帝被俘。直到405年3月2日安帝才脫離叛軍之手。桓玄的叛變終于摧毀了東晉的皇權(quán),劉裕成為東晉舉足輕重的人物,為南朝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chǔ)。409年劉裕開始北伐,攻南燕,屢戰(zhàn)屢勝,到410年俘虜南燕皇帝慕容超,滅南燕,占領(lǐng)山東等地,但同時廣州刺史盧循又反,乘劉裕北伐之機向建康進發(fā)。到410年夏建康再次戒嚴。劉裕班師南下后才解決了建康的危機。411年,盧循在交州被刺史杜慧度殺。
從412年開始,劉裕在朝中獨掌大權(quán),排擠和迫害與他不和的大臣,矯安帝詔以令外地刺史。415年,荊州刺史司馬休之和雍州刺史魯宗之以逃犯劉裕為名舉兵,但被劉裕戰(zhàn)敗。417年,劉裕再次北伐,攻入長安。418年劉裕被封為相國、宋公。
去世義熙十四年十二月戊寅日,晉安帝駕崩于東堂,時年三十七歲。死后其弟司馬德文繼位,是為晉恭帝,改元元熙。元熙元年正月庚申日,葬晉安帝于休平陵,陵址位于今江蘇省江寧縣的蔣山。
在位年號隆安:397年-401年元興:402年-404年大亨:402年三月402年十二月義熙:405年-419年
晉安帝司馬德宗(382年―419年1月28日),字安德,晉孝武帝司馬曜長子,晉恭帝司馬德文同母兄。東晉的第十位皇帝,397年―419年在位。司馬德宗即位后,內(nèi)亂頻發(fā),國勢日衰,419年駕崩。時年37歲。
歷史上沒有善終的皇帝如下:
一、建世帝劉盆子
建世帝劉盆子,生于王莽始建國二年庚午(公元10年),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城陽景王劉章的后裔。曾在樊崇組織的赤眉軍中混過,主要負責(zé)割草喂牛的工作,號稱“牛吏”。
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赤眉軍首領(lǐng)樊崇采納方望“擁立漢朝宗室為帝,以號令天下”的建議,于是擁立漢室后裔劉盆子為帝,時年15歲,建年號為建世,史稱建世帝,雖心地善良、仁愛寬厚,可惜只是個傀儡皇帝,共在位2年。
東漢建武三年(公元27年),東漢光武帝劉秀的軍隊與劉盆子的赤眉軍隊決戰(zhàn)于華陰縣,結(jié)果赤眉軍大敗,劉盆子投降,然后被解送到河南洛陽。
漢光武帝劉秀憐憫劉盆子,對其賞賜豐厚,并讓他到趙王劉良(劉秀的叔叔)府中當(dāng)了一個叫做郎中的官。沒多長時間,劉盆子因病雙目失明,劉秀又下令用滎陽的官田租稅,來奉養(yǎng)劉盆子終身。后來劉盆子亡國后投降劉秀,不久便因病雙目失明。
據(jù)《后漢書·劉盆子列傳》記載:“帝憐盆子,賞賜甚厚,以為趙王郎中。后病失明,賜滎陽均輸官地,以為列肆,使食其稅終身。”
二、漢獻帝劉協(xié)
漢獻帝劉協(xié)(公元181年—234年),漢靈帝劉宏的次子,漢少帝劉辯異母弟,東漢最后一位皇帝,公元189年-公元220年在位,共在位31年。
公元189年,董卓廢漢少帝劉辯,立劉協(xié)為帝,從而劉協(xié)便成為董卓任意擺布的一顆棋子。后來,董卓被王允和呂布誅殺后,董卓部將李傕等攻入長安,再次挾持了劉協(xié),后逃出長安。公元196年,曹操控制了劉協(xié),并遷都許縣,挾天子以令諸侯。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劉協(xié)又被曹丕控制,最后劉協(xié)被迫禪位于曹丕。
魏明帝青龍二年(公元234年)三月,劉協(xié)壽終正寢,享年53歲。魏明帝曹叡率群臣親自哭祭。后以漢天子禮儀葬于禪陵(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北小風(fēng)村),謚號為孝獻皇帝。
三、蜀漢后主劉禪
蜀漢后主劉禪(公元207年—公元263年),生于涿郡涿縣(今河北涿州),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漢開國之君劉備的兒子。公元223年—公元263年在位,統(tǒng)治蜀漢41年,是中國歷朝末代皇帝中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四月,劉備病逝于白帝城(臨終前并托孤于諸葛亮),后葬于惠陵。同年五月,劉禪繼承皇位,改年號建興,大赦天下,時年十七歲。
劉禪在位初期,遵照其父劉備的遺照,由丞相諸葛亮輔政,大小政事都取決于他。諸葛亮為此鞠躬盡瘁,使得國家穩(wěn)定,政治清明。
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nèi)),享年五十四歲。劉禪追謚其為忠武侯。諸葛亮死后,劉禪開始不理朝政,昏庸無道,貪圖享樂,宦官黃皓乘機取寵弄權(quán),結(jié)黨營私,朝政日非,連大將軍姜維也因怕被害,自請到沓中(今甘肅甘南州舟曲西北)屯田避禍。至此,蜀漢的江山已經(jīng)搖搖欲墜,逐漸走向衰弱了。
炎興元年(公元263年)十一月,魏國大將鄧艾兵分三路進攻蜀漢,劉禪派諸葛亮之子諸葛瞻阻擊鄧艾,諸葛瞻在綿竹戰(zhàn)死,魏軍進而逼近成都。光祿大夫譙周力主降魏,劉禪竟采納降魏的建議,最終投降魏國,蜀漢滅亡。蜀漢滅亡后,劉禪及一些蜀漢大臣被遷往魏國都城洛陽居住,劉禪受封為安樂公,就這樣在洛陽安樂地度過了余生。
四、成漢末帝李勢
李勢(?―361年),字子仁,成漢昭文帝李壽的長子,十六國時期成漢的最后一位皇帝,公元343年―公元347年在位,統(tǒng)治成漢4年。
公元343年,父親昭文帝李壽去世,李勢隨即即位,改元太和。其在位四年間,不理國事,殘害大臣,濫用刑法,當(dāng)時人人自危。
公元347年,東晉大司馬桓溫率軍討伐李勢,李勢兵敗投降,桓溫將李勢及其親族十多人遷往晉都建康(今江蘇南京),并封李勢為歸義侯,成漢自此滅亡。
升平五年(公元361年),李勢在建康(今江蘇南京)病世。
五、后晉末帝石重貴
石重貴(公元914年―公元964年),高祖石敬瑭的養(yǎng)子,后晉最后一位皇帝。
石重貴原是后晉高祖石敬瑭的侄子,因為其父石敬儒早逝,所以石敬瑭遂將他收為養(yǎng)子,深得石敬瑭的喜愛。
天福七年(公元942年),石敬瑭去世,石重貴即帝位,天福九年(公元944年)七月改元開運。公元942年-公元946年在位,共統(tǒng)治后晉4年。
石重貴即位之初,契丹對后晉虎視眈眈,一心想滅掉后晉,因而遭到契丹三番四次的進攻。最終在開運三年(公元947年),后晉敗于契丹,都城開封被占領(lǐng),石重貴被俘送往契丹,后晉滅亡。
石重貴在位時間不長,前后不到五年。五年之內(nèi),生活的浪濤既把他涌上了頂峰,也把他無情地摔到了谷底,成為亡國之君,最終于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病死,享年50歲,葬于今遼寧省開原縣。
六、北漢英武帝劉繼元
北漢英武帝劉繼元(?―公元991年),孝和帝劉鈞的養(yǎng)子,五代時北漢末代皇帝,是北漢第三任皇帝劉繼恩的弟弟。公元968年—公元979年在位,統(tǒng)治北漢11年。
天會十二年(公元968年)七月,北漢睿宗劉承均因宋軍壓境,國勢日窘憂憤而死,隨后劉繼恩即位。同年九月,侯霸榮帶領(lǐng)數(shù)十人殺死了劉繼恩,并立劉繼元為帝。
劉繼元當(dāng)了北漢皇帝后,繼續(xù)與趙宋抗衡,一直與其僵持了10余年,直到廣運六年(公元979年)五月,劉繼元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只得派人把降表送給宋太宗。宋太宗當(dāng)即封劉繼元為特進、檢校太師、右衛(wèi)上將軍、彭城郡公,賜給京師甲第一區(qū),每年都優(yōu)加賞賜。于是,劉繼元樂不思蜀,悠游歲月,于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壽終正寢,葬處不明。
七、宣統(tǒng)帝溥儀
宣統(tǒng)帝溥儀(公元1906年2月7日—公元1967年10月17日),姓愛新覺羅,字耀之,號浩然,醇親王載灃的長子,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皇帝。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2月12日,隆?;侍笈R朝稱制,以太后名義頒布溥儀的《退位詔書》,自此清朝統(tǒng)治近300年的封建王朝結(jié)束。
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7月1日,前清遺臣張勛發(fā)動兵變,宣統(tǒng)復(fù)辟,年僅12歲的溥儀又坐上了龍椅,大封群臣。結(jié)果沒想到的是,段祺瑞出兵討伐,張勛匆匆逃跑,溥儀坐了十一天龍椅又下了臺。
九一八事變后,在日本人的控制下做了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年號康德(公元1934年—公元1945年),所以又稱“康德皇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44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