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guān)于楊爽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楊爽(563年—587年8月25日),字師仁,小字明達,漢族,京兆華陰(今陜西華陰市)人。隋朝宗室、將領(lǐng),隋武元帝楊忠幼子(第五子)、隋文帝楊堅異母弟。楊爽美容儀,性格聰慧,六歲時封同安郡公。
隋朝建立后,由于他從小被嫂嫂獨孤皇后撫養(yǎng),所以深得隋文帝寵愛和重用。被封為衛(wèi)王,上柱國,擔(dān)任雍州牧,領(lǐng)左右將軍。不久,遷右領(lǐng)軍大將軍,權(quán)領(lǐng)并州總管,后轉(zhuǎn)涼州總管。開皇初兩次領(lǐng)軍出征突厥,大勝而歸。587年去世,年僅24歲。
人物生平
楊爽為北周大將楊忠(隋武元皇帝)的幼子,為隋文帝楊堅的異母弟。其母李氏,后封太妃。
北周時,楊爽年幼,因楊忠的軍功獲封同安郡公。六歲時,楊忠去世,由獨孤皇后扶養(yǎng),因此,在諸兄弟中楊堅特寵愛楊爽。
大象二年(580年),楊堅任丞相,拜楊爽為大將軍、秦州總管。轉(zhuǎn)授蒲州刺史,進位柱國。
開皇元年(581年),楊堅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后,立為衛(wèi)王。遷雍州牧,領(lǐng)左右將軍。不久,遷右領(lǐng)軍大將軍,權(quán)領(lǐng)并州總管,后轉(zhuǎn)涼州總管。
開皇二年(582年)五月,突厥沙缽略可汗聚集本部兵及阿波等四可汗兵共四十萬突入長城。十二月,進至涼州(今武威市)、金城(今蘭州)、天水、延安等地,掠奪而還。
開皇三年(583年),楊堅命楊爽為行軍元帥,率軍分道反擊突厥。楊爽親率李充等四將出朔州(今屬山西)道,在白道(今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西北)與沙缽略軍相遇。楊爽采納總管李充的建議,乘沙缽略屢勝輕敵,以五千精騎襲其無缶,大破沙缽略軍,俘千余人,沙缽略可汗受重創(chuàng)潛逃。楊堅賜楊爽真食梁安縣千戶。
開皇六年(586年),楊爽復(fù)為元帥,率步騎十五萬出合川,突厥遁逃,楊爽回師。
開皇七年(587年),楊爽被征召入朝任納言,頗受楊堅器重。七月十六日(8月25日),楊爽因病逝世,年僅二十四歲,追贈太尉、冀州刺史,謚號“昭”。
人物評價
魏徵:高祖昆弟之恩,素非篤睦,閨房之隙,又不相容。至于二世承基,其弊愈甚?!ㄐl(wèi)王養(yǎng)于獻后,故任遇特隆,而諸子遷流,莫知死所,悲夫!
職位
納言,古官名。主出納王命。尚書等近臣所用幘巾。從字面看,“納言”寓有居高位而廣納群言、廣征賢論之義。"納言"是古代貴族帽子上的配飾,納言之飾,始于漢代,唐宋因之?!逗鬂h書·服》載:“巾,合后施收,尚書巾幘,收方三寸,名曰納言,示以忠正,顯近職也?!庇帧端问贰ぽ浄尽份d:所謂施收者,即納言;其定制為“其分三寸”。納言,原是職官之名,始見于《書·堯典》,職責(zé)是宣達帝命。隋代避隋文帝之父楊忠謙名之諱,凡中字皆不用,故用此名以代帝侍中;唐初尚沿用,后仍改侍中。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532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為官清厲的范滂,為何最后卻死于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