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努爾哈赤的故事,歡迎關(guān)注哦。
格格,是滿洲貴族之女的一種稱謂,后金時期,君主和貝勒的女兒都稱之為格格,比如說努爾哈赤的長女為東果格格,皇太極稱帝后,仿行明制,皇帝的女兒改稱公主,不過只有即將出嫁的皇帝之女才可獲得公主封號,未出嫁之前仍稱格格,今天小編要說的格格專指皇帝之女,且是最長壽的一位,即努爾哈赤第七女。
努爾哈赤一共有八個女兒,這位第七女生于1604年,當時,努爾哈赤正逐漸發(fā)展壯大,對海西女真四部進行蠶食,大有一統(tǒng)女真各部之勢。
第七女的母親為努爾哈赤庶妃伊爾根覺羅氏,伊爾根覺羅氏是努爾哈赤的第十位福晉,史料沒有記載伊爾根覺羅氏的家世,但從其在努爾哈赤后宮的地位(庶妃)來看,這名女子的出身可能比較低,極有可能是努爾哈赤的戰(zhàn)利品。
在第七女16歲那一年,她的父親努爾哈赤率領(lǐng)八旗軍隊在薩爾滬大敗明軍,徹底扭轉(zhuǎn)了對大明朝的劣勢,從此,后金開始對明軍采取攻勢。也就在這一年,第七女被父親封為鄉(xiāng)君品級格格,嫁給了那拉氏家族的騎都尉鄂托伊。
清朝時期,親王之女封和碩格格,稱郡主,郡王之女封多羅格格,稱縣主,貝勒之女封多羅格格,稱郡君,貝子之女封固山格格,稱縣君,鎮(zhèn)國公、輔國公之女封格格,稱鄉(xiāng)君。
努爾哈赤的這位第七女為何只得到一個令人尷尬的鄉(xiāng)君封號,而且,她并沒有嫁給有身份的蒙古王公或大臣之女,只嫁給一個小小的騎都尉?在筆者看來,可能有兩個原因:
第一,當時處于關(guān)外時期,貴族之女的封制還不完善,第七女得到一個鄉(xiāng)君封號也屬正常。
第二,這位第七女的母親伊爾根覺羅氏沒有雄厚的家世背景,在努爾哈赤后宮的地位非常低,因此,其女才獲得一個鄉(xiāng)君封號。
據(jù)史料記載,在第七女38歲那一年,即崇德六年(1641年),她的丈夫鄂托伊在戰(zhàn)場上陣亡,此后,這位第七女便沒能再嫁,不過,這位第七女可是一個長壽的女人,她先后歷經(jīng)天命、天聰、崇德、順治與康熙五朝,一直活到了康熙二十四年,享年82歲,這個壽數(shù),比清朝任何一位公主都要高。
后記:可能有的讀者,要問了,如果只論獲得公主封號的皇女,最長壽的又是哪一位呢?他就是和碩淑慎公主。
和碩淑慎公主是康熙廢太子胤礽第六女,生母為因胤礽側(cè)福晉唐氏,于雍正初年被接入宮中撫養(yǎng),這位公主生于父親胤礽第一次被廢的康熙四十七年,雍正繼位后,以和碩公主的封號嫁給了蒙古科爾沁部的觀音保,這位公主一直活到乾隆四十九年,享年77歲,是清朝最長壽的公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535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