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王雱的故事,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王雱何許人也?知道的人恐怕不多,但知道他爹王安石的人肯定很多。
據記載,王雱從小就聰明異常,讀書過目不忘。十五六歲時就能寫出洋洋萬言的長文章,之后又考取進士,當上了旌德尉。這些是不是做宰相的父親在運作,不太清楚,但王雱二十來歲就當上了處級干部,在別人看來絕對是祖上冒青煙的事。可王公子很不滿足,聲稱“官卑俸薄”,辭職回家做專職作家了:作策二十余篇,極論天下大事;又作《老子訓解》《佛書義解》等。除此之外,他極其風流自賞,幾乎每天都糾集一幫官二代、富二代尋花問柳,當時京城的所有秦樓楚館、詩妓舞娃,很少有人不知道這個揮金如土的王大公子。
王安石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了許多人,唯獨拿自己的寶貝兒子沒法子。況且這個兒子“才華冠世,議論驚人”,就是王安石自己也覺得遜他一籌。于是,由寵生憐,哪里還管他什么浪跡行止?
到了王安石手握大權、可以左右朝中人事安排時,王雱又想當官了。他對父親說,你提拔了這么多年輕的門生故舊當大官,難道我還不如這些人嗎?王安石說,執(zhí)政者不能選子弟入朝,這是本朝定例?,F(xiàn)在已經有不少人在說我多用私人……王雱那少爺脾氣發(fā)作起來根本聽不進這些什么規(guī)定,只管朝父親一通亂嚷,弄得王安石很是頭痛。
到底是文化人,不需別人點撥,王安石很快就有了主意。王安石讓兒子趕緊把所作策論及《老子訓解》等書稿拿出來,交出版社排版印刷,并以低廉價格在市場上出售。世人見當朝宰相的兒子出了書,紛紛爭相購買,加上內容還不錯,立即成了暢銷書。不知是否有幕后推手,反正王雱的著作很快傳進了大內,連皇帝也讀到了這些書,并對他頗為贊嘆。大臣鄧綰、曾布等人正想找機會討好王安石呢,便乘機大力推薦,說王雱如何有才、如何博學,差不多就是當世無二的治國英才了。神宗召王雱進來面試,王雱果然侃侃而談,句句都是神宗喜歡聽的。神宗龍顏大悅,遂當場授予王雱太子中允等顯要職位。
王雱成了皇帝身邊的紅人,做起事情來比其父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尤其對輿論控制得極為嚴厲,遇有謗議時政者,不問貴賤一律拘禁,敢怒不敢言成了當時的主流民情。兒子王雱能有如此作為,他爹王安石心里或許在暗自高興,以為自己后繼有人了。可事實是,經王雱這么一折騰,最直接后果是射向王安石的“子彈”越來越密集,越來越強烈。王安石終于中槍倒下,很多人說是因為他“改革”失敗了,可誰又能保證跟他縱子跋扈沒有關系呢?
這個人就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王安石不僅在政治上和文學上能力超群,他在處理家庭問題上也是備受后人敬仰。
王安石共有兩個兒子,大兒子王雱遺傳了他的優(yōu)點,王雱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道家學者,與王安禮、王安國并稱為“臨川三王”。而王安石的小兒子卻沒有受到父親和哥哥優(yōu)秀基因的影響,他生性暴躁,一生碌碌無為并無功績,并且心眼也特別小。
小兒子長大成人后,王安石給他娶了一個賢惠淑良的女子,沒過多久兒媳婦便懷有身孕。這本來是件特別讓人高興的事情,可就是這個小心眼的兒子卻悶悶不樂。他懷疑自己妻子肚子里的孩子不是自己的,經常與妻子爭吵,甚至拳打腳踢。這一切讓王安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知道自己的兒媳婦不是那樣的人,于是他開始著手處理這樁家事。
女性的名節(jié)在宋朝被看得極為重要,王安石為了維護自己的兒媳婦不被流言蜚語所傷害,便一心想著讓兒媳婦和這個不爭氣的兒子離婚。雖然兒媳并不愿意離婚,可是王安石還是要堅持把她從苦海中脫離。在王安石的努力下,兒子和兒媳分開了。這看似是棒打鴛鴦,其實是在變相的維護兒媳婦。兒媳離婚后,王安石也主動將這位女子認作干女兒,還為她另擇賢女婿,幫助其渡過一生。王安石在家庭事務的處理是上看似不合理,但是他的這種做法卻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可。
王安石兒子的故事:
1、獐鹿同籠的故事:
王安石的兒子王元澤只有幾歲的時候,有個客人送給他家一頭獐和一頭鹿,關在一起??腿藛査耗闹皇氢?,哪只是鹿。他從來沒有看見過這兩種稀罕的動物,看了半天,答道:獐旁邊的那只是鹿,鹿旁邊的那只是獐??腿寺犃?,十分驚奇。
2、生前嫁婦的故事:
因為聰穎異常,王雱很快就在眾多的人中脫穎而出,22歲就中了進士,并且仕途一帆風順,但是官場上的爾虞我詐和勾心斗角讓王雱有點應接不暇,于是王雱很快瘋狂了起來,甚至是懷疑自己的妻子龐氏對自己不忠,為了一些小事與龐氏爭吵不休,王雱妻子龐氏凄苦不堪,只能是躲到一間小樓內每天以淚洗面,王安石看到兒子王雱的病情始終不見好轉,非常心疼自己的兒媳,于是做主讓王雱與龐氏離了婚,又認為龐氏沒有任何的錯誤,不愿意讓龐氏背上被休掉的名聲,王安石還親自為龐氏選擇了一個好夫婿,相當隆重的將王雱妻子龐氏嫁了出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552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屢次重創(chuàng)敵軍而未嘗敗,李牧是如何做到···
下一篇: 樓蘭古國很強大嗎為何很多詩中都提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