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明末王爺和大臣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在崇禎17年的時候,也是這明朝時期皇帝過得最為痛苦的一個時間段了,因為這崇禎帝不像以前的皇帝那樣穿著龍袍吃著山珍海味,他已經(jīng)是一個窮皇帝了,他的衣服上竟然都打上了補丁。
而此時李自成的大軍也快要到北京這兒了,那么為了保住這明朝,皇帝也只能讓士兵們加把勁,那么自然就是需要有軍餉的,于是眼看著這火燒眉毛了,崇禎帝自己也拿不出錢來,于是就希望是朝廷重臣能夠幫幫大明幫幫這些士兵積攢點錢,讓他們買好武器和糧食。但是這些大臣王爺們也紛紛表示自己非常貧窮,根本就拿不出錢來了。
于是很多大臣們?yōu)榱吮硎咀约旱闹倚木烷_始變賣家產(chǎn),包括一些寶貝或者是房產(chǎn)之類的,而當時朝廷上有一個大臣就是國丈,周奎也是非常的盡心盡力,幫忙皇帝去募捐,只不過自己去也拿不出錢來,崇禎帝看著他只能吃發(fā)霉的米飯也是不忍心。那么此時這些大臣王爺們真的這么貧窮嗎?
其實并不是這樣的,這些大臣們只不過是裝裝樣子,整個朝廷當中除了這皇帝是真窮,其他人都是假的,那么為何這敵方都要打進城門了,卻依舊沒有人愿意捐款呢,這主要有下面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就是這些大臣們和皇帝的處境不一樣,大神們覺得這改朝換代也未免不可,畢竟這明朝這么窮,說不定下一個朝代能夠讓自己發(fā)達起來,所以他們隱隱約約就有了想要投靠下一個朝廷的欲望,但是皇帝不行,這新上任的皇帝自然是要把先帝給處置掉的,所以大臣們這一點都不著急,唯獨皇帝最心急。
第二個原因就是關于這捐贈出去的真相的去向,在明朝時期是有這么一個現(xiàn)象,那就是皇帝下令要發(fā)放軍餉的話,那么先會經(jīng)過六部,六部留下這當中的一部分財產(chǎn),之后還會有層層疊疊的部門,每個人都會扣留下一部分,最終基本上到了軍營當中的時候就所剩無幾了,所以皇帝讓他們捐款的時候,誰也不愿意捐,因為他們都知道這些錢都是被其他的人給貪污掉了。
第三個原因就是因為當時的軍隊力量的現(xiàn)狀,在那個時候的軍隊當中,士兵們連兵器都沒有了,因為他們?yōu)榱四軌虺陨弦豢陲堖B自己的兵器都販賣掉了,你說一個連飯都吃不飽的軍隊,怎么可能會有強大的戰(zhàn)能力,和李自成的應對比起來是不堪一擊的,所以那些官員重臣們都不愿意拿錢來做這最后的抗爭。
在歷史上對于各個帝王的評價中,崇禎的評價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高的,他在朝代衰敗的時候未選擇南遷,而是選擇上吊自殺,這個氣節(jié)到至今為止被人們所稱贊。他雖然是一個好領導者,由于他沒有接受和學習過帝王之學,所以他缺乏作為領導者的能力。
由于他的能力缺失不當,加快了明朝的滅亡。崇禎在位期間功績17年,這17年中朝廷一直缺錢。他作為一國之君就低下頭向大臣們苦苦哀求,求他們捐錢。大臣們也是敷衍了事,都是捐幾十兩,這點錢只是杯水車薪。那么我們可能會問,作為一個皇帝,他的權利握在手,為什么不直接抄大臣的家來錢可能會更方便,數(shù)量會更大一些,反而低頭去求大臣呢?
其實崇禎之前也是采取過抄家的,但是在抄過大臣家不久,他的皇子便去世了,那歷史上分析這可能是當時的官員給與崇禎的一個警告,崇禎對于皇子的愛護不敢再輕舉妄動,所以放棄了抄家的手段。而當時由于他自身能力不足,導致大臣們的權力太大,以至于他不能跟與相對的抗衡。他不在敢大開殺戒,也不敢去抄大臣的家,怕弄巧成拙,才低下頭兒去求各個大臣。
如果一個皇帝真的為了錢去抄君臣的家,他不但是在給自己埋下墳墓,寒了君臣的心還有可能造成君臣的反叛,也不會有君臣在為朝廷出力,為他做事,這樣只能會更加的加快他朝代的滅亡。崇禎在權衡利弊之下,所以不可能去抄君臣的家。
歷史上皇帝因為缺錢去抄君臣的家,最后都沒有好結果,不可能因為短期的利益損壞長遠的道路,而崇禎本身不傻,所以他也不可能這么做。奈何崇禎生不逢時,盡管勤勉上進,但是也抵不過當下局勢的衰敗,最后自殺身亡。不過他的這個細節(jié)還是值得我們?nèi)W習的。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以后,就頒布了建立諸侯的政策,在朱元璋去世以后,朱棣發(fā)動了靖難之役奪取了皇位,他害怕別的諸侯像自己一樣篡位,就開始削弱宗室與諸侯的權利,并且開始封他們?yōu)槌⒌母吖軄碚蔑@自己的賢德。
當時的政策是諸侯宗室只要生了孩子以后,俸祿就會變多,于是當時的諸侯宗室整天無所事事,就想著怎么可以多贏得一些俸祿,到了明末的時候,各宗室加起來的人口已經(jīng)達到了百萬之多,而且當時的優(yōu)養(yǎng)費也很高,當時國家財政已經(jīng)破產(chǎn)了,但是宗室的優(yōu)養(yǎng)費卻沒有減少,而當時社會動蕩的情況下,明朝宗室卻有著大量財產(chǎn),這就使得他們成為了當時社會中所有人仇恨的對象,但是當時的宗室卻不知道這種情況,直到明朝快覆滅的時候,他們依舊不愿意花一分錢充軍,最終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當時明朝的楚王是坐鎮(zhèn)武昌的諸侯之一,由于當?shù)刎S厚的賦稅,因此他當時算得上是諸侯中最有錢的一個網(wǎng)頁,當時張獻忠攻入湖北,殺掉襄王以后,搶奪了大量的財產(chǎn),在他嘗到諸侯這么多財富的甜頭以后,他將自己的矛頭指向了另一位諸侯—楚王。
楚王這個人非常的貪婪,據(jù)記載這個人當時有屯金百萬,而且當時武昌的兵防特別的弱,于是當時城中很多人都希望楚王可以出錢來組織義軍,但是他拒絕了。就連大帥左良玉苦苦哀求,他依舊不為所動,沒有辦法城中的人自己出錢組織了一隊兵馬。
但是這群人馬并沒有抵抗張獻忠,反而打開城門將張獻忠迎進城中,在張獻忠進城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將楚王府一掃而空,獲得了大量的財產(chǎn),然后他們將楚王宗室的數(shù)百人都丟到了長江,然后朝著四川方向殺去。
當時坐鎮(zhèn)成都的蜀王也是富甲天下,當時同樣有大臣向蜀王建議拿出一部分錢組建軍隊,但是同樣的被拒絕,于是沒有軍餉的軍隊,打了沒幾個回合也紛紛投降,等到張獻忠到達城腳下的時候,蜀王才出錢組建義軍,但是已經(jīng)沒有人去應募,后來張獻忠攻破了成都,住進了蜀王府。
當時百姓的很多財產(chǎn)都被這些諸侯宗室奪走,還不為百姓著想,這樣的情況下只能走向滅亡,最終優(yōu)養(yǎng)諸侯宗室的政策讓這些人都成了待宰的羔羊。
大家都知道在明朝末年的時候,崇禎皇帝手中極度缺錢,政府也沒有錢,所以面對當時大明江山的滿目瘡痍的局面,可謂是完全束手無策。而推翻大明江山的草寇李自成也是因為崇禎皇帝沒錢,最終裁撤驛站,李自成作為驛站的一名員工,也被皇帝給裁撤,走投無路,不得已參加了農(nóng)民起義軍。而農(nóng)民軍中,像李自成這樣遭遇的人真的很多,后來農(nóng)民起義軍的聲勢越來越壯大,崇禎皇帝無法剿滅農(nóng)民起義軍,最后反而被農(nóng)民起義軍給奪了江山,崇禎皇帝最終不得不在煤山上吊自盡。
可是當時的情況卻非常的詭異,那就是政府沒錢,皇帝手中沒錢,但那些皇親國戚加上大臣們手中卻有太多的錢。崇禎皇帝不是不明白這一點,在遇到危急的關鍵時刻,他也放下面子去求那幫親貴們捐錢,來一起渡過難關,可是那幫親貴們根本不予理會。據(jù)說周皇后為了讓父親帶頭捐款作榜樣,從宮中拿出自己的私房錢給國丈,可是國丈最后還只捐出了一部分,反而把女兒給他的錢貪了一部分。而其他的王公大臣和國丈也沒有什么分別,總之在大難臨頭的時候,各王公大臣都只顧自己,而根本不愿意捐錢給國家,導致北京城被草寇李自成攻破大明江山,從此滅亡。
照說皇帝是天下權力最大的人,他求那幫親貴捐錢,親貴不肯捐錢,他似乎完全可以動用手中的權力把王公大臣抄家,那自然有大筆的錢來充做軍費。但真實的情況顯然沒有這么簡單,因為那些王公大臣再加上皇親國戚和崇禎等人是利益共同體,也就是常說的自己人,自己人對自己人是相當難以下手的。崇禎雖然是皇帝,看起來無比顯貴,但他也只是這些人的利益代表而已,真的他如果得罪了這些人,不能再代表他們的利益,說不定就會被他們拋棄。
在歷史上,除了開國皇帝和一些比較強勢的皇帝之外,大部分皇帝事實上很難做到為所欲為。而在明朝這種體制下,很多皇帝甚至被文官架空,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掌握所有的權利,事實上什么也做不了。明朝除了朱元璋,朱棣和嘉靖皇帝之外,其他的皇帝說實話都談不上多么強勢的皇帝。即使是嘉靖皇帝,在很多事情上依然受到文官的制約。而到了崇禎的爺爺萬歷皇帝那一代,實在受不了文官了,干脆就躲到后宮里去,一躲就是幾十年。
崇禎皇帝被史書稱為是歷史上最勤奮的皇帝之一,他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但是他做的卻完全不對路。他的哥哥天啟皇帝朱由校就比他聰明不少,他自己不出面,任用大太監(jiān)魏忠賢當惡人,把那些王公大臣一個個弄得焦頭爛額,但是卻很好地解除了明朝的一部分危機。崇禎皇帝如果想找那些王公大臣收錢,就不應該自己出面,而應該養(yǎng)一些惡狗,但可惜崇禎皇帝自始至終都沒有養(yǎng)成功這個惡狗。
當然這也不是說皇帝什么都做不了,皇帝可以抓其中一兩個,但是這樣的結果恐怕也很難填滿那個窟窿?,F(xiàn)在都有財產(chǎn)轉移一說,而當年那個時代那些王公大臣也的確非常富有,因為在李自成殺進京城之后,從那些王公大臣家里拷打出了七千萬兩白銀。如果崇禎皇帝能夠得到這筆資金的十分之一,說不定就能夠解決不少問題了。但是那些王公大臣一個個都是守財奴,他們可不會把錢給崇禎,而且他們會裝窮,他們所有的財富事實上都藏在只有他們知道的秘密地方,崇禎即使抄他們的家,估計也抄不出多少錢來,而反過來會讓自己陷入被動。因為在歷史上就有一些王公大臣被皇帝逼迫要錢,最后干脆上吊自盡,最后皇帝錢沒要著,還落了一個逼死人的壞名聲。
當時的地主階層還是比較富有的,如果真的能從他們手中弄來錢的話,國運還是有救的。崇禎手下的大將孫傳庭曾經(jīng)就用過這一招,最后把西北那些背景深厚的地主階層都扒了一層皮,從中弄了不少錢。孫傳庭所率領的軍隊也是明朝最后一支能征善戰(zhàn)的軍隊,可惜崇禎皇帝實在是太心急了,最后逼他出潼關與李自成作戰(zhàn),結果自然不出意料,這支軍隊被李自成的農(nóng)民軍給打敗。也許那些王公大臣們已經(jīng)明白,他們即使把錢拿出來,武裝出來的軍隊,最終也不是李自成那些農(nóng)民軍的對手。
因為在他們看來,明朝即使滅亡了,他還還可以投靠新的朝代,但是作為皇帝的崇禎他是不能的,這就如同三國時期孫權和魯肅說的那句話一樣,作為臣子是可以投降的,但作為主公是不能的。正是因為這種心態(tài),所以那些王公大臣都不肯捐款,看著大明王朝一步步走向坍塌。崇禎皇帝也不是不明白這一點,他完全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所以到了最后亡國自殺之前,他就指出朕非亡國之君,而指責那些人是導致明朝滅亡的罪魁禍首,他最后說這句話也只是抒發(fā)了他心中的憤怒,事實上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明朝結束于崇禎這一代,在明朝末期,國家國庫虧空,打仗急需用錢。但是既便如此,那些官員和王爺有錢的依然有錢,貪的繼續(xù)貪,最后使得國庫虧空,崇禎要求大臣們捐點錢給邊疆的戰(zhàn)士打仗用,而他們個個扣的很,都不愿意出錢,即使這樣崇禎也沒有抄他們的家,我覺得原因是:第一崇禎也在等待機會,但沒人人能站出來揭發(fā)。第二這么些個大臣都是官官相庇。第三崇禎后來想要和滿洲人議和一事敗露,失去了王爺們的信任。
當時國庫虧空,明朝面臨著內(nèi)憂外患,在這種情況下,崇禎主張大臣自己捐錢,還沒有說要強制的讓他們交錢,并且明確的說了最低三萬兩白銀。而結果卻是最富最富的也才捐了2萬多,而其他的大臣有的說自己上有老下有下以此來推脫,有的就捐十幾兩,難道他們真的是窮嗎,他們隨便一年貪污的錢起碼是三萬的十幾倍吧,這點小錢都不愿意出,而且國家都已經(jīng)到了危急存亡的時候,他們還如此自私,這樣下來崇禎都不抄了他們家,可見崇禎這個人是真的心軟。就算皇帝真的要下罪于他們,也得有人順水推舟,但當時的格局卻是沒有一個人能夠站出來。
崇禎這個人好面子,不想自己留下任何不好的污點,當時李自成打了進來,崇禎知道自己沒有臉下土見自己的先輩,就直接上吊而死,可見他的臉面比啥都重要,但是東林黨派的人是真的無能,他們不過也實在沒有啥能拿出來治他們罪的,平時也十分小心翼翼。
在當時的格局下,國家已經(jīng)內(nèi)憂外患,崇禎再貿(mào)然整治大臣和王爺,而他們再做出損害國家之事,只會讓國家更加水深火熱。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584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橋公是什么人他跟二喬有什么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