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公是什么人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系,小編告訴你。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出身于東漢四世三公名門之家的袁術(shù)是第一次先冒出來稱帝了,建號仲氏 ,在江淮地區(qū)擁兵自重,卻奢侈荒淫,橫征暴斂,部眾離心,最終成為了眾矢之的,最后慘敗而死。袁術(shù)稱帝之后,也封了2位大將軍,其中一位自己被殺,卻生2個國色天香的女兒,被孫策周瑜搶了。
這個時候,你會疑問了,孫策周瑜搶的2位國色天香的女人不是大喬小喬嗎?三國時的大喬和小喬合稱“二喬”,是中國古代歷史上著名的大美女,分別是三國東吳霸主孫策和大將周瑜的妾。他們的父親是橋公,橋姓今簡化為喬,兩姓合一。這個橋公到底是誰呢?
據(jù)考證,這個橋公非常有可能就是袁紹的大將橋蕤。橋蕤,袁術(shù)麾下大將,為袁術(shù)開拓地盤立下了一定戰(zhàn)功,公元193年,袁術(shù)被曹操擊敗,來到淮南,殺死揚州刺史陳溫,授命橋蕤為大將。根據(jù)《三國志》記載:“太祖與紹合擊,大破術(shù)軍。術(shù)以余觽奔九江,殺揚州刺史陳溫,領其州。以張勛、橋蕤等為大將軍?!?相比之下,橋蕤的身份地位比《三國演義》之中紀靈的地位高多了。
公元194年,朝廷派馬日磾來到淮南,傳詔遷袁術(shù)為左將軍,并任命依附袁術(shù)的孫策為懷義校尉。孫策年紀輕輕,卻為袁術(shù)攻下了廬江。橋蕤從心底里佩服孫策。同年12月,曹操進攻袁術(shù),被擊退。袁術(shù)于是和橋蕤領軍進攻蘄陽,基本攻克。公元197年,袁術(shù)稱帝,聯(lián)姻割據(jù)在徐州的軍閥呂布,呂布不僅不答應,還殺死了使者。袁術(shù)便派張勛、橋蕤及不久前來歸降的韓暹、楊奉等人共七部人馬進攻呂布。呂布軍謀士陳珪策反了韓暹、楊奉,袁術(shù)軍大亂,于是被擊潰,橋蕤本人更是被呂布軍生擒(后不知為何又被呂布軍放回)
同年曹操進攻稱帝的袁術(shù),袁術(shù)令橋蕤等人防守蘄陽一帶,橋蕤抵擋不住,兵敗身亡。袁術(shù)死后,袁術(shù)從弟袁胤畏曹操,不敢居壽春,率其部曲奉術(shù)柩及妻子依附袁術(shù)的故吏廬江太守劉勛。
二喬的姓本作“橋”,可以稱為橋氏。至于她倆的芳名,史書失載,只好以“大喬”、“小喬”來區(qū)別。橋蕤是當時橋氏人物中確定與孫策認識的?!度龂尽贰靶g(shù)大將橋蕤張勛皆傾心敬(孫策)焉”。于情于理都能被孫策稱為“橋公”。
橋蕤在197年戰(zhàn)亡。據(jù)《袁術(shù)傳》記載,197年6月袁術(shù)死后。他的家人以及“部曲男女”(即袁術(shù)部下的家眷)都被帶往皖城 。這與六個月后孫氏破皖城得二橋,并稱她們之前“流離”——父親戰(zhàn)死,逃奔皖城等慘狀的時間與處境是相吻合的。
另,破皖城后除了二橋以外,地位高崇的袁術(shù)之女袁夫人后來亦成為孫權(quán)妃嬪。既然如此,周瑜孫策納橋蕤二女為妾也是符合邏輯的。孫,周納二橋,既給了去世的橋蕤一個交代,又拉攏袁術(shù)殘余勢力,兩全其美。
大喬,生卒年不詳,廬江皖縣(今安徽潛山)人,為喬公長女,孫策之妻,小喬之姊。與小喬并稱為“江東二喬”,據(jù)傳為絕世美女。
大喬檔案
容貌: 國色流離
配偶: 孫策
[1]妹妹: 小喬
子女:孫紹
相關人物: 孫策 小喬 周瑜 喬國老
曾效力過的勢力: 吳
本名:喬薇(或瑋)字朝容
歷史傳記
大喬,廬江皖縣[今安徽潛山]人也。父喬國老德尊于時。大喬國色流離、資貌絕倫。建安三年,孫策攻皖,拔之。納大喬為妻。后人謂英雄美女,天作之合。
演義傳記
廬江皖縣喬國老有二女,大喬和小喬。大喬有沉魚落雁之資,傾國傾城之容。孫策征討江東,攻取皖城,娶大喬為妻。自古美女配英雄,伯符大喬堪絕配。曹操赤壁鏖兵,虎視江東,曾有攬二喬娛暮年,還足平生之愿。
補充說明
史籍中有關江東二喬的記載極少。陳壽的《三國志》中只有《吳書·周瑜傳》有這樣一句。 從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孫)策自納大喬,(周)瑜納小喬。 裴松之注此傳時引用了《江表傳》,也只有一句:(孫)策從容戲(周)瑜曰:「橋公二女雖流離(按:流離,光彩煥發(fā)貌), 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這兩句話告訴我們:
第一,二喬的姓本作「橋」,至于她倆的芳名,史書失載,只好以「大喬」、「小喬」來區(qū)別。現(xiàn)代人對此會覺得奇怪,但在以男性為中心的封建社會里,這種現(xiàn)象卻是見慣不經(jīng)的。歷史上許多皇后都沒有留下名字,就是孫權(quán)的母親吳夫人、妹妹孫夫人,不也同樣不知其名嗎?
第二,二喬的籍貫是廬江郡皖縣(今安徽潛山)。
第三,二喬長得很美 ,有傾國之色,顧盼生姿,明艷照人,堪稱絕代佳麗。
第四,孫策、周瑜得到二喬是在建安四年(199年)攻取皖縣之后,當時,孫、周二人都是25歲(周瑜比孫策小一個月),因此,估計二喬的年齡不過20上下。第五,孫策、周瑜對能娶二喬為妻感到非常滿意。 從二喬方面來說,一對姐妹花,同時嫁給兩個天下英杰,一個是雄略過人、威震江東的「孫郎」,一個是風流倜儻、文武雙全的「周郎」,按照傳統(tǒng)觀點,堪稱郎才女貌,美滿姻緣了。 作為艷名傾動一時的美女,江東二喬很自然地成了文學藝術(shù)的對象。最早而且最著名的作品當推
唐代詩人杜牧那首膾炙人口的《赤壁》詩: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編輯本段]凄涼一生
從二喬方面來說,一對姐妹花,同時嫁給兩個天下英杰,一個是雄略過人、威震江東的孫郎,一個是風流倜儻、文武雙全的周郎,堪稱美滿姻緣了。郎才女貌,諧成伉儷,當然兩情相愜,恩愛纏綿。然而,二喬是否真的很幸福呢?其實大喬的命是很苦的。孫策娶大喬的那年是二十四歲,大喬是十八歲,可惜天妒良緣,兩年后正當曹操與袁紹大戰(zhàn)官渡,孫策正準備陰襲許昌以迎漢獻帝,從曹操手中接過“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quán)柄時,孫策被許貢的家客所刺殺,死時年僅二十六歲。大喬和孫策僅過了三年的夫妻生活。當時,大喬充其量二十出頭,青春守寡,身邊只有襁褓中的兒子孫紹,真是何其凄惶!從此以后,她只有朝朝啼痕,夜夜孤衾,含辛茹苦,撫育遺孤。歲月悠悠,紅顏暗消,一代佳人,竟不知何時凋零!
[編輯本段]歷史評價
孫策:喬公二女雖流離,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 《江表傳》
歷史遺跡
大喬墓,亦位于湖南岳陽市。孫策之妻大喬葬于此。有題聯(lián)曰:
高唱大江,誰把黃金鑄銅雀;
方遷喬木,忍拋紅豆打流鶯。
巴蜀人空悲夜雨;
女貞木落吊秋風。 陳茀詒
小喬
小喬,廬江皖縣(今安徽潛山)人,喬公次女,周瑜之妻,大喬之妹。與大喬并稱為“江東二喬”。據(jù)傳為絕世美女。
【基本資料】
容貌:國色流離
配偶:周瑜
姐姐:大喬
子女:兩子(周循、周胤)一女(嫁與太子孫登)
相關人物: 周瑜 大喬 孫策 喬國老
本名:喬倩(喬霜某些三國同人文中的稱呼)
備注:小喬之名,取字1997年出土的漢末皖縣縣志,雖為殘卷,但其中提到二橋之名諱,只是不之縣制所提二橋是否為大小喬。故雖屬推測但應有一定依據(jù)
【簡明傳記】
小喬,廬江皖縣(今安徽潛山)人也。父喬國老德尊于時。小喬國色流離,資貌絕倫。建安三年,周瑜協(xié)策攻皖,拔之。娶小喬為妻。后人謂英雄美女,天作之合。
【模糊之美】
東漢建安四年,孫策從袁術(shù)那里得到三千兵馬,回江東恢復祖業(yè),在同窗好友周瑜的扶持下,一舉攻克皖城。皖城東郊,溪流環(huán)繞,松竹掩映著一個村莊——喬公寓所,后人稱之為喬公故宅。喬公有二女國色天香,又聰慧過人,遠近聞名。因遣人禮聘,得邀喬公允許,送入一對姊妹花。于是,便有了孫策納大喬、周瑜娶小喬的韻事。
在喬公故宅的后院有一口古井,水清且深。相傳二喬姐妹常在此梳妝打扮,可謂“修眉細細寫春山,松竹簫佩環(huán)”。每次妝罷,她倆便將殘脂剩粉丟棄井中,長年累月,井水泛起了胭脂色,水味也有胭脂香了。于是,這井便有了胭脂井的雅稱。有詩曰:“喬公二女秀色鐘,秋水并蒂開芙蓉?!?
從二喬方面來說,一對姐妹花,同時嫁給兩個天下英杰,一個是雄略過人、威震江東的孫郎,一個是風流倜儻、文武雙全的周郎,堪稱美滿姻緣了。郎才女貌,諧成伉儷,當然兩情相愜,恩愛纏綿。然而,二喬是否真的很幸福呢?其實大喬的命是很苦的。孫策娶大喬的那年是二十四歲,可惜天妒良緣,兩年后正當曹操與袁紹大戰(zhàn)官渡,孫策正準備陰襲許昌以迎漢獻帝,從曹操手中接過“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quán)柄時,孫策被許貢的家客所刺殺,死時年僅二十六歲。大喬和孫策僅過了兩年的夫妻生活。當時,大喬充其量二十出頭,青春守寡,身邊只有襁褓中的兒子孫紹,真是何其凄惶!從此以后,她只有朝朝啼痕,夜夜孤衾,含辛茹苦,撫育遺孤。歲月悠悠,紅顏暗消,一代佳人,竟不知何時凋零!小喬的處境比姐姐好一些,她與周瑜琴瑟相諧,恩愛相處了十二年。周瑜容貌俊秀,精于音律,至今還流傳著“曲有誤,周郎顧”的民諺。小喬和周瑜情深恩愛,生活在一起,隨軍東征西戰(zhàn),并參加過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zhàn)。戰(zhàn)后二年,“瑜還江陵,為行裝,而道于巴丘,病卒,時年三十六歲”。在這十二年中,周瑜作為東吳的統(tǒng)兵大將,江夏擊黃祖,赤壁破曹操,功勛赫赫,名揚天下;可惜年壽不永,在準備攻取益州時病死于巴丘,年僅三十六歲。這時,小喬也不過三十歲左右,乍失佳偶,其悲苦也可以想見。美人命薄,二喬在如詩如畫的江南,過著寂寞生活。吳黃武二年小喬病逝,終年四十七歲(年齡有爭議,一說其為周瑜守墓十四載)。明人曾有詩曰:“凄凄兩冢依城廓,一為周郎一小喬?!毙棠褂蟹鉄o表,平地起墳,漢磚砌成。到1914年,岳陽小喬墓上還有墓廬?,F(xiàn)在尚有刻著隸書“小喬墓廬”的石碑。
小喬究竟有多美?《三國志》沒有寫,杜牧沒有寫,羅貫中也沒有寫,這種美實在太模糊了??墒牵О倌陙?,這“模糊美”一直動人心魄。上海博物館藏清代吳之fán竹雕《二喬并讀圖筆筒》、王世襄《竹刻鑒賞》一書有照片及拓本,說刻的是“兩婦高髻,一持扇坐榻上,一坐杌子,手指幾上書卷,似在對語。榻上陳置古尊,插牡丹一枝,旁有籠、篋、壚、硯、水盂、印盒等文房用具”。筆筒背刻陽文七絕一首:“雀臺賦好重江東,車載才人拜下風。更有金閨雙俊眼,齊稱子建是英雄?!弊鳛槠G名傾動一時的美女,江東二喬很自然地成了文學藝術(shù)的對象。古代女人美不美全靠歷代筆墨渲染而定,未必可靠。明代高啟的《過二喬宅》云:“孫郎武略周郎智,相逢便結(jié)君臣義。奇姿聯(lián)璧煩江東,都與喬家做佳婿。喬公雖在流離中,門楣喜溢雙乘龍。大喬娉婷小喬媚,秋水并蒂開芙蓉。二喬雖嫁猶知節(jié),日共詩書自怡悅。不學分香歌舞兒,銅臺夜泣西陵月?!笨蓢@曹操有生之年未能取江東,不然二喬或許就在銅雀臺里度過余生了。
【才子佳人】
漢電視劇《三國演義》中的小喬(何晴飾)代橋、喬本為兩姓。小喬姓橋而非喬,后世橋姓的橋被簡化為喬。晉·陳壽《三國志·吳書九·周瑜傳》中,有關小喬的記載極其簡單。只在建安三年(198年)內(nèi),有“(孫)策欲取荊州,以瑜為中護軍,領江夏太守,從攻皖(西漢置縣,即潛山縣梅城鎮(zhèn)),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边@里的“小橋”即“小喬”。周瑜納小喬為建安三年(198年),瑜時年二十四歲。瑜逝世為三十六歲,是為建安十四年(209年)。如此推算,瑜與小喬在一起生活只有十二年。瑜與小喬生兩男一女。“女配太子登(孫權(quán)長子)。男循尚公主(娶孫權(quán)女),拜騎都尉,有瑜風,早卒。循弟胤,初拜興業(yè)都尉,妻以宗女,授兵千人,屯公安?!比鐟{藉以上簡單的記載,后世似乎很難將以上瑜、喬的身世,在民間當作傳聞傳流開來。當然,也就不會有以后小喬多墓的出現(xiàn)。
周瑜、小喬故事的傳流,除其兩人具有本身的因素而外,還與明·羅貫中在《三國演義》里,圍繞銅雀臺故事對他倆的精心編排與渲染有關?!堆萘x》第三十四回敘曹操平定遼東后,心情大暢,欲建銅雀臺以娛晚年。少子曹植進言:“若建層臺,必立三座?!敝虚g名銅雀,左為玉龍,右為金鳳?!案鲀蓷l飛橋,橫空而上,乃為壯觀。”操喜,留曹植、曹丕在鄴郡建臺。這是建臺之緣起,與周瑜、小喬一字無關。第四十二回敘曹操得荊州后,欲領兵百萬南下,約孫權(quán)“共擒”劉備。一時孫吳主戰(zhàn)、主和,沸沸揚揚,難以主張。第四十三回敘:經(jīng)魯肅與劉備、諸葛亮的合謀,孔明愿隨魯肅赴柴桑(故城在江西九江縣西南二十里)親見孫權(quán),以陳利害,堅定孫權(quán)聯(lián)合抗曹。
全書到了第四十四回,周瑜、小喬才與銅雀臺有了聯(lián)系:正在這時,原在鄱陽湖訓練水師的周瑜,星夜趕回柴桑,當晚就緊急約見孔明。此時的周瑜和先前的孫權(quán)一樣,雖是決心抗曹,但對聯(lián)合劉備卻存戒心。瑜起初想盡量不露抗曹的本意,以試孔明;而孔明卻趁機言曹勢眾,難以抵擋,使用激將之法假意勸瑜降曹,言道:“愚有一計:并不勞牽羊擔酒,納土獻??;亦不須親自渡江,只須遣一介之使,扁舟送兩個人到江上。操一得此兩人,百萬之眾,皆卸甲卷旗而退矣。”孔明佯裝不知大、小喬為孫策、周瑜之妻,接著說道:“亮居隆中時,即聞操于漳河新造一臺,名曰銅雀,極其壯麗;廣選天下美女,以實其中。操本好色之徒,久聞江東喬公有二女,長曰大喬,次曰小喬,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操曾發(fā)誓曰:吾一愿掃平四海,以成帝業(yè);一愿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臺,以樂晚年,雖死無恨矣。今雖引百萬之眾,虎視江南,其實為此二女也。”周瑜豈信孔明之言,問:“操欲得二喬,有何證驗?”孔明又言,操曾命子曹植作《銅雀臺賦》,“賦中之意,單道他家合為天子,誓取二喬?!睘榱俗C明孔明所言是實,瑜又問:“此賦公能記否?”孔明越發(fā)大展才智,當著周瑜、魯肅之面背誦該賦時,巧妙地添油加醋,著意激怒周瑜。其中有句為:“立雙臺于左右兮,有玉龍與金鳳。攬二喬于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演義》所錄孔明背誦之《銅雀臺賦》與曹植原作之《登臺賦》(即《演義》所稱之《銅雀臺賦》)真?zhèn)坞s糅。又橋本小喬之姓,孔明背誦之賦所加內(nèi)容,明以連接玉龍與金鳳的二橋,指謂大、小二喬女。周瑜聽罷,“勃然大怒,離座指北而罵曰:‘老賊欺吾太甚!’”自此,便堅定孫劉聯(lián)合抗曹的決心。
二喬在《演義》中從未登場。即便通過銅雀臺事,小喬在書中也只是虛出。但小喬的國色天嬌與其在周瑜、曹操心目中的地位,卻被展現(xiàn)無遺。赤壁之戰(zhàn)竟為小喬而起,這是書中孔明開了一個多么大的玩笑!這不能不說是羅貫中在編著《演義》中手法的高明。應當說書中對周瑜、小喬,以及孔明、曹操,通過銅雀臺事件而展開的繪聲繪色而又極具傳奇性的描述,既說明了瑜、喬的愛情,又給后世民間增添了關于他倆之間姻緣佳話傳流的內(nèi)容。這實是后世小喬能有多墓的添游戲真三國無雙里的小喬加的原因之一。
周瑜娶小喬,在<三國演義>中并沒有記載.但,有一些只言片語可以顯示出倆人的關系.第二十九回小霸王怒斬于吉 碧眼兒坐領江東:(孫策)又喚妻喬夫人謂曰:“吾與汝不幸中途相分,汝須孝養(yǎng)尊姑。早晚汝妹入見,可囑其轉(zhuǎn)致周郎,盡心輔佐吾弟,休負我平日相知之雅?!钡谒氖幕乜酌饔弥羌ぶ荑?孫權(quán)決計破曹操:瑜曰:“公有所不知:大喬是孫伯符將軍主婦,小喬乃瑜之妻也?!?
此外,在<三國志>中,有周瑜娶小喬的記載,在<周瑜傳>中.原文是:頃之,策欲取荊州,以瑜為中護軍,領江夏太守,從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策從容戲瑜曰:“橋公二女雖流離(作容貌煥發(fā)的意思),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br>【歷史遺跡】
一、廬江小喬墓(安徽)
年代:東漢
地址:廬江縣城新汽車站東側(cè)
小喬為周瑜妻,墓在縣城大西門,真武觀西百步。公元210年,周瑜病逝,厚葬于廬江東門橫街朝墓巷,小喬住守廬江,扶養(yǎng)遺孤。公元223年,小喬病卒,享年四十七歲,葬于縣城西郊,舊稱喬夫人墓,俗名瑜婆墩,平地起墳,墓有封無表,漢磚結(jié)構(gòu),墓前有碑,拜臺、列臺屏石供,墓門向東,明崇禎時毀于兵亂,僅存一座土冢,與城東周瑜墓遙遙相望。
2001年被廬江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岳陽小喬墓(湖南)
小喬墓,又名二喬墓,在岳陽樓北面。據(jù)光緒《巴陵縣志》引明《一統(tǒng)志》載:“三國吳二喬墓,在府治北。吳孫策攻皖,得喬公二女,自納大喬,而以小喬歸周瑜,后卒葬于此。”又引《戊申志》載“墓在今廣豐倉內(nèi)。或小喬從周瑜鎮(zhèn)巴丘,死葬蔫。大喬不應此?!薄栋土昕h志》又載“瑜所鎮(zhèn)巴陵在廬陵郡,非今巴丘?!庇峙崴芍⒔狻度龂尽贩Q:“瑜留鎮(zhèn)之巴丘,為廬陵郡巴丘縣(今江西省境內(nèi)),瑜病卒之巴陵,為晉荊州長沙郡巴陵縣(即今岳陽市)?!笔胧鞘敕?,尚待考證。
小喬墓地一帶,傳為三國周瑜軍府。墓府為當時軍府花園。墓地環(huán)境幽靜,花木繁茂,墓頂植女貞二株。墳前墓碑高約一米,上書"小喬之墓"。清嘉慶前,墓內(nèi)修葺情況沒有記載。《巴陵縣志)載:"嘉慶二年(公元1797年),知府沈廷瑛重修"。以后又無記載。傳聞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督學陸保宗重新修建,并在冢上重植女貞二株。1993年又于墓南側(cè)增建小喬墓廬,四周建有圍墻。墓園內(nèi)照壁。正面刻有宋蘇東坡手跡:"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墓冢為圓形封土堆,墓周有游道,并增加石欄護圍。園內(nèi)建筑,為磚木結(jié)構(gòu),覆以青色琉璃,具有江南園林風格。
三、南陵小喬墓(安徽)
在皖南青弋江上游的南陵縣境內(nèi),中山公園邊上,也有一座小喬墓。據(jù)《南陵縣志》,此墓建于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起因是當時的知縣高怡夢見小喬,訴說她的墓在香油寺側(cè),遂令典史江鯤在香油寺西苑,重建小喬墓。周瑜曾經(jīng)做過春谷(南陵)長,小喬死后葬在南陵,也就有了依據(jù),為世人所公認。南陵小喬墓前有一塊巨碑,陽刻“東吳大都督周公德配喬夫人之墓.”兩側(cè)陰刻著一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安徽宿松文人許文權(quán)撰: 千年來本貴賤同歸,玉容花貌,飄零幾處?昭君冢、楊妃塋、真娘墓、蘇小墳,更遺此江作名姝,并向天涯留勝跡。 下聯(lián)是蕪湖儒士陶寶森作: 三國時何夫妻異葬,紙錢酒杯,澆典誰人?筍篁露、芭蕉雨、菡萏風,梧桐月,只借他寺前野景,常為地主作清供。
石碑已經(jīng)破成幾段,現(xiàn)移存南陵縣文化館內(nèi)保存。
岳陽小喬墓題詞
小喬墓,又名二喬墓,在湖南省岳陽樓北面。據(jù)光緒《巴陵縣志》引明《一統(tǒng)志》載:“三國吳二喬墓,在府治北。吳孫策攻皖,得喬公二女,自納大喬,而以小喬歸周瑜,后卒葬于此?!毙膛c周郎朝夕相相伴,形影不離。瑜卒,小喬護柩返回故里,撫養(yǎng)遺孤。吳·黃武二年(223年)小喬病逝,終年47歲,葬于廬江縣城西的真武觀西,與城東的周瑜墓遙遙相對。明人曾有詩曰:“凄凄兩冢依城廓,一為周郎一小喬?!毙棠篃o表,平地起墳,漢磚砌成。元朝至正年間(1341年)修繕一次,明崇禎時毀于兵亂,現(xiàn)存一座土冢。又引《戊申志》載“墓在今廣豐倉內(nèi)?;蛐虖闹荑ゆ?zhèn)巴丘,死葬蔫。大喬不應此?!薄栋土昕h志》又載:“瑜所鎮(zhèn)巴陵在廬陵郡,非今巴丘?!庇峙嶙⒔狻度龂尽贩Q:“瑜留鎮(zhèn)之巴丘,為廬陵郡巴丘縣(今江西省境內(nèi)),瑜病卒之巴陵,為晉荊州長沙郡巴陵縣(即今岳陽市)。”孰是孰非,尚待考證。小喬墓一帶,傳為三國周瑜軍府。墓府為當時軍府花園。墓地環(huán)境幽靜,花木繁茂,墓頂植女貞二株。墳前墓碑高約一米,上書“小喬之墓”。清·嘉慶前,墓內(nèi)修葺情況沒有記載?!栋土昕h志》載:“嘉慶二年(1797年),知府沈廷瑛重修”。以后又無記載。傳聞光緒七年(1881年),督學陸保宗重新修建,并在冢上重植女貞二株。1993年又于墓南側(cè)增建小喬墓廬,四周建有圍墻。墓園內(nèi)照壁。正面刻有宋·蘇東坡手跡:“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雄姿英發(fā)”。墓冢為圓形封土堆,墓周有游道,并增加石欄護圍。園內(nèi)建筑,為磚木結(jié)構(gòu),覆以青色琉璃,具有江南園林風格。
巴戍人空悲夜雨;
女貞木落吊秋風。
——佚名題湖南省岳陽小喬墓廟
古木猶傳貞女意;
名山不道小姑歸。
——陳詒茀題湖南省岳陽小喬墓廟
一夢黃梁,何處是英雄割據(jù);
獨留青冢,亦足拓名士襟懷。
——周延俊題湖南省岳陽小喬墓廟
姊妹花殘,青草湖邊雙斷雁;
佩環(huán)月冷,紫藤墻外有啼鵑。
——吳樹楷題湖南省岳陽小喬墓廟
桴鼓謝吳宮,銅雀春深千古恨;
佩環(huán)遺楚澤,杜鵑啼破一天愁。
——周延俊再題湖南省岳陽小喬墓廟
芳冢吊斜陽,一樹女貞長不死;
大江流日夜,千秋環(huán)佩可歸來。
——張浚題湖南省岳陽小喬墓廟
戰(zhàn)士久無家,赤壁清風蘇子賦;
佳人猶有冢,黃陵芳草杜鵑啼。
——張浚題湖南省岳陽小喬墓廟
銅雀有遺悲,豪杰功隨三國歿;
紫鵑無限恨,瀟湘月冷二喬魂。
——陳詒茀再題湖南省岳陽小喬墓廟
佛弦顧曲,話周郎竟能赤壁鏖兵,恨消銅雀;
同穴湘山,羨妃子撫此東吳抔土,望斷秭歸。
——佚名題湖南省岳陽小喬墓廟
小苑辟從今,對馬鬣一抔,秋風酒酌湖蘋白;
大姨渺何處,獨蛾眉千秋,春雨香留蔓草青。
——陳詒茀再題湖南省岳陽小喬墓廟
世界已非唐虞,近接叢祠,生喜有鄰傍舜婦;
英雄不及兒子,虛傳疑冢,死憐無地葬曹瞞。
——吳恭亨題湖南省岳陽小喬墓廟
銅雀鎖春風,可憐歌舞樓臺,千古不傳奸相冢;
杜鵑啼月夜,也是英雄夫婿,三更猶悼美人魂。
——李秀峰題湖南省岳陽小喬墓廟
阿姨渺何存,想當佩環(huán)來歸,應共話洞庭夜月;
老瞞空欲鎖,把此松楸憑吊,最難忘赤壁東風。
——袁少枚題湖南省岳陽小喬墓廟
綠珠猶作墜樓人,銅雀春深,最恨舊傳非禮語;
二女遠來巡狩地,瀟湘月冷,可憐固有未歸魂。
——佚名題湖南省岳陽小喬墓廟
夫婿是英雄,雖香閨妙解,談兵籌策,無須內(nèi)助;
名姝隆際遇,喜良人才高,顧曲唱和,別有知音。
——梁殿鈞題湖南省岳陽小喬墓廟
巴丘本夫婿殂落之墟,亦足為歡,同上將臺談往事;
北渚隨湘君淹回以后,幸能作伴,莫依木葉悵秋風。
——陳逢元題湖南省岳陽小喬墓
漢昌奉邑,岳陽將臺,夫婿昔登壇,橫槊南來消霸氣;
楚冢新封,吳宮冷閉,阿姨誰薦食,大江東去有余哀。
——蔡乃煌題湖南省岳陽小喬墓廟
問薄游岳陽,彼魯肅墓巍巍在旁,初不聞諸君馨香俎豆;
使竟鎖銅雀,同息夫人脈脈飲恨,奚足令過者憑吊咨嗟。
——袁少枚再題湖南省岳陽小喬墓廟
銅雀算老瞞安樂窩,賣履晚無聊,一世雄盡,美人亦盡;
洞庭是夫婿戰(zhàn)利品,埋香茲有托,三分鼎亡,抔土不亡。
——吳恭亨再題湖南省岳陽小喬墓
[編輯本段]【關于小喬的詩詞】
電影《赤壁》中的小喬(林志玲飾)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 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br> 《菩薩蠻》
辛稼軒
畫樓影蘸清溪水。歌聲響徹行云里。簾幕燕雙雙。綠楊低映窗。曲中特地誤。要試周郎顧。醉里客魂消。春風大小喬。
公元199年,即建安四年,年僅25歲的三國名人——周瑜,領著他的兩千親兵,追隨他結(jié)拜的大哥——孫策,從東吳向西邊橫掃。迅速“拔皖”,即攻占了“皖”這個地方?,F(xiàn)在的安徽省簡稱“皖”,它的來歷,就是源于這里是古代皖國的封地,這個“皖國”的中心,就是現(xiàn)在的潛山一帶。
關于周瑜和孫策攻占“皖”的這一歷史事件,陳壽在《三國志·周瑜傳》中是這樣記載的:“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孫)策自納大喬,(周)納小喬?!边@里的“橋公兩女”,就是大喬、小喬?!皢獭弊餍帐蠒r,古人又寫作“橋”。
戰(zhàn)敗失地,連美女也逃脫不了,看來是自古亦然。陳壽說橋公兩女“皆國色也”,可見這是兩個絕代美人,活生生被揮師打來的戰(zhàn)將擁為己有:只比周瑜大一個月的哥哥孫策占了大喬,周瑜要了小喬,可憐的“岳丈”橋公,心情何其凄苦,這已不言而喻了——天下還有比失去親骨肉更傷心的事嗎?可孫策卻從容地對周瑜說:“老弟,橋公的這兩個女兒雖然從此顛沛流離,但他一天之內(nèi)得到我們倆作為女婿,也足夠他歡喜一輩子了。”能想象得出,這兩位蓋世英雄得意之時,似乎還生發(fā)了一點惻隱之心。
當然,在這個題目里,我們沒有更多的時間陪著橋公落淚,需要告訴讀者的是:大喬小喬雖然絕世美麗,但她們和那個時代的千萬女子一樣,沒有名字;她們的籍貫在安徽潛山?,F(xiàn)在,潛山仍有二喬當年生活、游玩過的“喬公莊園”,附近還有二喬梳洗用水的“胭脂井”。
胭脂井的來歷,有個美麗的傳說。二喬姐妹深處閨中,養(yǎng)尊處優(yōu),梳妝打扮是每天的重要“課程”。每天到胭脂井邊梳洗,胭脂殘水就流到井里去了,久而久之,這口井中的水不僅香氣撲鼻,而且水泛微紅,色澤艷麗,于是各種與二喬相關的美麗傳說就出籠了,稱這口井里的水是可以“美容”的。千百年來,胭脂井一直孤寂地晾身野外,可鐘情美麗的人們,卻一直熱心于這口井的保護?,F(xiàn)在,人們用水泥鋼筋將它包圍著,準備當作旅游景點進行開發(fā)。
商丘:二喬祖籍地
河南商丘人加入“二喬”的爭搶行列,切入點在喬玄身上。
正史《后漢書》中有《喬玄傳》,稱喬玄字公祖,梁國睢陽人。而后漢時的“梁國睢陽”,就是現(xiàn)在的河南商丘。這樣,商丘人稱喬玄是“俺老鄉(xiāng)”,當然是有根據(jù)的。
《喬玄傳》中還說,喬玄是后漢時聲名顯赫的人物,和曹操的關系很不一般。他出生于公元109年,公元183年去世,活了75歲。曹操剛出道時,很多人還不知道他的能耐,可喬玄見了他就說:“我見到的天下名士太多了,但沒有一個人像你!你好好干,前途無量。我已經(jīng)老了,我死之后,請照顧好我的妻子和孩子!”可見,喬玄是相中了曹操的“伯樂”,對曹操是十分信任的。曹操發(fā)跡之后,一直惦記著喬玄的知遇之恩,來往經(jīng)過喬玄的墓時,都前往祭拜。
商丘人說這個“喬玄”,就是孫策、周瑜攻占“皖”時所“得”二喬的父親——橋公,所以,商丘是二喬的祖籍地。
事實上,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因為孫策、周瑜攻“皖”是公元199年,此時喬玄已經(jīng)去世17年,如果喬玄就是橋公,怎么會有“橋公二女雖流離,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的說法呢?
另外,小喬出生于公元177年,而這一年喬玄已經(jīng)69歲,所以小喬不可能是喬玄女兒。
文獻記載喬玄只有一個兒子,名字叫喬羽,曾在任城做過官。
可見,喬玄被錯誤地當成了橋公,這才有“商丘是二喬祖籍地”的說法。
嘉魚:二喬舅家
新年剛開始,湖北嘉魚縣即對外宣布:政府今年將投資3000萬元,建造“二喬公園”,稱三國時的美女大喬、小喬曾在嘉魚“洗遍溫泉”,因此,他們準備在本縣打造“三國風情景觀”。
嘉魚縣對外宣稱,該縣的三國歷史文化資源比較豐富,除二喬之外,還有陸口古戰(zhàn)場,它位于長江之中,是個“島山”,當?shù)厝朔Q它“魚岳山”。文獻記載稱:“山皆石,獨西一面峭壁高聳,巖洞奇險……夏月水漲時,撥起波濤中,有魚躍之象?!边h看上去,這個島很像“魚處于岳”,魚岳山便因此得名。山背面的峭壁上,原有“取箭所”三字,相傳赤壁之戰(zhàn)時,孔明“草船借箭”所得之箭,曹操就是從這里取走的。1957年,島上修路,將這塊刻字“石碑”炸毀了?,F(xiàn)在,為了開發(fā)旅游,山上又出現(xiàn)了鮮紅的“取箭所”三個字。
嘉魚人還決定在景點設立二喬大型塑像、二喬玉枕根雕,并將二喬當年洗浴的天然古井,開發(fā)建設成現(xiàn)代風情溫泉池……有遠古的滄桑,也有現(xiàn)代的開放,顯然,這是一張不錯的“三國旅游牌”。
嘉魚有古戰(zhàn)場,這是事實,但嘉魚人是如何將“二喬洗浴”、“草船借箭”等與當?shù)丨h(huán)境糅合在一起的呢?當?shù)厝耸菑奈墨I中鉆出“空子”的。
嘉魚人稱:二喬的父親是喬玄,喬玄是漢末名臣。早年,他曾寄居在“沙陽堡”的一個中醫(yī)家,后來,娶了該中醫(yī)家的千金,生下了大喬、小喬。而這個“沙陽堡”,就是現(xiàn)在的嘉魚縣,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喬玄是在嘉魚結(jié)婚的,或許大喬小喬也是在嘉魚出生的;水邊上的娃子水性好,因此也就有了二喬“洗遍溫泉”一說——至少,嘉魚是二喬的“外婆灣”。
嘉魚人還說,嘉魚是二喬父親的結(jié)婚地;孫策、周瑜在潛山“得”了二喬,那只能說明二喬的結(jié)婚地在潛山,而不能說二喬出生在潛山。
可見,嘉魚人所打的這張牌,主要“證據(jù)”建立在“喬玄曾寄居嘉魚”的基礎上。事實上,即便喬玄曾寄居嘉魚,這與美女二喬也不相干,前文已談過喬玄與潛山橋公的關系,這里就不再饒舌。
但不管怎么說,嘉魚人已經(jīng)投資打出這張“二喬牌”,風情休閑即將開始,并正式注冊了“二喬故里”旅游商標。
借助于一個根本不存在的傳說,居然也能做出旅游大蛋糕,這是世間人追尋美麗的無聊?還是這個本來就不擦邊的弧圈球迷惑了世間一雙雙俗眼?正在進行的似乎是學術(shù)爭議,可嘉魚人的撈錢活動已經(jīng)開始了!
義烏:國丈故里
當二喬故里有了這些說法后,浙江義烏人稱“實在坐不住了”!這是什么原因呢?
義烏西南山區(qū)的赤岸鎮(zhèn)有個喬亭村,該村人稱:“這里就是三國時東吳國丈——喬公的老家,是大美人二喬的故里。”
說這里是喬公的老家,幾乎沒有任何文獻證據(jù),但該村研究二喬的老村民、65歲的馮長銀說:“喬亭到處都是大小喬的影子,有關二喬的地名、傳說,在喬亭實在是舉不勝舉。古宅建筑有靜修堂、漱花堂,這兩幢古房子是乾隆年間本地貢生馮鵾為紀念‘二喬’而建的,因大喬年輕守寡,命名‘靜修’;小喬是大美人,命名‘漱花’。靜修堂保存完好,已被列為義烏市文物保護點;漱花堂保留著原來的徽派建筑風貌,大臺門上的兩塊石刻,分別刻著‘喬仙處’、‘有竺居’,這是2006年該村申報省級文化示范村時發(fā)現(xiàn)的。喬岳峰有‘雙岸’,后山有‘大飛鳳’、‘小飛鳳’;最奇怪的就是喬溪上的兩座橋,分別叫‘大橋’、‘小橋’。橋雖然屢毀屢建,但橋名一直不變。隔壁村叫‘石城村’,那里有‘大孫塘’、‘小孫塘’,附近還有‘上孫塘村’、‘下孫塘村’等。”
義烏市政協(xié)原副主席馮志來說:“古人和今人一樣,常常遷徙、寄居,幾千年來,只有一個姓住到底的村莊很少。喬亭也一樣,三國時期世居姓喬,東晉后為了躲避司馬家族的迫害,人丁逐漸稀少。唐朝時,陶姓為主姓。明朝至今,則以馮姓為主。但‘喬亭’作為地名,兩千多年來一直沒有改變?!?
義烏人調(diào)研后發(fā)現(xiàn),目前全國還沒有一個直接以二喬命名的主題公園,所以該市赤岸鎮(zhèn)率先打出了“二喬”品牌,將二喬文化與本土文化、休閑文化充分融合,籌建“二喬故里風情休閑園”,占地300畝、前期投資500萬元的休閑園已初現(xiàn)雛形。義烏人還在去年上半年申報了“二喬故里”圖文商標。據(jù)悉,國家工商總局已經(jīng)受理。
義烏還有一位熱衷于越國文化研究的企業(yè)家,特別鐘情于“二喬文化”,他甚至把自己的雙胞胎女兒取名大喬、小喬。他建議義烏成立一個專門研究“二喬文化”的研究會,保護相關名勝古跡,加快對三國人物史料的研究和挖掘等,大力發(fā)展旅游經(jīng)濟。
可見,義烏人打的“二喬牌”,是從“喬亭村”的名字上著眼的,如果該村真的“三國時期世居姓喬”,那么,又有什么能證明這喬姓中有二喬的父親呢?至于將那兩座清朝的老房子和一連串“成雙成對”的地名與二喬聯(lián)系上,這樣的附會,已談不上任何文獻或?qū)W術(shù)上的考證與論證了。
不知道你是否滿意。
大喬,生卒年不詳,廬江皖縣(今安徽潛山)人,為喬公長女,孫策之妻,小喬之姊。與小喬并稱為“江東二喬”,據(jù)傳為絕世美女。本名:喬薇(或瑋)字朝容 小喬,廬江皖縣(今安徽潛山)人,喬公次女,周瑜之妻,大喬之妹。與大喬并稱為“江東二喬”。小喬,(喬字古做“橋”)廬江皖縣(今安徽潛山)人,喬公次女,周瑜之妻,大喬之妹。與大喬并稱為“江東二喬”。本名:喬倩(喬霜或喬夕顏某些三國同人文中的稱呼) 史籍中有關江東二喬的記載極少。陳壽的《三國志》中只有《吳書·周瑜傳》有這樣一句。 從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孫)策自納大喬,(周)瑜納小喬。 裴松之注此傳時引用了《江表傳》,也只有一句:(孫)策從容戲(周)瑜曰:「橋公二女雖流離(按:流離,光彩煥發(fā)貌), 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這兩句話告訴我們:
第一,二喬的姓本作「橋」,至于她倆的芳名,史書失載,只好以「大喬」、「小喬」來區(qū)別。現(xiàn)代人對此會覺得奇怪,但在以男性為中心的封建社會里,這種現(xiàn)象卻是見慣不經(jīng)的。歷史上許多皇后都沒有留下名字,就是孫權(quán)的母親吳夫人、妹妹孫夫人,不也同樣不知其名嗎?
第二,二喬的籍貫是廬江郡皖縣(今安徽潛山)。
第三,二喬長得很美 ,有傾國之色,顧盼生姿,明艷照人,堪稱絕代佳麗。
第四,孫策、周瑜得到二喬是在建安四年(199年)攻取皖縣之后,當時,孫、周二人都是25歲(周瑜比孫策小一個月),因此,估計二喬的年齡不過20上下。第五,孫策、周瑜對能娶二喬為妻感到非常滿意。 從二喬方面來說,一對姐妹花,同時嫁給兩個天下英杰,一個是雄略過人、威震江東的「孫郎」,一個是風流倜儻、文武雙全的「周郎」,按照傳統(tǒng)觀點,堪稱郎才女貌,美滿姻緣了。 作為艷名傾動一時的美女,江東二喬很自然地成了文學藝術(shù)的對象。最早而且最著名的作品當推
唐代詩人杜牧那首膾炙人口的《赤壁》詩: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584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