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由小編給大家?guī)碇T葛亮的妻子黃月英是個什么樣的人,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接著往下看
說起三國人們會不由自主的想到臥龍先生諸葛孔明,他的才華與智謀至今被人們津津樂道,當初水鏡先生就曾說過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可見他的智謀無人能及。就是這樣一個神一樣存在的人物他的妻子會是什么樣子的呢,好多人都說那是個才能與諸葛亮相當?shù)珔s奇丑無比的女子。說她是才女不過分,但是把她描述成丑女就大錯特錯了,她不僅不丑,還很漂亮。
歷史上諸葛亮的妻子真實名字沒有明確記載,只是相傳喚作黃月英,也稱黃碩,是三國時期襄陽名仕黃承彥之女。黃承彥這個人很有意思,他和荊州劉表是連襟,當時蔡瑁把自己的兩個妹妹分別嫁給了劉表和黃承彥,這樣一來劉表成了諸葛亮的姨父,蔡瑁成了舅舅,孔明一下子就攀上了荊州兩個重要人物。
黃承彥在諸葛亮未出山之前就認識他,根據(jù)后來把女兒嫁給他這件事來看,當時倆人的關系應該是相當不錯的,三國演義里面就曾出現(xiàn)過他的鏡頭,劉備上山沒遇到諸葛亮留下書信離開的時候,見到一個身披斗笠,騎著毛驢,拿著一壺酒的老頭,就是他。
和諸葛亮相識的他聽說孔明要娶妻,于是推薦了自家女兒,說:“聞君擇婦,吾有一丑女,黃發(fā)而色黑 ,才堪相配,肯容納乎?”意思就是我有個女兒,就是有點丑,黃頭發(fā)黑皮膚,但才能與你相當,你愿意娶么?
后人認為黃月英丑陋的原因就是黃承彥為女兒說親的這段話,因為他自稱黃月英是丑女,其實在小爬蟲看來這很好解釋,黃承彥一代名仕自然是謙虛有禮的,同時也知道以孔明的才學他自然喜歡才干和他相當?shù)呐?。所以自己女兒自然是突出才能的同時謙虛地說是丑兒。
在黃月英的家鄉(xiāng),當?shù)厝藶樗藿藦R宇,民間流傳她不僅長得不丑,還是個聰明美麗,才華出眾的姑娘,當初黃承彥就是怕諸葛亮有眼不識荊山玉,所以才說自己的女兒是阿丑。對于黃月英的相貌其實我們也可以從她的長輩里推理出來。
當初蔡瑁把自己的一個妹妹嫁給荊州主劉表,畢竟是一方之主,能被他看上的女人姿色肯定是不差的,黃月華的母親是蔡瑁的另一個妹妹,一母同胎應該也是俊美異常的。既然母親是個美人,黃承彥又被稱作名仕自然也不會丑,如果樣貌太過丑陋蔡瑁估計也舍不得自己的妹妹。既然父母都是面容姣好之人,沒有理由黃月英會生的丑陋,就算她不是一眼驚艷眾人的女子,但她飽讀詩書,才華卓絕,也一定是個滿腹氣質,讓人無法移開眼的女子,所以說歷史上大家對她樣貌的誤解都太深了。
雖然史料對她的記錄寥寥無幾,但她和諸葛亮之間的美麗傳說倒是一直都不少。木牛流馬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諸葛亮用它運送糧草,解決了蜀國兵馬不足的困境,而這木牛流馬的靈感就是來演于妻子黃月英。黃月英不僅熟經史,才富五車,她還是早期發(fā)明創(chuàng)造機器人的開山鼻祖,她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木狗,木虎,木人行動自然,惟妙惟肖。諸葛亮更是愛不釋手,經常仔細端詳,默默記于心間。
在倆人快要成親的時候,黃月英為了考驗諸葛亮是不是像傳說中的那樣才智超群,于是提了三個要求,成親當天,不騎馬,不乘車,不坐船。一開始諸葛亮為這三個要求傷神了許久,后來有一天他看到碾米的牛受驚了,拖著碾盤狂跑,他一下子就有了主意,要是在碾盤上面放一個大平臺,拖著它走不就可以了嗎?
于是成親當天只見一只似牛非牛,似馬非馬的東西拖著一大塊鋪滿紅布的高臺來到黃家接親,眾人從沒見過這是什么東西,說它是馬卻不是馬,說它是車卻沒有輪子,說它是船卻在旱地上行走。于是紛紛圍了上去,諸葛亮和他們解釋說是木牛流馬,根據(jù)黃家大小姐的器械之物制作的,黃月英知道后對他大加贊賞。后來還把它運用到了軍事上。
除此之外諸葛亮經常用的蒲扇也和妻子有關,一種說法是當時諸葛亮去提親的時候,黃月英給了他這把扇子,并問他知道給他扇子的寓意嗎,孔明一時語塞。黃月英解釋道,剛剛你和父親談論到自己的胸懷天下的抱負時雙目炯炯有神,眉飛色舞,可是提到曹操劉策之輩的時候卻眉頭緊鎖,大丈夫欲成大事不能把自己的情緒輕易的表現(xiàn)在臉上,我送你這把扇子是給你遮面的一定要時時提醒自己心平氣和,淡定自若。
是送給了她一把鵝毛扇,上面有明,亮兩個大字的同時還有用極細小的字體寫著攻城略地,治國安邦的策略。師傅告誡她如遇到名字中含有明亮二字的人可考慮終身大事。于是諸葛亮提親之后她就把這把鵝毛扇送給了他,從此不管他在哪,扇子一定在在身邊。
雖然這兩種說法缺乏考證,只是傳說,但是也從側面反映出了黃月英的才學以及對諸葛亮的重要性。后期孔明隨劉備入蜀地,黃月英則妥善幫他處理家事,讓他無后顧之憂盡情施展才華。諸葛亮43歲的時候為他生下了兒子諸葛瞻。
說起諸葛瞻他繼承父親官爵,在劉禪時期為官,最后在蜀魏的最后一場戰(zhàn)役中和兒子一起戰(zhàn)死,年少時諸葛亮曾在給哥哥諸葛瑾的書信中說過他十分聰明可愛,但怕他過于早熟,難成大器,于是就有了后面的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后來諸葛亮去世,黃月英的身體也每況愈下,不久就追隨他而去了,一對佳人就此長眠于歷史長河中。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633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