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喪門神鮑旭。說起首個主動投靠梁山的山頭,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是燕順、王英和鄭天順的清風山,隨后又有對影山、黃門山、飲馬川等山頭的頭領投靠梁山。那么,最后一位主動入伙梁山的山頭頭領又是誰呢?他便是占據(jù)寇州枯樹山的喪門神鮑旭。
喪門神這個綽號的含義,筆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經(jīng)提過,指的是民間傳說中的兇神。在相關的傳說當中,喪門神手中的兵器便是喪門劍,這又與鮑旭使用的兵器完全一致。《水滸傳》第六十七回鮑旭出場時出現(xiàn)了一段贊辭提到:“猙獰鬼臉如鍋底,雙睛疊暴露狼唇。放火殺人提闊劍,鮑旭名喚喪門神?!庇纱丝梢姡@個綽號體現(xiàn)的是鮑旭的兇狠。
鮑旭本是寇州人氏,在枯樹山占山為王。別看山上僅有他一名頭領,但手下嘍啰的數(shù)量卻達到了六、七百人,實力遠遠超過了燕順的清風山、朱武的少華山和李忠的桃花山,在《水滸傳》中出現(xiàn)的諸多山寨中名列第四。
大刀關勝奉命征討凌州期間,黑旋風李逵私自下山前往凌州參戰(zhàn),在途中遇到了沒面目焦挺,二人決定前往枯樹山去見鮑旭。鮑旭與李逵一見如故,爽快地答應了李逵提出的攻打凌州的提議。就在兩人商量之際,有嘍啰報告說山下有一股官兵押著囚車經(jīng)過。鮑旭隨即帶著嘍啰,與李逵、焦挺一起下山攔截,救出了在凌州之戰(zhàn)中被俘的井木犴郝思文和丑郡馬宣贊。
郝思文與宣贊被救上枯樹山后,聽完李逵的介紹,立即提議鮑旭率領枯樹山的兄弟前去攻打凌州。鮑旭一口答應,隨即帶著全部嘍啰與眾人一起前往凌州參戰(zhàn)。當他們來到凌州北門時,正巧神火將魏定國率部與大刀關勝在城外作戰(zhàn),城內(nèi)兵力空虛。眾人強攻北門得手,殺入城中,搶劫府庫錢糧,并在城中放火。魏定國得知凌州被占,只得逃往中陵縣,之后被關勝招降。此后,鮑旭便隨關勝和李逵一起入伙梁山,正式成為一名梁山好漢。
不過,鮑旭入伙梁山之初,并未得到施展才能的機會。在此后進行的攻打曾頭市、東平府和東昌府的戰(zhàn)斗中,鮑旭連出戰(zhàn)的機會都沒有。梁山大聚義時,鮑旭位居地煞,排名第六十位,是十七位步軍將校之一。鮑旭的能力在梁山得到首次展現(xiàn),是在童貫率部征討梁山之際。當時,他與李逵、李袞、項充等人率領梁山步兵出現(xiàn)在戰(zhàn)場,威風八面,將官軍殺得大敗,也因此與其他三人一起組成了梁山最為驍勇的步軍頭領組合。
梁山受招安后,鮑旭隨眾參加了四大戰(zhàn)爭,戰(zhàn)績非常出色。征討遼國期間,他曾隨李逵一起攻破了太乙混天象陣;剿滅田虎期間,他又生擒敵將耿恭;對陣王慶期間,鮑旭又與魯智深、武松等人并肩作戰(zhàn),攻破紀山軍。征討方臘之役打響后,鮑旭又與李逵、李袞、項充等人在戰(zhàn)場上沖鋒陷陣,屢立戰(zhàn)功,并在常州之戰(zhàn)中斬殺敵將張近仁,為死于張近仁之手的梁山好漢天目將彭玘和百勝將韓滔復仇。
不過,鮑旭的好運氣并非維持到最后。杭州之戰(zhàn)期間,李逵因不滿宋江過分重視馬軍而輕視步軍的舉動,在鮑旭面前發(fā)了一通牢騷。鮑旭當即表示:“哥哥今日也教馬軍向前,明日也教馬軍向前,今晚我等約定了,來日務要齊心向前,捉石寶那廝。我們四個都爭口氣!”在第二天進行的戰(zhàn)斗中,鮑旭求勝心切,想活捉敵將石寶為李逵出氣,隨之卻遭到石寶的伏擊,陣亡于杭州城下。如果不是李逵的這一通牢騷,鮑旭也不至于如此貪功冒進。與其說他是死于石寶之手,還不如說是因為李逵的一句話而喪命。
他們主將就是黑旋風李逵,喪門神鮑旭了,他們兩個聯(lián)手加上還有兩位副將叫做項充和李袞,組成了四人步軍,聯(lián)合起來基本上是所向披靡的存在,雖然單獨拿出來武力都不算頂尖,但他們的戰(zhàn)術(shù)都具有互補的效應。
在《水滸傳》當中,一般如果提起最強的好漢,很多人想到的就是盧俊義,林沖等等,如果想到步斗,那么魯智深和武松就一定要上榜了,確實,他們都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一流勇將,但是有一個組合,由四位好漢組成,雖然每一位都達不到頂級戰(zhàn)斗力,但卻具有招數(shù)互補的優(yōu)勢,聯(lián)合起來是無敵的存在,那就是李逵,鮑旭,項充,李袞四人組,專門擅長于步戰(zhàn)清兵。
李逵大家一定就很熟悉了,是一位魯莽,大大咧咧的好漢,使用一對板斧,而其他三位可能有些人不太熟悉,鮑旭是一位土匪,常年都是打家劫舍過日子的,上了梁山以后,他和李逵的關系還是不錯的,而另外兩位是使用了飛刀和標槍的遠程步軍,也有著自己拿手的本事,所以在戰(zhàn)場上可以發(fā)揮一定優(yōu)勢。
他們四位聯(lián)手以后,在每一場戰(zhàn)役當中,都是所向披靡的存在,兩位在后面負責遠程攻擊,另外兩位進行近身搏斗,可以說是完美的搭配,如果李逵一旦遇到危險,他們也會急著把李逵護住,所以想要對付他們四人組,也是有一定的難度。
李逵在梁山是個特殊的存在,他本事不大,卻咋呼的挺歡,動不動就要殺這個砍那個的,卻殺的都是老弱病殘,一個厲害角色沒有。
李逵總說自己天不怕地不怕,其實膽子最小,最怕死。梁山上雖然真正的好漢不多,但有很多硬骨頭,輕易不認慫,比如九紋龍史進被董平打二百軍棍都沒有屈服,堪稱水滸第一硬漢,武松面對酷刑談笑風生,帶著刑具走路,邊走邊吃烤鵝,而且還在飛云浦殺掉四名刺客。
但是李逵則不然,看著傻大黑粗的,好似渾身是膽,其實就是個慫包,哭爹喊娘跪地求饒的事沒少干,下面細數(shù)一下李逵那些丟人現(xiàn)眼的時刻。
李逵的出場表現(xiàn)非常拙劣,賭錢輸了不給還打人,宋江不愿意吃的魚,他餓死鬼投胎一般用手撈著吃,平白無故暴打小二,用指頭戳暈歌女宋玉蓮。終于因為搶魚不給錢,讓張順給教訓一頓,把他摁在水里,灌了一肚子水,直翻白眼,差點沒淹死。
李逵這種缺心眼的人,卻總被安排出差,當然有時是他死皮賴臉非要跟著去,也有宋江吳用派他執(zhí)行特殊任務。
一次李逵嚷著要和戴宗一起出差,戴宗怕他酒后惹事,一路上禁止他喝酒,李逵忍不住偷喝了點,被戴宗發(fā)現(xiàn),可把他治苦了。
戴宗拉上李逵做起神行法,跑起來就不停,連跑一天一夜,戴宗一邊跑一邊吃餅,讓李逵干瞅著,李逵后來不停的叫爺爺,戴宗才饒了他。
停下來之后,李逵的雙腿如灌鉛一般動彈不得,戴宗問他還偷酒喝嗎?李逵說不敢了不敢了。戴宗說明天給你的速度降一降,李逵說明天我可不跟著你跑了,戴宗說不聽我話把你定在這里信不信?
李逵被戴宗整怕了,急忙說聽你的。其實戴宗跑得快是真的,但哪會什么定身法,只是糊弄傻小子罷了。總之這趟出差,李逵被戴宗收拾的服服帖帖。
如果說戴宗是李逵的結(jié)拜弟兄,跟他求饒不算丟人,那咱再看看他跟外人又是怎樣一副嘴臉。
戴宗和李逵出差的目的是請公孫勝出山,公孫勝自宋江上梁山以后,可能是看不慣宋江的管理模式,借回家探母之名離開梁山,實際上就是不打算和他們一起玩耍了。
戴宗和李逵找到公孫勝家,公孫勝故意躲著不出,讓老母親開門就說他不在,戴宗看在眼里跟李逵遞個眼色,李逵掄起斧子照老太太劈去,嚇得公孫勝蹭一下竄出來,疾呼助手。
老太太差點沒嚇死,公孫勝為此特別氣憤,更加不想去梁山,理由是他師父羅真人不同意。李逵不知天高地厚,他想如果把羅真人殺了不怕你不去,晚上的時候果然去把羅真人劈成兩半。
可是羅真人是得到神仙,李逵劈的不過是羅真人的葫蘆,羅真人非常生氣,決心要給李逵一點顏色看看。
他做法把李逵送上云端,再把他扔在一家正在開庭的縣衙,冷不丁天上掉下一個黑大漢,這些人以為是妖怪,拿來狗血和大糞照李逵頭上淋去,狗血淋頭的成語就是這么來的。
李逵被折磨的不成人樣,羅真人把他弄回來,李逵見到羅真人趴在地上磕頭謝罪,連說再也不敢了,哪還有梁山好漢的模樣。
李逵的武藝也拿不出手,連排名98的焦挺都能把他放倒,可想而知他的武藝有多爛。宋江知道李逵武藝不行,特意給他配了三個助手,項充、李袞和鮑旭,更恰當?shù)恼f是他的三個盾牌。
沒有這三個人的保護,李逵恐怕得死多少回了,但是李逵對他們可不太講究,鮑旭的死就是因為李逵盲目的沖鋒,被方臘手下第一大將石寶一刀砍死,李逵也只能干嚎沒辦法。
項充、李袞也是跟隨李逵在宋江面前逞能,中了埋伏,項充、李袞被亂箭射死,李逵卻一人跑入深山,這是英雄好漢的做派嗎。再看看魯智深,武松被包道乙砍掉一條手臂昏死過去,魯智深拼死救得武松。李逵跟魯大俠比,就是跳梁小丑。
但李逵畢竟是宋江的小弟,武藝再差也能活著回朝廷,只可惜最后還是不得善終,被宋江一杯毒酒送上黃泉路,結(jié)束了他罪惡的一生。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70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