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韯浜完惖堑奈恼?,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p>
年光似鳥翩翩過,世事如棋局局新。歷史長河奔涌不息,看似變幻無常,其實其中自有一些恒久不變的規(guī)律在起作用。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曾經(jīng)說過一句話:“能安天下者,唯在用人”,就堪稱一條顛撲不破的治國真理。
三國時代的三位霸主,曹操,孫權(quán)和劉備,都是深諳此中三昧的明白人,并且從中受益無窮。魏蜀吳三國之所以能演繹出一段精彩絕倫的歷史活劇,完全得益于三國時期的眾多杰出人才。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才是三國時代的真正主角。
三大霸主之中,曹操出身官宦世家,要背景有背景,要資產(chǎn)有資產(chǎn),實力雄厚,最有希望一統(tǒng)天下,因此對人才的吸引力最強。而孫權(quán)也繼承了父兄留下的江東基業(yè),雖然偏安江東,但自成一派,也是人才的理想歸宿。
而劉備與他們相比,在人才吸引力方面就要遜色許多。他起家之初,除了頂著一個令人將信將疑的“大漢皇叔”的空名頭,連塊安身立足之地都沒有,說白了就是個游擊隊司令,整天被人打得東躲西藏,因此他對人才的渴求和需求都最大。
不過劉備也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一是他的淵渟岳峙的人格魅力,二是他求賢若渴,態(tài)度極為謙卑,為得到賢才不惜親身“三顧茅廬”,傳為千古美談。因此他也能從織席販履之輩,一躍成為雄踞巴蜀、地跨荊襄的一方霸主。
不過,劉備也有失手的時候,他也曾錯失人才。有一個人才能力不次于諸葛亮,還甘愿自帶10萬精兵,歸順劉備,最終卻與劉備失之交臂。此人就是漢末時期的典農(nóng)校尉、廣陵太守陳登。
陳登,字元龍,徐州下邳人。陳登出身官宦之后,父親陳珪擔(dān)任沛國相。陳登自幼博覽群書,才學(xué)滿腹,更兼“忠亮高爽,深沉有大略,少有扶世濟民之志”,有治國平天下之志向。
徐州牧陶謙聽聞他的賢名,聘請他擔(dān)任典農(nóng)校尉。陳登在任上屯田墾荒,招撫流亡百姓,四方百姓紛紛來投,久經(jīng)戰(zhàn)亂、荒殘凋敝的徐州一帶,變得人煙稠密,雞犬相聞,也為徐州牧陶謙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兵源。
徐州被曹操兼并后,曹操非常賞識陳登的才華,委任他為廣陵太守。廣陵處在江淮地帶,是中原勢力與江東勢力的激烈爭奪區(qū)。曹操當(dāng)時與呂布、袁紹、袁術(shù)等人在北方激戰(zhàn)方殷,無暇南顧,陳登在廣陵,獨自面對江東軍閥孫策、孫權(quán)家族的強大軍事壓力。
孫策與孫權(quán)的能力眾所周知,他們在建安四年兩次帶領(lǐng)重兵,企圖奪占廣陵。陳登困守孤城,兵力有限,且曹操也分不出一兵一卒來支援他。陳登硬是在極端困難情況下,接連獲得兩次大勝,一次“斬虜以萬數(shù)”,一次“斬首萬級”。能夠在兵力懸殊的情況下,擊敗孫策孫權(quán)這樣的強敵,陳登的能力實不次于諸葛亮。
當(dāng)年徐州牧陶謙病危時,曾想把徐州讓給劉備。劉備卻認(rèn)為徐州地處四戰(zhàn)之地,自己當(dāng)時實力有限,得之恐不能守,因此一直不敢接受。擔(dān)任徐州典農(nóng)校尉的陳登,當(dāng)時非??春脛洌瑯O力玉成此事。
《三國志》記載,陳登慷慨激昂地說,“今欲為使君合步騎十萬,上可以匡主濟民,成五霸之業(yè),下可以割地守境,書功于竹帛。若使君不見聽許,登亦未敢聽使君也”,愿意糾集十萬精兵獻給劉備,助他一臂之力平定天下。
但劉備卻不知何故,面對這樣的天上掉餡餅的大好事,卻莫名其妙拒絕了陳登,沒能把陳登收入麾下,不能不說一大遺憾。
參考資料:《三國志》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71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