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明朝開國功臣被殺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歷史上有兩位皇帝殺功臣殺出了名氣,一位是劉邦,一位是朱元璋。巧的是,這兩人都是草根出身,劉邦發(fā)跡之前在鄉(xiāng)間游手好閑,沒人看得起,朱元璋更慘,飯都吃不上,只能跑去當和尚。
類似的背景,登基之后的行為也很像,都是兔死狗烹、鳥盡弓藏,這真的是一個巧合嗎?當然不是。只能說劉邦和朱元璋的出身,決定了他們不能像其它朝代的開國皇帝那樣寬宏大量。
并非他們生性殘忍,而是家族根基太淺,震懾力不足,如果不先對有異心的功臣動屠刀,江山就不穩(wěn)。為了本家的長治久安,只好狠下心腸,讓功臣去死一死了。
明朝諸多功臣中,朱元璋殺了30多位,藍玉案、胡惟庸案更是牽連數(shù)萬,弄得人心惶惶,但信國公湯和、西平侯沐英、長興侯耿炳文、武定侯郭英等4人卻幸運的逃過一劫,沒有被殺。
那么,朱元璋為何放過他們呢?
首先咱們得明白,朱元璋并不是殺人狂魔。誅殺功臣只是他穩(wěn)固政權的手段,從來就不是目的。
建立明朝初期,朱元璋對功臣們是很好的,尤其淮西老鄉(xiāng),更是一再優(yōu)待。但凡有點功勞,都被找出來封官封爵。后來為什么改變態(tài)度呢?其實先變的不是朱元璋,而是功臣們,他們的心被養(yǎng)大了。
就說李善長,朱元璋對他夠好了吧?又是讓他當丞相,又把女兒嫁給他兒子。那李善長是如何回報朱元璋的呢?他明知胡惟庸有謀反之心,卻什么都不告訴朱元璋。這是立場有問題,也難怪朱元璋如此惱怒。
至于藍玉,仗著軍功驕橫無禮、肆意橫行是一方面,最大的問題是,朱標死了。朱標的正妻是常遇春的女兒、藍玉的外甥女,藍玉是板上釘釘?shù)奶狱h,對朱標忠心耿耿,向來維護東宮的利益。
對于這一切,朱元璋原先是喜聞樂見的,藍玉本就是他給朱標配備的武將班底。可朱標英年早逝,朱元璋想讓皇孫朱允炆繼位,就自然而然的擔心一件事情,朱允炆能控制藍玉嗎?答案是控制不住。
藍玉的結局也就注定了。他若不死,外戚干政的大禍就在眼前。
以上內(nèi)容,只是想說明朱元璋誅殺功臣有著充分的理由,不是由于他個人的好惡,而是那些人的存在客觀或主觀上威脅到了大明王朝的穩(wěn)定。
其次,湯和、沐英、耿炳文、郭英等人與朱元璋情份不一般,而且他們很有分寸,從不觸朱元璋逆鱗。
下面分別說一說他們跟朱元璋是什么樣的淵緣。
咱們都知道,朱元璋走上帝王之路的第一步,是投了郭子興的義軍。但可能有些朋友不清楚,朱元璋之所以會去投郭子興,是因為好朋友湯和寫信讓他去。
湯和是朱元璋的發(fā)小,兩人住在同一條街上,嬉戲玩耍、割草放牛、給地主家打工什么的,都在一起。后來淮西遭了災,為了活命,湯和、朱元璋各奔東西。
朱元璋走投無路,去皇覺寺當了和尚,湯和卻投入郭子興麾下,因作戰(zhàn)勇猛而被封為千戶。站穩(wěn)腳跟的湯和沒有忘記朱元璋,寫信讓他也來投郭子興。
這種舉動,就像我們某位同學進了個公司,各方面感覺不錯,就召喚同宿舍的兄弟也來。
換言之,湯和是朱元璋的引路人。他的心胸非常寬闊,朱元璋能力突出,很快得了郭子興的賞識,后來者居上,成為湯和的上司。湯和半點都沒有嫉妒,反而由衷的為朱元璋感到高興。
隨著朱元璋的地位越來越高,湯和也變得越來越謹慎。他知道,朱元璋已經(jīng)不是當初一起玩泥巴的小伙伴,而是執(zhí)掌天下臣民生殺大權的人間帝王,相處中小心翼翼,從不違背朱元璋的意圖。
朱元璋晚年,猜疑心漸起,不愿諸將長期統(tǒng)領軍隊,但又不好直說。湯和對他的心思看得很明白,主動表示想要解甲歸田。朱元璋十分感動,覺得還是老兄弟靠得住,收回湯和的兵權,在中都鳳陽給他修建府第,兩人一直保持著少年時的情誼。
這個時候,其他將領如果也跟湯和一樣放下權利,想必也能像他一樣安度晚年,壽終正寢。但權利這東西,拿起來難,放下也難,沒幾個人像湯和那么灑脫。
如果說湯和是朱元璋的知交好友,那么沐英就是朱元璋的自家人,關系更為密切。
沐英父母雙亡,流浪到定遠時被朱元璋收為義子,那時朱元璋和馬秀英還沒有孩子,把沐英當做親生孩兒,帶在身邊親自教導。
不過,除了沐英之外,朱元璋還收養(yǎng)了其他很多義子,但為什么最終只有沐英出頭呢?一方面是因為他勤奮好學、能征善戰(zhàn),另一方面,則是他知恩圖報,對養(yǎng)父養(yǎng)母一片赤誠之心。
人的感情都是相互的,沐英將朱元璋和馬秀英當做親生父母那樣敬愛,朱元璋和馬秀英也就沒把他當外人。雖說后來朱元璋讓沐英恢復本姓,卻沒有和他就此疏遠,依然疼愛有加。
平定云南之后,朱元璋讓沐英鎮(zhèn)守云南,沐氏家族由此成為明朝唯一持續(xù)掌握實際領土權力的勛臣,是云南的土皇帝。無藩王之名,卻有藩王之實。
馬秀英去世時,沐英正在云南打仗,悲傷欲絕,哭得咳了血。再過幾年,朱標去世的消息傳到云南,沐英更為悲痛,大哭幾日,沒多久也病逝了。這樣的真情流露,足以證明他是真把朱家人當親人。
對于沐英的死亡,朱元璋非常傷心,下旨將他的靈柩運到南京,到達時親往迎接,并追封他為黔寧王。
可以說沐英雖不是朱元璋的親生子,但和親生的也沒多大差別。別說沐英沒有犯錯,縱然有錯,朱元璋也不可能像對待普通外臣那樣嚴厲。
第三位功臣耿炳文在后世的知名度不是很高,實際上功勞極大,朱元璋排列功臣時,將他與大將軍徐達列為一等。他沒有被朱元璋清算,是因為謹慎小心,緊跟朱元璋的步伐,沒有踏錯過半步。
可惜依然沒有得到善終。為啥?因為后來朱棣發(fā)動靖難之役,耿炳文曾率領朝廷大軍與朱棣作戰(zhàn),造成燕軍很大的損失。朱棣登基后,準備找耿炳文的麻煩,他擔心禍及家族,自殺了。但還是沒能保住兒子們的小命,三個兒子都被殺。
說來耿炳文也挺悲催,躲過了朱元璋,卻沒躲過朱棣。
第四位功臣郭英,是朱元璋的小舅子,他的妹妹就是深得朱元璋寵愛的郭寧妃,還有位兄長郭興也是開國功臣。朱元璋愛屋及烏,對郭家兄弟倆賞賜頗多。
郭興因此而有點得意忘形,不怎么遵守軍隊里的紀律。郭英卻從始至終都忠誠謹慎,保持著淳樸本分的形象。朱元璋覺得他老實,沒有針對過他。靖難之役時,郭英是耿炳文的副將,但朱棣上位后也沒對他怎么樣,只是將他罷官歸家。
總之,朱元璋不殺湯和、沐英、耿炳文、郭英,一是因為有真情實意,二是因為沒必要,他們都是忠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764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