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國珍(1319年―1374年5月8日),又名方谷珍,臺州黃巖(今浙江黃巖)人,元末明初浙東農(nóng)民起義軍領(lǐng)袖。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xì)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生得身長面黑,力勒奔馬,以佃農(nóng)和販私鹽為生計。至正八年(1348年),蔡亂頭反元,冤家告方國珍與蔡勾通,官府追捕,國珍殺冤家,與兄國璋、弟國瑛、國珉逃入海中,聚眾數(shù)千人,劫奪海運漕糧。元廷命江浙行省發(fā)兵征討,方國珍俘行省參政朵兒只班,請降,不久復(fù)反,又俘行省左丞孛羅帖木兒,后受元招降。
十二年(1352年)三月復(fù)反,于黃巖澄江殺浙東道都元帥泰不華。次年,使人至京師賄賂權(quán)貴,元授以徽州路治中,仍橫行海上。十六年(1356年),元授以海道漕運萬戶。次年,升江浙行省參政,奉命討伐張士誠,七戰(zhàn)七捷,敗張軍于昆山,張士誠遂降元。方國珍據(jù)浙東慶元(今浙江寧波)、溫、臺等地。
至正十八年(1358年)底,朱元璋克婺州(今浙江金華),遣使招降方國珍,授福建行省平章。但方國珍又接受元朝江浙行省平章封職,于至正二十年至二十三年,每年派海船運送張士誠所獻糧食到大都。其后,仍一面討好朱元璋,一面接受元朝加封官職,官至江浙行省左丞相,封衢國公。
二十七年(1367年),為抵抗朱元璋,北通元將擴廓帖木兒,南交福建陳友定。九月,朱元璋遣朱亮祖、湯和、廖永忠等出兵,十一月被迫歸順。明洪武二年(1369年),領(lǐng)廣西行省左丞,留居京師(今南京)。余部收編充船戶,隸各衛(wèi)為軍。洪武七年(1374年),病死。
人物生平
首義反元
方國珍身材高大,面色黝黑,體白如瓠,力賽奔馬。世代以行船海上販鹽為業(yè),兄弟五人,以此為生。
元朝末年,統(tǒng)治者對百姓的壓迫和管制十分惡劣。加上當(dāng)時災(zāi)害多,民不聊生。陶宗儀輯有浙東民謠曰:“天高皇帝遠,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臺州也有“洋嶼青,出海精”的謠諺,“洋嶼”,就是洋嶼山;“海精”指方國珍。
元至正八年(1348年),有一個名叫蔡亂頭的人,在海上打劫財物,官府派兵追捕他。方國珍的仇家便告發(fā)他通寇,方國珍殺死仇家,與其兄方國璋、其弟方國瑛、方國珉逃亡海上,聚集數(shù)千人,搶劫過往船只,阻塞海路。行省參政朵兒只班率軍征討,兵敗,被方國珍所捉。方國珍迫使其請命于元朝,授他為定海尉,不久起義,進攻溫州。
方國珍首義反元,比劉福通、徐壽輝等起義早兩三年,比郭子興(后來朱元璋加入)起義早四年。
七戰(zhàn)七捷
元朝以孛羅帖木兒為行省左丞,督軍前往征討,也兵敗被捉。元朝只得派大司農(nóng)達識帖睦邇再次招降他。不久,汝、潁之地兵起,元朝招募水師防守長江。方國珍心中疑懼,重新反叛,誘殺臺州路達魯花赤泰不華,逃亡入海。后來派人潛至京城,賄賂朝中權(quán)貴,允許他投降,授為徽州路治中。方國珍拒不聽命,率軍攻陷臺州,焚燒蘇之太倉。
元朝又以海道漕運萬戶之職招降他,方國珍這才投降,并接受這一官職。不久進升行省參政,派兵進攻張士誠,張士誠派遣將領(lǐng)在昆山抵御。方國珍七戰(zhàn)七捷,直到張士誠也投降,才停戰(zhàn)退兵。
在此之前,天下太平,方國珍兄弟帶頭騷亂海上,元朝憚于用兵,一意進行招撫。只有都事劉基認(rèn)為方國珍是首逆,而且屢降屢叛,不可饒恕,但朝議時沒有聽從他的意見。方國珍授官之后,據(jù)有慶元、溫、臺之地,更加強大,不可控制。
方國珍開始起義時,元朝發(fā)出空名宣詔數(shù)十道,招募人們?nèi)ミM攻,許多海濱壯士響應(yīng)招募,并為此立功,可是負(fù)責(zé)此事的官員接受重賄,總是不給這些人應(yīng)有的賞賜,有一家為此死去幾個人,卻得不到官職。但對方國珍之徒,卻一再招撫,都升為大官。因為這樣,百姓都羨慕當(dāng)強盜,跟隨方國珍的人日益增多。
元朝失去江、淮后,只得憑借方國珍的船只使海運暢通,便又以官爵籠絡(luò)他,這樣海運無事。有一個名叫張子善的人,喜愛縱橫之術(shù),勸說方國珍率軍溯江而上,窺視江東,北奪青、徐、遼海。方國珍回答說:“我還沒有這么大的志向。”然后謝之離去。
過招元璋
朱元璋攻取婺州后,派主簿蔡元剛出使慶元。方國珍與其下屬商量道:“江左號令嚴(yán)明,恐怕不能與他對抗。況且與我為敵的,西有吳,南有閩。不如暫且表示順從,借此作為聲援以觀其變?!毕聦儆X得他說的在理。于是,方國珍派使者給朱元璋送信,并奉獻黃金五十斤,白金五十斤,有花紋的絲織品一百匹。
乞降善終
吳元年(1367年)九月,朱元璋已攻克平江,命參政朱亮祖進攻臺州,方國瑛迎戰(zhàn),戰(zhàn)敗逃走。朱亮祖又攻克溫州。征南將軍湯和率大軍長驅(qū)直入抵達慶元,方國珍率部逃亡
入海,又被追兵在盤嶼打敗,其部將相繼投降。湯和多次派人向方國珍說明順從與抗拒的不同后果,方國珍這才派兒子奉表乞降,說道:“臣聽說天無所不蓋,地?zé)o所不載,王者體天法地,對人無所不容。臣長期以來蒙受主上的寬待之恩,不敢做出自絕于天地的事,因此一陳愚衷。臣本是庸才一個,遇上這多事之秋,起兵于海島,沒有父兄之力相助,又沒有帝制自為的野心。
當(dāng)主上率軍浩浩蕩蕩到達婺州時,愚臣馬上派兒子前去侍奉,就已經(jīng)知道主上會有今天,我將如依日月之余光,望雨露之余潤。而主上推誠布公,派我駐守鄉(xiāng)郡,就像以前吳越一樣。臣遵奉條約,不敢妄生枝節(jié)。只因堂侄性情暴躁,偷偷挑起釁端,煩勞問罪之師,我心里戰(zhàn)戰(zhàn)兢兢,因此派守軍出迎。
然而最后還是飄浮入海,為什么呢?孝子對于父親的責(zé)罰,如果是輕微的杖責(zé)便接受,如果是重杖的話便會逃避,臣的事情就與這種情況相類似。我想馬上自縛去朝廷請罪,又惟恐遭斧鉞之誅,假使天下后世不知道臣得罪你有多深,將會說主上之心不能容臣,這豈不會連累天地之大德嗎?”以上這些話大概都是出自方國珍的部下詹鼎之口。
朱元璋看后,覺得方國珍可憐,便賜信說:“你違背我的告誡,不馬上收手歸命,反而流入海上,負(fù)恩實在太多。今天你已走投無路,又情詞懇切,我理當(dāng)以你此誠為誠,不以前過為過,你不要自起疑心?!庇谑谴叽俜絿淙氤菀?,當(dāng)面責(zé)備他說:“你來得不是太晚了嗎?”方國珍頓首拜謝,授為廣西行省左丞,只享食祿而不上任。
洪武七年(1374年)5月8日,方國珍去世,葬于南京城東20里玉山之源。朱元璋親自設(shè)祭,并命翰林學(xué)士宋濂為《神道碑銘》為祭。
元朝人物列表
也遂
也遂是元代早期的皇后,她智慧、有手腕、賢德,太祖八年,也遂妃生子,賜名巴根賽罕,后葬蒙古斡難河北賓德爾之東。
韓山童
韓山童(?-1351年),子韓林兒,元末民變軍(紅巾軍)領(lǐng)袖,出生于趙州欒城(今河北欒城)一信仰白蓮教的家庭。成年后一邊務(wù)農(nóng),一邊傳播白蓮教,宣傳“彌勒降生”、“明王出世”,主張推翻元朝統(tǒng)治,并結(jié)識了安徽阜陽(《元史·順帝本紀(jì)》作潁州)人劉福通。元順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朝強征15萬民工修筑黃河堤壩。韓山童、劉福通認(rèn)為時機已到,編造“石人一只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的民謠,四處傳播;同時在河道中埋設(shè)一石人,背刻“石人一只眼,挑動黃河天下反”。待石人挖出,人心浮動,韓、劉乘機在潁州潁上發(fā)動起義。韓自稱是宋徽宗八世孫。當(dāng)?shù)乜h令急調(diào)軍隊圍剿。韓山童不幸被俘,隨即被殺害。
管道升
管道升(1262年—1319年5月29日),字仲姬,一字瑤姬,浙江德清茅山(今干山鎮(zhèn)茅山村)人,一說華亭(今上海青浦)人 ,元代著名的女性書法家、畫家、詩詞創(chuàng)作家。
南宋景定三年生。幼習(xí)書畫,篤信佛法。曾手書《金剛經(jīng)》數(shù)十卷,贈名山寺。嫁元代吳興書畫名家趙孟頫為妻,封吳興郡夫人,世稱管夫人,延祐四年(1317),封魏國夫人。
管道升所寫行楷與趙孟頫頗相似,所書《璇璣圖詩》筆法工絕。精于詩。尤擅畫墨竹梅蘭。晴竹新篁,為其首創(chuàng)。延佑六年(1319年)病逝。存世的《水竹圖》等卷,現(xiàn)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竹石圖》1幀,藏臺灣故宮博物院。
忽必來
忽必來(?-1211年),又作虎必來,巴魯剌思氏,蒙元帝國名將,成吉思汗帳下“四勇”之一。1189年,擁立成吉思汗為蒙古汗,任“云都赤”(即帶刀侍衛(wèi))。1204年,受命為先鋒與哲別一同出征乃蠻。1206年,蒙古建國,被封為千戶長。1211年,率軍出征西遼屬下的葛邏祿,成功地使當(dāng)?shù)厥最I(lǐng)阿爾思蘭汗歸順蒙古,回師后即病逝。
哲別
哲別(?-約1224年),原名只兒豁阿歹,蒙古別速部人,蒙古帝國名將。最初臣服泰赤烏部,后投降成吉思汗,賜名哲別(蒙古語,箭之意,又譯者別,姓哲名別,哲姓的起源)。哲別驍勇善戰(zhàn),由十戶長屢升至千戶長。1211年,隨成吉思汗南下攻金,破烏沙堡、烏月營,拔德興府,入居庸關(guān),直抵中都(今北京)。1218年,率二萬人滅西遼,執(zhí)斬屈出律。1219年,隨成吉思汗西征。1223年,在迦勒迦河之戰(zhàn)中擊潰斡羅思與欽察聯(lián)軍,班師回國途中病逝。
方國珍
方國珍(1319年―1374年5月8日),又名方谷珍,臺州黃巖(今浙江黃巖)人,元末明初浙東農(nóng)民起義軍領(lǐng)袖。
生得身長面黑,力勒奔馬,與兄國馨、國璋,弟國瑛、國珉,以佃農(nóng)和販私鹽為生計。為元末最早的起義領(lǐng)袖,曾降元,后降明,明洪武二年(1369),領(lǐng)廣西行省左丞,留居京師(今南京)。七年,病死。
方國珍最終站對了隊伍,朱元璋給了他不錯的晚景生活。一個真正有才能的人,最終還是能夠善終。
他也不是一輩子都過得那么好。所謂滋潤就是晚年時候,受朱元璋皇恩,可以拿著俸祿而不用上任!這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吃空餉”,只不過他是有皇帝罩著,還真有點滋潤。外人羨慕不來,這種好事歷史上也沒幾個人能夠遇上。
現(xiàn)在都不行,要是一個公務(wù)員拿了工資不做事,會遭群眾舉報。可見朱元璋對他確實有著不一般的尊重和肯定。
方國珍在元朝末年,迫于生計割據(jù)一方,熟悉海上運作而賺取錢財。也在這個動蕩的年代,他招兵買馬有一批人追隨他,也是為了兩餐溫飽。
他的行為不能用現(xiàn)在這種走私的性質(zhì)去定義,只不過在一個民不聊生的年代,他有自己的生存本領(lǐng)。他曾經(jīng)多次想入朝廷做官,可是又遭人排斥。朱元璋都重視這樣的人才,但是他年事已大,就不需他上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78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