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名將白起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提起白起,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白起善于用兵,是出了名的勇猛,在秦國立下赫赫戰(zhàn)功,擔任秦將時攻下城池70余座,殲滅近百萬的敵軍,在《千字文》中將其列為戰(zhàn)國四大名將之首,秦國因他而幾乎戰(zhàn)無不勝,但白起最終被賜死,還是令后人十分惋惜的。
白起出生的年代,秦國已經(jīng)非常強大了,而此時秦國最需要的就是人才,按照當時的政策,推行軍功爵制,不論出身如何都有可能做將軍,平民出身的白起便被選入秦國大軍中的一員。而他后來的豐功偉績,注定造就他不平凡的一生,同時也看到了一位大將軍真正的氣魄,另后世之人十分敬佩。
秦昭襄王十四年,韓魏聯(lián)合阻擋秦東進,秦國的丞相魏冉推舉白起作為主將出擊。白起用他獨特的打發(fā),避實擊虛,繞到韓魏聯(lián)軍的后方,成功擊破了聯(lián)軍后方的留守軍隊。韓魏聯(lián)軍沒有了后方支援,前方又被白起層層包圍,自然最終被滅。白起俘獲了公孫喜,又攻占了韓國安邑以東到乾河的土地,如此戰(zhàn)功,使得白起一戰(zhàn)成名。白起在秦昭襄王時期曾經(jīng)擔任過左庶長、左更、國尉和大良造等職位,時間長達三十余年,幾乎戰(zhàn)無不勝。但他又以濫殺和殘酷聞名,《水經(jīng)注》中有記載:水潰城東北角,百姓隨水流,死于城東北者數(shù)十萬,城東者皆臭。此時白起的威名,足以讓中原六國的將士聞之喪膽。
最殘忍的還要數(shù)長平之戰(zhàn),當時的趙軍被白起包圍已經(jīng)絕糧四十六天,甚至出現(xiàn)了互相殺食的現(xiàn)象,首領趙括也在最后一次突圍中中劍落馬被秦軍殺死。在決定如何處理這些俘虜時,白起認為,趙卒反復,非盡殺之,恐為亂。沒錯,除了放走的其中年少的二百四十人,其余全部坑殺長平,也就是說,長平之戰(zhàn)共殺人四十五萬!在長平大勝后,昭襄王陶醉在其中不能自拔,想要再一次稱帝。他想乘勢攻取邯鄲,命令白起班師。
但白起拒受王命,不僅僅因為對范睢從中作梗心懷不滿,同時也是對當時民情的分析認為卻是不宜進攻。果不其然,邯鄲之戰(zhàn)大敗。秦昭襄王并沒有從中吸取應有的教訓,而是把失敗全都遷怒于白起,先是令白起離開咸陽,后來又派人追到咸陽十里之外的杜郵賜死,白起的一生,自此了結(jié)。
白起是中國歷史上戰(zhàn)功最輝煌的將軍,久經(jīng)沙場,使得所有的國家都不敢與秦國對戰(zhàn),秦國因為有此將軍而強大,他為秦國一統(tǒng)天下起了不世之功,他的戰(zhàn)績創(chuàng)造了中國兵法的最高典范,為后世之人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倘若當時的秦昭襄王是識才之君,我想,可能當時的秦王就足以稱帝!
白起是被秦王賜死的。
白起(?—公元前257年),羋姓,白氏,名起,郿邑(今陜西眉縣常興鎮(zhèn)白家村)人。戰(zhàn)國時期杰出的軍事家、“兵家”代表人物。楚平王之孫白公勝后代。
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交好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關系很好。輔佐秦昭王,屢立戰(zhàn)功。伊闋之戰(zhàn),大破魏韓聯(lián)軍;伐楚之戰(zhàn),攻陷楚都郢城。長平之戰(zhàn),重創(chuàng)趙國主力。
擔任秦軍主將30多年,攻城70余座,為秦國統(tǒng)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受封為武安君。功高震主,得罪應侯,接連貶官。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賜死于杜郵。
擴展資料:
白起歷史地位
唐朝開元十九年(731年),唐玄宗為表彰并祭祀歷代名將所設置武廟,它以周朝開國丞相、軍師呂尚(即姜子牙)為主祭,以漢朝留侯張良為配享,并以歷代名將十人從之。
上元元年(760年),唐肅宗將白起等歷史上十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于武成王廟內(nèi),被稱為武廟十哲,“秦武安君白起”便是其中之一,同時代被列入“十哲”的只有吳起、樂毅。
宋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白起。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白起亦位列其中。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白起
大將白起簡介
白起,羋姓,白氏,名起,_邑人。戰(zhàn)國時期杰出的軍事家、“兵家”代表人物。
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交好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關系很好。輔佐秦昭王,屢立戰(zhàn)功。伊闋之戰(zhàn),大破魏韓聯(lián)軍;伐楚之戰(zhàn),攻陷楚都郢城。長平之戰(zhàn),重創(chuàng)趙國主力。擔任秦軍主將30多年,攻城70余座,為秦國統(tǒng)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受封為武安君。功高震主,得罪應侯,接連貶官。秦昭襄王五十年,賜死于杜郵。
作為中國歷史上繼孫武、吳起之后又一個杰出的軍事家、統(tǒng)帥,白起與廉頗、李牧、王翦并稱為戰(zhàn)國四大名將,并且被列為戰(zhàn)國四大名將之首,名列武廟十哲。
擴展資料:
白起與部下計議說:“先前秦已攻陷上黨,上黨的百姓不愿歸附秦卻歸順了趙國。趙國士兵反復無常,不全部殺掉,恐怕日后會成為災亂?!庇谑鞘乖p,把趙降卒40萬全部坑殺,只留下240個年紀小的士兵回趙國報信。長平之戰(zhàn),秦軍先后斬殺和俘獲趙軍共45萬人,趙國上下為之震驚,從此元氣大傷,一蹶不振。
后因趙國的平原君寫信給其妻子的弟弟魏國的信陵君,委托他向魏王發(fā)兵救趙,于是信陵君就去求魏王發(fā)兵救趙,魏王派晉鄙率十萬大軍救趙。但由于秦昭襄王的威脅,魏王只好讓軍隊在鄴城待命。信陵君為了救趙,只好用侯嬴計,竊得虎符,殺晉鄙,率兵救趙,在邯鄲大敗秦軍,才避免趙國過早滅亡。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白起
秦昭襄王殺白起后悔嗎
史上第一戰(zhàn)神,白起被賜死時已七十多歲,為何秦昭襄王就不容他?
歷朝歷代,但凡功高震主者大多沒有好下場,作為戰(zhàn)國四大名將之一,白起為秦國立下不世之功,可即便如此,他也逃不了兔死狗烹的怪圈。
秦昭襄王賜劍給白起,白起仰天長嘯:
“我有什么罪過,落得如此下場?”
片刻之后,白起落寞道:
“我本就該死,長平之戰(zhàn),我坑殺了幾十萬降卒,這份業(yè)報足夠死罪的!”
說完,引劍自刎。那么為何秦昭襄王容不下白起呢?
白起自己放棄了自己
長平之戰(zhàn),秦國取得大勝,而白起原來的計劃是趁勝追擊,將趙國覆滅。可是韓、趙兩國為了保命,派出使者來勸說秦國丞相范雎,范雎在使者的花言巧語之下,同意割地和談,戰(zhàn)事才告一段落。
作為戰(zhàn)術大師,白起很清楚,如果當時不能覆滅趙國,給趙國以喘息之機,那么很可能失敗的將是秦國。一方面,白起殺了幾十萬趙人,這些人也都是有親人朋友的,他們的親屬必定會對秦軍仇深似海,想盡一切手段來報復。
其次,趙國的巨大損失,也會讓其他國家聯(lián)合起來,共同對付秦國,這也會讓征服趙國的速度變慢。公元前259年正月,秦趙雙方停戰(zhàn),而在這一年九月,秦昭襄王再次派兵進攻邯鄲。
史料記載:
“其九月,秦復發(fā)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趙邯鄲。是時武安君病,不任行。四十九年正月,陵攻邯鄲,少利,秦益發(fā)兵佐陵。陵兵亡五校?!?br>在白起看來,這次出兵是必敗無疑。由于白起患病,此次的統(tǒng)帥名為王陵,在進攻趙國的過程中,屢次受挫,甚至損失了五個軍營。見預言成真,白起對秦王道:
“秦不聽臣計,今如何矣!”
意思就是,您當初不聽我的,現(xiàn)在沒辦法了吧,白起的話帶著調(diào)侃和諷刺,而這句話也激怒了秦昭襄王??v使白起的功勞再大,他也不能隨便去調(diào)侃秦王,這是以下犯上,很可能會被殺頭。
我們推斷,此時的白起很可能已經(jīng)放棄了自己。作為一位精明的武將,怎么會不懂君臣之禮,他激怒秦王,就是想一心求死。白起殺人太多,雖說他為秦國立下赫赫戰(zhàn)功,但他內(nèi)心的沖突和羈絆,也只能他一人來承受,在巨大的壓力之下,白起很可能放棄了生的希望。
白起不配合出兵,惹惱了秦昭襄王
統(tǒng)帥王陵明顯不能完成攻滅趙國的任務,所以秦昭襄王想再度啟用白起。白起就好比一把鋒銳的刀,只要拿起這把刀,就能將敵人手起刀落。不過,白起不想再繼續(xù)做屠夫,秦王命令白起率兵出征,但白起予以拒絕。
史料記載:
“秦王自命,不行;乃使應侯請之,武安君終辭不肯行,遂稱病?!?br>秦昭襄王曾親自下令,白起拒絕赴任,之后秦王派丞相去請白起,白起本就跟范雎不睦,仍是不肯就任,最后呢,白起干脆再次稱病。秦軍在前線屢吃敗仗,損兵折將,這已經(jīng)讓秦昭襄王十分上火了,白起還拒絕參戰(zhàn),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一怒之下,秦王便下令賜死白起。作為軍事大師,白起自知不能取勝,但在其的指揮下,秦軍必定可以減輕損失,單單這一點,也不是其他將領可比的。
奈何白起就是這般執(zhí)拗,堅持不帶兵,既然沒有了利用價值,那么秦王也就沒有必要再留白起的性命了。
范雎要對白起的死,負一定責任
白起跟宰相魏冉的關系很好,之所以白起能能成就舉世功勛,也跟魏冉的提拔有莫大的關系。然而,范雎來后,魏冉被罷相,自此,白起跟范雎的關系也陷入僵局。
拜相之后,范雎為秦國制定了正確的戰(zhàn)略決策,為秦國的統(tǒng)一大業(yè)立下汗馬功勞,可由于范雎的刻意詆毀,白起也從此一蹶不振。
秦國之所以和趙國停戰(zhàn),很大程度上跟范雎有關。韓、趙派蘇代去游說范雎,蘇代不僅說服范雎停戰(zhàn),還成功挑起了白起和范雎的矛盾。
史料記載:
“趙亡則秦王王矣,武安君為三公。武安君所為秦戰(zhàn)勝攻取者七十余城,南定鄢、郢、漢中,北禽趙括之軍,雖周、召、呂望之功不益於此矣。今趙亡,秦王王,則武安君必為三公,君能為之下乎?雖無欲為之下,固不得已矣?!?br>如果繼續(xù)讓白起進攻邯鄲,趙國必亡,那么白起的功勞將大到無以復加的程度,必定可以成為三公,一旦白起上位,那么范雎的地位便會岌岌可危。
為了自身的利益,范雎同意了蘇代的建議,暫時停止了對趙國的征伐。如果范雎和白起_力同心,那么趙國必亡,秦國的統(tǒng)一之路可能還會加快速度,但是,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
白起的死,跟范雎有莫大的關系,為了防止白起再立戰(zhàn)功,范雎必定會在秦王面前說白起的壞話,而恰巧白起性格執(zhí)拗,上了這個圈套。
是時,秦王對范雎十分信任,在一定程度上,范雎可以左右秦王的判斷,直至白起被賜死。
秦軍久戰(zhàn)之師,同樣需要修整,殺白起可以緩解矛盾
白起曾經(jīng)說過,秦軍雖說消滅長平的趙軍,但秦軍同樣損失過半,國內(nèi)兵力也是相對空虛。當時如果再度進攻邯鄲,諸侯國聯(lián)合,在趙軍的頑強抵抗下,秦軍必敗。
王陵無法攻下邯鄲,秦昭襄王便換王關,但兩個月后,邯鄲仍然攻不下來。楚國的春申君、魏國信陵君率十萬進攻秦軍,秦王大敗。不僅僅是白起,在一連的失利之后,就連秦昭襄王也有些灰心喪氣了。
到了如此局面,或許殺掉白起,還能減緩一下與他國的矛盾,畢竟白起殺人實在太多,從始至終,死在白起手下的他國兵卒近百萬人。在旁人看來,白起就是個殺人不眨眼的魔王,所以既然白起已經(jīng)失去了利用價值,還不如殺掉他,減緩下與他國的矛盾,爭取一定時間來修整部隊。
白起被封為戰(zhàn)神,一經(jīng)封神,也就離滅亡不遠了,只是沒有想到,他最后一個殺的人,卻是自己!
歷史人物白起簡介
1、白起,羋姓,白氏,名起,_邑人。戰(zhàn)國時期杰出的軍事家、“兵家”代表人物。
2、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交好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關系很好。輔佐秦昭王,屢立戰(zhàn)功。伊闋之戰(zhàn),大破魏韓聯(lián)軍;伐楚之戰(zhàn),攻陷楚都郢城。長平之戰(zhàn),重創(chuàng)趙國主力。擔任秦軍主將30多年,攻城70余座,為秦國統(tǒng)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受封為武安君。功高震主,得罪應侯,接連貶官。秦昭襄王五十年,賜死于杜郵。
3、作為中國歷史上繼孫武、吳起之后又一個杰出的軍事家、統(tǒng)帥,白起與廉頗、李牧、王翦并稱為戰(zhàn)國四大名將,并且被列為戰(zhàn)國四大名將之首,名列武廟十哲。
白起兒子白仲的下場
《皓鑭傳》白仲結(jié)局白仲成為了嬴政的武師,白仲和殷小春走到了最后。
電視劇《皓鑭傳》中殷小春下毒叛變導致白仲被捕,因為殷小春一心效忠于皓鑭母子,最后白仲成為了嬴政的武師,白仲和殷小春走到了最后。
殷小春是一名醫(yī)術高超的醫(yī)師,一直以來憑借自己的醫(yī)術在宮中來去自如,如魚得水,在一次意外的殷小春幫助皓鑭躲過了官兵的追殺,因此和皓鑭成為了一對患難的好友。在正義和愛情面前,殷小春還是選擇了皓鑭,最后白仲得到了皓鑭的原諒,白仲此后忠心于皓鑭和嬴政,最后和殷小春也走到了最后。
劇情簡介
戰(zhàn)國晚期,秦趙爭鋒,戰(zhàn)事迭起。趙國御史李赫的女兒李皓鑭家破人亡甚至被賣出,呂不韋把她買下獻給在趙國當人質(zhì)的秦王孫異人,隨后二人一同入趙宮,憑智慧擊退陰謀。
皓鑭下嫁異人,秦國坑殺趙軍四十萬,異人的質(zhì)子身份讓他生命受到威脅,公主雅陷害皓鑭不成反喪命,讓二人產(chǎn)生嫌隙,呂不韋利用皓鑭挑起事端擾亂趙國內(nèi)廷,借機帶秦王孫異人逃離趙國歸秦。
秦國有人散播謠言說皓鑭之子嬴政的父親是呂不韋,而此時異人病重不治,嬴政登基,認為呂不韋與父親之死難逃干系,把他流放,皓鑭請求兒子饒他一命,最后倆人重回洛陽。
在中華文明歷史的長河中,無數(shù)的文人墨客,武將豪杰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說起戰(zhàn)國的武將,我想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想起一個人。
白起,戰(zhàn)國四大名將之首,武安君,秦國大將軍,領軍三十余年,先后歷經(jīng)七十余戰(zhàn),而未嘗敗績?!妒酚洝分兄苯訛槠鋵懥袀鳎梢姷匚缓杖欢Χ?。
影視劇照“白起“
但令人遺憾的是,這樣的名將最終的結(jié)局卻不是戰(zhàn)死沙場,而是被自己輔佐了30余年的君王賜劍自刎,身首異處。他犯了什么事,為什么會“晚節(jié)不保”?
白起與秦昭襄王?
白起其實并非秦昭襄王提拔起來的,而是羋太后時期的功臣宿將。
自秦武王與孟說舉“龍文赤鼎”絕臏而死后,秦國無后,內(nèi)亂,宣太后羋八子(羋太后)為鞏固秦國政權,將在燕國作為人質(zhì)的公子稷(秦昭襄王)接回秦國。但由于昭襄王年幼,不能理政,羋太后代為主政,其弟魏冉輔政。
而白起可以說白起是羋太后一首提拔起來的。秦昭襄王十三年(前294年),白起擔任左庶長,南征北戰(zhàn)20余年,到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前273年)南郡受封武安君,這期間一直是羋太后主政。
《羋月傳》中孫儷扮演的羋太后
等到羋太后去世(前265年),秦昭襄王才開始真正主政,這時候的他已有58歲高齡了。許多大臣對昭襄王表面恭敬,暗地卻是不屑一顧,認為秦國的強大都是羋太后之功,昭襄王不過是碌碌之輩罷了。
面對這樣的惡劣的朝堂環(huán)境,昭襄王迫切的想擺脫羋太后的陰影,在軍事上有所建樹;恰逢秦伐韓,韓國不敵,想要割讓上黨郡給秦國以求和。
沒想到上黨郡守馮亭卻私自聯(lián)絡趙國,趙國自然不愿放棄到嘴邊的肉,一口吃掉了上黨。這下秦趙交惡,秦昭襄王心想“奪回上黨,打敗趙國,那我的王位豈不高枕無憂了?”
影視劇照“秦昭襄王“
所以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0年),秦國伐趙,著名的長平之戰(zhàn)爆發(fā),白起一戰(zhàn)斬首坑殺45萬趙國軍隊,一舉重創(chuàng)趙國的有生力量。同時,白起認為此時趙國主力盡沒,是一舉消滅趙國的好時機。于是再接再厲,長平之戰(zhàn)結(jié)束后不到1年(前259年)便兵分三路,再次發(fā)動進攻,主力主力直撲趙國首都邯鄲。
然而,白起沒想到這竟然是他最后一次以大將軍身份領軍作戰(zhàn)。
將相不和,君臣相忌?
白起之死繞不開一個人,那就是秦昭襄王的心腹,丞相范雎。
影視劇照“范雎“
在白起進攻趙國,打的趙國節(jié)節(jié)敗退的時候。韓趙兩國偷偷派出使者向秦國割地求和,同時使者蘇代暗暗聯(lián)絡并收買丞相范雎,讓他說白起的壞話。
范雎收下重金后向昭襄王說:“白起本就是大將軍了,在軍隊中極具聲望,再讓他滅掉趙國那就是連當年周公也不及他了啊,王上屆時應該如何自處呢?”,昭襄王一聽有道理,不能讓白起再獲得滅國之功,于是下令讓白起退兵。白起知道后對著眾人大罵范雎奸臣誤國,怠失良機,范雎知道后自然也是惱怒不已,從此二人便成為仇敵。
秦國退兵之后,趙國失地千里,40多萬人失去了自己的兒子、丈夫、父親,舉國悲憤,貴族不復往日的驕奢糜爛,國人一心想著報仇雪恨,內(nèi)部空前團結(jié)。而所謂的割地求和不過是權宜之計,趙國在割地之時突然變臉,將本割讓給秦國的土地送給了齊國,同時結(jié)成了燕韓趙魏齊聯(lián)盟以抗擊秦國。
這時候昭襄王才意識到自己被趙國耍了,大怒,欲派兵二次伐趙。但是白起卻勸昭襄王,認為此時趙國已經(jīng)與他國結(jié)成聯(lián)盟,秦國連年征戰(zhàn),士卒疲敝不堪,需要休養(yǎng)生息。自己也臥床生病,無法領軍,伐趙錯過了最佳時機,所以暫不要輕動兵戈。
昭襄王抹不開面子,不聽,派王陵率大軍進攻趙國。結(jié)果王陵在邯鄲城下大敗,損失4萬多秦國精銳。
這時候昭襄王沒轍,只能派范雎來請他出兵,但是白起認為之前攻打趙國就已經(jīng)錯過最佳時機,現(xiàn)在又損失4萬精銳,是不可能攻下邯鄲的,再次拒絕領軍。
范雎本就和白起有仇,回去向昭襄王匯報時各種添油加醋,說白起居功自傲,愛惜羽毛不愿領軍。昭襄王自然大怒,認為白起不識好歹,但礙于白起的功績,不好責罰。但是此時,白起與昭襄王之間已經(jīng)出現(xiàn)裂痕。
杜郵自刎?
白起不愿出戰(zhàn),而楚國春申君和魏國信陵君出兵十余萬支援趙國,將秦軍反包圍,秦國傷亡慘重。白起知道后說:“當初昭襄王不聽我的計謀,結(jié)果如何?”
秦昭襄王本就晚年掌權,權柄不穩(wěn),加上白起這樣的國柱都說出如此之話,對他的威信是種極大的削弱,自然怒火中燒。直接將白起貶為庶人,強迫他去往前線。白起只能抱病前往前線,無奈本就是病痛之軀,如何走得快?
范雎看中機會,又在昭襄王面前給白起補刀,說白起“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意思時白起不服,一路都在抱怨秦昭襄王,所以故意走得慢。秦昭襄王這時候完全失去理智,直接派出使者帶劍賜死白起。
影視劇照“白起無奈”
當白起走到杜郵的時候,使者追上了他,白起聞言后大嘆:“我本來就該死。長平之戰(zhàn),我用欺騙的手段把活埋趙軍降卒幾十萬人,這就足夠死罪了!”說完拔劍自刎。
至此,一代將星白起隕落。而秦昭襄王滅亡趙國的想法自然也如白起所說,早就錯過最佳時機,最后也不了了之。直到30年后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趙國才被王翦所滅。
總評:
白起作為一名軍事家,將領,其人的能力與功績都是無可挑剔的。但是在政治方面,白起和岳飛是同一個級別。身為前朝將軍,親信遍布朝野,自己也很能打,這樣本身就容易遭受猜忌,同時還得罪了身為秦昭襄王親信的丞相范雎。
而在前線戰(zhàn)事不利,國內(nèi)懷疑昭襄王的執(zhí)政能力之時,卻沒有站出來替自己君主分憂,反而屢屢跑來打昭襄王的臉,對昭襄王攻趙的戰(zhàn)略決策說三道四,甚至抗命。換做任何上位者,都不希望有這樣的手下。所以白起之死,在其自身本不懂政治,晚年愛惜羽毛卻忽視了君王的感受,最后落得個自刎收場,惜哉?痛哉。
參考:《史記·白起王翦列傳》、《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802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