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唐代宗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古人常以鴛鴦作為美好婚姻的象征,寓意一生一世一雙人??墒窃截S滿的理想,就越容易有骨感的現(xiàn)實與之對應(yīng)。古人祈求美滿的姻緣,祈禱自己遇見一個可以舉案齊眉共白頭的人,但偏偏總是一夫一妻多妾婚姻制度。回望過去的種種軼事,愛情故事不少,幸福的男子也有,但要找出哪個女子是哪位的真愛,并且他們幸福一生,那就難了許多。沈皇后和獨孤皇后到底誰才是唐代宗的真愛,這便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唐代宗李豫,原名李俶,是唐肅宗李亨的長子。安史之亂爆發(fā)那年,李亨已四十五歲,李豫也年近三十。所以他們這些皇子皇孫,在動亂發(fā)生前就有了自己的家室。實際上早在開元末年,李豫就被賞賜了初以良家子身份入宮的沈氏。天寶元年(742),二人就育有一子,即日后的唐德宗李適。
李豫與沈氏,可謂是少年夫妻,一路相伴成長起來的。雖然李豫在做皇子時迎娶的正妻并非沈氏,但他在十六歲時就和沈氏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所以不管是“母憑子貴”還是類似“初戀情節(jié)”,沈氏在李豫心中的地位幾乎都是注定了的無法取代的。
而安史之亂爆發(fā)后,隨著唐玄宗逃出長安,這些王公貴族和他們的妻妾子女也紛紛外逃?;靵y之中,諸如沈氏這樣還未來得及出逃的,便成為了叛賊的俘虜。據(jù)《舊唐書》記載,這段時期沈氏都被叛軍幽禁在東都洛陽的掖庭。直到李豫同郭子儀大軍親自收復(fù)洛陽,二人才在動亂之中團聚。
可此時天下未定,李豫需要北上行軍,無法將沈氏帶在身邊,所以還是將她留在了洛陽。結(jié)果李豫離開后不久,洛陽再次落入叛軍之手。等到官軍再度奪回洛陽,沈氏已杳無音訊,生死未卜。
至此之后的十余年間,李豫一直派人在各地尋訪,希望找回沈氏??商煲馀?,派出去的使者一波又一波,還是了無音訊。
天寶九年(750),獨孤氏成為李豫的妾室。崔氏曾是正妻,典型的妒婦,對這個新來的妾室非常不滿處處針對。
這樣的劇情,也正是宮斗劇中常有的“反面教材”。李豫一開始多少還顧忌著崔氏娘家,尤其是崔氏的姨媽楊貴妃的面子,不讓這個正妻太難堪。但隨著崔家在安史之亂中的衰敗,李豫與這位正妻也就撕破了臉。不久后崔氏病故,李豫的“白月光”沈氏又不在身邊,獨孤氏便自然而然地“霸占”了李豫。
李豫也十分寵愛和獨孤氏的兩個孩子,女兒華陽公主情商非常高,極懂察言觀色,對自己的父親那是專挑他喜歡的發(fā)揮。所以李豫看這個女兒非常順眼,甚至到了一種溺愛的地步。
在獨孤氏母女倆的通力協(xié)作下,他們母女三人都在李豫心中占了極其重的分量。以至于大歷三年(768),李豫在并無皇后的情況下冊立獨孤氏為貴妃。在大歷九年(774)華陽公主去世時,他悲戚過度,數(shù)日都不上朝。
而李豫對獨孤氏還做過一件堪比遣使尋找沈氏十余年的大事——在其去世后三年內(nèi)都舍不得將其下葬,一直把獨孤氏的棺槨留在宮中,還親自下旨追封獨孤氏為貞懿皇后。
沈氏后來也被追謚為睿真皇后,不過追封她的人并非李豫,而是她的曾孫唐憲宗。在她的兒子李適繼位后,她只是被遙尊為皇太后。所以從李豫本人的重視程度來看,獨孤氏肯定是真愛了。
其實正如蘇軾在原配妻子去世多年后仍寫出“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一樣。蘇軾此時也有妻子,要說他不愛他現(xiàn)在的妻子嗎?不是的。但要說他愛著現(xiàn)在的妻子而不愛亡妻了嗎?那他也不會寫出這首《江城子》。沈氏和獨孤氏,他們在李豫的不同階段與他相遇。若是不愛,年少的李豫不會與沈氏生下自己的第一個孩子。若是不愛,成熟的李豫不會如此不舍先自己一步離開的獨孤氏。
沒人規(guī)定一個在古代有“三妻四妾”的男人不能一生愛上兩個不同的女人,況且這兩個女人還出現(xiàn)在不同時候。李豫找尋沈氏十幾年,也許這其中有為了皇家名聲的成分在,但過去存在的情誼也不會因此被否定。李豫專寵獨孤氏也許有華陽公主的緣故,留獨孤氏的棺槨也許有方士進言的緣故,但數(shù)年的專寵也是事實。
感情本就是說不清也道不明的東西,無論李豫愛的是誰,只要他們你情我愿,那都是一段美談。所以,若是脫單尚未成功,那同志得需為自己再努力努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87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