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說起李忱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在中國歷史的皇宮里太監(jiān)是一個不可或缺的人物,由于每天他們都可以接觸到皇上上眾多妃子。所以很容易就成為皇帝身邊的大紅人,比如唐朝時的高力士和清朝時的李蓮英。他們當時的權力大到可以左右皇帝的決定,成為眾多大臣追捧的對象。自漢代以后皇帝大多都是太監(jiān)立的,歷史就出現(xiàn)過一次太監(jiān)們合伙立皇帝的事情。
公元846年,唐武宗病危即將駕崩,但因為唐武宗太年輕沒有后代,所以還沒來得及立太子。但是皇帝一下病危,所以立太子甚至下一任皇帝就變得十分尷尬了,于是后宮中的太監(jiān)們就決定立一個他們可以掌控的人當皇帝。而在眾多皇親國戚中,一個人進入了他們的視野,他就是唐武宗的叔叔李忱,當時已經(jīng)40多歲了。他唯一和人不同的就是傻里傻氣的,多年來一直不被各黨人所重視,李忱的母親是個地位卑微的宮女再加上李忱性格木訥,所以成了別人欺負的對象。而唐武宗后期政治斗爭十分殘酷,李忱正是因為傻所以躲過了一劫。
所以當太監(jiān)把李忱推上皇位時,眾大臣都沒有任何意見。因為大家都覺得他傻應該容易被掌控,所以都皆大歡喜。但出人意料的是。登基以后李忱卻判若兩人。處理政務十分熟練,并在短短一年之間就解決各黨派的紛爭并且削弱了太監(jiān)的勢力,李忱勤儉治國,體恤百姓,減少賦稅,注重人才選拔,整個國內(nèi)一片祥和。
在對外關系上,李忱不斷擊敗吐蕃、回鶻、黨項、奚人,收復安史之亂后被吐蕃占領的大片失地,使唐朝國勢有所起色,百姓日漸富裕,使本已衰敗的朝政呈現(xiàn)出“中興”的小康局面。因此,史家對李忱評價極高,認為他是和文景之治的漢文帝和貞觀之治的唐太宗一樣的明君”歷史上把這一時期稱之為“大中之治” 。裝傻幾十年就為了一朝登基,這樣的人才是真的厲害。不過李忱也成了千古名君,造就了大唐最后一個盛世。
他就是唐宣宗李枕,他的傻應該是裝的。小的時候,看起來不太聰明甚至有點傻的李枕,經(jīng)常被欺負,存在感很低,毫不被其他人重視。而等到唐武總退位之后,宦官們迅速將李枕召回,幫助李枕登基。而登上皇位的李枕,一下就從傻子變成了明君,轉(zhuǎn)頭就對這些宦官痛下殺手,宦官們一下就蒙了。這些宦官本來是想立一個傻子為皇帝,再把他當傀儡,以達到控制朝廷的目的,但他們沒想到李枕一點都不傻,反而一轉(zhuǎn)臉就對他們下手了。
李枕本來就是庶出的皇子,輩分又小,年齡也小,母親的地位還很卑微,這直接就注定失去繼承皇位的機會了。但比這更糟的是,李枕的智力上似乎還有一些缺陷,導致其一直被別欺負,甚至還有自閉的傾向,總是沉默寡言,所以一直不被其他人重視。
在被別人忽視多年后,唐武宗的駕崩,讓其重獲了機會。宦官們?yōu)榱俗员#襾砹耸龅睦钫?,幫他坐上了皇位,希望靠著他當傀儡,來掌控朝廷?/strong>
李枕這邊一登基,臉色就變了,不僅不再呆呆傻傻,還直接對身邊的宦官下手,扶持過他的宦官紛紛被削去了權力,加強自身皇權的統(tǒng)治,平息了朝廷內(nèi)部的黨派紛爭,結(jié)束了盤踞朝廷內(nèi)部多年的牛李黨爭,重新劃分了朝廷的權利范圍。成為了一個優(yōu)秀的明君,這一切都讓曾經(jīng)扶持過他的宦官們,看得又驚又傻,只剩下一臉的黑線。
隱忍了30多年,外人一直以為他是一個“傻子”,然后太監(jiān)為了繼續(xù)把持朝政,便擁立他為皇帝。沒有想到的是,他登基繼位為帝后,一改以前的憨樣,迅速的解決了太監(jiān)干政等問題,還開創(chuàng)了一個盛世。
李忱,唐朝第16位皇帝,唐憲宗李純的第13個兒子,唐穆宗李恒的異母弟弟。他母親是宮里的一個侍女,機緣巧合之下被唐憲宗臨幸,后來生下了李忱(剛開始的時候叫做李怡,登基前才改的名字)。
李忱從小就不善言談,外表看起來呆呆的,給人一種不聰明的感覺。在他十多歲的時候,李忱生了一場大病,突然之間有一道光照到他身上,他馬上跳起來做出十分恭敬的樣子,外人覺得他像“傻子”一樣。
唐武宗決定斬草除根,制造意外的假象殺死李忱。為此,他派仇公武帶人去把李忱給綁了,然后扔進永巷(專門關押后宮犯事女子的地方)的廁所里,以除后患。
三年后,唐武宗李炎逝世,太監(jiān)仇公武、馬元哲等人為了把持朝政,便擁立李忱為帝,是為唐宣宗。然而,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李忱登基繼位后,一改往日呆呆的樣子,處理起事情來十分有條理。
這個時候,眾人才明白李忱過去是裝瘋賣傻的,太監(jiān)們的如意算盤打錯了。
李忱在位期間十分重視人才、勤于政事,用了極短的時間就解決了困擾唐朝半個世紀的“牛李黨爭”問題,抑制了宦官的勢力,使得朝廷內(nèi)外氣象為之一新。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87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