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朱元璋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朱元璋是歷史上一位十分杰出的皇帝,他出身貧寒,當過乞丐,但卻一路征戰(zhàn)登臨皇位。有不少網友們笑談“朱重八開局一個碗”。雖然朱元璋出身落魄,但他身邊仍然聚集了大批的能人。特別是在他的老家淮西地區(qū),幾乎大部分的謀臣武將都是出自此地,那不禁讓人產生疑問,難道朱元璋真是上天眷顧之人?專門安排了無數的人才來輔助?
為什么突然之間淮西地區(qū)出現了這么多的人杰?經筆者分析,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01淮西人杰地靈,恰逢亂世英雄輩出
自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由于北方戰(zhàn)亂,許多的百姓開始拖家?guī)Э?,前往南方,因而南方也得到了良好的開發(fā)。漸漸地,經濟的重心逐漸由北方轉向南方,到元末明初時期,經濟重心已基本轉移完畢。而且南北文化差異也拉開了差距,下面舉一個小例子。在朱元璋剛建立明朝時,舉辦了科舉考試大舉挖掘人才,以籌備新朝。結果上榜的學士中,北方竟沒有一人,要知道這一次考試,可是朱元璋親自過審,萬萬沒有作假的機會,這只能說明南北教育文化差異已經顯著拉開了,南方的教育水平顯然超過了北方地區(qū)。
而朱元璋老家淮西地區(qū)正是是在南方,這個地區(qū)也盛產英雄豪杰,歷史上的猛將謀士不勝枚舉。這可能就是說山清水秀,人杰地靈,更容易孕育出人杰吧。
02朱元璋是他們的伯樂
我認為朱元璋正是淮西人才們的伯樂。俗話說人在他鄉(xiāng),或者說人在低落的時候遇見老鄉(xiāng),真乃人生三大喜之一,在古代也是這樣。在朱元璋和陳友諒爭奪天下期間,朱元璋所依靠的隊伍核心也主要是他從淮西地區(qū)帶出來的。只有自己的老鄉(xiāng)才會在自己困難時期,不離不棄,跟隨他,并且相信他一定會成功。
每個地區(qū)都有天賦異稟,擅長謀略或者擅長軍事的人才,而朱元璋就是淮西地區(qū),這些人才們的伯樂。朱元璋正是從淮西老鄉(xiāng)中選拔發(fā)現了大批的“千里馬”,比如說徐達和常遇春等。
我相信每個地區(qū)都有杰出的人,就算淮西地區(qū)人杰地靈,但全中國范圍廣大。總不能讓淮西地區(qū)一地獨占吧,所以朱元璋才是這個團隊的核心,正是他挖掘發(fā)現了各位人才,讓他們在各自擅長的崗位上發(fā)光發(fā)熱,才有了大明的開王朝局。
03朱元璋與將領相互成就
戰(zhàn)爭才是鍛煉一個人最好的手段,就算是天資平庸的普通人,把它放在一個高位上,經過后天的不斷鍛煉與學習,我相信他也能夠成長為一位人杰。
確實淮西地區(qū)天賦異稟的天才型選手非常多,但人才是鍛煉出來的,空有一身天賦,但沒有得到鍛煉,沒有展示的平臺,也最終將會被埋沒,泯然眾人矣。正是淮西的各位武將謀臣們,有了朱元璋提供的平臺,有了鍛煉的機會,也有了施展才能的地方,經過戰(zhàn)爭的歷練,他們完成了自身的蛻變,最終能夠成為開國大將或者治世謀臣。
在朱元璋時期,淮西子弟更容易出人頭地,朱元璋也更愿意去培養(yǎng)自己家鄉(xiāng)的人才,這樣也更加鼓舞了淮西人民踴躍參加朱元璋的部隊。朱元璋更傾向于把部隊的資源:更好的裝備,更好的糧草,更好的人馬,去裝備由淮西人所統領的部隊。擁有良好的部隊,再有可以持續(xù)鍛煉的平臺,這樣的磨練,就算是平庸的人,也可以變成猛將。
另一方面,正是因為有這些敢打敢拼,擅長謀略的人杰們,鑄就了朱元璋能夠戰(zhàn)勝陳友諒,建立大明王朝的根基。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如果陳友諒,最終取得戰(zhàn)爭的勝利,建立了別的朝代,那么名留青史的一定不會是朱元璋的手下將領,而一定會是陳友諒手下的猛將謀臣們,所以說朱元璋和他的武將謀臣們是相互成就的關系,一方面,朱元璋為他們提供鍛煉的平臺,讓他們更好地發(fā)展,而另一方面,他們得到了鍛煉,擁有了更強大的能力去幫助朱元璋獲得戰(zhàn)場的勝利。
結語:
沒有朱元璋,也就沒有淮西人杰的揚名,正是朱元璋的伯樂眼光,并給予他們鍛煉、發(fā)展的平臺,才造就了淮西武將、謀臣們叱詫風云、揚名天下的光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88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