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薛家皇商幾代人的積累,財富是可以想象的?!白o官符”說“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就說他們窮得只剩錢了。那么薛家真的這么富有么?這事要從幾方面去說。
【一】
薛家第一代家主紫薇舍人薛公,有人認為是中書舍人是誤解。蓋因中書舍人只有唐朝官位比較高,到了明清不過八九品小官,不足以和賈、史、王三家功勛大員黃紫貴人并立!再有中書舍人一直是皇帝身邊秘書一般的文人擔(dān)當(dāng),絕不可能作商人,更不會讓自己的后人棄文從商。這是古代社會價值觀決定的。
紫薇舍人薛公當(dāng)初就是皇商,不是中書舍人,而是皇帝(紫薇)潛邸老家人(舍人)。奉皇帝旨意經(jīng)商,甚至在寧榮二公時期供應(yīng)戰(zhàn)時物資,與賈史王三家有戰(zhàn)友般友誼,又與皇帝有特殊關(guān)系才得以被三家認可寄身四大家族。單純靠紫薇舍人,不足以與四大家族并列。紫薇舍人之名屬于曹雪芹借鑒古代官職給予的雙關(guān)語。
薛家有皇帝作靠山,又在戰(zhàn)時供應(yīng)物資,非常迅速的積累了龐大的財富。他們進入四大家族靠的是財力,更有皇帝的靠山。即便到了薛蟠這代無人支撐家業(yè),薛家依然有錢。
【二】
(第四回門子對賈雨村說)薛家有的是錢,老爺斷一千也可,五百也可,與馮家作燒埋之費。那馮家也無甚要緊的人,不過為的是錢,見有了這個銀子,想來也就無話了。老爺細想此計如何?
薛家有錢判一千兩,五百兩根本不在乎??蛇@些錢拿出來就夠劉姥姥一家花費幾十年。他們只是打了個官司,施施然一家人“北漂”了。
“護官符”單指金陵地區(qū)大族,不過賈家史家嫡系早遷到京城,王家一半京城一半金陵,只有薛家在金陵。薛蟠打死人帶著母親妹妹舉家來到京城,雖說家人沒帶來多少,但也根本沒打算再回金陵。
(第四回薛蟠)因和母親商議道:“咱們京中雖有幾處房舍,只是這十來年沒人進京居住,那看守的人未免偷著租賃與人,須得先著幾個人去打掃收拾才好。”
薛家在寸土寸金的京城有幾套房產(chǎn),除了安排家人看著,十幾年都沒人居住,薛家也沒人查看。可知他家多有錢。而且薛家的房子,不會是賈璉買了偷娶尤二姐的小房子,不比賈家也要比賴大家強幾倍。幾處京城房產(chǎn)價值多少?可知其富。
【三】
薛家有房子不住跑到賈家一住六七年。日常一應(yīng)費用都是自家出。薛蟠在外面驕奢淫逸,有幾個細節(jié)也說明薛家有錢。
第一,薛蟠認識小學(xué)生金榮,隨遍打賞百八十兩銀子。“窺一斑而知全豹”,薛蟠平時花銷該有多大。
第二,秦可卿去世,薛蟠貢獻出一副義忠親王老千歲沒用上的“壽材”,價值無數(shù),卻張口說給一千兩銀子工人搬運錢,“壽材”遠不止這個價,工人的費用是真貴??芍@幅“壽材”不過收了點存放的利錢而已。
第三,薛寶釵對邢岫煙說薛家今時不同往日,要省儉度日??囱慈粘;ㄤN,沒覺得省儉在哪里。邢岫煙嫁到薛家,金銀珠寶首飾,定會有一箱子,這都是當(dāng)衣度日的邢岫煙不敢想象的。不過,薛家的現(xiàn)況卻是“日暮西山”。只是靠曾經(jīng)的積蓄支撐了。
【四】
(第五十八回薛寶釵對邢岫煙說)然七八年之先,我也是這樣來的,如今一時比不得一時了,所以我都自己該省的就省了。將來你這一到了我們家,這些沒有用的東西,只怕還有一箱子。咱們?nèi)缃癖炔坏盟麄兞?,總要一色從實守分為主,不比他們才是。?/p>
薛寶釵拿七八年前與現(xiàn)在對比,說薛家“一時比不得一時”,還說不如賈家,可知薛家衰落的快。七八年前薛寶釵的父親和二叔還活著,那時候薛家有主事人生意賺錢。問題出在薛蟠父親押寶“義忠親王老千歲”(能幫著尋找棺木,可知關(guān)系好),結(jié)果失勢被連累。薛寶釵父親因此早逝,薛家一定動了血本才度過難關(guān),從此一敗涂地。
薛家敗落的根源其實還在皇帝那里,紫薇舍人作為親信有皇帝做靠山。可三四代過去皇帝換了好幾任,不可能還寵信薛家這樣老人。薛家站隊“義忠親王老千歲”就是妄想再做從龍之臣,結(jié)果嘗到“沖動的懲罰”。這又與賈家敗落抄家一模一樣,也是曹雪芹擅長的“鏡子”寫法。
薛家進京投靠賈家,就是敗落無奈才如此。家里拿個百八十萬銀子不成問題,可這些又哪里夠薛蟠揮霍,要有活水才能生財。不得已才犧牲薛寶釵,靠聯(lián)姻維持薛家不敗??上麄冊僖淮芜x錯了對象,最終隨著賈家一起一敗涂地。
金陵王是指王熙鳳他們家,還有寶玉的母親王夫人也是出自金陵王家
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
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
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
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
這四句“護官符”都是寫出了四大家族的豪華富貴,奢侈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900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古代的“回避制度”是指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