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孫策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東漢末年群雄中,孫策可以說是是當時最為年輕有為的英雄豪杰、青年才俊。孫策,字伯符,“江東之虎”孫堅長子,人稱“孫郎”,十九歲帶兵打仗,率領(lǐng)從袁術(shù)處借來的三千兵馬,短短五年時間就平定了江東六郡九十二縣,奠定了江東基業(yè),成就了一方霸業(yè)。只可惜,統(tǒng)一江東不久,在孫策準備率軍北伐時,卻突然遇刺身亡,年僅二十六歲,讓人唏噓。那么孫策的死因究竟是什么呢?是許貢門客自發(fā)?還是有幕后黑手?
根據(jù)史料和《三國演義》的描寫,孫策在一天外出打獵時,因為乘坐的是快馬,把隨從甩到了后面,在路上遇見以前許貢的三個門客,結(jié)果在于刺客的搏斗中受了重傷,三個刺客也被后來趕來的隨從全部殺死。孫策被搶救回來后,因為傷勢嚴重不治身亡,孫策的弟弟孫權(quán)即位。從表面看來,很明顯孫策是被許貢的門客所殺,但是按照這種說法,其中也有很多蹊蹺之處。
首先就在于許貢雖然是被孫策所殺,但是其死卻是是咎由自取。許貢勾結(jié)山賊嚴白虎,謀害自己之前的上司盛憲,抓高岱老母等等做法其實都很讓人不齒。而且許貢在被孫策打敗后,孫策一開始對其還是比較禮遇的,并沒有加害的意思,但是許貢卻表面臣服,暗地里卻向曹操寫信謀害孫策,這不就是自己往死路上走嗎?所以說,許貢之死是咎由自取。向許貢這樣的人,相信愿意為其賣命的門客并不多。
第二就在孫策遇刺時,刺客居然自稱:“我等是許貢家客,特來為主人報仇!”這恐怕也不符合常理,很少有刺客會如此表明自己的身份吧?最后一點就是,等孫策的隨從跟來時,不是抓活口而是全部處死,這也實在不符合常理,正常來說,這種情況,刺客就兩人,孫策衛(wèi)隊那么多人,抓一個活的,才可以挖出同伙,從而將刺客連根拔起,以絕后患。再則,刺客如何知道當時孫策會從落單,會一個人經(jīng)過此路去打獵?既然有這些疑問,那么孫策的死幕后黑手到底是誰?
最大的可能就是刺客是曹操所派,為什么這么說呢?從動機上來說,曹操完全有理由這樣做。首先當時的曹操正在北方和袁紹打仗,很擔心孫策率軍偷襲自己的老巢許昌,孫策的崛起是對曹操的一大安全隱患。以曹操如此多疑的性格,自然是除掉孫策而后快,就算江東不亂至少也可以讓江東一時難以出兵偷襲自己。
第二,曹操的謀士郭嘉在官渡之戰(zhàn)前向曹操建議過,說孫策性格上輕率而不善于防備,如果有刺客伏擊,他就只不過是一人之敵而已。曹操君臣的如此思路很有可能就是曹操采取刺客行動的指導(dǎo)思想。有了現(xiàn)實需要和思想動機,還有一點就是行動成本也低廉,只需要派出幾個殺手就可以,所以一代奸雄曹操自然愿意去采取這一成本低、收益高的“斬首”行動。
第三、在之前許貢和曹操就暗通款曲,有書信往來,曹操很可能早就通過許貢安排了自己的耳目,雖然許貢被孫策所殺,但是其同伙卻未必全部暴露,而這也是后來的刺客能夠如此順利截住落單的孫策的原因。否則就很難解釋為什么刺客就能夠如此準確知道孫策的行蹤,并在刺殺成功后,又被全部滅口。
通過以上綜合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曹操在刺殺孫策上有動機、有策略還有可操作性,而且曹操還想要得到孫策之妻大喬和小喬,所以曹操派出刺客刺殺孫策是完全有可能的。當然對于孫策而言,也的確因為其性格過于自信,自恃武力喜歡單獨行動(在與太史慈的單挑中也可見其性格)給了別人可乘之機。從孫策被刺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一個人無論如何都要懂得“小心駛得萬年船”的道理,萬不可得意而忘形、喜而忘憂。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039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