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揭秘歷史故事 2023-06-27 04:28:12
揭秘明朝國號來源之謎,以明為火克金元
還不知道:明朝國號是怎么來的讀者
,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xì)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作為歷史上最后一個漢人統(tǒng)治的封建朝代,明朝是一個讓人敬佩的朝代
。天子守國門
、君王死社稷
、不和親
、不割地
、不納貢
。這是中國封建社會歷朝歷代沒有的
,這也是為什么那么多人,對明朝情有獨鐘的原因
。那么明朝的國號怎么來的呢
,這里面有很多有趣的原因。

第一
、朱元璋自己是明教教徒
。看過倚天屠龍記的都知道
,書中有提到朱元璋還是張無忌的手下
,后來是張無忌讓位給他做皇帝。這當(dāng)然是作者加入想象的
,但卻是真實存在的一段歷史
。
第二,傳自大小明王的意思
。朱元璋開始在抗元過程中
,一直掛著的是韓山童的名號,這個韓山童號稱宋微宗的第八代傳人
,自稱明王降世
。反元復(fù)宋,給自己起義有了一個高大上的理由
。當(dāng)然后來小明王意外而死以及白蓮教起義那是后話
。
第三
,就是以明為火克金元,五星相生相克
。朝代的五行理論
,是戰(zhàn)國的鄒衍提出來。剛好土唐木宋金元
,那么下一個應(yīng)該就是火德王朝
。以此取名明印證了自己取代元朝是上天安排的,合理又合法
。
明朝的國號就此而定
。當(dāng)然最正確的叫法應(yīng)該是大明,因為元朝開始流行起來給自己國號加個大字比較風(fēng)光
。
明朝建國后,國號“明”到底是怎么來的,它與明教到底有何淵源?
一、明朝與明教無關(guān)
所謂的明教,其實原本的名字叫摩尼教
,這不是中國“土根土長”的教派
,是從國外“進(jìn)口”的,為了讓摩尼教的文化在中國廣泛傳播
,他們才把摩尼教的名字改成了明教
。明教這個名字讓中國人對摩尼教會產(chǎn)生好感,才更容易接受摩尼教
。
而且朱元璋在成為一國之君前并沒有加入過明教,他肯定不會把明教的“明”作為國號。
二、為了拉攏老部下
朱元璋一開始的時候是郭子興的屬下
,郭子興為了?擴(kuò)大自己的名聲,讓更多的人加入自己的隊伍
,他稱自己為“小明王”
。朱元璋后來跟著郭子興打天下,他才跟“明”扯上了關(guān)系
。朱元璋成為一國之君后
,跟著他的部隊中還有很多原來跟他一樣,屬于郭子興的部隊。
朱元璋很有可能是為了讓這些老部下能繼續(xù)支持他,才將國號定為了“明”
。
三、意義重大
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里
,“明”代表了光明
。那些古代的君王都認(rèn)為自己是天選之子,他們能當(dāng)上一國之君
,其實是上天的旨意,他們特別注重天意
。太陽也有光明的意思
,應(yīng)該是出于這一點,朱元璋最后選擇了“明”
。
這個“明”字也有可能寄托了朱元璋對自己的王朝的希望,他希望明朝的未來能一片光明,千秋萬代。
這樣看來的話
,朱元璋跟明教真的是一點關(guān)系都沒有,那些認(rèn)為明朝的國號跟明教有關(guān)系的人可能也都只是猜測的
。之前吳晗就曾經(jīng)發(fā)表過一篇文章說過明朝跟明教有關(guān)系
,不過已經(jīng)被不少人指出了其中的錯誤。
國號這么重要的東西,不可能被朱元璋隨隨便便就決定下來的
,肯定經(jīng)過了深思熟慮之后才定下來的。不過明朝已經(jīng)過去這么久了
,這些跟我們也沒什么關(guān)系了
。
明朝的國號是怎么來的明朝的國號來歷
1、明教說
明教也被稱為“摩尼教”
,是公元三世紀(jì)的時候波斯人摩尼創(chuàng)立的
,因此也叫摩尼教。其認(rèn)為世界上存有兩種對立的力量
,即光明和黑暗
,分別代表善和惡。公元六九四年
,摩尼教傳入我國
,被稱之為明教,明教又吸收了佛教
、祆教
、基督教的教義因素。
經(jīng)過五百多年的民間傳播,在中原有了廣泛信眾
,宣揚“彌勒降生
,明王出世”。元朝末年
,民眾不堪壓迫
,韓山童稱“明王”,終率三千明教徒起義
。朱元璋投奔紅巾軍
,尊“小明王”為主,也就與明教“明”字結(jié)下了不了之緣
。小明王死后
,朱元璋為了標(biāo)榜自己的合法性依然沿用“明”這個字。
2
、五行說
中國人相信五行學(xué)說
,尤其是五行相克理論。當(dāng)時強調(diào)北方是水德
,南方是火德
,蒙古人是以水德取勝,南方的朱元璋是以明喻火
,以明朝取代元朝
。又因皇室姓朱,稱朱明
。對儒生來說
,他們雖然不信明教,但認(rèn)為明代表光明
,分開即是日月
,與古代的祭祀禮制相符。而且
,明朝起自南方
,用陰陽五行來說,南方為火
,神是祝融
;北方為水,神是玄冥
;當(dāng)時蒙古政權(quán)起自北方
,正好因應(yīng)陰陽五行相克的道理,另一方面
,上古神話中也有“朱明”一說
,正好又應(yīng)了明朝皇帝的姓氏。
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九大王朝的國號分別是怎么來的?
從公元前221年始皇帝嬴政統(tǒng)一六國
,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儀頒布退位詔書
,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王朝史,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朝代更迭
,但其中的大一統(tǒng)王朝只有九個
,依次為:
秦、漢、晉、隋、唐 、宋
、元
、明
、清。
那么
,九大王朝的國號都是怎么來的呢
?
秦朝:
(秦始皇)
秦朝是中國 歷史 上第一個大一統(tǒng)王朝,建立者為秦始皇嬴政
。
秦朝之所以叫秦朝 ,是因為秦始皇在橫掃六國前是秦王。
那么
,秦國又為什么叫秦國呢
?
秦國的國號來自地名。早在公元前905年
,秦人首領(lǐng)秦非子(嬴姓
,名非子)因給周王室養(yǎng)馬有功,被周孝王封在秦地
,“秦”由此成為他們的族稱
,史稱“贏秦”。公元前770年
,秦襄公因為護(hù)送周平王東遷有功
,被正式晉封為諸侯,“秦”由此成為國號
。
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仍沿用“秦”作為國號。由此可見
,“秦”這個國號
,有著非常久遠(yuǎn)的 歷史 ,這一點是其他八大王朝無法比擬的
。
漢朝:
(漢高祖劉邦)
漢朝是繼秦朝之后的第二個大一統(tǒng)王朝
,建立者是劉邦。
漢朝之所以叫漢朝,是因為劉邦稱帝前是漢王
,發(fā)跡于漢水邊的漢中,這個“漢”字對他來說意義非凡
。
《說文解字》有載
,“漢”的本意是天上的銀河,劉邦把國號定為“漢”
,也是希望漢朝像天上的銀河一樣
,永恒不滅,燦爛輝煌
,直到千秋萬代
。
晉朝:
(晉武帝司馬炎劇照)
晉朝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
,建立者是司馬炎
。其中西晉屬于大一統(tǒng)王朝,而東晉偏安建康
,只能算六朝之一
。
晉朝之所以叫晉朝,是因為司馬炎在建立晉朝前是晉王。
曹魏時期
,司馬昭被魏帝曹奐封為晉公,后又加封為晉王
。司馬炎先襲封晉王
,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位,登基后改國號為“晉”
。
隋朝:
(隋文帝楊堅)
隋朝上承南北朝
,下啟唐朝,雖然短命
,卻是中國 歷史 上非常重要的一個大一統(tǒng)王朝
,建立者為楊堅。
隋朝之所以叫隋朝 ,是因為楊堅在建立隋朝以前是隋國公
。
楊堅原本是北周外戚
,長女楊麗華是北周宣帝的皇后。女兒受寵
,父親便受封為隋國公
。后來,早已掌控實權(quán)的楊堅接受北周靜帝禪讓
,改國號為“隋”
。
唐朝:
(唐高祖李淵)
唐朝是中國 歷史 上綜合實力最強的大一統(tǒng)王朝,建立者是李淵
。
唐朝之所以叫唐朝,是因為李淵在建立唐朝之前是唐國公。
唐朝皇室與隋朝皇室是親戚關(guān)系
,唐高祖李淵是隋煬帝楊廣的親表哥
,二人的外祖父都是有著“史上最牛老丈人”之稱的獨孤信。
李家世代公卿
,從李淵的祖父李虎開始就獲封唐國公
,李淵先承襲爵位,后推翻隋朝
,改國號為“唐”
。
宋朝:
(宋太祖趙匡胤劇照)
宋朝是中國 歷史 上經(jīng)濟(jì)最繁榮、文化最昌盛的大一統(tǒng)王朝
,唯一不盡如人意的就是軍事太薄弱
,建立者是趙匡胤
。宋朝先后與遼
、金、元并存
,所以也有觀點認(rèn)為宋朝(尤其是南宋)不能算是真正的大一統(tǒng)王朝
,不過宋朝的正統(tǒng)性還是不容爭議的。
宋朝之所以叫宋朝,是因為趙匡胤在建立宋朝之前曾擔(dān)任宋州節(jié)度使。
趙匡胤曾是后周重臣,在周世宗柴榮死后
,他先發(fā)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后又回京逼迫后周恭帝禪位,改國號為“宋”
。
元朝:
(元世祖忽必烈)
元朝是中國 歷史 上第一個由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大一統(tǒng)王朝
,建立者是忽必烈。
元朝的前身是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國
,入主中原后之所以定國號為“大元”
,是聽取了漢臣的意見
,取《易經(jīng)·乾篇》“大哉乾元”之義,以彰顯其國土之盛大
。
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
明朝是中國 歷史 上最后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大一統(tǒng)王朝
,建立者是朱元璋。
明朝國號的來歷說法很多
,至今尚有爭議
,一般認(rèn)為與宗教有關(guān)。比如
,民國時期著名 歷史 學(xué)家吳晗認(rèn)為
,明朝國號源于明教,這種說法與《倚天屠龍記》中的設(shè)定一致
。
另有觀點認(rèn)為
,朱元璋之所以把國號定為“大明”,是為了應(yīng)和“明王出世”的預(yù)言
,以示自己的正統(tǒng)地位
。另外,明屬火德
,元屬金德
,火克金,表示明朝取代元朝是正統(tǒng)嬗替
。筆者更傾向于這種說法
。
清朝:
(清太宗努爾哈赤)
清朝是中國 歷史 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定國號者為皇太極
。
清朝的前身是努爾哈赤建立的后金
,皇太極稱帝后,改國號為“大清”
。(注:此時還沒有入主中原
,首都在關(guān)外的沈陽。)
清朝國號的來歷說法也很多
,但最主流的仍是五德始終說:明朝為火德
,清為水德,以水克火
,以示清朝取代明朝是正統(tǒng)嬗替
。
水德的字那么多,為什么偏偏選了“清”呢
?這是因為
,在滿語中“清”的發(fā)音和“金”相近,又有“上國”之意
,遂定“大清”為國號
。
綜上可知
,秦、漢
、晉
、隋、唐
、宋六個朝代
,其國號的來歷基本相同,都是源自開國皇帝即位前的封地或封號
。但是從元朝開始
,情況發(fā)生了變化,原因不難猜想:元朝和清朝都是外族入主中原建立的大一統(tǒng)王朝
,之前不可能有封地或爵位
,而建立明朝的朱元璋原本只是一介布衣,也沒有封地或爵位
,所以這三個朝代只能另辟蹊徑
,從文化入手選擇合適國號。
另外需要注意一點
,元明清三朝的完整國號分別是大元
、大明、大清
,都帶一個“大”字
,如今時常被我們省略了而已。
(本文完~)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