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炎為什么把皇位傳給智障太子?司馬炎為什么堅持這么做?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皇位的繼承自然是非常重要的,對于古代的皇帝來說,選擇一個最好的繼承人,或者培養(yǎng)出一個最好的繼承人,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如果皇帝的兒子很多的話,選擇的余地相對來說會更大一些,畢竟不是所有人都遵從了嫡長子繼承制。但是,司馬炎明明有26個兒子,為何他卻偏偏選中了其中最傻的那個司馬衷來當皇帝呢?
首先、大臣們早已察覺到了并加以提醒,但是“司馬炎“卻視而不見,還替其敷衍,
其次、另外加上太子妃賈南是個有野心的女人,在一邊推波助瀾,以奪取權力。
再次、司馬炎嫉恨司馬攸的才干與威望,他這個弟弟曾經是自己皇位的竟爭者,現(xiàn)在又成了他兒子繼存皇位的最大威脅,司馬炎極力為其排除障礙。
司馬炎的固執(zhí)及不察、為其王朝的滅亡填下禍根!
太康三年年底,司馬炎把官居侍中、司空職務的弟弟齊王:司馬攸調至青州擔任都督。在司馬昭的生前,司馬攸曾是與司馬炎爭奪晉王世子的對手。到這時,他又成了司馬炎要將皇位傳給太子的障礙。
原來,司馬炎的長子司馬衷是近于白癡的低能兒(堅持立長不立幼)。
他除享樂之外,什么事也不懂,鬧出的笑話很多。有一次,司馬衷游華林園,聽到蛤蟆叫,問左右侍者說:“這個叫喚的東西是公家的,還是私人的?”后來聽到天下發(fā)生災荒,百姓餓死不少,他竟說什么:“他們?yōu)槭裁床怀匀庵嘌?”
對于太子的庸劣,一些朝臣頗以為憂。尚書令衛(wèi)瓘假借酒醉,提醒司馬炎注意,太子不堪為嗣。
尚書張華博學多識,名重一時,被人們推崇為有三公之才,司馬炎對他也很器重。司馬炎曾偶然問起他對繼承人問題的看法,張華如實回答說:“如論才干、德望和親緣關系,沒有比齊王(意指)司馬攸更合適的人了。”
朝臣們的這些意見,使司馬炎十分反感。他故意把一件公文拿到東宮交由“司馬衷”處理(被親情蒙蔽了雙眼)。
太子妃賈南風是有野心的女人,當然不甘心權力易手。她忙托人代作答案,并由太子親手謄寫清楚,然后再交給皇帝。司馬炎以此作為證據(jù)來堵衛(wèi)瓘的嘴。他還把張華調離朝廷,打發(fā)到幽州去了(司馬炎如此不察,是導致王朝快速消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那個司馬攸也確實為爭取到繼承皇位的資格煞費苦心。
按照規(guī)定,王國吏屬的衣食皆由國家供給,司馬攸卻上表稱租秩足用,不必由御府開支。他還把租稅收入分給部屬和士卒,遇到水旱災荒,又用糧食賑貸王國的饑民,到豐年歸還時只收原數(shù)額的十分之八。對于軍國大計,無論是上表,還是當面議論,司馬攸都作得十分得體,因此得到了許多朝臣的擁戴。
他們(群臣)希望接替司馬炎皇位的是司馬攸,而不是那位白癡太子。
司馬炎嫉恨司馬攸的才干與威望。
對于司馬炎想傳位于子的意思摸得很清楚的荀勖和馮紞,乘機挑撥說:“群臣皆歸心齊王,陛下萬歲后,太子很難嗣位。陛下如果不信,可以讓齊王外出,必然舉朝反對?!?/p>
果然,司馬炎調司馬攸去青州的詔書一下,許多大臣紛紛上表諫阻。
司馬炎又氣又惱,貶斥了一些人,其中包括他的兩個女婿:王濟和甄德。次年正月,他又將幾個上表的博士,收付廷尉科罪,多虧尚書夏侯駿等人出面辯駁,才免去他們一死。
太康四年(283)三月,司馬炎催促司馬攸立即啟程。司馬攸憤怒成疾,乞求寬限日期。司馬炎派去御醫(yī)察看病情。御醫(yī)謊稱齊王無病,于是司馬炎再次下詔催促。弄得司馬攸只好帶病辭行,結果加重病情,嘔血而亡。
司馬炎這才知道齊王不是裝病
他用懲辦幾個御醫(yī)的辦法,以塞罪責。司馬炎極力排斥司馬攸,用自欺欺人的辦法鞏固“司馬衷”的地位,這就為其死后,“司馬衷”尸居其位,無力控制政局,引起天下大亂而埋下了禍根。
司馬炎的失誤,選定的接班人因其能力撐不起這么大的一片天空,消亡是必然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07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