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為何中探花比狀元神氣呢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科舉制度的出現(xiàn)可以說是革命性的,一直到清代還在沿用,很多西方國家都認為中國的科舉是很偉大的發(fā)明,要知道無論什么社會,一個公平的,大家都認同的晉升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就連現(xiàn)代的考試制度也還是在那基礎上改進來的。
不過現(xiàn)在很多人有一個誤區(qū),把現(xiàn)在的高考認為是以前的科舉,事實上兩者有很大差別,光是兩者的含金量都大不相同,因為古代的文盲率是非常之高的,所以一旦通過科舉那就是直接平步青云,不管以前的身份地位,只要中了狀元最起碼就是七品官,大概相當于現(xiàn)在的縣長,遠不是現(xiàn)代的高考狀元能夠比得上的。
而且還有一句話叫窮文富武,讀書只要識字,然后就剩下買書的開銷了,是一些窮人也能負擔得起的,而習武就不同了,又得買兵器練習,而且營養(yǎng)也得跟上,就像現(xiàn)在培養(yǎng)運動員一樣,不是一般人家能玩得起的,相對而言,還是學文比較經(jīng)濟。
然后再說科舉的等級,分別以受試者的水平不同,分為童生,秀才,舉人,進士,四個等級,而且等級之間的差距非常大,首先童生就非常難考,很多人五六十都考不上,而進一步的秀才,一旦考中就與普通人有很大的差別了,比如可以不跪官,不服徭役,審問不能用刑之類的,這時候就可以稱為真正的讀書人了。
至于我們在課本上就學過的范進中舉,現(xiàn)在你們能夠理解他為什么樂瘋了吧,考中舉人就可以進入官家任職,就像現(xiàn)在的公務員一樣。至于最高的進士,也有細分,前三甲分別稱狀元,榜眼,探花。
不過有意思的是,里面有個小規(guī)矩,考中狀元固然是好事,但是考中探花的人甚至比狀元還高興,就是因為狀元可能文章被考官所認同,但是探花必須要顏值也高。在現(xiàn)在的京劇中,探花也一定是最英俊的,在電視劇《康熙王朝》里面皇帝曾經(jīng)年輕時候偷偷去參加了殿試,結果中了探花,現(xiàn)在你知道皇帝中了探花為什么還這么高興了吧。
還有一個就是,狀元是很容易被皇帝為了拉攏天下讀書人而選取當做駙馬的,駙馬是不允許再娶的,每天回家對著老婆還得行禮,而探花,既證明了文采,也證明了顏值,當然是朝上官員拉攏的對象,還不爭著把女兒嫁給他。
對于古代讀書人來說,在科舉中金榜題名是人生最大的追求,科舉考試前三名狀元、榜眼、探花更是能夠得到得到朝廷重用。而中“探花”比中“狀元”更讓人高興的原因,卻源于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定,相傳只有長相最為帥氣的男子,才能獲得探花之名。
在科舉制度建立之初,是沒有探花這一稱號的,一直到唐朝才出現(xiàn)“探花”。但當時的探花并不是指科舉考試第三名,而是皇上在同年考試的進士中,選取的兩個長相俊逸的人。這兩個人負責在考試后的慶典上,采集鮮花迎接當年的狀元郎,因探花有采花之意,故被稱為“探花使”。這兩個人的成績?nèi)绾尾蛔骺季?,只要長相帥氣,可以撐起門面就能擔此一任。
直到后來,隨著科舉制度的不斷成熟,朝廷將歷年殿試的前三名稱為“狀元”、“榜眼”和“探花”,到這時,探花郎從曾經(jīng)的采花人變成了科舉一甲第三名。在古代,如果能夠中三鼎甲,不僅意味著能夠得到朝廷的重用,還會被當時朝廷各方勢力拉攏,而拉攏的手段,很多時候要通過聯(lián)姻來維系。
說到聯(lián)姻,長輩看重的是利益關系,而那些待字閨中的大家千金們,自然是比較看重樣貌才氣的。如果有了探花之名,意味著這個人的顏值得到了皇帝的肯定,這自然是值得高興的事情,同時也更容易被女孩子喜歡,成為乘龍快婿就順理成章了。
因為探花選取有一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就是不僅要有文采,更要顏值出眾,所以探花往往比狀元風頭更盛,具體分析如下:
一.唐宋時期,科舉制度中開始出現(xiàn)探花郎。在階級分明的古代封建社會,社會主要依次分為士農(nóng)工商這四個等級,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士也就是做官在人們心中的崇高地位。而對于普通百姓,要想走向仕途之路,就必須通過科舉考試才行。
起源于隋朝的科舉制度,在唐宋時期發(fā)展成熟,直到清朝光緒年間為止,歷經(jīng)一千三百多年之久。主要分為童子試、鄉(xiāng)試、會試和殿試幾個階段,每通過一級考試,所獲得的身份就不同,由低到高依次為秀才、舉人、貢士和進士。其中進士的前三名為別為探花、榜眼和狀元,通常由歷代皇帝親自選出。
狀元自然是所有考生中才能最出眾的那一個,但也是最難考取的,據(jù)有關史料記載,從科舉制度實行以來,共計僅七百多名狀元。榜眼最初是兩個名額,作為狀元的陪襯位列第二和第三。到了唐宋時期,由于某些習俗的發(fā)展變化,探花應運而生。
二.規(guī)定探花不僅才情名列前茅,樣貌也是數(shù)一數(shù)二。首先從探花這個名字,就能讓人聯(lián)想到花朵般的美貌。當用它來形容男生時,則表達的是該男子的英俊瀟灑和氣宇不凡,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貌似潘安。探花剛出現(xiàn)時,被稱為探花使,主要因一種習俗而產(chǎn)生。
在皇帝欽點完狀元和榜眼等人后,需要進行一場隆重的宴會,一是表達群臣百官對于皇帝招納到賢才的祝賀,二是對所有中舉學子的慶祝。而在宴會中,還有一項比較重要的任務是,需要在這些進士中,先挑選出顏值爆表的男子,再由他采摘鮮花來布置慶典,并向此次拔得頭籌的狀元獻上鮮花,以表慶賀之意。
這個被選出來的人就是探花使,在宴會中可謂是賺足了風頭,是大家關注的焦點,甚至有時比狀元還要搶眼。因此隨著后來不斷的發(fā)展,在古代要想成為古代的探花,除了可以與狀元相媲美的出眾學識外,容貌也得跟得上大眾的審美,說明白點就是還得看臉。
三.歷史上和小說中的探花,待遇和仕途都較好。雖然取得狀元名頭,確實是一件光耀門楣的大好事,但成為探花也不會比它遜色太多,都是仕途一片光明。被選為探花后,不僅有機會在朝廷和皇帝身邊擔任要職,還有很大幾率被王公貴族家的女性和公主們看中。在慶賀大典上,為公主挑選佳婿,也是較為常見的事情。
例如我們所熟知的貪官和珅,就是因才能和樣貌皆很出眾,被皇帝封為探花,并留在自己的身邊,才有了他后來的平步青云。還有明朝時期的探花錢謙益,德才與樣貌兼?zhèn)洌屝×怂鶜q的才女柳如是,甘心嫁他為妻。其次,在一些小說中也將探花描述的很是優(yōu)秀,比如以風流倜儻和帥氣迷人著稱的李尋歡,當初就是探花出身。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092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