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司馬炎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作為西晉的開國皇帝司馬炎,一生雄才大略,其文治武功直逼其祖父司馬懿。不但又一次統(tǒng)一了全國,結(jié)束了三國割據(jù)的局面,還勵精圖治,開創(chuàng)了史上有名的“太康之治”,將西晉王朝推向了頂峰。
但就是這樣一位英明神武的帝王,卻將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傳給了傻兒子司馬衷。由此導(dǎo)致外戚擅權(quán),讓暴虐的賈南風(fēng)控制朝政,誅殺異己,像一條嗜血的餓狼一樣將西晉王朝攪得血雨腥風(fēng),最終演變成“八王之亂”,制造了中國歷史上罕有的歷史悲劇,也讓僅僅立朝37年的西晉就此滅亡。
《晉書》中記載了大家廣為人知的傻子皇帝司馬衷的兩則故事。
一是司馬衷在位時,災(zāi)荒連年,百姓餓殍遍地,大臣們向他匯報災(zāi)情,請他下令賑災(zāi),他竟說:“百姓沒飯吃, 為何不吃肉粥呢?”
二是有一次,司馬衷到華林園游玩,適逢雨后,田里一片蛙叫,就問隨從,這蛙是官家的還是私人的。隨從知他是白癡,沒法說清楚,就隨口答道,官田里叫的是官蛙,私田里叫的是私蛙。司馬衷對此竟然深信不疑。
那么,英明神武司馬炎,為何要立這樣一位傻子皇帝呢?
是司馬炎別無選擇,僅此一個兒子嗎?
顯然不是。司馬炎一共生了26個兒子,他有著大把的選擇。即便其長子司馬軌早夭,依然還有諸多繼承人可供選擇。例如司馬衷的弟弟司馬柬,史書記載他“沈敏有識量”“帝異之,于諸子中尤見寵愛”。從司馬柬的才干、身份以及司馬炎對他的寵愛來看,他都是皇位繼承的不二人選。
即便司馬炎在自己的眾多子嗣中挑不出理想人選,他的弟弟司馬攸也是最為合適的人選?!稌x書》載,司馬攸“親賢好施,愛經(jīng)籍,能屬文,善尺牘,為世所楷”,而且“才望出武帝之右”。司馬昭也曾多次想立司馬攸為太子,只是由于群臣反對,才不得不最終作罷。
是司馬炎不知道兒子是個傻子嗎?
司馬衷于泰始3年被立為太子,時年9歲,此時的司馬炎沒有注意到司馬衷的智力狀況,也許還說得過去。因為史書中并沒有蛛絲馬跡可以表明司馬炎對司馬衷智力有懷疑,也沒有大臣們和司馬炎討論如何應(yīng)對太子智力低下的記載。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大臣們不斷的私下議論,司馬炎也逐漸對司馬衷的智力有所懷疑了。
為此,司馬炎還親自對司馬衷進行了智力測試。他首先將東宮的大小官屬都招到宮里來設(shè)宴款待。然后特地擬了幾個治國題目,著人送給太子司馬衷,限他在三天之內(nèi)作答。偏偏碰到了工于心計的太子妃賈南風(fēng),她臨危不亂,找來幾個大儒替司馬衷解答。幾位學(xué)者引經(jīng)據(jù)典旁征博引,洋洋灑灑一氣呵成。虧得旁邊的給事張泓機靈,提醒賈南風(fēng)說,“太子一向不學(xué),如此精彩文章,皇上必然疑心”。于是張泓對文章做了修改,使其粗糙了許多。
司馬炎看到后,覺得雖然沒講出什么大道理,可總算把問題都說清楚了,很是欣慰。
但是,司馬炎并未就此釋然,他又找了和嶠、荀勖等幾個信得過的大臣去考察司馬衷。結(jié)果“勖還盛稱太子之德,而嶠云太子如初”。
司馬炎立司馬衷,除了大臣們弄虛作假外,還有司馬炎為了政治平衡,不得不做出的無奈之舉。
眾所周知,賈南風(fēng)的父親是賈充,他是西晉開國功臣,魏帝曹髦就是被他的手下殺死的。因此,賈充是亡魏成晉的核心人物,也是司馬昭欽點的輔政大臣。
司馬炎即位后,忌憚賈充,有意疏遠他,準(zhǔn)備遣他出鎮(zhèn)關(guān)中。
賈充為了能夠留在朝廷,于是提出將自己的女兒賈南風(fēng)嫁給司馬衷。盡管司馬炎不滿意“丑而短黑”的賈南風(fēng),但他還是爽快地同意了。
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有司馬攸的存在。
司馬攸對于司馬炎來說,始終是一個威脅,他差點就取代了司馬炎而成為西晉的開國皇帝。即便到了咸寧二年,司馬炎病重時,朝中大臣都還“屬意于攸”,足見他在朝中的威望。
更為關(guān)鍵的是,司馬攸也是賈充的女婿,如果司馬炎執(zhí)意拒絕賈充的聯(lián)姻請求,勢必將賈充逼到司馬攸的政治陣營里,自己的對手將會更加強大。
于是,司馬炎在沒法趕走賈充后,轉(zhuǎn)而拉攏賈充,同意納賈充之女為太子妃。
但是,就在司馬炎和賈氏聯(lián)姻之時,他意識到了司馬衷的智力有問題,這個突發(fā)情況讓司馬炎騎虎難下,進退維谷。
他也確實萌生了廢黜司馬衷的念頭,為此專門找到皇后楊氏商量。但楊皇后受了賈充的賄賂,竭力反對司馬炎廢黜太子,其理由也冠冕堂皇,“立嫡以長不以賢,豈能動乎”,司馬炎的打算沒有得到皇后的支持。
而且,在和賈氏聯(lián)姻的情況下,司馬炎不得不對罷黜太子慎重考慮。因為一旦廢黜太子,就勢必將賈氏一伙徹底地推向司馬攸,如果賈充和司馬攸破釜沉舟,那將是司馬炎的滅頂之災(zāi)。
所以,司馬炎只好將錯就錯,寄希望于他的孫子司馬遹能保住西晉的江山。但不曾想,司馬遹最終慘死于賈南風(fēng)之手,而西晉王朝也因自己的優(yōu)柔寡斷,走向了滅亡。
司馬炎將自己的皇位傳給自己的傻兒子司馬衷。筆者認為,主要得益于三個人,他母親楊青,他兒子司馬遹,他老婆賈南風(fēng)。
第一,楊青,她是司馬炎的皇后,地位尊貴,又非常收到司馬炎的寵愛。這就奠定司馬炎在宮中的地位絕對是低不了。而楊青是一個母親,總想著給自己孩子最好的,也就努力的讓司馬衷不停地在司馬炎面前提升好感,明確自己作為嫡長子的繼承權(quán)。自古以來,嫡長子的身份一直都被視為皇位的繼承者,即使司馬衷偏傻,但對楊青寵愛的司馬炎,還是選擇了妥協(xié)。
第二,他兒子司馬遹,他的這個兒子與他根本不像,十分聰慧,深受司馬炎的寵愛,讓老的司馬炎一時深深感覺到,即使自己的兒子不行,自己還有孫子可以掌管天下,老人都有的愛護自己的孩子的毛病,再一次在司馬炎身上犯了起來,而這個決定帶來的卻是晉朝的毀滅。
第三,賈南風(fēng),司馬衷的妻子,對于司馬衷,賈南風(fēng)并不看上眼,這也正常,一個地位尊貴的人怎么會喜歡一個傻子呢,即使他是皇帝又如何。但她仍然有一個女人喜歡的愛慕虛榮的一面,她想牢牢的保住司馬衷的皇位,即使他是個傻子又如何。就在司馬炎考驗司馬衷的能力時,曾經(jīng)交給了司馬衷一些文章奏折,讓他去處理一下,結(jié)果這些東西不僅沒有到司馬衷的手里,直接被賈南風(fēng)找人就給做了,讓司馬炎以為自己的兒子未必只真傻,才將王位傳給了他。
這就是命啊,司馬炎他們家謀權(quán)篡位,偷了曹家天下,開創(chuàng)晉朝。得國不正。雖然他司馬炎算是一統(tǒng)天下一,創(chuàng)下不世之功業(yè),但卻在死后把自己的皇位傳給了兒子中最傻的那個。
在歷史上晉惠帝司馬衷給人的印象就是白癡一個。有一年鬧災(zāi)荒,老百姓沒飯吃,到處都有餓死的人。有人把情況報告給司馬衷,但司馬衷卻對報告人說:“沒有飯吃,他們?yōu)槭裁床怀匀庵嗄???zāi)民們連飯都吃不上,哪里來肉粥呢
司馬炎死后,司馬衷無能,朝政被皇賈南風(fēng)后操縱,引發(fā)八王之亂,西晉王朝最終亡于親戚打架,僅僅只存在了36年,成為了歷史上有名的短命王朝。
或許這就叫報應(yīng)吧!
司馬炎的決策現(xiàn)在看來讓人不解,為什么晉武帝會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傻兒子呢?要知道司馬炎可不止這一個兒子,據(jù)史料記載在冊的皇子就有18位之多,“八王之亂”中有三個都是司馬炎的親兒子,分別是楚王司馬瑋、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
大致的原因我覺得有以下幾點。
其一,在當(dāng)時,皇位的傳襲要按照嫡長子繼承制。只能立皇后的兒子,即使妾室的孩子再聰明也成為不了皇位繼承人。司馬炎的大兒子死后,二兒子司馬衷就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某蔀榱死^承人。而且西晉等級制度森嚴,司馬炎作為皇帝也不好帶頭違反這個制度。所以可能迫于制度的壓力,司馬炎選擇講位子傳給司馬衷。
其二,司馬衷的生母楊皇后是一個有手段的女人。出身很好也懂得討司馬炎歡心。哪個女人不希望自己的兒子當(dāng)上皇帝,自己坐上皇太后的位子有權(quán)有勢?楊皇后大兒子死了,即使二兒子又傻又笨,她也不會傻到將皇位讓給妾室的兒子。所以楊皇后可能在司馬炎面前多多美言了自己兒子幾句,再吹吹枕邊風(fēng),司馬炎可能也會對這個兒子更上點心。而且楊皇后死前再三囑托司馬炎,請求他不要更換太子,司馬炎出于對亡妻的吊念,可能也會尊重她最后的愿望。
其三,司馬衷并不是極其愚笨。司馬衷不聰明,但是也沒有傻里傻氣的地步。司馬衷雖說有點笨,但是他性格老實,沒有勾心斗角的心思。司馬炎可能覺得自己兒子經(jīng)過后天教導(dǎo)加之好好培養(yǎng),還是能成為一個很好的皇帝。
世事難料,誰知道晉王朝最終竟然會斷送在了司馬衷的手上。不知道在棺材里的司馬炎知道了,會不會死的跳起來,嘆息自己當(dāng)初做的決定呢?
其實這也不能怪司馬炎,而是當(dāng)時封建王朝長期以來堅守的宗法制。本來是馬燕,是準(zhǔn)備讓司馬軌來擔(dān)任下一任的皇帝。不過這個孩子命不太好,死的比較早。這才讓司馬衷有了上位的可能,最后頂替了自己大哥的位置,成為了皇儲。司馬炎作為一國之主,何嘗不知道自己的兒子司馬衷不能勝任皇位,但是考慮到在歷史上有很多廢長立幼引發(fā)的禍端。
司馬炎也就不抱別的希望,只想著自己這個兒子可以平平安安的做完皇帝,然后把皇位交給一個智力正常的人。其實司馬炎這樣做也是無奈之舉。這因為在那個時候,如果廢除了太子,然后讓其他的兒子來繼承皇位。那么所有的皇子都有這個心思,誰不想當(dāng)皇帝?這樣一來就會容易引發(fā)內(nèi)訌。
那么在其他兒子羽翼豐滿之后難免跟皇帝相爭。如果這個皇帝心狠的話,那么就會在其他皇子沒有成長起來就把他們給解決掉。這樣可以從根源上解決朝廷內(nèi)亂。如果欣賞的話沒有解決掉其他皇子,那么勢必會導(dǎo)致朝廷內(nèi)部黨派紛爭。最后禍及整個國家。
這樣的事情在古代并不少見,遼太宗耶律德光就是次子機位,等到太宗皇帝去世之后,這孩子差點導(dǎo)致遼國滅亡。不過司馬炎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雖然他的兒子按照宗法制繼承了皇位,不過因為這里低下,最后還是他的兒媳掌權(quán)朝廷?;屎筚Z南風(fēng)因為太過于追逐權(quán)力,導(dǎo)致朝廷內(nèi)部紛爭,引起了各路大臣的不滿,然后司馬倫起兵造反,這就是我們所熟知到八王之亂。后來雖然是馬忠還是回到了皇位,不過卻在當(dāng)年就去世。司馬衷一輩子資質(zhì)平庸但生活卻從來沒有平靜過,一輩子處于漩渦核心,難以安寧。
作為西晉的開國皇帝司馬炎,一生雄才大略,其文治武功直逼其祖父司馬懿。不但又一次統(tǒng)一了全國,結(jié)束了三國割據(jù)的局面,還勵精圖治,開創(chuàng)了史上有名的“太康之治”,將西晉王朝推向了頂峰。
但就是這樣一位英明神武的帝王,卻將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傳給了傻兒子司馬衷。由此導(dǎo)致外戚擅權(quán),讓暴虐的賈南風(fēng)控制朝政,誅殺異己,像一條嗜血的餓狼一樣將西晉王朝攪得血雨腥風(fēng),最終演變成“八王之亂”,制造了中國歷史上罕有的歷史悲劇,也讓僅僅立朝37年的西晉就此滅亡。
《晉書》中記載了大家廣為人知的傻子皇帝司馬衷的兩則故事。一是司馬衷在位時,災(zāi)荒連年,百姓餓殍遍地,大臣們向他匯報災(zāi)情,請他下令賑災(zāi),他竟說:“百姓沒飯吃,?為何不吃肉粥呢?”二是有一次,司馬衷到華林園游玩,適逢雨后,田里一片蛙叫,就問隨從,這蛙是官家的還是私人的。隨從知他是白癡,沒法說清楚,就隨口答道,官田里叫的是官蛙,私田里叫的是私蛙。
司馬衷對此竟然深信不疑。那么,英明神武司馬炎,為何要立這樣一位傻子皇帝呢?是司馬炎別無選擇,僅此一個兒子嗎?顯然不是。司馬炎一共生了26個兒子,他有著大把的選擇。即便其長子司馬軌早夭,依然還有諸多繼承人可供選擇。例如司馬衷的弟弟司馬柬,史書記載他“沈敏有識量”“帝異之,于諸子中尤見寵愛”。
從司馬柬的才干、身份以及司馬炎對他的寵愛來看,他都是皇位繼承的不二人選。即便司馬炎在自己的眾多子嗣中挑不出理想人選,他的弟弟司馬攸也是最為合適的人選。《晉書》載,司馬攸“親賢好施,愛經(jīng)籍,能屬文,善尺牘,為世所楷”,而且“才望出武帝之右”。司馬昭也曾多次想立司馬攸為太子,只是由于群臣反對,才不得不最終作罷。
是司馬炎不知道兒子是個傻子嗎?司馬衷于泰始3年被立為太子,時年9歲,此時的司馬炎沒有注意到司馬衷的智力狀況,也許還說得過去。因為史書中并沒有蛛絲馬跡可以表明司馬炎對司馬衷智力有懷疑,也沒有大臣們和司馬炎討論如何應(yīng)對太子智力低下的記載。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大臣們不斷的私下議論,司馬炎也逐漸對司馬衷的智力有所懷疑了。
為此,司馬炎還親自對司馬衷進行了智力測試。他首先將東宮的大小官屬都招到宮里來設(shè)宴款待。然后特地擬了幾個治國題目,著人送給太子司馬衷,限他在三天之內(nèi)作答。偏偏碰到了工于心計的太子妃賈南風(fēng),她臨危不亂,找來幾個大儒替司馬衷解答。幾位學(xué)者引經(jīng)據(jù)典旁征博引,洋洋灑灑一氣呵成。虧得旁邊的給事張泓機靈,提醒賈南風(fēng)說,“太子一向不學(xué),如此精彩文章,皇上必然疑心”。
于是張泓對文章做了修改,使其粗糙了許多。司馬炎看到后,覺得雖然沒講出什么大道理,可總算把問題都說清楚了,很是欣慰。但是,司馬炎并未就此釋然,他又找了和嶠、荀勖等幾個信得過的大臣去考察司馬衷。結(jié)果“勖還盛稱太子之德,而嶠云太子如初”。司馬炎立司馬衷,除了大臣們弄虛作假外,還有司馬炎為了政治平衡,不得不做出的無奈之舉。
眾所周知,賈南風(fēng)的父親是賈充,他是西晉開國功臣,魏帝曹髦就是被他的手下殺死的。因此,賈充是亡魏成晉的核心人物,也是司馬昭欽點的輔政大臣。司馬炎即位后,忌憚賈充,有意疏遠他,準(zhǔn)備遣他出鎮(zhèn)關(guān)中。賈充為了能夠留在朝廷,于是提出將自己的女兒賈南風(fēng)嫁給司馬衷。盡管司馬炎不滿意“丑而短黑”的賈南風(fēng),但他還是爽快地同意了。
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有司馬攸的存在。司馬攸對于司馬炎來說,始終是一個威脅,他差點就取代了司馬炎而成為西晉的開國皇帝。即便到了咸寧二年,司馬炎病重時,朝中大臣都還“屬意于攸”,足見他在朝中的威望。更為關(guān)鍵的是,司馬攸也是賈充的女婿,如果司馬炎執(zhí)意拒絕賈充的聯(lián)姻請求,勢必將賈充逼到司馬攸的政治陣營里,自己的對手將會更加強大。
于是,司馬炎在沒法趕走賈充后,轉(zhuǎn)而拉攏賈充,同意納賈充之女為太子妃。但是,就在司馬炎和賈氏聯(lián)姻之時,他意識到了司馬衷的智力有問題,這個突發(fā)情況讓司馬炎騎虎難下,進退維谷。他也確實萌生了廢黜司馬衷的念頭,為此專門找到皇后楊氏商量。但楊皇后受了賈充的賄賂,竭力反對司馬炎廢黜太子,其理由也冠冕堂皇,“立嫡以長不以賢,豈能動乎”,司馬炎的打算沒有得到皇后的支持。
而且,在和賈氏聯(lián)姻的情況下,司馬炎不得不對罷黜太子慎重考慮。因為一旦廢黜太子,就勢必將賈氏一伙徹底地推向司馬攸,如果賈充和司馬攸破釜沉舟,那將是司馬炎的滅頂之災(zāi)。所以,司馬炎只好將錯就錯,寄希望于他的孫子司馬遹能保住西晉的江山。但不曾想,司馬遹最終慘死于賈南風(fēng)之手,而西晉王朝也因自己的優(yōu)柔寡斷,走向了滅亡。(參考資料《晉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098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