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泱泱五千年中華歷史
柴榮
,被稱為五代第一明君,他在位期間都有哪些功績.png" />
混亂的五代十國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第三次大分裂時期(前兩次分別為春秋戰(zhàn)國和兩晉南北朝時期)。五代十國是對五代(公元907-960年)和十國(公元902-979年)的合稱
柴榮簡介
柴榮(921-959年)
柴榮的功績
對內(nèi):澄清吏治
對外:顯德元年(954年),北漢
、遼國聯(lián)兵南侵,柴榮御駕親征,于澤州高平大破北漢,穩(wěn)定了政權;顯德二年(955年)
顯德二年(955年)至顯德五年(958年)間
顯德六年(959年)
一系列的對外征戰(zhàn)極大的擴充了后周的疆域
。柴榮一系列的文治武功相對于五代其他的君主來說,無愧于“五代第一明主”的稱號。然而柴榮的早逝使得大宋王朝的建立也提前了。柴榮溘然長逝,留下孤兒寡母,后繼之君柴宗訓年幼,公元960年,在陳橋驛,趙匡胤發(fā)動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大宋,取代后周政權。要講柴榮
,怎么也繞不過趙匡胤,兩人年齡相仿,柴榮繼位后,趙匡胤逐漸成長為禁軍的重要將領,柴榮病重時,趙匡胤升任殿前都點檢,成為禁軍的最高統(tǒng)帥。柴榮在位時制定先難后易的策略,而趙匡胤正好相反,并且趙匡胤也是在柴榮建立的基礎上進行的統(tǒng)一,從一定程度上說趙匡胤繼承了柴榮的政治遺產(chǎn)。柴榮在短短的6年統(tǒng)治時期
,做出的貢獻不亞于其他太平王朝的賢明君主,其一:五代時期分崩離析的社會狀態(tài)在柴榮統(tǒng)治時期有了統(tǒng)一的頭緒;其二:五代時期嚴重破壞的社會經(jīng)濟在柴榮統(tǒng)治時期有了復蘇的轉機;其三:五代時期對自身命運存亡未卜的人們在柴榮統(tǒng)治時期看到了希望和光明然而
作為五代第一明君
,后世之人對柴榮的評價非常高。朱元璋曾說:“三代之王有其時而能為之,漢文有其時而不為,周世宗則無其時而為之者也”。史書對柴榮的評價也很高,《舊五代史》評價說:“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12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下一篇:
韓信的實力究竟怎樣他真的是撿漏之王嗎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