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這樣的喲,韓信從最開始的時候行軍作戰(zhàn)都在秉承著一種思想,那種思想叫以弱勝強,以少勝多。在真正的華夏歷史上能夠做到這一點,并且持久地做到這一點呢,好像除了韓信之外再也沒有其他人了。
事件回顧
事實上,指望這韓信,真正意義上和項羽硬對硬的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相比較而言,項羽的武力值非常高,更要命的是項羽所率領(lǐng)的軍隊非常的能戰(zhàn)斗。
而我們常說的以弱勝強,往往指的是韓信站在弱勢的一方,通過計謀、通過手段,把強勢的那一方擊潰了。相比較而言,韓信幫助劉邦擊敗項羽就是典型的以弱勝強,而這樣的以弱勝強并不是一般將領(lǐng)能夠做到的。在真實的歷史情況之下,亥下之戰(zhàn)從來不是經(jīng)典,經(jīng)典之役在于十面埋伏,而十面埋伏之所以經(jīng)典是因為這場戰(zhàn)役韓信謀劃了整整三年。
我們通常說圍棋是這個世界上最難的棋子之一,為什么呢?因為圍棋講究的是一個勢,而這種勢往往是你走出一步之后需要考慮未來五步在哪落子。真正的圍棋大師走出一步之后,考慮的是二十步之后是怎樣變化的?相比較而言,如果把韓信安排在圍棋上面的話,那么韓信每走一步考慮的都是三年之后會怎樣?
沒錯,這就是事實我們可以隨隨便便地問一位高級將領(lǐng),如果你想在三年之后達到某種成就的話,你這三年里面應(yīng)該怎樣做?他肯定腦子一團懵?打仗嗎?不就是打完這一場仗接著打下一場仗嗎?為什么要考慮那么久遠?
這就是韓信和其他將領(lǐng)的區(qū)別,韓信從最開始行軍作戰(zhàn)就需要做到一點,那就是他每走出來的一步,需要對應(yīng)著三年之后的哪一步,他所做的每一個小步,都是為了三年之后的那一個大步。
一個人在三年的時間里面指揮行軍作戰(zhàn),成功過也失敗過,但總是沒有偏離自己之前的步驟,并且最終大結(jié)局的時候贏得非常漂亮,這就是韓信的超人智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13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