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為什么以胖為美?“胖”到底美在哪里?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說到唐朝的以胖為美這個話題也還是挺有意思的,這個話題也說了上千年了,但是小編一直有個問題,你說這個胖吧到底有什么好處呢?唐朝以胖為美,那么到底美在什么地方呢?小編覺得這個問題很有討論的必要啊,下面我們一起來討論看看吧!
其實唐朝以胖為美只是謠言,所以以胖為美并沒有值得說的地方。
唐朝可分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個歷史時期,所謂的唐朝以胖為美,主要就是指盛唐的審美標準,然而這只是一個謠言。
唐朝從來不以胖為美!
所謂的以胖為美,其實就是一種刻板印象。
唐朝最出名的女子當屬楊貴妃,她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而在人們的印象中,楊貴妃似乎是一個胖子。這種印象來自一些史書典籍的記載,比如《新唐書》和《資治通鑒》都用了一個詞來形容楊貴妃——豐腴。
而在《開元天寶遺事》中更是說道:貴妃素有肉體!于是,人們就得出楊貴妃是胖美人的結論,大唐的第一美女都是胖美人,估計當時的審美標準都是以胖為美吧?
問題是,上述史書的作者均是五代、宋朝的人物,他們都沒有見過楊貴妃,又怎么知道楊貴妃是不是胖美人呢?相反,唐朝的人物都沒有說楊貴妃的“胖”或者“豐腴”。
例如,唐人陳鴻的《長恨歌傳》稱楊貴妃是纖秾中度;白居易的《長恨歌》則用侍兒扶起嬌無力來形容楊貴妃,在白居易看來,楊貴妃是纖瘦無骨、軟弱無力的形象。
再有李白,李白是見過楊貴妃的,他曾寫過詩來贊美楊貴妃: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舞紅妝。這里李白將楊貴妃比作趙飛燕。
趙飛燕的瘦是比較出名的,如果楊貴妃真的很胖,那么,李白把楊貴妃比作趙飛燕多少有些不合適,頗有諷刺意味,楊貴妃也很可能因此動怒,可歷史上李白寫完詩后,楊貴妃還是很高興的,所以楊貴妃不算胖。
有人可能要問了,楊貴妃不胖,那么“環(huán)肥燕瘦”是怎么來的?不是說“環(huán)肥”嗎?
事實上,所謂的“環(huán)肥燕瘦”同樣只是后人的說法,提出“環(huán)肥燕瘦”的是蘇軾,蘇軾在《孫莘老求墨妙亭詩》中寫道:短長肥瘦各有態(tài),玉環(huán)飛燕誰敢增?
環(huán)肥燕瘦也就因此流傳開了。
蘇軾不可能見過楊貴妃,因而所謂的環(huán)肥燕瘦也只是蘇軾本人杜撰的。
另外,唐朝上下的審美也是很正常的。
例如,唐玄宗賜給太子的五個女子是“細長潔白者”,也就是要滿足瘦、白、高。
而唐玄宗后宮的妃子是:“掖庭美女,和歡麗人,身輕體弱,絕代殊倫”。玄宗的緋聞女友梅妃是“清瘦俏麗如梅”。如果唐朝真的以胖為美,那么皇帝為何不選擇胖美人呢?
除了皇室,唐朝的男性也沒有以胖為美。我們看唐朝文人的詩句,很少有贊美體態(tài)豐腴的胖美女的,相反,唐詩中贊美細腰女子的詩句比比皆是。比如:“愿作輕羅著細腰”“腰細偏能舞柘枝”“小腰麗女奪人奇”等等?,F(xiàn)在常用小蠻腰來形容女子的身材苗條,而小蠻腰其實也出自白居易之口:
“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
我們知道,唐代是詩歌盛行的時代,倘若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很難想象唐詩中竟然沒有一點痕跡。從唐詩中至少能證實一點:唐朝的主流審美依舊是以瘦為美的!所以說,唐朝美女的標準還是以胖瘦適中為主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140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