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乾隆之后為什么再也沒有皇帝下江南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乾隆一生中,曾六次下江南巡視,每一次下江南的時候,都搞得聲勢浩大,舉國皆知。當(dāng)年乾隆第一次下江南時,還讓宮廷畫師徐揚畫了一幅《乾隆南巡圖》。僅是從畫作中,我們就可以看出,當(dāng)年乾隆下江南時的輝煌場面。
每次南巡的時候,乾隆都要做很多事情。吃喝玩樂自然不可避免,江南富庶,人間煙火繚繞。在游玩之余,乾隆也需要考察民情,處理江南事務(wù),撫慰江南士紳。南巡并未完全無益,可是在乾隆以后,由嘉慶到宣統(tǒng),再也沒有一位清朝皇帝真正到過江南。
這并非是江南已經(jīng)破敗,不再吸引清朝皇帝前往。相反,在乾隆以后,嘉慶皇帝曾打算到江南巡游。
東巡回來后,嘉慶跟群臣閑聊時曾言路途風(fēng)景不錯。對于那些皇帝來說,如果沒有出巡的機會,就是常年宅在深宮,日子十分無趣。有錢人的日子,就是這么平淡無華,且枯燥。
嘉慶本是試探,大臣吳熊光回道:‘皇帝這次出去是看祖先當(dāng)年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讓子孫效法,風(fēng)景有什么值得談的。“嘉慶又說:”你是蘇州人,我年輕時候去過,風(fēng)景很好?!?/p>
吳熊光頂了一句:’蘇州只有虎丘還算不錯,實際也就是個墳堆,城中河道逼仄,糞船擁擠,談不上風(fēng)景。”嘉慶抬出乾隆逼問:“那我爹乾隆怎么去了六次。”
吳熊光坦然答道:“皇上你是個孝順的人,我過去跟你見太上皇的時候,太上皇說”我在位六十年,沒有失德的地方,就是六次南巡勞民傷財,沒什么益處。將來如果皇帝要南巡,你們要是不阻止,死后就沒臉見朕“太上皇說的話,大家都還記得?!?/p>
扛著乾隆反乾隆。這是吳熊光的高明處。
事實上,乾隆六次南巡,確實給江南百姓造成很大的負擔(dān)。僅是鹽商為報效給乾隆下江南花費的銀子就有927萬兩白銀。其余開支,更是不可勝數(shù)。乾隆下江南,確實可以更好考察江南風(fēng)俗人情,有利于治國。
可是,雍正一輩子沒有到江南,照樣能治理好國家。說到底,皇帝的首要任務(wù)在于用人和制定規(guī)則,這兩項做好了,許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況且,乾隆在江南如此奢靡的生活,對官風(fēng)、政風(fēng)都有很大影響。這種奢靡的風(fēng)氣,讓清朝像熟透的桃子,很快就爛了。清朝官吏腐敗,僅在雍正時有所收斂,乾隆以后就一發(fā)不可收拾。
所以,種種問題下,乾隆才會說,下江南實際是沒有益處的事情。不過,這件事說到底還是嘉慶起了一個好頭。乾隆畢竟已經(jīng)死了。嘉慶如果強行要到江南去,大臣雖然可以勸諫,但也不能完全阻擋。而且,清朝從乾隆后期開始,整體就開始呈現(xiàn)頹敗的跡象,國力已經(jīng)走向衰落。
乾隆晚期的時候,各地開始陸續(xù)爆發(fā)叛亂。一些叛亂甚至蔓延到北京皇宮中。嘉慶在位的時候,僅是處理乾隆留下的爛攤子,都讓他忙活了很長時間,到處都要平叛,調(diào)兵遣將,還需處理內(nèi)部很多弊病。
雖然不時有機會可以外出巡游,或者搬到避暑山莊休閑一段時間,但總體來說,嘉慶還是要面臨很多難題。嘉慶以后,道光面對的局面更不樂觀。不僅官吏腐敗等內(nèi)部問題無法解決,國門外列強憑著堅船利炮,強迫清朝打開通商口岸,割據(jù)土地,勒索賠款。
不過,道光君臣并未就此振奮覺醒,認為只是花錢了事。所以到了咸豐繼位后,面對列強軍隊,只能把北京交出,拱手讓人。咸豐更沒機會到江南巡游,因為整個江南都拱手讓給太平天國,南京也成了別人的國都。
咸豐以后的同治、光緒、宣統(tǒng)三位皇帝,不僅面對的局面更糟糕,而且,作為垂簾聽政下長大的皇帝,他們看似高高在上,實際處在別人牢牢掌控中,半點不得自由。別說到江南,出皇宮都沒那么容易,大小隨從一起攔,皇帝也得做宅男。
而且,對于乾隆以后的皇帝來說,只要有人搬出乾隆不能去江南的話,就相當(dāng)于搬出祖宗法度,皇帝也無可奈何。
乾隆帝名叫弘歷,是雍正皇帝第四子,25歲即位,89歲辭世,做皇帝做了60年。乾隆皇帝一生六下江南,野史上說乾隆下江南,是為了尋找自己的 *** 生母,因乾隆是雍正與一名漢族女子所生,因當(dāng)時清 *** 執(zhí)行的是滿漢不能通婚,所以當(dāng)生下乾隆后,乾隆被抱回宮中撫養(yǎng),而他的生母則遺落民間,所以乾隆就六次下江南尋訪生母!這當(dāng)然是無稽之談。乾隆下江南,首要原因是江南風(fēng)景秀麗,蘇州杭州天下獨絕。乾隆帝下江南當(dāng)然有飽覽江南秀美山川之意,其實還有以下原因:
其一、視察水利。在六次南巡中乾隆有五次視察黃河治理工程,四次巡視了浙江的海塘工程。當(dāng)時,解決黃河水患的關(guān)鍵工程在江蘇的清口,和洪澤湖的高家堰,所以乾隆每次南巡,都要到這兩個地方來看一看。
其二,要和祖父比比。乾隆皇帝好大喜功,自稱“十全老人”,文治武功均效仿其祖康熙??滴踉文涎?,乾隆帝也想在江南巡上和乃祖一決高下。
其三,找美女。有人說蘇杭多美女。民間傳說乾隆喜歡江南美女,每次南巡時少不了尋花問柳。所以皇后天天和他吵鬧,乾隆一氣之下,將皇后遣送回京。乾隆第四次南巡時,將皇后遣送回京確有其事,這在乾隆三十年《春季檔》中就有記載。瓊瑤小說《還珠格格》里面的夏雨荷不就是江南美女嗎?
其四,乾隆皇帝一生以詩人自居,一生寫了四萬多首詩。這些詩歌自然不能光在頤和園皇宮里寫吧。乾隆要出去走走,自然要選擇山川秀美的江南,反正車旅費實報實銷。既有美女相陪,又能產(chǎn)生靈感,何樂而不為?
其五、閱兵。滿族歷來有重視騎射、崇尚勇武的傳統(tǒng),歷代帝王也都熟練掌握騎馬射箭。乾隆歷次南巡,都在杭州、南京等地舉行盛大的閱兵式。乾隆本想通過閱兵,訓(xùn)練士兵,扭轉(zhuǎn)頹敗的風(fēng)氣,并向江南人民顯示大清朝的力量。
其六、籠絡(luò)人心。首先凡是他經(jīng)過的地方,都被不同程度地減免了賦稅。其次來對接駕及辦差的官員大加賞賜,加官晉爵;將一些原來受過處分官員恢復(fù)原職。特別是對前來接駕的老臣,他問寒問暖,賞賜人參、貂皮等物品,還要賞賜他的子孫功名。再次南巡途中乾隆在各地的孔廟行禮,對前來拜見的文人士子,他親自命題考試。他出的不少考題,擺脫了科舉考試的八股陋習(xí)而注重實際應(yīng)用。由于江南一帶人才薈萃,讀書應(yīng)試的人很多,乾隆下令給江蘇、安徽、浙江三省官辦學(xué)府增加名額?!端膸烊珪犯娉珊?,他個人掏腰包讓人抄錄了三份,藏于揚州的文匯閣、鎮(zhèn)江的文宗閣、杭州的文瀾閣,并命令地方官吏允許學(xué)子們拿出來抄錄傳看。這些舉措,對江浙一帶的文化事業(yè),起到了推動作用。最后當(dāng)年清兵入關(guān),在江南殺掠太重,“嘉定十日”、“揚州三屠”等,造成了極壞的影響,康熙、乾隆等均將籠絡(luò)當(dāng)?shù)厥棵袢诵淖鳛橹匾录幚?,如重修史可法廟等措施。
總體來說,乾隆六巡江南,排場一次比一次大,耗費一次比一次多,甚至造成國庫的枯竭,給百姓帶來深重的災(zāi)難。乾隆在其晚年才完全認識到南巡的錯誤,《清史稿?吳熊光傳》載,乾隆說:我當(dāng)皇帝六十年,自認為自己沒犯什么大錯。惟有六次南巡,勞民傷財,把好事辦成了壞事。是呀,后人在演繹小說時,也把乾隆下江南當(dāng)成去尋找美女,看來還真有點冤枉的味道。
乾隆皇帝曾經(jīng)六次下江南,對于他下江南目的,歷史上眾說紛紜,有人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是為了考察民情,同時整飭吏治并治理水患。也有人說乾隆皇帝好大喜功,想要效仿康熙圣祖,給后世留下美名;還有人說,乾隆皇帝下江南,就是為了游山玩水,在游山玩水同時,也為自己后宮,獵艷江南美女。
清朝皇帝長期居住在紫禁城,在那個交通不發(fā)達時期,從紫禁城到江南,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乾隆皇帝即便付出很多時間,也要到江南走一走,他最后一次下江南,已經(jīng)年過七旬。即便這樣情況,也沒能消減對江南的熱愛。
在我個人看來,乾隆皇帝多次下江南,帶有下面這兩個目的。
江南作為富庶地方,對清朝稅收和基業(yè),有著非常重要作用。乾隆多次下江南,就是想看看這里民風(fēng),了解民間真實情況。同時考察吏治,治理河道和水患,保障江南物阜民豐,這樣才能夠讓大清朝萬事無憂。
江南獨有的美景,也讓乾隆陶醉不已。從寒冬紫禁城,一路勞頓來到江南后,會讓人有一種世外桃源感覺。這些美景也讓乾隆難以忘記,這才有了多次下江南經(jīng)歷。
將自己比作明君的乾隆,在政績上也不想輸給了爺爺康熙??滴跤邢陆辖?jīng)歷,乾隆也不能落后,必須要下江南走走。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140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