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硭鍩鄣墓适?,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說起“隋唐”,雖然是把兩個國家放在一起,但這并不意味著兩個國家在歷史上有著相等的地位,經(jīng)過數(shù)年的分裂紛爭后,隋朝實現(xiàn)了久違的大一統(tǒng),可惜的是這次的大一統(tǒng)并沒有持續(xù)太長時間,只有三十多年,隨后誕生了新的國家,唐朝將近300年的統(tǒng)治,創(chuàng)造了巔峰盛世,是歷史上眾多朝代中的佼佼者。
隋朝雖然僅僅數(shù)十年的統(tǒng)治,也曾有過盛世,即使與“貞觀之治”和“文景之治”相比較,“開皇之治”也絲毫不差,繁榮富強。在公元604年,楊廣即位后,僅僅十四年時間,民間就爆發(fā)了農民起義,王朝的統(tǒng)治岌岌可危,很快便被新的王朝取代。如此迅速的衰亡讓后世史學家一直在研究王朝覆滅的具體原因,時至今日仍舊沒有一個統(tǒng)一定論。
隋文帝在位之時,勵精圖治,為國家尋求改革,發(fā)展經(jīng)濟和農業(yè),讓百姓安居樂業(yè),國家也積累了無數(shù)財富,到了隋煬帝手中之時,國家并未繼續(xù)發(fā)展,楊廣過著奢侈至極的生活,大興土木,耗費人力物力財力,修建都城,開鑿大運河,三次出征高句麗,先帝積攢下的原始資本都被他耗費殆盡。
除此之外,他還向民間征收繁重的賦稅,還有壓得百姓喘不過氣來的徭役和兵役,這讓百姓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活,農民無法再忍受這樣的剝削和壓迫,如此爆發(fā)了規(guī)模龐大的農民起義,他們想要顛覆這個王朝,推翻暴君的統(tǒng)治。
有學者認為國家覆滅的直接原因是三次出征高句麗,正是因為多次出兵,全國多地都爆發(fā)了農民起義,比如河北、山東,還有嶺南各地,天下動蕩不安。強大的軍事實力可以讓敵人忌憚,但若是不合時宜的軍事行動會遭到本國百姓的反抗。
也有學者認為國家的覆滅主要是因為統(tǒng)治者的性格,不是說隋煬帝,而是隋文帝獨裁專斷,多疑猜忌,雖然他推行的律法深得人心,但楊堅本人喜怒無常,猜忌心重,有時還會罔顧刑法,濫用私刑,雖然他創(chuàng)造了盛世,但他同樣使得隋朝開始走向衰亡之路。
朝堂之上,說錯話的大臣有時會被當即亂棍打死,隋文帝雖然推行了《開皇律》,但他更喜歡在法外行刑,而且是殘酷的刑罰。他規(guī)定偷糧達到一升以上的人要被處斬,家屬要被充公為奴,若是有三個人當場被抓捕的話,不經(jīng)審訊,可以直接被處死,這樣殘暴不仁的行為一直到他晚年,當時就連穿著不齊的武官也會被處死。
楊堅生性猜忌多疑,曾經(jīng)的開國功臣被他一一鏟除,長子被廢除,他還喜歡聽諂媚之語,無論是婦人的還是小人的,只要能夠讓他開心,都會得到他的重用,比如小人楊素,自私自利,而一些忠臣則是被他貶斥,比如高穎等人,若是皇帝能夠采納高穎的忠言,重用忠臣,想必王朝也不會這么快的覆滅。這樣看來隋煬帝也只是延續(xù)了父皇的作風,究其根源,問題還是出在了隋文帝身上。
另有一種說法,皇室不和,夫妻離心,父子反目,兄弟爭奪,隋朝的建立少不了妻子獨孤氏的功勞,獨孤家族出了不少的力,建國之后,夫妻二人的關系還好,這才有了“開皇之治”。成為皇帝的楊堅漸漸變得不可理喻,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他曾經(jīng)允諾妻子,不會讓別的女人生孩子,如此這個誓言禁錮著他,讓他無法忍受。
有一次他寵信了尉遲迥的孫女,善妒的皇后不能接受,她趁著皇帝上朝,殺掉了尉遲氏,楊堅雖然生氣,但也不好發(fā)作,只能是在深夜感嘆,身為天子卻沒有自由。從此之后,夫妻二人貌合神離,沒有了恩愛。
宮中五位皇子,長子楊勇被封為太子,在早期他為父親奪位提供了許多幫助,尤其是軍事方面的,其他四子分別被封為:秦王、漢王、晉王以及越王。幾位皇子都在發(fā)展自己的勢力,這不為過,但是皇帝卻覺得他們威脅到了自己的皇權,先是廢掉了太子楊勇,立次子楊廣為太子,三子因為生活奢侈而被廢掉官職,郁郁而終,四子被兄弟楊廣誣陷,被廢為庶人,囚禁一生。
還有人認為是政權原因,隋朝沒有經(jīng)過農民起義,所以歷時短暫,而歷史上經(jīng)歷了農民起義的朝代能夠存在更長時間;也有人認為國內的私權和公權之間產(chǎn)生了矛盾,私家蔭戶被編為國家戶口,損害了世家大族的利益,導致矛盾頻發(fā);更有人認為是統(tǒng)治集團內部出現(xiàn)了矛盾,激化階級矛盾,不同的地主勢力此消彼長,削弱了自身的力量。在隋煬帝即位后,這些矛盾問題更加嚴重,國家開始加速滅亡。
還有學者認為隋朝的政權并不正統(tǒng),是通過發(fā)動宮廷政變才奪來的,這就導致一些貴族地主階級并不認可皇室地位,而當統(tǒng)治者觸犯到他們的利益之時,他們就開始聯(lián)合起來,造成矛盾,反對國家。
這樣說來,隋朝的滅亡原因實在是多種多樣,一時難以說清,學者們各持己見,他們的說法都有幾分道理,這些原因無論放在哪個朝代都會是滅亡的要素。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173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