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的名聲為什么這么差?隋煬帝真的有這么不堪嗎?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現(xiàn)在提起隋煬帝,大家都知道他是歷史上著名的暴君之一。而且隋朝正是亡在了隋煬帝手里,只能說隋文帝沒能選好繼承人。不過隋煬帝真有這么不堪嗎?他的名聲究竟是怎么臭掉的?想要客觀的了解隋煬帝,就要知道他在位期間的那段真實歷史。其實楊廣本有機會改變局勢,以及后人對他的評價,但他還是過于心急,又沒能及時體恤民心,最終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煬這個字,在古代并不是一個夸贊的字,后人用煬字來評價一位君王,多半是說這位皇帝是昏君,在位時實行暴政,而以煬這個字出名的皇帝,那就屬隋朝的楊廣了,隋王朝之所以會被推翻,跟楊廣在位時的一些舉措是分不開的,比如出征高句麗,比如修建大運河,同時在做這么多事的楊廣,沒有想清楚不管是打仗還是修運河都是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資的,因此他才會被人們詬病。
但如今看來,楊廣的這兩項決策在當時應(yīng)該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他錯就錯在沒有估算好隋王朝的實力以及民生,太著急反而什么都做不好。隋王朝在文帝的治理下,已經(jīng)有了大帝國的雛形,從我們現(xiàn)在來看,后來的唐王朝之所以能夠如此繁盛,跟前朝皇帝做出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可以說隋王朝是為大唐盛世打下了基礎(chǔ)。
但是人人都詬病的隋朝二世皇帝楊廣,真的就那么不堪嗎?其實并不是的,楊廣的一些舉措在當時的確屬于勞民傷財?shù)男袨?,但其中也不乏幾件當時不怎么行,現(xiàn)在來看卻是好事一件的舉措。
比如修筑大運河,楊廣一邊派軍出征高句麗,一邊又下令修運河。上級下達的指令,下頭只能照辦,而底層的百姓呢,就顯得非常的無辜了,家里面年輕有力的被拉去當兵了,剩下一群沒辦法參軍的,就只能被拉過去修運河。家里面的地沒有人種,豐收的季節(jié)收不到糧食,百姓們連肚子都填不飽還得為朝廷賣命,這下子,民怨四起。
但如今,我們夸贊大運河的修建是隋王朝遺留的一幅精美的作品,在當時,大運河不僅是一條水路,更是承擔著南糧北運的重要任務(wù),即便是放到現(xiàn)在,大運河也為沿岸地區(qū)的各種交流做著貢獻。
除了大運河之外,楊廣還設(shè)立了一個國家級的糧倉,那就是回洛倉,從他的名字就能看出來,肯定是設(shè)在洛陽為洛陽人而用的一個大糧倉,但是千萬不要小看這個倉庫,它儲存的糧食夠整個洛陽的人吃上半年,而且在隋王朝末期,各路起義軍最先想要占領(lǐng)的就是各地的糧倉,而李世民最后能取得勝利,跟他占領(lǐng)了回洛倉是分不開的,有了食物的補給,也方便了起義軍作戰(zhàn)。
即便是放到現(xiàn)在,回洛倉都是能讓世人感嘆的一項最偉大的工程,不得不佩服當時工匠的聰慧程度以及楊廣的戰(zhàn)略眼光,他把回洛倉修在皇都跟大運河附近,既方便運送糧食,也方便食物補給。
楊廣這個人遺憾就遺憾在太過于著急,從楊廣手下出來的工程,在現(xiàn)在來看幾乎都是精品,但在當時,楊廣根本,沒有體諒到民生,他讓百姓在一邊打仗的同時,一邊又在為他修建各種工程,同時楊廣這個人也是個比較虛榮的君王,所以能供他享受的設(shè)施也不能落下,當時的隋王朝即便是有再多的人,都頂不住楊廣這樣使用啊!
但不得不佩服的是,作為一個政治家楊廣的眼光是非常不錯的,但隋王朝難就難在,底層的百姓看不到君王的戰(zhàn)略眼光,君王體會不到底層百姓的辛苦,這種落差讓當時的百姓都沒辦法理解楊廣,而楊廣的暴政也在百姓的哀怨聲中結(jié)束了,作為君王,楊廣但凡有一點能夠體察百姓,不那么著急希望把一切都趕快完成,而是松緊有度勞逸結(jié)合,隋王朝可能就不會如此短命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21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