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遠離皇權(quán)斗爭,這位皇子一輩子裝傻,保全自己地位和全家性命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guān)系,小編告訴你。
在清朝歷史上,發(fā)生了一件眾所周知的大事,就是九子奪嫡的事件,最后勝出是四阿哥胤禛,即為雍正皇帝。當時雍正成功上位后,為了穩(wěn)固自己來之不易的皇位,做了很多的事情,廢除了自己身邊兄弟的爵位,杜絕了一切威脅到自己的危險,只是為了能讓自己安心,雍正經(jīng)歷過皇權(quán)斗爭的風暴后,仍心有余悸,所以并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在自己兒子的身上。
生在皇家有太多的不得已,就算是想遠離是非,也逃脫不了最后被連累,宮斗里總是有一個人勝出,剩下的人幾乎都身敗名裂。這樣的事情在宮中也發(fā)生了很多很多次,封建王朝幾乎每一個朝代都在如此反復,但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講的這個皇子是一個例外。他因為裝瘋賣傻留住了性命,還保住了地位,說他傻,其實他才是最聰明的一個,生在皇家,糊涂才是聰明。
他就是雍正的兒子名字叫做弘晝。因為雍正擔心兄弟之間斗爭的太過厲害,導致最后不得善終,所以子嗣比較少,并且還建立了秘密立儲的制度,當時是老三弘時以及老四弘歷的呼聲比較高,兩個人也是最強的兩個,但是還沒有開始進行皇權(quán)斗爭的時候,弘時就因為得罪了雍正,在雍正三年的時候就被革除了宗籍,輸?shù)袅速Y格,最后也沒有活下來,非常悲慘。
這一切的事情都被弘晝放入了心里,懂得生在皇家不得已,再加上也了解父輩的一些事情,弘晝沒有做皇帝的野心,只想安然的度過一生,瀟灑做個王爺就夠了。于是他開始裝傻,遇到任何的事情都不參與,什么都與他無關(guān),時間長了很多人都覺得弘晝很傻,不需要防備,也就對弘晝放下了戒心,弘晝也成功地保住了自己和一家人的性命以及位置。
雍正去世后,乾隆登上皇位成為皇帝,因為乾隆早就仔細觀察過弘晝,知道弘晝心里沒有野心,所以也對弟弟很放心,沒有像自己父親雍正那樣,登基之后就廢除自己兄弟的爵位來穩(wěn)固自己的皇位,所以乾隆還依然的疼愛弟弟弘晝,很多東西都給了弘晝,不得不說弘晝的這個舉動真的是聰明到了極點,弘晝就這樣裝瘋賣傻的生活了一輩子,雖然地位不如皇帝高,但安穩(wěn)的過了一生也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真可謂大智若愚!
《雍正王朝》中,弘晝得以保全自我,成了富貴王爺;弘時先行一步,成了棄子。之所以出現(xiàn)如此結(jié)局,與兩人的處事哲學、所作所為以及當時的形勢密不可分。
1、弘時知錯不改,反而變本加厲;弘晝和光同塵,明哲保身
雍正上位之初,朝堂上的人事被八爺把持,清流黨也不聽使喚??嘤谧约簾o人可用,政令無人執(zhí)行,雍正準備開科取士,培養(yǎng)一批自己人。
弘時一大早就出場,聯(lián)合張廷璐賣考題。他這么做,一是想為自己培養(yǎng)幾個得力的小伙伴,畢竟辦任何事都需要人;二是想賺點零花錢,弘時的俸祿不多,公關(guān)花銷不?。蝗菫榱税颜麄€桐城張家跟自己綁到一起。
最后東窗事發(fā),弘時事與愿違,還對張廷璐落井下石。雍正顧及父子之情,當時沒對他下手,卻留下很不好的印象。
雍正推行?新政?遭到清流的反對,弘時為了爭取清流的支持,與讀書人站到同一陣營。不僅自己反對?新政?,還親自跑到璐河驛,拉著弘歷一起反對。新政就是雍正的根,容不得任何人反對。
雍正以為弘時會收手,還在給他機會,卻不料他竟然和胤禩成了一路人。胤禩是雍正最大的對手,這叫當?shù)淖骱胃邢耄?strong>歷史上,雍正看弘時與胤禩走得比較近,直接將他過繼給胤禩。
在后來的?八王議政?活動中,弘時又是直接參與者。兒子聯(lián)合叔叔逼老爸退位,雍正能不寒心嗎?同樣是雍正的兒子,人家弘晝在關(guān)鍵時刻挺身而出,挽救了雍正的事業(yè)。這么一對比,高下立判。
政變失敗后,弘時為了防止消息走漏,企圖殺隆科多滅口,結(jié)果又被雍正發(fā)現(xiàn)了。
弘時不知悔改,為了奪嫡竟然對弘歷動了殺心。弘歷已經(jīng)是內(nèi)定的接班人,也是雍正的得力助手,弘時這不完全是作嗎?
雍正經(jīng)歷過奪嫡,深知當中的殘酷性。胤禩倒臺后,雍正再也沒有對手,自己的意志完全能夠暢行無阻。眼看自己時日無多,雍正最迫切的問題就是為接班做好準備。
大清已經(jīng)經(jīng)不起奪嫡的折騰,?新政?不能因為奪嫡半途而廢,為了避免事態(tài)擴大化,只能清理弘時。
弘晝懂得明哲保身,不參與權(quán)力斗爭,朝堂之上的政務能不參與就不參與,實在避不開也裝傻充愣。為了打消雍正和兄弟的疑慮,弘晝不惜敗壞自己的名譽,搞活出喪、當荒唐王爺。面對沒有奪嫡之心的兒子,雍正放心;面對沒有威脅的弟弟,弘歷也放心。
2、雍正的嫡系部隊推波助瀾
胤祥在臨終時,當面跟雍正交代,弘晝沒有奪嫡的心,而弘時身上有八哥的影子。這是在提醒雍正未雨綢繆,防范弘時。胤祥是雍正最信任的盟友,他的遺言自然分量不輕。
李衛(wèi)在回京后,通過數(shù)落康熙的失誤、八爺?shù)奈:?,間接地提醒雍正早下決定,不要把難題再留給下一代了。雍正對李衛(wèi)如同干兒子,他的提醒讓雍正下決心清理弘時。
皇子有很多,皇位就一個,歷史上,每一次的皇權(quán)交接都會伴隨著你爭我奪,僥幸成功者也會對失敗者展開清理。
弘時的出局,是原有的皇位繼承制度下的必然產(chǎn)物,即使雍正留下他,乾隆也不會手軟。他的死,也是秘密繼位的開端,從此,清朝再也沒有發(fā)生激烈的奪嫡事件。弘晝是大智若愚的典范,他知道只要不威脅皇權(quán),不擋別人的路,自己就能平安富貴一輩子。
說起弘晝,估計大家能想到的就是他的荒唐行徑了,和光芒萬丈的乾隆一對比,他實在是平庸極了,他只比弘歷晚出生一個時辰,但這一個時辰?jīng)Q定了他們兄弟的地位,或許也在冥冥中,決定了他們君臣地位。
弘歷從小就聰明伶俐,受人喜歡,而且還被康熙接入宮中撫養(yǎng),似乎就是在告訴別人,弘歷將來是要繼承帝位的;而且雍正給他們兄弟的封號也在暗示著這一切,弘歷被封為寶親王,弘晝被封為和親王,?寶?字暗藏榮登大寶,?和?字則是君臣和睦,雍正為他們兄弟倆取這個封號的時候,也是用意十足啊。
身為帝王,總少不了猜忌之心,弘晝或許也是知道這一點,既然爭不上皇位,不如徹底退出,于是弘晝這個?荒唐寶寶?就正式上線了。
16歲的時候,他就給自己辦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葬禮,這事別說迷信的古代了,就算放現(xiàn)代也犯忌諱啊,而弘晝卻說到:?人沒有能活到一百年還不死的,有什么好避諱的呢??
弘晝一點也不忌諱,他不僅要辦,還要辦得一絲不茍,還要辦得多多益善,還親自指揮喪儀,一切都要按出殯的規(guī)格,讓府中的人哭泣,還邀請達官貴人來吊唁,請和尚超度,自己卻躺在棺材中吃著貢品,哈哈大笑。
弘晝給自己辦喪禮,還不止一次,搞得當官的都怕他了,一收到他辦喪禮的消息都罵,這祖宗又要辦活喪了,又得準備禮物了,這真中一條發(fā)財?shù)暮寐纷印?/p>
如此荒唐,雍正也并沒有苛責他,反而還多次夸獎他,雍正去世之后,乾隆即位。失去父親庇佑的弘晝,也并沒有收斂,反而更肆意妄為。
有一次在朝堂上,弘晝和訥親發(fā)生爭執(zhí),這好家伙,直接擼起袖子就開打,真不愧?荒唐王爺?的名號,搞得朝中大臣,無人愿意與他為伍。
當著乾隆和文武百官的面,敢說干就干的人,恐怕是沒有幾個。但弘晝就是敢,而且干完之后還能安然無恙。
弘晝的荒唐還不只這一次,有一年,殿試乾隆監(jiān)考,快到中午了,弘晝請乾隆退朝先去吃飯,自己替他監(jiān)考,乾隆拒絕了。
弘晝當時就對乾隆出言不遜:?皇上難道以為我收了他們的銀子,給他們辦事么??
敢對皇帝說這樣的話人,除了弘晝,也找不出第二個人了。
第二天,弘晝?nèi)ハ蚯≌堊铮〈绯?,并沒有怪他,可見乾隆對弘晝的寵愛之盛。
弘晝的流傳下來的作品很少,《金樽吟》是他的代表作,也許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他如此的荒唐。
世事無常耽金樽,杯杯臺郎醉紅塵。人生難得一知己,推杯換盞話古今。
短短的幾句詩就表明了自己無意于皇權(quán)帝位,只是想要把酒言歡及時行樂的心思。以詩明志,不僅保全了自己,更是成全了兄弟之誼,君臣之道。
弘晝的女兒和婉,從小就被送入宮中,弘晝作為父親,從來不去看望自己的女兒,甚至后來女兒年紀輕輕就去世了,他也不哭泣。
外人看來,弘晝是荒唐到底,但其實皇室之中哪有什么傻白甜,一切只不過是為了自保罷了。
第一方面他是為了自保,第二方面他也是有自己的性格缺陷,第三方面是希望自己的哥哥看到他的付出給予他更多地包容和寵愛。這三個方面的原因促使弘晝做出活出喪這樣荒唐的事情來。
先說第一方面,弘晝從小就見識到了自己的父輩人為了爭奪皇位而發(fā)生了很多慘案,傷害了很多無辜的性命。而且自己的父親又十分珍視自己的權(quán)力,一旦有人覬覦皇位就會有付出生命的代價,這些都體現(xiàn)在他的父親雍正對待他的兒子和兄弟的手段里。所以,弘晝?yōu)榱俗员?,選擇活出喪,就是為了讓自己的兄弟和父親認為自己無心于皇權(quán)。
第二方面,他還是有自己的性格缺陷的,他從小被寵,驕傲放縱,處事十分蠻橫。還有一次在朝堂上因為和大臣不和還把大臣給打了。而且,在乾隆登上皇位后,他還玩活出喪,這根本是沒有意義的,只不過是他有些性格問題,導致他就想玩出這些令人瞠目結(jié)舌的。
第三方面,弘晝認為自己付出了很多,而且從小就被父母親和哥哥寵愛。他的心里就會像個孩子一樣,會想得到乾隆的關(guān)注,會希望乾隆包容他的任性,疼愛他。所以就會常常搞出一些動靜來博得自己哥哥的關(guān)注。而且,乾隆知道他的付出,知道他無心于爭奪皇位,也十分的寵愛他,會很包容他犯下的一些錯誤,會賜予他至高無上的地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218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